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32)
2023(15100)
2022(13037)
2021(12170)
2020(10123)
2019(22930)
2018(22835)
2017(43592)
2016(23889)
2015(26516)
2014(26195)
2013(25989)
2012(23638)
2011(21459)
2010(21280)
2009(19579)
2008(19107)
2007(16822)
2006(14927)
2005(12759)
作者
(71553)
(59874)
(59239)
(56268)
(37487)
(28790)
(26486)
(23620)
(22656)
(20993)
(20183)
(20121)
(18789)
(18602)
(18213)
(18173)
(18173)
(17536)
(17077)
(16766)
(15237)
(14528)
(14386)
(13741)
(13476)
(13408)
(13180)
(13167)
(12112)
(11967)
学科
(95560)
经济(95457)
(72411)
管理(67417)
(51139)
(50803)
企业(50803)
方法(41361)
数学(35871)
数学方法(35526)
农业(33927)
业经(26424)
中国(23000)
(22153)
(22141)
环境(20395)
地方(20023)
(17898)
(17235)
贸易(17228)
(16762)
(15383)
技术(15251)
(15086)
(14738)
(13908)
理论(13897)
银行(13843)
(13808)
(13778)
机构
学院(342141)
大学(339587)
管理(137200)
(133358)
经济(130571)
理学(120426)
理学院(119127)
管理学(117068)
管理学院(116493)
研究(113842)
中国(84898)
(80898)
科学(75310)
(71505)
业大(63116)
农业(62595)
(57940)
(56135)
研究所(53543)
中心(52761)
(49060)
财经(46006)
北京(44179)
(43997)
师范(43490)
(42054)
(40375)
农业大学(40037)
(39883)
经济管理(38186)
基金
项目(244451)
科学(190513)
基金(177175)
研究(173764)
(156961)
国家(155586)
科学基金(132381)
社会(109691)
社会科(103536)
社会科学(103503)
(96652)
基金项目(95768)
自然(87891)
自然科(85718)
自然科学(85691)
自然科学基金(84155)
(80768)
教育(76838)
资助(71030)
编号(70966)
成果(55137)
重点(54252)
(52714)
(52594)
(50555)
科研(47136)
创新(47128)
课题(47056)
计划(45661)
国家社会(44935)
期刊
(148037)
经济(148037)
研究(91418)
(81391)
学报(63647)
中国(61479)
科学(56030)
农业(55101)
大学(47500)
学学(45552)
管理(44222)
(39613)
业经(31340)
教育(30065)
(28975)
金融(28975)
(25848)
技术(25816)
财经(21150)
问题(20841)
经济研究(20711)
(20038)
业大(18854)
科技(18686)
(17861)
资源(17466)
图书(16371)
技术经济(16009)
理论(15828)
农业大学(15598)
共检索到482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侯俊东  吕军  尹伟峰  
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关系到生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配置,影响到农村生态系统保护及其可持续发展。本研究以武汉城市圈及长株潭城市群内的650个农户为有效样本,分析了农户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及其五种表现形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劳动力投入行为中收入来源、家庭人均收入对农业面源污染有显著负面影响,家庭常住人口、家庭人均年收入对生活垃圾污染分别有显著正、负面影响;②农户文化程度越高,越能认识到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③经营规模越大,农业面源污染越严重,而对其它四类表现形式影响不显著;④农业投资力度越大,为提高产量而会造成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及水质污染;⑤农户经营组织行为中,有机肥施用行为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这些未...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立华  杨国靖  张明军  程国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芬昀  曹美珍  
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最基本单位,其区域内的经济活动与区域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农户经营行为的个体性与环境资源的公共性、农户追求利益的短期性和环境影响的长期性、农户经营目标的双重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风险性、生态治理中农户的成本和收益具有不对称性等矛盾的存在,直接制约了农户参与绿洲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民勤绿洲生态治理应该是一种国家行为,政府对农户的经营行为必须加以调控和引导,其中,国家对农户的外在利益激励和农户对政府政策的响应程度是绿洲生态治理成败的关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肃昌  范国华  
从狭义的农户兼业化出发,基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变化的视角就农户兼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系统梳理,并通过以2000—2016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数据建立的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兼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农户兼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直接效应显著为负;在农户兼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中,土地要素投入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农户兼业化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资本要素投入的中介效应表现出来;最后,农村生态环境变化在时间上具有明显的延续性,当前对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治理刻不容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侯俊东  吕军  刘杨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而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研究农户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认知状况,对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揭示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中农户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认知差异。结果显示:(1)不同省份、地区以及文化程度的农户对当地农村生态环境总体认知存在显著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年龄及性别上表现得不明显;(2)农户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形式归为农业面源污染、农村水质污染、空气噪音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工业转嫁污染五类,且不同省份、地区以及文化程度的农户对这五类问题的认知存在显著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年龄及性别上表现得不明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宇会  尚杰  于法稳  
以东北粮食主产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36个行政村农户为调研对象,以当地生态环境现状、群众参与生态管理活动意愿为调研内容,分析农户对当地农村生态环境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生态管理的态度、意愿,并在调研数据汇总和计算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东北粮食主产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爱玲   刘茜   张丽君  
农村经济发展与金融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基于河北省11个地级市农村数据,从农户视角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消费群体因素对河北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影响强度大于外部环境因素,且存在地区差异和城乡差距,提出通过构建完善河北省农村产业链,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经济实体的能力,并提高农村金融消费主体的教育水平的优化路径,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服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流涛  翟彬  
