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618)
- 2023(18989)
- 2022(15678)
- 2021(14320)
- 2020(12313)
- 2019(27857)
- 2018(27650)
- 2017(53007)
- 2016(29087)
- 2015(32409)
- 2014(32174)
- 2013(31854)
- 2012(29214)
- 2011(25945)
- 2010(25960)
- 2009(24386)
- 2008(24218)
- 2007(21993)
- 2006(19435)
- 2005(17178)
- 学科
- 济(122760)
- 经济(122611)
- 业(106033)
- 管理(90586)
- 企(87049)
- 企业(87049)
- 方法(55753)
- 农(50034)
- 数学(46310)
- 数学方法(45791)
- 财(35837)
- 业经(35622)
- 农业(33065)
- 中国(31082)
- 地方(24908)
- 务(24622)
- 财务(24572)
- 财务管理(24529)
- 制(24512)
- 学(23686)
- 企业财务(23276)
- 贸(22406)
- 贸易(22395)
- 易(21777)
- 技术(21502)
- 和(19873)
- 理论(19166)
- 策(18735)
- 划(18415)
- 银(17881)
- 机构
- 学院(419905)
- 大学(413170)
- 济(171923)
- 经济(168573)
- 管理(164559)
- 理学(142103)
- 理学院(140611)
- 管理学(138195)
- 研究(137474)
- 管理学院(137447)
- 中国(106474)
- 农(90420)
- 科学(88135)
- 京(86060)
- 财(77615)
- 所(71068)
- 业大(70876)
- 农业(70475)
- 江(67706)
- 中心(65606)
- 研究所(64774)
- 财经(62173)
- 经(56473)
- 北京(52394)
- 经济学(51932)
- 州(51336)
- 范(51171)
- 师范(50492)
- 院(48608)
- 省(47941)
- 基金
- 项目(285661)
- 科学(224580)
- 基金(208019)
- 研究(201361)
- 家(183837)
- 国家(182235)
- 科学基金(156248)
- 社会(129294)
- 社会科(122323)
- 社会科学(122286)
- 省(115376)
- 基金项目(110859)
- 自然(103734)
- 自然科(101378)
- 自然科学(101344)
- 自然科学基金(99560)
- 划(95107)
- 教育(91179)
- 资助(84158)
- 编号(80142)
- 重点(64467)
- 成果(62640)
- 发(62146)
- 部(61993)
- 创(61026)
- 创新(56604)
- 科研(55624)
- 业(55498)
- 课题(54842)
- 计划(53970)
- 期刊
- 济(192352)
- 经济(192352)
- 研究(112400)
- 农(87511)
- 中国(78315)
- 学报(72794)
- 科学(65526)
- 财(62597)
- 管理(61200)
- 农业(58749)
- 大学(54514)
- 学学(52363)
- 融(39455)
- 金融(39455)
- 业经(37410)
- 技术(36850)
- 教育(33821)
- 业(32109)
- 财经(30627)
- 经济研究(28736)
- 问题(26350)
- 经(26280)
- 版(22810)
- 技术经济(22340)
- 统计(20262)
- 科技(20052)
- 世界(19691)
- 商业(19521)
- 资源(19430)
- 业大(19298)
共检索到614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为 王佳美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13个地市,47个村,共824个农村劳动力的调研数据,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女性化对种植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与女性化现象突出,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种植业生产效率存在显著负影响,随着劳动力年龄的增长,种植业生产效率呈现出先递增,然后保持不变,最后递减的"梯形"变化趋势,且递增和递减阶段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女性化对种植业生产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女性劳动力比例的提高,并没有降低种植业生产效率。此外在研究中发现,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生产效率的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青壮年劳动力,在老年劳动力群体中,作用不明显。据此从技术培训、农机购置补贴等方面,提出应对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老龄化 女性化 种植业 生产效率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毛义华 张钊 胡雨晨
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不同层面的数据,可以观察到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全国范围较为突出,已经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当地养老产业造成了巨大压力。文章通过SPSS软件利用皮尔森系数从不同维度对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其相关程度。结果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移率对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发展水平具有很强的影响。最后提出鼓励生育政策、留住吸引人才政策等对策建议,从而延缓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速度。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皮尔森系数 人口净迁移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麦尔旦·吐尔孙 杨志海 王雅鹏
文章基于江汉平原粮食主产区400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DEA-Tobit模型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拐点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对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规模效率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年轻户"对农户的综合技术效率与纯技术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规模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在其他环境变量中,是否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技术效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而家庭非农收入的比重、家庭劳动力中60岁及以上劳动力劳动时间的比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翔宇 刘从敏 李丹
深入分析影响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显著因素,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改进产品、提升服务、激发农户潜在购买需求,发挥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作用,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交易成本视角,利用黑龙江省6个地市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66.7%的农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但仅有17.7%的农户非常关注农业信息,9.8%的农户认为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54.2%的农户表示对保险公司不够了解,58.0%的农户认为当前农业保险品种不能满足需求,6.1%的农户完全不懂保单条款,同时,农户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艳红 胡胜德
本文利用黑龙江省359个普通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优质稻米种植意愿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农户是否接受技术培训、是否参加合作社、优质稻米与普通稻米的价差、是否获得良种补贴、农户所在地区是否提供农技服务、当地是否有农户种植优质稻米的成功经历与优质稻米种植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年龄与优质稻米种植意愿呈负相关关系;家庭年收入、水稻种植面积对优质稻米种植意愿在不同水平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农户 优质稻米 种植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欣 韩平
