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13)
2023(17528)
2022(14954)
2021(13951)
2020(11881)
2019(26829)
2018(26659)
2017(51039)
2016(27843)
2015(30897)
2014(30262)
2013(29609)
2012(27025)
2011(24187)
2010(24020)
2009(22408)
2008(21733)
2007(19386)
2006(16748)
2005(14394)
作者
(80634)
(67768)
(67575)
(63998)
(42657)
(32916)
(30512)
(26857)
(25702)
(23968)
(22929)
(22797)
(21283)
(21141)
(20876)
(20830)
(20813)
(19770)
(19439)
(19398)
(17042)
(16500)
(16237)
(15561)
(15339)
(15152)
(15094)
(15004)
(13756)
(13678)
学科
(109555)
经济(109438)
(79150)
管理(75196)
(56980)
企业(56980)
(50192)
方法(49442)
数学(43969)
数学方法(43420)
农业(33097)
(28313)
中国(27126)
业经(26941)
地方(23959)
(23176)
(21419)
贸易(21410)
(21076)
(20831)
(17456)
财务(17406)
环境(17405)
财务管理(17361)
技术(16433)
企业财务(16423)
(16082)
银行(16019)
(15182)
理论(15164)
机构
学院(386198)
大学(379576)
(152593)
经济(149427)
管理(148741)
理学(129659)
理学院(128210)
研究(126650)
管理学(125704)
管理学院(125018)
中国(96217)
(87763)
科学(83614)
(78286)
农业(68719)
业大(68205)
(67217)
(64966)
中心(61715)
研究所(59616)
(58714)
财经(54003)
(49298)
(49255)
师范(48639)
北京(47337)
(46379)
经济学(45660)
(45159)
(44669)
基金
项目(271180)
科学(212158)
基金(196288)
研究(190870)
(174003)
国家(172522)
科学基金(147344)
社会(120686)
社会科(113980)
社会科学(113944)
(109792)
基金项目(105210)
自然(98613)
自然科(96364)
自然科学(96334)
自然科学基金(94618)
(90965)
教育(87230)
资助(79161)
编号(77396)
重点(61140)
成果(60180)
(58800)
(58557)
(56596)
科研(53225)
创新(52964)
课题(52584)
计划(51944)
国家社会(49537)
期刊
(165818)
经济(165818)
研究(99870)
(85703)
中国(72416)
学报(69108)
科学(60948)
农业(57908)
(51820)
大学(51369)
学学(49240)
管理(48926)
(34762)
金融(34762)
教育(34011)
业经(33996)
技术(32094)
(29120)
财经(25232)
经济研究(24780)
问题(23347)
(21826)
(21552)
资源(19015)
业大(18970)
科技(18810)
统计(18366)
技术经济(17965)
商业(17352)
(17221)
共检索到5530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龙云  陈立杰  
耕地流转后,规模经营的耕地产权拥有性质、生产组织方式和耕地使用的监督主体构成发生改变,规模农户的农药、化肥等短期投资随之改变,最终引起耕地面源污染的变化,本文利用湖南省资兴市的田野调查数据对这一影响机理进行了的验证。研究结果显示,调研地耕地流转之后规模经营农户的收入高于自家地种植农户,耕地流转市场化程度较高;由于种植方式和种植作物的改变,转入耕地面源污染总体高于自家地,但随着转入地经营权稳定性的增加,规模农户会更愿意主动保护耕地质量以保证长期经营。最后文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龙云  任力  
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主要包括土壤培肥行为和对弱质耕地的改造行为等,这些农业生产投入和经营行为都有利于耕地质量水平的提升。农地流转制度是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重要创新,它是现阶段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者关系的研究结果对完善耕地质量保护视角的农地流转制度体系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农地流转制度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影响效应、影响路径及发生机制等内在机理,采用湖南省13个地市的田野调研数据通过建立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对该理论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在农地流转市场化建设初期阶段,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研究目的:探讨各类农户兼业行为对其耕地流转方式影响及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共同影响纯农户与Ⅰ兼农户对耕地流转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素质、农户耕地资源禀赋、农户农业技术培训、农户低保覆盖;(2)共同影响Ⅱ兼农户与非农户对耕地流转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非农就业地点;(3)影响纯农户与Ⅰ兼农户选择不同耕地流转方式的农户兼业行为特征,显然多于Ⅱ兼农户与非农户。研究结论:提高纯农户与Ⅰ兼农户文化素质,强化耕地流转认知,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以及提高农户的低保覆盖率,对于促进耕地流转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流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应当加快建立城...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丹  杨文杰  巩前文  
