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93)
- 2023(17056)
- 2022(14820)
- 2021(14110)
- 2020(11629)
- 2019(26611)
- 2018(26521)
- 2017(51365)
- 2016(27822)
- 2015(31298)
- 2014(30996)
- 2013(30299)
- 2012(28056)
- 2011(25202)
- 2010(25237)
- 2009(23392)
- 2008(22391)
- 2007(19861)
- 2006(17739)
- 2005(15342)
- 学科
- 济(108134)
- 经济(108013)
- 业(81125)
- 管理(77426)
- 企(58754)
- 企业(58754)
- 农(52586)
- 方法(43944)
- 数学(37853)
- 数学方法(37350)
- 农业(34899)
- 中国(28919)
- 业经(28606)
- 财(27105)
- 地方(26357)
- 制(21930)
- 学(21804)
- 贸(19690)
- 贸易(19680)
- 易(19082)
- 策(17854)
- 理论(17549)
- 技术(17262)
- 环境(16805)
- 银(16530)
- 银行(16495)
- 务(16093)
- 和(16088)
- 财务(16018)
- 财务管理(15985)
- 机构
- 学院(384639)
- 大学(379485)
- 管理(154193)
- 济(151637)
- 经济(148117)
- 理学(133578)
- 理学院(132129)
- 管理学(129881)
- 管理学院(129185)
- 研究(126767)
- 中国(96925)
- 京(80239)
- 科学(78491)
- 农(75677)
- 财(68779)
- 所(62553)
- 业大(61130)
- 中心(60371)
- 江(58605)
- 农业(57699)
- 研究所(56727)
- 财经(54325)
- 范(52965)
- 师范(52574)
- 北京(50079)
- 经(49535)
- 州(47458)
- 院(45746)
- 经济学(43143)
- 师范大学(41892)
- 基金
- 项目(263964)
- 科学(207988)
- 研究(198645)
- 基金(189570)
- 家(163321)
- 国家(161812)
- 科学基金(139876)
- 社会(124200)
- 社会科(117132)
- 社会科学(117105)
- 省(104940)
- 基金项目(101363)
- 教育(90821)
- 自然(89805)
- 自然科(87664)
- 自然科学(87645)
- 划(86595)
- 自然科学基金(86053)
- 编号(84762)
- 资助(76382)
- 成果(68478)
- 重点(58282)
- 部(58066)
- 发(57126)
- 课题(56998)
- 创(54718)
- 创新(50839)
- 项目编号(50038)
- 国家社会(49780)
- 教育部(49720)
- 期刊
- 济(174403)
- 经济(174403)
- 研究(112356)
- 中国(77301)
- 农(75836)
- 学报(58221)
- 科学(54972)
- 管理(52229)
- 农业(51376)
- 财(50527)
- 教育(46167)
- 大学(45149)
- 学学(42414)
- 融(37741)
- 金融(37741)
- 业经(34609)
- 技术(33008)
- 经济研究(24914)
- 财经(24880)
- 业(24301)
- 问题(23704)
- 经(21229)
- 图书(21086)
- 版(19680)
- 科技(18654)
- 理论(18335)
- 资源(18159)
- 现代(17885)
- 技术经济(17875)
- 实践(16934)
共检索到570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史若昀 刘伟平
立足于农户行为能力角度,从排他能力、交易能力和处置能力3个方面考察林地流转意愿及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10县(市)25镇(街道)50村506户农户调研样本数据,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对林地流转意愿和流转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单方程Probit模型对林地流入和流出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排他能力中承包合同的签订能显著激励流入、流出行为的发生;稳定的承包权能减少农户因害怕无法继续承包而大量流入林地,促进有序合理的流转;林业经营收入和林业补贴收入的强排他能力分别对农户流转行为产生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史若昀 刘伟平
立足于农户行为能力角度,从排他能力、交易能力和处置能力3个方面考察林地流转意愿及流转决策的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10县(市)25镇(街道)50村506户农户调研样本数据,利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对林地流转意愿和流转决策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利用单方程Probit模型对林地流入和流出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排他能力中承包合同的签订能显著激励流入、流出行为的发生;稳定的承包权能减少农户因害怕无法继续承包而大量流入林地,促进有序合理的流转;林业经营收入和林业补贴收入的强排他能力分别对农户流转行为产生显著的激励和抑制作用;交易能力对林地流转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处置能力对流转行为产生显著负相效应;农户特征、家庭资源特征均对林地流转、林地流入和林地流出行为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团真 李洁 陈治淇 陈钦 潘辉