截至2019年,黑龙江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已经达到748.4万,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9.8%。根据联合国所公布的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衡量标准,黑龙江省目前已步入深度人口老龄化。据黑龙江省统计局报告显示,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进程目前仍处于加速上升阶段,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将成为制约黑龙江省今后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在分析黑龙江省人口老龄化现状、特征及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策略,以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黑龙江特色的后疫情时代的康养之路。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对策研究 黑龙江 康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志刚 张靓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实现,取决于农户的调整意愿和调整能力。基于黑龙江省341个农户的调查,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和适应性预期模型对农户的调整意愿和行为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价格变动、售粮难易程度等经济因素对农户种植结构调整意愿的影响最大;(2)大多数农户有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的意愿,但只有少部分实际进行了调整,农户完成种植结构调整所需的时间不同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3)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表现为明显的地域一致性,这种地区间的不均衡则主要是因为不同地区农户种植结构调整能力的不同。因此,政策制定要着力于打破路径依赖,政府要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保持政策的透明性和相对稳定性,加快粮食市场化改革和完善农民能力培训体系建设,重视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行为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
种植结构调整 意愿 能力 调整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志刚 郭翔宇
本文基于黑龙江省尚志市等8个县份的36个村庄、409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对粮食主产区农户储粮行为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地理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地区的储粮时间和储粮率有着很大的差别,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对储粮损失率影响较大,一些经济因素是影响农户储粮的主要原因,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储粮行为更值得关注。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财政和技术支持、多主体储粮、规范投机行为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雪枝 钟甫宁
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劳动力体力和人力资本下降,考虑到不同作物对劳动者体力与人力资本约束条件不同,老龄化对不同作物的影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本文从农户采取集体决策和机械替代劳动的视角,通过两步实证结果表明,对于集体决策和机械化程度高的小麦作物,老龄化对小麦的种植决策以及种植决策实施的结果(单产)均没有影响,而对于集体决策程度高但机械化程度低的棉花作物,老龄化对作物种植面积决策具有负向作用,但对其他要素投入决策甚至种植决策实施结果均没有显著影响。可以进一步推论,随着作物集体决策与机械化程度由高到低的变化,老龄化对作物的影响呈由完全没有影响到部分有影响再到有显著影响的阶梯变化。
关键词:
老龄化 种植业生产 小麦 棉花 影响程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增福 郑少锋
本文基于TPB理论和黑龙江省378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系统分析了影响种植大户生产行为意愿的内生性因素。研究表明,TPB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种植大户生产行为意愿,其中种植大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对行为意愿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分别为0.31、0.15和0.3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与行为意愿呈显著性正相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付兆刚 郭翔宇
研究目的:研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制定出提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收入主要来源、支出水平、贷款经历、社会关系、土地规模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水平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应该适当扩大试点的数量和规模,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进而促使农户通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途径,获取农业生产资金贷款。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付兆刚 郭翔宇
研究目的:研究农户对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以期制定出提升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效率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利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利用logistic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受教育程度、收入主要来源、支出水平、贷款经历、社会关系、土地规模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利率水平等变量对农户的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需求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结论:应该适当扩大试点的数量和规模,制定合理的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提高社会保障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许佳彬 王洋
伴随农业生产向专业分工、社会化协作方式转变,农业社会化服务对农业生产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充分掌握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需求性,并系统分析影响需求的决定因素,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鉴于此,本文基于农户行为理论,以黑龙江省专业种植大户为研究对象,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专业种植大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探讨其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专业种植大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意愿较为强烈,且最迫切需要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分别是农业信息服务、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服务和农业技术服务3项,需求率分别为56.88%、56.61%和54.76%。性别、受教育程度、务农劳动力规模、农地规模、土地细碎化程度、种植收入占比、对现有服务的评价、是否担任村干部、是否加入合作社、是否参加过农业培训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有正向影响,年龄、务农劳动力是否兼业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有负向影响。因此,提出要创新服务供给形式、注重契合主体需要,统筹各类农户主体特征、兼顾不同主体需求满意度,巩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地位、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功能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凤才 赵连阁 任莹
本文利用DEA方法分析了黑龙江省县域层面上的农业生产效率,并基于效率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研究得出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依靠外界投入的农业可持续性在下降,而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可持续性增强。黑龙江省越来越多的县(市)农业可持续性是增强的。
关键词:
黑龙江 生产效率 DEA 农业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和午 聂斌
本文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农户的土地租赁行为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指出了目前农户土地租赁行为的一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土地租赁已具备一定规模,但离真正农业规模化经营还相去甚远;土地租赁期限较短,契约不规范,增加了租赁的不稳定性;土地租赁主要发生在村组内部的亲戚、邻居之间,但并不局限于村组内部;土地租赁大多还是有偿的,而且地租以粮食(或产品)支付为主,现金为辅,支付形式多样化。
关键词:
农户 土地租赁 农户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家庭属性对农户选择种植作物的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
自然环境因素对农户选择种植作物的影响机制——以黑龙江省宾县为例
农户贷款利率调查——以黑龙江省为例
种植业内部贡献因素分解及对粮农收入增长影响实证分析——以黑龙江省为例
农民专业合作社普通成员的利益实现及其保障机制研究——基于黑龙江省25家种植业合作社的调查
种植业政策性保险实施情况调查——来自黑龙江省的调研报告
基于农户认知视角的目标价格政策探析——以黑龙江省大豆种植户为例
水土资源利用方式对种粮大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基于黑龙江省697个种粮大户的调查数据
农户正规信贷交易成本配给识别及其影响因素——来自浙江省和黑龙江省466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
农户对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认知与规模变动反应研究?——基于黑龙江省种粮农户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