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900)
- 2023(21424)
- 2022(18067)
- 2021(16630)
- 2020(14218)
- 2019(32244)
- 2018(32095)
- 2017(61234)
- 2016(33821)
- 2015(38210)
- 2014(38297)
- 2013(37744)
- 2012(34774)
- 2011(31278)
- 2010(31267)
- 2009(28959)
- 2008(28554)
- 2007(25863)
- 2006(22717)
- 2005(19870)
- 学科
- 济(136789)
- 经济(136629)
- 业(97892)
- 管理(96028)
- 企(75824)
- 企业(75824)
- 方法(62849)
- 数学(54648)
- 数学方法(53964)
- 农(51680)
- 中国(35865)
- 财(34498)
- 农业(34096)
- 业经(33578)
- 学(31155)
- 地方(27843)
- 制(25673)
- 贸(25356)
- 贸易(25343)
- 易(24591)
- 技术(23630)
- 理论(21746)
- 务(21718)
- 财务(21628)
- 财务管理(21577)
- 银(20706)
- 银行(20609)
- 企业财务(20442)
- 环境(20311)
- 和(20156)
- 机构
- 学院(487687)
- 大学(487571)
- 济(190665)
- 管理(188008)
- 经济(186475)
- 研究(164563)
- 理学(163139)
- 理学院(161288)
- 管理学(158130)
- 管理学院(157261)
- 中国(122453)
- 科学(107172)
- 京(103469)
- 农(102087)
- 财(85281)
- 所(85176)
- 业大(82837)
- 农业(79805)
- 研究所(77977)
- 中心(76961)
- 江(73603)
- 财经(68859)
- 北京(64426)
- 范(63672)
- 师范(62890)
- 经(62774)
- 州(58997)
- 院(58584)
- 经济学(56945)
- 技术(53737)
- 基金
- 项目(336867)
- 科学(262139)
- 基金(242654)
- 研究(238248)
- 家(214960)
- 国家(213172)
- 科学基金(180936)
- 社会(148541)
- 社会科(140522)
- 社会科学(140479)
- 省(134031)
- 基金项目(128677)
- 自然(120569)
- 自然科(117751)
- 自然科学(117714)
- 自然科学基金(115568)
- 划(112392)
- 教育(109615)
- 资助(100160)
- 编号(96731)
- 成果(77468)
- 重点(76084)
- 部(73122)
- 发(71841)
- 创(69555)
- 课题(66820)
- 科研(65297)
- 创新(65059)
- 计划(63541)
- 大学(61643)
- 期刊
- 济(207659)
- 经济(207659)
- 研究(135161)
- 农(97489)
- 中国(92930)
- 学报(89244)
- 科学(77471)
- 大学(66151)
- 农业(65726)
- 管理(65144)
- 财(64804)
- 学学(62673)
- 教育(50458)
- 融(43110)
- 金融(43110)
- 技术(43012)
- 业经(38286)
- 业(33400)
- 财经(32938)
- 经济研究(31830)
- 问题(28571)
- 经(28170)
- 版(26511)
- 科技(25010)
- 图书(24971)
- 技术经济(24153)
- 业大(24129)
- 统计(22990)
- 理论(22196)
- 资源(21518)
共检索到7090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比 刘俊杰 徐雪高 张振
农业科技进步是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而农业技术扩散的效果决定着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高低。本文以全国11省1022个农户微观数据为基础,分别从农户加入合作社和与龙头企业合作的角度,利用Bi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组织化对农业技术扩散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无论是加入专业合作社还是与龙头企业合作,都对农业技术扩散具有正向推动作用。通过与龙头企业合作等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形式,比加入合作社对农业技术扩散作用更大。但从对农户新技术投入的角度看农民组织化对其影响并不显著。此外,以"科技特派员"为代表的公共技术推广体系对技术扩散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效果明显小于农户组织化的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描 苑鹏
本文基于对山东、陕西和河南三省农民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参加村委会选举的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从统计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农村居民对村委会选举的关注和参与程度普遍较高。在样本农户中,66%的农民表示愿意参加村委会选举,62%以上的农民实际参加了最近一次的村委会选举。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农民在选举中拥有的自主权越大,其实际参加选举的概率就越大。此外,参与态度对参与行为亦产生显著影响。鉴于上述结论,建议政府在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时,一方面应该完善制度,提高选举的公开度与透明度,让农民尽可能地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应该通过激励农民,增强其政治参与意识,进而提高农民实际参加选举的概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万江 李琪
本文基于2013年我国南方11省份761户稻农调查数据,构建了个体稻农水稻生产技术效率模型,围绕稻农的水稻生产特征、要素投入产出关系、技术效率水平及影响技术效率水平的外部因素进行了测算和检验。研究发现,大部分农户的水稻生产具有兼业化、规模小和分散经营等特点,生产过程中存在过量使用种子和化肥现象;样本农户水稻生产的平均技术效率达到0.89且地区间绝对差异较小;户主学历、种稻年数、参加技术培训次数和农户是否加入合作社、种植单季稻对提高技术效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生产面积与技术效率之间呈现"U型"关系。最后提出了推广科学生产方式、提升农户人力资本积累等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丽 胡伟 冯小影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因素以及参合人员对新农合的满意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人均收入、家庭规模和性别与农民的参合意愿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构成、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农民参合的缴费水平以及新农合的名义报销水平等与农民的参合意愿显著相关。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满意评价较为集中和稳定,但仍然存在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在技术、收费、态度等方面不能满足农民需求的问题。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恒周 郭玉燕 吴冠岑
