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0)
- 2023(15191)
- 2022(13269)
- 2021(12246)
- 2020(10231)
- 2019(23262)
- 2018(23124)
- 2017(45192)
- 2016(24334)
- 2015(27334)
- 2014(27442)
- 2013(27417)
- 2012(25336)
- 2011(23185)
- 2010(23279)
- 2009(21595)
- 2008(20745)
- 2007(18484)
- 2006(16763)
- 2005(14781)
- 学科
- 济(122282)
- 经济(122167)
- 业(70306)
- 管理(65746)
- 农(49467)
- 企(48380)
- 企业(48380)
- 方法(46143)
- 数学(39783)
- 数学方法(39436)
- 农业(33260)
- 地方(29811)
- 业经(27340)
- 中国(27211)
- 财(24896)
- 学(23645)
- 制(19782)
- 环境(16926)
- 贸(16811)
- 贸易(16800)
- 地方经济(16379)
- 易(16179)
- 理论(15832)
- 发(15674)
- 和(15625)
- 银(15287)
- 银行(15251)
- 融(14778)
- 金融(14774)
- 策(14672)
- 机构
- 学院(357772)
- 大学(355228)
- 济(153777)
- 经济(150750)
- 管理(142943)
- 理学(123952)
- 研究(123771)
- 理学院(122563)
- 管理学(120681)
- 管理学院(120034)
- 中国(93016)
- 科学(75980)
- 京(75164)
- 农(70748)
- 财(65206)
- 所(62254)
- 研究所(56739)
- 中心(56496)
- 业大(56166)
- 农业(54044)
- 江(52702)
- 财经(52563)
- 范(48261)
- 师范(47900)
- 经(47804)
- 北京(47515)
- 经济学(45998)
- 院(43798)
- 州(42640)
- 经济学院(41223)
- 基金
- 项目(243847)
- 科学(192642)
- 研究(180299)
- 基金(177827)
- 家(154394)
- 国家(153048)
- 科学基金(131655)
- 社会(116046)
- 社会科(109601)
- 社会科学(109568)
- 基金项目(95419)
- 省(94763)
- 自然(83836)
- 自然科(81807)
- 自然科学(81790)
- 自然科学基金(80337)
- 教育(79977)
- 划(78673)
- 编号(74167)
- 资助(72486)
- 成果(59269)
- 发(54195)
- 部(54084)
- 重点(53927)
- 创(49595)
- 课题(49481)
- 国家社会(47999)
- 创新(46258)
- 教育部(46043)
- 人文(45880)
- 期刊
- 济(179850)
- 经济(179850)
- 研究(106571)
- 农(70706)
- 中国(65081)
- 学报(54774)
- 科学(52637)
- 管理(49002)
- 农业(47795)
- 财(45745)
- 大学(42084)
- 学学(40085)
- 融(32893)
- 金融(32893)
- 教育(32848)
- 业经(32309)
- 技术(29607)
- 经济研究(26880)
- 财经(25688)
- 问题(24118)
- 业(22249)
- 经(22025)
- 技术经济(18831)
- 资源(17925)
- 世界(17844)
- 版(17050)
- 理论(16983)
- 图书(16817)
- 经济问题(16712)
- 科技(16440)
共检索到5293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立华,樊胜岳,杨林,杨国靖
农户是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决策单元。因此,农户经济及其经营行为与持续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依据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农户抽样调查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近5年来农户收入的现状和趋势,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农户经营行为的特点,并运用经济学模型对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根据得出的结论,对政府部门制定农业政策与农村体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农户经济 农户经营行为 黑河流域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侯彩霞 赵雪雁 文岩 张亮 张方圆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导致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虽然碳排放量大部分来自发达城市,但是由于中国农村人口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因此农户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论文将二氧化碳的质量作为碳足迹的单位,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市为例,基于入户调查资料,测算了当地农户碳足迹,运用单因素分析法和Gini系数分析了不同生计方式农户碳足迹的结构特点,并且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影响农户碳足迹的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张掖市农户碳足迹总量为1.63×109kgCO2,人均碳足迹为2.14×103kgCO2;②从碳足迹类型来看,农户的碳足迹主要来自于能源消费,其次是房屋建设,食物生产加工和交通运输所占比例最...