理论分析农户休耕行为及其意愿决策机理的基础上,构建Probit模型,采用重金属污染区湖南省长沙市和株洲市部分休耕试点农户入户调研的243个样本,实证分析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1)被调查者的年龄、耕地离家距离、耕地等级和对休耕政策认同程度对农户休耕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例、休耕前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和休耕补偿期望偏差对农户休耕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劳动力占比、不同耕地离家距离和不同休耕政策认同程度限定下,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因素具有差异性。其中,对休耕政策认同限定下女性农户的休耕意愿比男性农户低,且农户年龄越大越愿意休耕;家庭劳动力人数占总人数比例在50%及以下的农户受教育程度与休耕意愿呈现正向影响;农户家庭特征和对休耕政策的认知是在大多数限定条件下影响农户休耕意愿的重要因素。重金属污染区农户休耕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分析结论将为制定政策调动农户休耕积极性和完善耕地休耕制度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楚雄  李志威  刘唱唱  
耕地流转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顺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选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途径。基于366份流入方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探究两类流入方持续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类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耕地持续转入意愿共同受到经营年收入、对村支两委满意程度、对政府扶持满意度、耕地流转价格水平和对村委会主导流转模式认同等5个因素的影响;小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耕地持续转入意愿主要受到劳动力和土地要素的影响;大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耕地持续转入意愿则更多地受到市场、信息和技术要素的影响;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越高的流转模式越有利于同类主体耕地持续流转意愿的增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美球  肖鹤亮  何维佳  邓爱珍  周丙娟  
论文利用江西省42个县(区)74个行政村1 396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耕地流转行为与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家庭特征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资源禀赋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外出打工对耕地流出影响最大,是农户耕地流出的最大驱动力;而经济收入与耕地流转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耕地流入户的经济收入存在明显低于流出户的经济收入的趋势;地形特征对耕地流出行为有明显影响,地形越平坦,越容易流出,同样耕地越破碎,越不易被流入户接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郁玲  顾湘  周勇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视角分析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探讨促进耕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为提高中国耕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双对数函数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户均劳动力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比较收入对耕地集约利用具有明显的正向驱动作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耕地集约利用具有较明显的负向影响;而耕地的产权保障和农业补贴政策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耕地利用集约度实质上是农户不同耕种行为的表现结果,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关键是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农户的耕种行为;增加农户农业收入、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稳定或适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是促进农户集约利...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秀清  
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农户耕地流转行为,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耕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基于赣、苏、桂三省537份农户问卷调查,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农户的耕地转出、流入行为,结果表明:东(苏)、中(赣)、西(桂)部地区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耕地转出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里缺劳力和种地经济效益低,耕地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惟有种地才能增加收入和家里劳力有余。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晓燕  王世军  江涛  朱九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不仅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采用TPB理论构建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理论分析框架,剖析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研究假说;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对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较高,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潜变量对农户参与意愿均存在正向影响,且潜变量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加大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户对于耕地面源污染的认知程度,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增强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多渠道提升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农户参与意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晓燕  王世军  江涛  朱九龙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不仅要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农户的积极参与。