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35)
2023(19418)
2022(16815)
2021(15596)
2020(13122)
2019(29957)
2018(29608)
2017(57350)
2016(31335)
2015(35227)
2014(34782)
2013(34316)
2012(31462)
2011(28362)
2010(28371)
2009(26026)
2008(25516)
2007(22655)
2006(20043)
2005(17237)
作者
(93342)
(78048)
(77269)
(73402)
(49262)
(37633)
(34929)
(30753)
(29636)
(27671)
(26403)
(26333)
(24753)
(24554)
(24096)
(24017)
(23464)
(23059)
(22326)
(22213)
(19625)
(19250)
(19005)
(17944)
(17495)
(17308)
(17242)
(17134)
(15770)
(15457)
学科
(128047)
经济(127901)
(92263)
管理(87966)
(69668)
企业(69668)
方法(60566)
数学(53568)
数学方法(52770)
(51336)
农业(34003)
(31787)
中国(31310)
业经(30636)
(27802)
地方(25418)
(23757)
贸易(23747)
(23645)
(23063)
(20126)
财务(20041)
财务管理(19995)
理论(19947)
技术(19710)
企业财务(18777)
环境(18777)
(18418)
银行(18344)
(18025)
机构
学院(447620)
大学(445972)
(177309)
管理(175087)
经济(173675)
理学(153011)
理学院(151312)
研究(149527)
管理学(148190)
管理学院(147418)
中国(112307)
科学(97041)
(95477)
(94269)
(77729)
业大(77157)
(76551)
农业(74592)
研究所(70307)
中心(69278)
(65386)
财经(63285)
北京(58615)
(57901)
(56949)
师范(56226)
(53851)
经济学(52930)
(52550)
经济学院(48020)
基金
项目(314126)
科学(245501)
基金(228228)
研究(221393)
(202693)
国家(201056)
科学基金(171313)
社会(138937)
社会科(131488)
社会科学(131448)
(123008)
基金项目(120576)
自然(114993)
自然科(112332)
自然科学(112302)
自然科学基金(110301)
(103927)
教育(101433)
资助(95016)
编号(89390)
重点(70663)
成果(70322)
(68543)
(66806)
(64755)
课题(61109)
科研(60936)
创新(60507)
计划(58907)
教育部(57779)
期刊
(191196)
经济(191196)
研究(123407)
(91892)
中国(82937)
学报(80253)
科学(71130)
农业(62490)
管理(61019)
大学(60469)
(58347)
学学(57671)
教育(43515)
(38588)
金融(38588)
技术(38463)
业经(36406)
(31446)
财经(30141)
经济研究(29626)
问题(26031)
(25778)
(24119)
业大(22551)
科技(22271)
技术经济(21651)
统计(21533)
资源(20250)
图书(20205)
理论(19815)
共检索到642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轲  王建英  陈志钢  
文章利用2003~2013年中国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8个粮食主产省的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在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分析农户稻谷、小麦和玉米的耕地经营规模对各粮食作物单产和亩均生产成本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表现。总的来看,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的这种负向影响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减弱。这表明"增规不增产"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得到逐步改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成本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应当引起重视。分地区而言,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和亩均生产成本的显著负向影响在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且机械化耕作程度相对滞后的湖北省和四川省等地区表现最突出。所以,在促进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扩大农户农业生产规模经营的过程中,应重点缓解这些地区的土地细碎化问题,扩大农户地块层面的经营规模,完善当地的机械化社会服务市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轲  王建英  陈志钢  
文章利用20032013年中国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8个粮食主产省的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在全国层面和省级层面分析农户稻谷、小麦和玉米的耕地经营规模对各粮食作物单产和亩均生产成本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差异化表现。总的来看,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单产的这种负向影响力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减弱。这表明"增规不增产"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得到逐步改善。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对粮食生产成本也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的成本优势随着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袁宁  刘小川  
本文基于对495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考察耕地规模对农户粮食生产、销售和储备等经营行为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农户耕地规模对其种粮的积极性、种粮手段、农业生产投入、粮食储备与销售情况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总的看来,耕地规模较小的农户种粮积极性普遍不高,更倾向于放弃耕地经营权,对于农业技术的关注程度也较低,粮食商品率偏低,不太注重粮食储备。因此,适度扩大农户耕地规模,有利于农户提高种粮积极性和保障粮食安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忠明  钱文荣  
研究目的:确定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粮食生产效率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关系,如果存在,则是怎样的一个关系。研究方法:访谈调查法,相关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和DEA分析法——BCC(VRS)。研究结果: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粮食生产效率之间不是简单的正向或负向的线性关系。研究结论:在一定规模范围内,农户粮食生产效率随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呈现U型曲线的变化规律;过于狭小的土地经营规模使得绝大多数粮农家庭规模报酬递增显著,其粮食增产增效具有较强的上升潜能;农户存在大量的劳动剩余,家庭从事非农产业用工量的适当增加反而对粮食生产效率提高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玉光  杨钢桥  文高辉  
耕地细碎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解决耕地细碎化问题是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基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划分农户类型,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分区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分析了地块平均面积表征的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小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194 hm~2,利用效率为0.360;中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0.492 hm~2,利用效率为0.446;大规模农户耕地经营面积平均为1.179 hm~2,利用效率为0.497;耕地利用效率与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呈正相关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耕地细碎化对小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对中、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具有负向作用;相对于小规模农户而言,细碎化对大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较大。因此,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应鼓励耕地流转,为农户规模化经营耕地创造条件;在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应将耕地整治与耕地流转有机结合起来,降低细碎化程度,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高辉  王夏玙  谢依林  胡贤辉  
