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1)
- 2023(16828)
- 2022(14024)
- 2021(13028)
- 2020(10524)
- 2019(24168)
- 2018(24335)
- 2017(46481)
- 2016(25453)
- 2015(28581)
- 2014(28933)
- 2013(28595)
- 2012(26434)
- 2011(24141)
- 2010(24452)
- 2009(22476)
- 2008(22014)
- 2007(19764)
- 2006(17931)
- 2005(16331)
- 学科
- 济(110747)
- 经济(110622)
- 业(76298)
- 管理(68744)
- 企(54228)
- 企业(54228)
- 农(49589)
- 方法(41759)
- 数学(34644)
- 数学方法(34280)
- 农业(33195)
- 中国(33094)
- 业经(29580)
- 地方(27651)
- 学(23707)
- 财(22896)
- 制(21369)
- 银(18537)
- 贸(18522)
- 贸易(18504)
- 银行(18486)
- 理论(18350)
- 发(18111)
- 易(17865)
- 行(17798)
- 融(17149)
- 金融(17148)
- 技术(17064)
- 和(17058)
- 环境(16410)
- 机构
- 学院(368048)
- 大学(367536)
- 济(148974)
- 经济(145714)
- 管理(145198)
- 研究(128209)
- 理学(124751)
- 理学院(123384)
- 管理学(121400)
- 管理学院(120745)
- 中国(97800)
- 京(80059)
- 科学(79223)
- 农(75147)
- 财(65915)
- 所(65085)
- 业大(59302)
- 研究所(59001)
- 中心(58378)
- 农业(57571)
- 江(56250)
- 财经(51981)
- 范(50845)
- 北京(50747)
- 师范(50383)
- 经(47275)
- 院(45625)
- 州(45611)
- 经济学(43151)
- 师范大学(40406)
- 基金
- 项目(245325)
- 科学(192725)
- 研究(183182)
- 基金(176028)
- 家(152903)
- 国家(151489)
- 科学基金(129686)
- 社会(114953)
- 社会科(108437)
- 社会科学(108410)
- 省(96824)
- 基金项目(93573)
- 教育(82461)
- 自然(82369)
- 划(80537)
- 自然科(80381)
- 自然科学(80364)
- 自然科学基金(78918)
- 编号(76974)
- 资助(71093)
- 成果(62965)
- 发(56281)
- 重点(54611)
- 部(53746)
- 课题(52499)
- 创(50754)
- 创新(47218)
- 国家社会(46805)
- 科研(45882)
- 教育部(45604)
- 期刊
- 济(176707)
- 经济(176707)
- 研究(111931)
- 中国(77950)
- 农(75450)
- 学报(58865)
- 科学(55409)
- 管理(52701)
- 农业(50891)
- 财(47285)
- 大学(45207)
- 教育(44663)
- 学学(42360)
- 融(37356)
- 金融(37356)
- 业经(33596)
- 技术(32172)
- 经济研究(25511)
- 财经(24995)
- 业(24797)
- 问题(24207)
- 经(21323)
- 图书(20644)
- 版(18636)
- 技术经济(18280)
- 科技(18145)
- 理论(17822)
- 世界(17476)
- 现代(17433)
- 资源(16623)
共检索到561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瑜 师发玲
农户经营的主体是农户,客体是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经营组织化必然从农业产业组织化和农户组织化两个方面来构建一种有效率的组织。本文以农户经营为研究视角,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探寻我国农户经营组织化发展的机理及其运行模式,进而推进农户经营的组织化发展。
关键词:
农户经营 组织化 发展 理论综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曾艳华 周荣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素罗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魏琪嘉
家庭农场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和必经之路,但在我国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稳步发展和规范家庭农场制度,助力农业经营组织化,仍应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农民在发展家庭农场中的经营主体地位、法律主体地位、市场主体地位。只有这样,家庭农场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得到发挥。一、家庭农场的现状及意义近年来,家庭农场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展较快,上海、湖北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宛烝
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是加速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路径。从实践来看,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水平,着力点在于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和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生产经营组织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郑双怡 冯琼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进程中,农户的行为选择体现了农户在不同情境下的心理变化与现实需求,对农民组织化发展会产生影响。在我国农民组织化、合作化发展进程中,农户与组织之间的合作与对抗行为始终存在。要对具体情境中的农户行为进行分析,关注农户在不同阶段的行为逻辑及农户的实际需要和利益诉求。可以通过完善保障体系、尊重农户需求、维护制度权威、完善组织结构等措施,规避农户生存风险,实现农户深度参与,提高农户契约意识,促进人际关系合理化,进而提升农民组织化成效,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乐章 许汉石
小农组织化是农村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也是当前中国促进农村发展和重构乡村秩序的一个必然选择。文章以10省30个行政村千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探讨当前中国农户的组织化和组织活动参与问题。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农户的组织参加状况还是从农户的组织参与程度来看,中国农村组织发展严重滞后,农户组织参与比例和积极性都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不同领域组织的农户参与也极不均衡;那些相对传统和落后(户主人力资本、农户家庭资源和社区与区域条件都处于劣势)的农户普遍在参与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等组织活动方面的积极程度更高。文章还就未来研究需要引起关...