采用TPB理论构建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理论分析框架,剖析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研究假说;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问卷调研收集数据,对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较高,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潜变量对农户参与意愿均存在正向影响,且潜变量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建议加大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重要性的宣传力度,提升农户对于耕地面源污染的认知程度,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增强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多渠道提升水源区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的农户参与意愿。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炳庚,李晓青,王瑞龙  
对1949-1999年的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湖南省耕地数量经历了增加(1949-1957)、波动(1958-1964)、减少(1965-1999)三个阶段,表现出先增后减、总量递减的趋势。导致耕地数量减少的直接因素是农业结构调整、非农建设占用、自然灾害损毁和生态退耕等,而总人口、市镇人口、城乡人均居住面积、财政基本建设支出等因子与耕地数量的年减少量、建设占用量的高度相关说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是耕地数量减少的内在动力。未来一段时间内,如采取不同的耕地保护措施,全省耕地数量到2010年将会出现明显不同的结果。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戴维  陈欢  
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最基础和最关键的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不变,并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本文分析农地确权、耕地转入对稻农技术效率的影响,利用湖南省实地调研数据,构建Tobit模型,并进一步进行随机前沿分析。结果表明:农地确权能显著提高农业技术效率,发生耕地转入的农户的农业技术效率高于未发生转入的农户;农地确权会促使农户耕地转入并带来资源配置优化,提高农业技术效率。不同规模农户的技术效率呈倒"U"型分布,当实际耕地面积超过2公顷,农户的平均技术效率呈下降趋势。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志强  李贵才  曹广忠  
基于13省25县100个村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农收入已成为我国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生计非农化的特征明显;我国农户耕地流出的比重高于耕地流入的比重。(2)农户生计非农化程度越高,则耕地流出的概率越高,耕地流入的概率越低。(3)非农收入比重对农户耕地流出具有较高的贡献率,而农业劳动力数量或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户耕地流入具有较高的贡献率。(4)从区域差异来看,非农收入比重与户主受教育程度对东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均具有显著影响,非农收入比重、农业劳动力数量和人均耕地面积是中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非农收入比重是西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平  谢先雄  赵敏娟  
生态补偿是实现环境保护的重要经济手段,而合理的生态补偿标准是保障补偿政策可行和有效的关键。以水稻生产为例,在选择实验的设计中纳入了生态效益的考量,借助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对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方案的受偿意愿,基于此测算了兼顾社会支出最小化原则和农户利益诉求的生态补偿标准。实证结果显示:(1)补偿金对农户耕地面源污染治理参与意愿具有显著激励作用。耕地面源污染治理补偿标准为:化肥、农药分别减施1%的补偿标准是63.15元/公顷·年和49.65元/公顷·年;化肥农药施用量改善到国际平均水平和有机生产水平的补偿标准分别为7 544.40元/公顷·年和11 280.60元/公顷·年。(2)具有户主身份、年轻、受教育程度高、种植规模小、兼业化程度高、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效益认知程度高、偏好风险以及耕地面源污染治理政策措施了解程度高等特征的农户,更愿意参与耕地面源污染治理生态补偿。据此建议:将农户参与纳入耕地面源污染补偿政策制定环节,补偿标准核算应充分考虑农户经济损失和生态效益,借助各种现代媒体有针对性地向家庭中有话语权的农民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郑筠  张兆安  
利用湖南省耕地数据和社会经济资料,定量分析影响湖南省耕地变化的驱动力及其内在的驱动机制。从人口增长、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结构调整、耕地保护政策6个方面初步选取驱动力原始指标,然后通过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从这些驱动力原始指标中筛选出包括农业人口、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GDP、城镇化水平、农业增加值等在内的10个驱动力,再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各驱动力对湖南省耕地变化的影响程度并加入政策因素建立了驱动机制模型。结果表明:对湖南省耕地变化影响比较显著的驱动力为人口增长因素、工业化与城镇化因素、经济与基础设施建设因素等。最后分析了各驱动力与耕地变化之间的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