采用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法,从研究内容、研究视角、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和手段、数据获取等方面对农户层面生态环境问题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分析,最后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农户层面生态环境问题研究发展的方向。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内容涉及农户行为引起的农业环境问题类型、农户行为的生态环境效应、农户环境保护行为与生态建设行为、农业环境保护政策创新等方面;(2)研究视角主要包括以农业生产行为决策者农户为中心内生视角和以农户需求与以农户行为为出发点的外部视角,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3)在研究方法方面,早期主要是采用一般描述、定性分析和"事前"估计法,近年来"事后"计量模型的研究逐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丁蕊  母彦婷  李艳波  
城镇化背景下,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将对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显著影响。文章系统综述了国内外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种尺度,对当前学者采用的研究方法、关注点和相应的结论分别进行了总结。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森林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农药化肥使用等方面,兼具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呈现出复杂性和区域差异性的特征;人口效应、汇款效应是劳动力转移对乡村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直接途径,并受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的调控。未来研究需要多尺度和跨尺度的研究框架,关注耦合的社会生态系统对这一过程的特殊响应,以及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红丽  李洁艳  史丹丹  
[目的]本文利用河南省滑县50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来研究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从而更好地引导农户采纳绿色生产行为。[方法]运用Logistic模型来分析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来分析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技术采纳行为中所发挥的作用。[结果]①环境规制、生态认知对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均具有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中的引导规制、激励规制会促进农户采纳有机肥行为,而生态认知中的生态环境污染感知、农田保护责任意识和化肥减量认知正向影响着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②环境规制中的约束规制未显著,说明目前的环境规制存在“相对性制度失灵”,尤其在约束农户行为方面的效果较差;③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有机肥采纳行为中起中介效应。[结论]基于当前以环境规制为主的治理背景下,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继续增强环境规制对农户行为的约束,也要发挥好农户生态认知在环境规制影响农户行为中的作用,从而推动农村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得到较好地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音  
本文以土地沙漠化发生的三个典型区域类型为例,采用环境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农户的生态经济行为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表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是农户生态活动的根本目标,其不合理的经济行为是土地沙漠化发生的根本原因。农户经济行为的目标层次性决定了其经济行为与保护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文章据此提出了治理土地沙漠化的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宋海军  李钢  沈连峰  
通过对河南省9个县(市)中9个乡(镇)的非沼气户和沼气户土壤、地表径流和室内空气进行监测,定量对比分析了户用沼气池建设对农村生态环境改善效果。结果显示,沼气户土壤中的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要高于非沼气户,且"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户土壤中4种养分含量明显高于"三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户地表径流中的COD、NH3-N、TP浓度均低于非沼气户;沼气户室内空气中的CO、SO2、NH3、PM10浓度均低于非沼气户,且室内空气中的4项污染物浓度随季节变化而不同。这说明户用沼气池建设对于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户居住环境、实现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婧轩  陈美球  邝佛缘  王立国  
日益突出的面源污染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的行为对于农业生态环境变化至关重要,而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是农户生产行为的主要潜意识支配因素。探究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的政策制定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利用江西省2 068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总体水平较高。(2)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均对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有显著影响。其中,在农户基本特征及家庭特征因素中,农户性别、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影响程度最大。在外部环境因素中,种植农产品用途的影响程度最深。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范国华  韩建民  
[目的]当前有关农地经营规模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经济影响方面,基于农业要素投入的视角,就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和实证检验,对当前我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理论分析法、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和综合评价法。[结果]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总效应显著为正。从影响路径看,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的直接效应显著为正,中介效应为负;在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中,资本中介效应显著为负,而劳动中介效应与要素组合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村生态环境的间接影响主要通过资本中介效应表现出来。[结论]当前,要大力发展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也应采取措施,降低这一过程中资本要素投入大量增加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正华  杨新荣  张俊飚  徐长清  
农民生态环境感知对促进农民自觉环境保护行为和农村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湖南省洞庭湖湿地水稻主产区6个乡镇的调查,将农户生态影响感知具体化为土壤、水源、身体健康和水稻4个方面的感知,借助定量分析建立了农户综合环境感知指数,研究农民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环境影响感知,并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生态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已经意识到以石化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带来的不利影响,尽管他们的意识还只限于一些看得见的因素如土壤肥力、捕鱼量和健康问题,对于看不见的影响的感知还很薄弱。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采用的水平和持续时间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于不利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