基于集体林权改革制度后福建省5地市496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别建立农户林地流出意愿、林地流出行为模型,实证检验农户分化对林地流出意愿和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通过农户职业分化和农户收入分化两个维度对农户分化程度测量,研究表明:务农兼业、非农职业对农户林地流出意愿和流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农户分化程度对林地流出意愿的影响与对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农户的林地流出意愿对实际的流出行为有较强的导向影响力;户主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林业经营环境和地区差异对林地流出意愿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团真 李洁 陈治淇 陈钦 潘辉
基于集体林权改革制度后福建省5地市496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别建立农户林地流出意愿、林地流出行为模型,实证检验农户分化对林地流出意愿和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通过农户职业分化和农户收入分化两个维度对农户分化程度测量,研究表明:务农兼业、非农职业对农户林地流出意愿和流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农户分化程度对林地流出意愿的影响与对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农户的林地流出意愿对实际的流出行为有较强的导向影响力;户主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林业经营环境和地区差异对林地流出意愿和流出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增加农户多元化创收渠道,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改革现有户籍管理体系;加强林业技能培训。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玲玲 邱道持 赵亚萍 石永明
农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撂荒及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农地流转的供给者,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对农地使用权流转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本文以重庆市壁山县为例,通过对5个镇156户农户的随机抽样调查,分析了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因素,以期为加快农地流转和培育农地流转市场提供依据和支持。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团真 陈钦 钱鼎炜
基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福建省10个县(市)274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建立农户林地转入模型、转出模型,实证检验农户分化对林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将农户分化分为农户收入水平上的分化和农户职业上的分化。研究表明:农户分化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影响显著,其中农户收入水平对福建省农户的林地转入行为在统计上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对农户林地转出行为也有负向显著的影响;农户职业分化对农户林地转入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却对农户林地转出有正向影响。基于研究提出以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林地流转、建立林地流转市场、建立健全林地流转保障体系、完善林地产权管理制度、合理引导林地租赁等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自强 李怡
基于农户效用最大化构建集体林地流转价格决定与流转意愿关系的模型,认为流转意愿价格差异取决于环境变迁下林业经营收益的变化,厘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为推动林地规模经营提供决策参考。一方面,木材价格的上涨预期、非木材收益的逐渐显现和林地的禀赋效应共同抬高了林地转出意愿价格,农户经营行为能力的提升则进一步增强了对林地的持有意愿。另一方面,林地规模收益的增量有限抑制了林地转入意愿价格的提升。通过对江西与广东的农户调查发现,农户集体林地的流转比例、流转频率和转出意愿均较低;实证结果表明,轮伐期较长的树种转出意愿低
关键词:
集体林地 流转价格 农户意愿 规模经营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丽梅 刘振滨 许佳贤 郑逸芳
选用福建省三明市、南平市的13个乡镇179份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农户家庭人力资本、经济资本、林地自然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等方面选取变量,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户林地流转意愿及行为的影响。统计显示:54.2%的农户愿意转入林地,实际转入林地者占30.2%;20.1%的农户愿意转出林地,但实际转出林地者占4.5%。计量结果表明:家庭经济资本仅对转入行为、转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他维度各有1个变量对农户林地流转意愿及行为均产生显著影响,平均受教育年限、林地总面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林业技术获取难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外出务工成员数和上学人口数均对转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劳动力数量对转入行为具有显著负向...
