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19)
- 2023(12037)
- 2022(10201)
- 2021(9534)
- 2020(8081)
- 2019(18695)
- 2018(18748)
- 2017(36056)
- 2016(20050)
- 2015(22846)
- 2014(22956)
- 2013(22852)
- 2012(21476)
- 2011(19442)
- 2010(20117)
- 2009(18984)
- 2008(19331)
- 2007(17773)
- 2006(15749)
- 2005(14416)
- 学科
- 济(82433)
- 经济(82316)
- 业(62696)
- 管理(55898)
- 农(47836)
- 企(41544)
- 企业(41544)
- 方法(33718)
- 农业(31509)
- 数学(29609)
- 数学方法(29301)
- 财(23068)
- 业经(22345)
- 制(22225)
- 中国(21076)
- 学(16605)
- 地方(15986)
- 贸(15506)
- 贸易(15499)
- 易(15104)
- 体(15019)
- 银(15018)
- 银行(14982)
- 行(14248)
- 融(13821)
- 金融(13816)
- 务(13208)
- 财务(13177)
- 财务管理(13134)
- 理论(12431)
- 机构
- 学院(293642)
- 大学(291704)
- 济(121343)
- 经济(118641)
- 管理(109523)
- 研究(100429)
- 理学(93454)
- 理学院(92415)
- 管理学(90854)
- 管理学院(90302)
- 中国(80250)
- 农(69121)
- 京(61484)
- 科学(61241)
- 财(58205)
- 农业(53400)
- 所(52328)
- 业大(49063)
- 中心(48490)
- 江(48079)
- 研究所(47027)
- 财经(44900)
- 经(40587)
- 范(38617)
- 北京(38297)
- 师范(38212)
- 州(37367)
- 经济学(36853)
- 院(34625)
- 省(33934)
- 基金
- 项目(188985)
- 科学(147540)
- 研究(141149)
- 基金(135577)
- 家(117727)
- 国家(116654)
- 科学基金(98741)
- 社会(88393)
- 社会科(83227)
- 社会科学(83199)
- 省(75334)
- 基金项目(72109)
- 教育(65102)
- 划(62402)
- 自然(62061)
- 自然科(60552)
- 自然科学(60529)
- 编号(59639)
- 自然科学基金(59474)
- 资助(54522)
- 成果(49853)
- 部(42913)
- 重点(42765)
- 发(41162)
- 课题(40820)
- 制(39300)
- 创(39260)
- 农(37069)
- 创新(36755)
- 性(36649)
- 期刊
- 济(142257)
- 经济(142257)
- 研究(87247)
- 农(70795)
- 中国(63631)
- 学报(47643)
- 农业(47088)
- 财(46199)
- 科学(43290)
- 大学(36660)
- 管理(36304)
- 融(35760)
- 金融(35760)
- 学学(34593)
- 教育(32594)
- 业经(27574)
- 技术(26028)
- 业(23217)
- 财经(22406)
- 问题(20021)
- 经济研究(19829)
- 经(19113)
- 版(17146)
- 农村(16097)
- 村(16097)
- 世界(15369)
- 理论(14652)
- 技术经济(14575)
- 农业经济(14521)
- 经济问题(13707)
共检索到452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红娟 李树杰
作为一种已被世界各国普遍接受的扶贫模式,农户联保贷款具有自动瞄准、互相监督、还款共生和培训互助等独特的运行机制。然而,农户联保贷款在我国还存在着排除最贫困农户、小组组建困难、道德风险大和贷款手续繁杂等缺陷。本文提出:重点向最贫困、信誉好的农户倾斜、培育良好信用文化环境、灵活确定联保农户数量、免费向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理财培训等完善与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小额信贷 农户联保贷款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徐汝峰
农户缺乏有效的抵押品是制约农户获取贷款的因素之一,联保贷款制度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户在选择联保贷款小组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分析农户在联保贷款中的信任选择趋向,为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和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联保贷款 信任选择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芳 潘跃
文章利用定序logit模型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型社会资本中,与家庭密切的邻居数量和对邻居的信任程度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正;农忙时是否帮助别人、参加过的联保贷款小组个数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负。垂直型社会资本中,对信贷员满意度、获得的联保贷款次数、对贷款额度的满意度和对贷款利率的满意度对联保贷款效应影响显著为正。并且,对邻居的信任度、对信贷员的满意度及获得联保贷款次数对联保贷款效应为"大"的概率影响程度更大。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对农户联保贷款的积极效应,需要农户、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段贵昌