关键词:
碳足迹 生计方式 农户 张掖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宁宝英 何元庆
我国草地资源位居世界第二位,但目前退化非常严重,已经成为牧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导致草地退化的原因多种多样,自然因素是不可调控因素,并且在近50年内并非是导致草地大面积退化的主要因素,实际上,人为因素才是最为主要的因素,其中过度放牧是最主要因素之一。农户作为草地使用和经营行为的微观主体,其行为可直接或间接地响应所有管理行为和制度的最终效应。通过针对肃南县草地退化进行的农户问卷调查进行详细剖析,并结合有关统计资料,尝试从农户角度阐释过度放牧行为产生的内在机制,认为农户的支出需求增加、收入的增幅减缓与缺乏稳定的收入预期、收入渠道单一以及生态支付意愿不高是导致农户过度放牧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肃南县 过度放牧 农户行为 草地退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尹海霞 张勃 王亚敏 张亚宁 王强 赵一飞
根据黑河流域中游地区7个气象站点1967年-2009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FAOPenman-Monteith模型和所提供的作物系数计算出主要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需水量,采用Mann-Kendall趋势分析法对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引起作物需水量的驱动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基于分型理论的R/S方法对作物需水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43年来,中游地区春小麦和玉米ETc均呈波动下降趋势,春小麦下降斜率为6mm/10a,玉米下降斜率为8mm/10a;其中,民乐和甘州站春小麦和玉米的ETc呈缓慢上升趋势,其他站点春小麦和玉米的ETc均呈下降趋势,且部分站点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薛凯芸 王越 胡振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助力提高农户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关键,对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利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6省11县(市、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Pr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减贫增收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各县中等水平之下,并且发展呈现明显地区差异。43.9%的农户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农户收入存在有提升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户收入增长,减少农户相对贫困的可能性并降低村庄层面相对贫困发生率;数字普惠金融对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作用更明显,能够改善农户收入分配问题。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子指标对贫困减缓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的增收效果更好。此外,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此,建议持续推进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快县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数字金融教育开展力度,让数字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弱势群体,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洪松 李现康 王晓南 鲍巧凤
[目的]推进农业有机肥施用代替部分化学化肥,对于减少农业污染,实现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1490户农户微观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以技术推广强度为调节变量,生态认知为中介变量,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1)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正向显著;2)生态认知在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技术推广强度在生态认知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过程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结论]基于以上结论,该文也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管制应当继续加强,监管机制与管制措施要恰当完善;2)继续加强提高农户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农户对生态污染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认知水平;3)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优化技术推广方式,有针对性的调整技术推广强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剑 李新 王根绪 赵洁
应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地统计学方法,分析黑河流域中游土地利用变化对地下水位时空变异性的响应。首先,通过半变异函数模型分析黑河中游地下水的变异特征,进而利用克里格插值拟合黑河流域中游1985年和2005年地下水位时空分布。其次,结合遥感解译生成的1985年和2005年两期土地利用类型分类图,叠加分析地下水位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85~2005年间,整个黑河中游地下水位变化表现为冲洪积扇中上部荒漠区地下水位下降显著,而河谷盆地中部和下游河谷绿洲区地下水位相对稳定,随机(人为)因素对地下水的影响所占的比重增大,整个黑河流域地下水的连通性和脆弱性增加;②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地统计 土地利用变化 地下水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勃 张凯