关键词:
小农组织化 组织参加状况 组织参与程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莉萍 王鼎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文章首先对影响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农户特征、农产品特性、家庭经营特征、地理环境因素是影响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最主要因素。基于此,通过对贵州省实地调研,发放600份问卷,获得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基础数据。并通过异质性指标和功能性指标构建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绩效评价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最终得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绩效较为低下,仅为0.3033,尤其是交易过程绩效最低。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户市场竞争力,完善组织经营管理和治理结构、提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航英
基于中国农民群体分化的现状,本文认为,现阶段能被纳入小农户范畴的只有小纯农户、农业兼业户和非农兼业户。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尽管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呈现出相容性的一面,但两者更多表现的是互斥性的关系。而这一状况导源于农村改革以来小农户的去组织化。现有衔接路径虽意在组织和带动小农户发展,但由于其发展路径和模式没有有效组织小农户且脱离中国农村社会基础,因而没有发挥作用。有鉴于此,本文认为要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一方面在于构建新村庄集体组织、发展集体经济以实现小农户的内生性组织化,另一方面在于反思美国式现代农业模式,走一条立足于中国农村社会基础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楠 郝庆升
发达国家粮农生产经营组织模式可归纳为两种类型,欧美专业型合作经济组织和日本综合型合作经济组织。本文对几个典型发达国家粮农生产经营组织化的发展模式和特点进行概述,分析其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相互之间的差异,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讨这些模式在中国的适用性,寻找现阶段中国粮农生产经营组织化模式的最佳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雪平
我国农村土地自实施家庭承包经营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生产主体模式,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促进小农户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就要不断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层面来讲,引导小农户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中,实施土地流转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小农户自身的发展层面来讲,则需要为其提供资金、技术、教育等的支持,增强小农户合作意识,提升小农户经营管理能力。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礼力 赵晓锋 王来江
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创新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经营组织形式变迁的主导因素之一是各组织形式间收益 -成本的比较 ,农户是否选择进入某种农业经营组织同样取决于收益 -成本的比较 ,而农户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在加入农业经营组织前后的对比 ,则是农户农业组织化选择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
农业 经营组织形式 农户 交易成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楠 郝庆升
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的动力来自于内生动力即农户对组织化的需求与外生动力即农民组织化的外部供给。农民组织化的需求来自劳动力短缺、新技术应用和规避市场风险的需要。农民组织化的外部供给来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和政府的推动。推动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要通过宣传、示范与培训引导农民的组织化需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加强政府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
关键词:
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 动力要素 作用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剑 罗必良
农业组织化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回流农民工形成的农业人力资本补偿,对于推动小农户组织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回流对农业组织化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民工回流显著促进了农户的组织化经营,改善了农户农业生产的契约化、合作化及分工化的程度。(2)机制分析表明,包括契约精神、合作意识以及企业家精神在内的人力资本提升是回流农户实现农业组织化经营的重要传导路径。(3)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外出务工时长、外出务工地点以及外出务工工作性质的回流农民工对农业组织化经营的影响均存在差异性。其中,外出务工时长与农户的农业组织化经营呈“倒U”形关系;相较于西部,中部、东部回流农民工进行农业组织化经营的程度更深;相较于临时工作经历,具有自雇或正式工作经历的回流农民工对农业组织化经营的影响更大。为了降低小农户组织化参与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约束,不仅要提升农内务农者的人力资本,还应重视经由迁徙途径形成的人力资本,并重点关注具有异质性的人力资本回流农民工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剑 罗必良
农业组织化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回流农民工形成的农业人力资本补偿,对于推动小农户组织化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17年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工回流对农业组织化经营的影响。研究发现:(1)农民工回流显著促进了农户的组织化经营,改善了农户农业生产的契约化、合作化及分工化的程度。(2)机制分析表明,包括契约精神、合作意识以及企业家精神在内的人力资本提升是回流农户实现农业组织化经营的重要传导路径。(3)异质性分析表明,不同外出务工时长、外出务工地点以及外出务工工作性质的回流农民工对农业组织化经营的影响均存在差异性。其中,外出务工时长与农户的农业组织化经营呈“倒U”形关系;相较于西部,中部、东部回流农民工进行农业组织化经营的程度更深;相较于临时工作经历,具有自雇或正式工作经历的回流农民工对农业组织化经营的影响更大。为了降低小农户组织化参与过程中的人力资本约束,不仅要提升农内务农者的人力资本,还应重视经由迁徙途径形成的人力资本,并重点关注具有异质性的人力资本回流农民工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