农户联保贷款制度是针对农村小额贷款引进的一种创新型信贷制度。这一制度无需抵押,以联保的形式保证了贷款的安全性,对解决农业发展资金瓶颈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以博弈理论为分析框架,阐述了联保贷款的优势及其可能的弊端和隐患,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联保贷款 博弈 利弊分析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黎日荣
本文通过联保贷款优势的作用机理分析,发现联保贷款优势的发挥受到社会资本水平的约束。与农户相比,信任、声誉和与银行长期合作关系等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更有价值。在联保贷款中,信任能降低组建联合体的难度,声誉有利于降低银行对借款人的抵押品要求,与银行的长期合作关系有利于降低借款人的违约率。基于此,本文认为,在具有紧密经济联系的中小企业间开展联保贷款比在农户中开展联保贷款更有优势。
关键词:
融资 联保贷款 中小企业 农户 社会资本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静 徐逞翀 王卓
一、引言联保贷款(Group Lending)又称为小组信贷、团体贷款,是以小组形式发放的、借款者彼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一种贷款方式。实践证明,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志坚 郑超群 吕建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明星
我国自2000年颁布《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以来,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等诸多金融机构相继开展了农户联保贷款业务,以此作为解决农户贷款难、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途径。然而,就实际的运行效果来看,农户联保信贷的开展情况并不乐观,信贷质量不高、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成为制约联保信贷发展的障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金俊峰 付伟
采用多户联保模式向农户发放贷款,是成功的经验。孟加拉乡村银行和印尼人民银行采取多户联保模式对农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了巨大成功。笔者结合这两家银行多户联保模式,从联保小组的组建、运行到还款阶段,对多户联保内在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其精髓在于通过联保小组成员的"相互了解",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正平 肖雄
本文构建了一个研究我国农户联保贷款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框架,从农户加入联保贷款小组和偿还贷款的角度分析了影响其发展的基本因素。研究发现:(1)风险接近的农户更容易组成联保贷款小组,加入联保小组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比较决定了加入联保小组的农户比例;(2)联保小组成员为违约成员承担责任所获得的社会收益越大、违约成员所受到的社会惩罚越大、农户还款意愿越高、当地信用环境越好,农户加入联保贷款小组的比例越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言 史建平
笔者基于中国844家银行机构的5 485名客户经理样本数据,从贷款经办人员行为差异视角实证分析了银行机构农户联保贷款规模变化影响因素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客户经理限定联保小组成员在同一村庄的管理行为有利于改善贷款质量,进而促进贷款规模的持续扩张;而放宽联保小组成员间直系亲属关系和年龄差距的管理行为,虽然短期内能加速业务发展,但却会降低贷款质量,结果导致后续贷款规模的萎缩;银行机构综合信贷管理能力强弱一定程度上能预示客户经理部分农户联保贷款管理行为的差异。笔者认为:银行机构特别是综合信贷管理能力较弱的机构应加强农户联保贷款精细化管理,原则上要限定联保小组成员在同一村庄,且不能放松对直系亲属关系和年龄差距的要求;农户联保贷款质量差的银行机构还应多向先进同业学习借鉴管理经验和典型做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户联保贷款 客户经理行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松涛
目前,欠发达农业地区农业信贷担保方式主要以农户联保为主。为解决农民日益增加的生产资金需求与融资难的矛盾,1997~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制定并颁布了《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联保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提出农村信用社要适时开办农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峰
我国农户联保贷款基本上以仿效格莱珉银行为主,发展不很理想。其制度方面的原因主要有:自动匹配机制效果有限、联保小组内部责权易流于形式、信用约束的有效性不高、小组成员合谋欺骗导致联保无效等。当前应结合我国农村经济的实际,在联保贷款模式、联保小组制度、联保贷款机制和联保贷款利率管控等方面优化联保贷款制度。
关键词:
联保贷款 联保小组 小额信贷 信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