关键词:
家庭禀赋 林权流转 行为 意愿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秀清 李亚洪 肖黎明
在助力全面脱贫攻坚、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现实背景下,农户可持续发展的亲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个人价值观则是农户亲环境行为的关键因素。因此,文章将这种价值观划分为利己主义和生态主义两种情形,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利用山西省安泽县300份农户调查问卷数据,构建农户个人价值观对其亲环境行为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而借助中介效应模型考察不同价值观对农户亲环境行为的作用机制,并运用多群组SEM调节效应模型识别了性别差异对两者之间相互作用可能存在的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个人价值观是强化农户亲环境行为的重要驱动因素,具体来看,利己主义价值观对亲环境行为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186,生态主义价值观对亲环境行为的直接影响系数为0.241,且两者的p值均小于0.050。(2)除直接作用外,个人价值观还通过"个人价值观→农户意愿→亲环境行为"这一间接路径来影响农户的亲环境行为,且均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即农户意愿在个人价值观和亲环境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男性较之于女性更易于强化利己主义价值观和生态主义价值观对其亲环境行为的正向促进作用。基于实证结果,文章提出要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与普及,提高农户亲环境行为的认知及意愿;要进一步完善对农户的亲环境行为的监管体系来加强对农户的约束,同时也应给予一定的补贴来提高农户的积极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虎 孔荣
以福建省龙岩市413户烟农的调研数据为例,通过构建Cox比例危险模型分析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风险偏好、烟叶种植面积、农户对未来灾害的预测、近5年最严重灾害造成每亩损失金额、对政府职能的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家庭人口规模对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产生负向影响,而务农年限、家庭年收入、灾后烟草公司补贴、保险赔偿经历等因素在实证分析中对农户农业保险支付意愿影响不显著。同时利用累计概率模型测算出千元保险金额的农业保险费率为17.95元较为合理。据以上研究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甜 朱宏城 李孟冉
[目的]以福建省革命老区典型贫困县作为研究区域,将土地规模经营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探究土地流转缓解农户多维贫困的作用程度,对助力老区预防规模性返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福建省革命老区59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A-F多维贫困测度法构建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剖析土地流转的多维减贫机理。[结果](1)土地流转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多维贫困指数,改善了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2)土地流转在不同维度产生的减贫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土地转入与转出的多维减贫效应存在不对称性;(3)土地转入能有效缓解农户的收入贫困和教育贫困,而土地转出能进一步缓解农户的就业贫困。[结论]应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分类施策缓解农户多维贫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滕鹏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徐四桂
研究目的:对农产品主产区湖北省京山县农户农地流转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农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农地流转决策,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是否愿意流转土地,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的结果;(2)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中,愿意永久定居城镇,认为农地撂荒有限制,向往城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农户,更愿意流转农地;(3)对农村未来生活预期程度高,认为集体福利及国家补贴重要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弱。研究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滕鹏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徐四桂
研究目的:对农产品主产区湖北省京山县农户农地流转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农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农地流转决策,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是否愿意流转土地,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的结果;(2)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中,愿意永久定居城镇,认为农地撂荒有限制,向往城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农户,更愿意流转农地;(3)对农村未来生活预期程度高,认为集体福利及国家补贴重要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弱。研究结论:(1)主动听取农户意见,尊重农户农地流转的意愿,在经济预期上对流转农户进行合理的补偿;(2)鼓励农业大户在农业生产中引进新的技术和耕种方法,并积极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就近转移;(3)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高效、公开、便捷的就业信息平台,推进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4)健全农村农地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农村土地处置管理平台,对农地撂荒等不良现象从法律层面上严格限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新艳 罗必良 王晓海 吕佳
通过提炼农户土地产权行为能力的操作性定义,揭示农户土地产权行为能力对农地流转市场发育所隐含的意义。研究表明:对五类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的是经营权交易能力;存在负向影响的是所有权排他能力、用途处置能力和种养处置能力,但这三种能力对不同类型农户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存在差异。用途处置能力仅对中间户和偏非农户的农地流转发生率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所有权排他能力、种养处置能力仅对纯农户和偏农户的农地流转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由于纯农户、偏农户是相对稳定的耕种者,因而这种负向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稳定农业生产的效应。可见,从促进农地流转的角度而言,最重要的是提升农户在农地流转中的交易谈判能力。此...
关键词:
土地产权 行为能力 农地流转 农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自强
森林资源丰富与贫困聚集并存,且"均山"改革下的林地细碎化又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而通过林地流转实现贫困缓解却存在树种依赖。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监测数据,在分树种测算农户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将林地流转引发的效率变化对农户经营收入影响产生的绝对减贫效应和相对减贫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农户林地生产效率较低且不同农户间的效率差异明显;经营杉木与松木的农户通过林地流转能够实现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缓解,但对经营果树而言,生产效率更高的农户从林地流转中获益更多,形成相对剥夺,农户间相对贫困加剧;毛竹经营不存在规模依赖,林地流转也不存在减贫效应。林地流转的政策鼓励需要考虑利益导向,同时关注村庄内部的不平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适度规模经营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意愿分析——基于辽宁省的农户调查数据
论意愿强度差异视角的林地流转行为决策过程——基于农户层面解析
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的实证分析——基于福建省16个县1436户入户调查数据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及其对林农森林经营意愿影响分析——基于福建省永安市的农户调查数据
生计视角下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某县龙村的实地调查
农户油茶经营行为特征研究——以福建省油茶种植户调查为例
农户认知视角下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意愿与流转行为研究
农民在农地城市流转决策中的意愿分析——以武汉市城乡交错区农户为例
需求视角下农户借贷行为分析——以六省农户调查数据为例
农户土地租赁行为分析——基于福建省和黑龙江省的农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