文章简要介绍了黑河中游地区水资源概况,分析了该地区现状用水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仅要通过农业节水来完成,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积极实现用水结构的调整,将宝贵的水资源分配到更有经济效益的产业,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构建节水型社会,是中游地区产业结构重点调整的方向。并就此提出了今后中游地区基于水资源条件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模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牛文浩 申淑虹 罗岚 柴朝卿 张蚌蚌 李玉恒 郑伟伟 孔祥斌
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1879份农户调研数据,从地形差异的视角,借助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和RIF回归分解法揭示了耕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耕地流转对高收入农户群体增收效应大于低收入农户群体,从而导致农户收入差距扩大,其中系数效应是造成该差距扩大的主因,在耕地转入中贡献度达90%以上,在耕地转出中贡献度达60%以上。(2)耕地转入在平原和山区对高收入农户群体增收效应均大于低收入农户群体,从而导致平原和山区农户收入差距扩大,且该现象在山区更加显著,其中系数效应也是造成该差距扩大的主因,在平原的贡献度达90%以上,在山区的贡献度达80%以上。(3)耕地转出仅对平原中等收入农户群体具有显著增收效应,从而导致平原中低收入农户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其中系数效应同样也是造成该差距扩大的主因,贡献度达70%以上。因此,应针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和地形特征实施差异化的耕地流转支持政策,以促进耕地流转对农户的增收均衡,缩小农村贫富差距。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赵海莉 梁炳伟 张志强 尉永平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运用二项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张掖市农户对节水政策认知度偏低,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宣传方式单一,宣传效果不理想;(2)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作为农业节水的关键环节,对节水绩效的贡献率低;(3)影响张掖市农户节水参与意愿的主要因素是政府对节水政策的宣传度、农户对政府行为的满意度、农户对当地水资源短缺的认知度、农户对节水政策的了解度及支持度、政府对节水政策的扶持度、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农户的耕地亩数及收入变化,而受访者的年龄、性别等个体特征对节水参与意愿的影响不大。基于此,提出了完善节水政策,提高农户参与意愿的措施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完善节水政策,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黄若鹏 刘海滨 孙宇 王竞陶
本文基于宏观视角,运用熵权法对2009年至2018年黄河流域中下游整体及四大地区(山东半岛地区、中原地区、关中地区、晋中北地区)的经济韧性水平进行了综合测算和分析,并在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各地区经济韧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差异化分析。结果表明:10年间黄河流域中下游各地区经济韧性水平均呈波动上升趋势,并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黄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经济韧性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会导致其空间关联性发生变化。黄河流域中下游经济韧性受到政府行政力、市场力、产业结构和外资强度的影响,且影响系数存在显著地区差异性,其中政府行政力影响以负向效应为主,特殊年份地区存在正向效应;市场力影响为正向效应,其强度呈自西向东的递增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影响为负向效应,其强度呈自西向东的递增趋势;外资强度以负向效应为主,特殊年份地区存在正向效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丽雯 吉喜斌
【目的】确定中国西北干旱区黑河流域中游绿洲农田蒸散量并区分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为制定合理的作物灌溉制度和提高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本文利用中科院临泽内陆河流域研究站绿洲内部大田玉米地2009年的小气候和土壤蒸发等综合观测试验数据,运用FAO-56和ASCE推荐的两种时间步长的四种不同形式的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了甘肃临泽绿洲玉米农田2009年参考蒸散量,并结合FAO-56双作物系数法估算了其实际蒸散量。【结果】4种P-M模型FAO-56-PM24h、ASCE-PM24h、FAO-56-PM0.5h及ASCE-PM0.5h和双作物系数法估算的实际蒸散量依次为672....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文广
沁河流域中游,地形以山地为主,土地质量低下,煤铁资源却很丰富。白巷里耕地总面积较小,铁矿蕴藏量却非常大,且质量好,埋藏浅,还有炼铁所需的煤炭资源,这些都给白巷里冶铁业的兴旺发达,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依靠丰富的煤铁资源,明清时期的白巷里形成了发达的冶铁业和较为繁荣的商业。
关键词:
沁河流域 工商业 白巷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辛良杰 李鹏辉 李秀彬 谈明洪 郑璐倩 肖兴媛
近年来我国地膜施用量及覆盖面积快速增加,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农膜污染,在西北干旱区的表现尤为突出。论文利用实地采样数据及农户调查数据,建立Probit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黑河中游绿洲区地膜的残留水平与影响农户地膜施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目前张掖市农用地膜覆盖现象已经非常普遍,有69.9%的农作物播种面积覆盖了地膜;2)仅2014年1 a研究区地膜的残留率平均为25.7%;耕地中地膜的残留总量达到了63.75 kg/hm2,相当于2014年单位玉米种植面积的地膜用量,已经接近我国国家标准限定值(75.0 kg/hm2),明显高于内蒙古与华北地区;3)在低温少水...
关键词:
地膜污染 回收率 农户 张掖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