本文基于天津市、山东聊城市的农户调查数据,运用DEA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检验了农民分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表征农民分化特征的三个变量中,农民分化类型、农民水平分化(职业分化)程度和农民垂直分化(经济分化)程度都对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此外,在其他控制变量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率、农业补贴和较高的区域经济水平都对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耕地细碎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谭江蓉 乐章
农民的组织参与率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且因农民的个体特征、家庭特征和区域特征呈现出很大的差异;在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尚较滞后的条件下,农民参加各类组织活动的态度也难以积极,多数农民不参加、消极参加或需要动员才能参加。这种组织参与状况和组织活动的参加态度较好地说明了当前农民组织化状况与程度。尽管农民对不同领域组织化程度的评价普遍较低,但对组织化的必要性却有着强烈的认同并寄予较高的期望,其动因一定程度上可解释为农民难以从组织获得依靠而只能求助于亲友乡邻等其他途径。可见在后集体经济时代,特别是村民自治和后农业税时代,如何扩大各种已有社会组织的组织效果、积极探索发展社会组织途径,已经是一个关系到乡村社会秩序...
关键词:
组织参与 组织活动 组织化程度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史常亮 栾江 朱俊峰 陈一鸣
本文基于全国8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在综合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异质性的基础上,使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使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提高了27.3%和33.3%。进一步地,本文借鉴Fields分解法的思路,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扩大了农户间收入差距,其中,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3.1%,对人均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9%。但是,通过进一步讨论我们发现,如果提高非流转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比重,收入差距将会缩小。因此,政府未来应着力提高农户土地流转的参与程度,尤其是让更多的低收入农户有能力参与土地流转。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史常亮 栾江 朱俊峰 陈一鸣
本文基于全国8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在综合考虑样本选择偏差和异质性的基础上,使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发生土地流转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使家庭总收入和人均收入分别提高了27.3%和33.3%。进一步地,本文借鉴Fields分解法的思路,估计了土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流转扩大了农户间收入差距,其中,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3.1%,对人均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29%。但是,通过进一步讨论我们发现,如果提高非流转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比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向虎 吕新业 秦富
本文基于对169户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相关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影响,并利用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各相关因素对我国农户参与意愿的具体影响。研究表明:农产品的价格波动程度、户主文化程度、户主年龄、家庭主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主要农产品销售半径对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意愿的影响显著;家庭人口规模、户主性别、农产品类型、主导农产品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家庭耕地面积、农产品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程度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诸多因素中,一些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机理相对复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耿献辉 刘志民
利用2012年8月对我国大蒜主产区山东省金乡县272个农民入户的调查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探讨了我国大蒜主产区农民的学习能力对生产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学习能力对生产经营绩效产生了极显著的正向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是直接发生的,需要通过农民市场导向、创新意识的传导,学习能力可以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经营绩效,农民的学习能力越强,其市场导向程度就越高,创新意识就越强,其经营绩效也就越理想,农民的学习能力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能够提高生产经营20.48%的绩效。政府在关注农民市场导向程度和创新意识的时候,应该更多关注农民的学习能力培养,通过提供一些关于消费者需求、市场价格和新品...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吕素洁 朱莉华 陈俐静 温亚利