基于常德市41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耕地碳生产率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呈“倒U形”变化,拐点为3.929hm~2,小于耕地生产率最大化下的经营规模拐点值(4.128 hm~2);Ⅰ兼农户和Ⅱ兼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依然呈“倒U形”关系,而非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业收入占比和集镇距离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据此,在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时,可将考虑碳排放和不考虑碳排放的最适经营规模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提高耕地碳生产率,促进农业低碳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高辉  王夏玙  谢依林  胡贤辉  
基于常德市41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耕地碳生产率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呈“倒U形”变化,拐点为3.929hm~2,小于耕地生产率最大化下的经营规模拐点值(4.128 hm~2);Ⅰ兼农户和Ⅱ兼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依然呈“倒U形”关系,而非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业收入占比和集镇距离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据此,在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时,可将考虑碳排放和不考虑碳排放的最适经营规模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提高耕地碳生产率,促进农业低碳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慧  赵凯  
本文根据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动态优化模型理论分析了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可能影响,并利用山东省549户农户1417块地块的样本数据,运用Oprobit模型和Probit模型,从家庭层面和地块层面分别实证检验了耕地经营总规模和地块经营规模对农户亲环境行为实施的影响及其差异,以期为制定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耕地经营总规模和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之间均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但上述关系因地块属性不同而呈现差异,自家地的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呈倒"U"型关系;而转入地的地块经营规模与农户总体亲环境行为实施呈"U"型关系。最后,提出政府应积极推进农地流转,促使农户耕地连片规模经营中应注意其适度性,以及加强规范农地流转程序和管理等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强  刘琦  杨万江  
利用2013—2015年国家水稻产业综合实验站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通过构建随机前沿成本函数模型测算了我国水稻种植农户的成本效率,并分析了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土地细碎化程度以及生产特征和农户特征对成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水稻种植农户平均成本效率为0.75,土地经营规模和土地细碎化程度对成本效率有显著负向影响。2)水稻生产呈中等程度的技术进步,由技术进步可带来成本减少约2.3%。3)粮食专业合作社、水稻保险、生产补贴等生产特征,以及教育和培训等农户特征对提高农户成本效率有显著正向作用。4)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恒  周应恒  
近年来,中国适度规模经营取得显著成效,但由于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培训以及要素市场化改革等滞后于适度规模经营发展进程,由小规模农户短期内数倍扩张土地规模而成的规模经营农户可能仍然遵循着从事小规模生产的理念与方式。成本效率水平能够综合反映具有特定管理能力的农户在特定的地形、地貌、基础设施条件下,在特定的要素市场上的农业经营成效。本文基于江苏省稻农2015年和2016年成本收益微观面板数据,分别从成本效率、技术效率、配置效率三个视角分析经营规模与效率水平不匹配对农户生产成本的影响。两阶段最小二乘回归结果显示,配置效率和成本效率相对较低的小规模农户在短期内从事更大规模经营时,由于效率水平与经营规模不匹配导致平均生产成本随规模扩张而下降的幅度降低,这将影响通过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预期效果。规模成本弹性结果显示,样本所处阶段的成本最小化规模大约在100~150亩之间。本文据此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贤辉  蔺思琪  何庆  文高辉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视角,分析耕地细碎化、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随机前沿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耕地经营规模与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2)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作用方向受耕地经营规模影响,耕地经营规模起到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小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正向影响;当耕地经营面积较大时,耕地细碎化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有负向影响。与此同时,耕地细碎化会削弱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正效应。研究结论: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受耕地经营规模和耕地细碎化的共同影响,为了提高耕地利用生态效率,在适度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的同时,要整治耕地实现集中连片,扩大地块规模,降低耕地细碎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贵霞  李宁辉  
本文根据2002年我国粮食主产区10个省30个县的3000个农户数据,对不同经营规模的农地的效益进行了分析,为确定合理的土地经营规模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钱贵霞,李宁辉  
The paper constructs optimized operating farm scale model, calculates optimized operating scale using farm survey data of 10 main cereal producing provinces and brings forward some relevant policy suggestions.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向东 ,谭文平  
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第一步改革,实现了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农村经济投资,由过去的以集体为主转为以农户为主。农户成为具有生产和消费双重身份的基本经济单元。投资形式的变革是8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经营规模(包括生产投资规模及耕地经营规模等)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农户经营效益及收入水平,形成了不同生产类型和收入层次的农户。本文拟就不同耕地经营规模的农户分析其投资特点及效益,并就目前我国能否实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问题作一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