文章对宁夏固原市4县1区315户农户进行典型调查,首先分析了该地区农户的生计资本的整体状况;其次对参与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与未参与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生计资本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运用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生计资本对农户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影响,并提出了推动农户牵头组建农民合作组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生计资本 农民合作组织 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成鹏 邹晓蔓 孙小龙 郭沛 康威
[目的]探究“一户一田”对农民非农就业的影响。[方法]本文基于山东省506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通过基准回归、异质性分析、内生性讨论研究“一户一田”对农户非农就业的促进作用。[结果](1)实施“一户一田”对农户非农就业具有稳定的正向影响,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实施“一户一田”村组的农户非农就业人数更多。(2)异质性分析表明,实施“一户一田”对经济关联度高的农户非农就业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即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村庄距离县城近的农户实施“一户一田”后非农就业人数增加更多。(3)在选用村干部支持率作为“一户一田”的工具变量后,估计结果依然稳健。(4)实施“一户一田”可能在增加非农就业人数的同时提升非农就业质量。[结论]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在即,政府应给予村组和农户更多自主权,允许并鼓励适宜地区通过实施“一户一田”缓解农地细碎化问题,减少农业劳动时间,促进农户非农就业,进一步释放土地制度改革红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杰
在金融抑制较为普遍的农村地区,建立在亲缘与业缘基础上的农户社会资本在农村信贷资金的配置过程中发挥了"特质性"资源的作用。分析表明,社会资本水平在农户间存在不均等性和非同构性;社会资本水平较高的农户正规信贷的实际发生率较高,且户均信贷规模明显较大;农户非正规信贷发生率有随其社会资本水平的提高渐次下降的趋势,而户均信贷规模则有增加趋势;不同社会资本的农户通过非正规途径的信贷发生率高于通过正规途径的信贷发生率,而前者的户均信贷规模明显低于后者;不同社会资本水平农户信贷目的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社会资本 信贷 正规金融 民间金融 农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岚岚 孔荣
文章以互联网支付、互联网理财和互联网借贷使用综合衡量农民互联网金融市场参与,阐释消费金融功能视角下互联网金融市场参与对农民网络购物决策的影响机理,并依据陕西、宁夏、山东三省1947户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探究农民不同形式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参与对其网络购物决策产生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研究发现,互联网金融市场参与显著促进了农民网络购物决策,即农民使用互联网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借贷均提高了其网络购物参与概率,且互联网支付使用对农民网络购物决策的影响依次大于互联网借贷和互联网理财的影响。研究进一步表明,使用互联网支付、互联网理财、互联网借贷对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上、手机支持上网、家庭接通网络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民群体参与网络购物决策的影响效应更大。据此提出优化具有互联网时代特征的农村消费支持引导政策设计、完善农民互联网知识与互联网金融知识等专项培训体系、持续推进互联网金融深化与农村消费转型升级的配套制度改革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素罗 张广荣 高迎霞
基于对河北省838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从受访者个人特征、家庭特征、村庄特征等方面对农民合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对农民合作组织的认知程度与其合作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村干部有着比普通农民更为强烈的合作意愿;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其合作意愿异向变化;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的农民合作意愿强于源于非农业农民;而农民性别以及以村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所体现的村庄特征变量对农民合作意愿影响不显著。基于上述结果,从宣传引导与典型示范、建设学习型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改善农业劳动力结构、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确权、农民分化与宅基地处置意愿——基于安徽、湖南两省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效应——基于皖、苏养猪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民对极端干旱事件的感知及其对适应措施采用的影响——基于全国9省农户大规模调查的实证分析
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的实证分析——基于福建省16个县1436户入户调查数据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安徽省6县1413个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
农业经营外包对土地流转租金的影响——基于3省(市)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业政策如何影响农户生产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决策?——基于安徽省1227个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
种粮农户采用互联网的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南省种粮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
“城乡居保”农民参保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24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
农民分化对农村宅基地退出补偿模式选择的影响分析——基于安徽省的农户调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