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85)
2023(17380)
2022(14944)
2021(14075)
2020(11669)
2019(26842)
2018(26634)
2017(51118)
2016(27763)
2015(31071)
2014(30785)
2013(30313)
2012(27793)
2011(24850)
2010(24644)
2009(22354)
2008(21603)
2007(18990)
2006(16420)
2005(14091)
作者
(79697)
(66971)
(65777)
(63032)
(42061)
(32117)
(29969)
(26226)
(25285)
(23553)
(22645)
(22540)
(20965)
(20717)
(20500)
(20361)
(20122)
(19600)
(19096)
(19013)
(16596)
(16310)
(16197)
(15447)
(14902)
(14816)
(14742)
(14699)
(13566)
(13401)
学科
(109050)
经济(108921)
(80083)
管理(74815)
(57687)
企业(57687)
(52612)
方法(49517)
数学(43435)
数学方法(42818)
农业(34799)
业经(28762)
中国(27766)
(27269)
(24433)
地方(21829)
(20755)
(18706)
贸易(18698)
(18218)
技术(17280)
(17004)
财务(16932)
财务管理(16894)
理论(16861)
(16283)
银行(16230)
企业财务(16059)
环境(15840)
(15819)
机构
学院(383981)
大学(382320)
管理(152292)
(150413)
经济(147207)
理学(132929)
理学院(131497)
管理学(128943)
管理学院(128242)
研究(128163)
中国(97111)
(84151)
科学(82740)
(80418)
(67011)
业大(66799)
农业(64962)
(64300)
中心(61113)
研究所(58998)
(56245)
财经(53748)
(49857)
北京(49627)
(49333)
师范(49329)
(46281)
(45242)
经济学(44050)
经济管理(41374)
基金
项目(273404)
科学(214228)
基金(198730)
研究(196924)
(175061)
国家(173567)
科学基金(148461)
社会(123276)
社会科(116504)
社会科学(116474)
(107310)
基金项目(105840)
自然(98138)
自然科(95841)
自然科学(95809)
自然科学基金(94064)
(89937)
教育(89145)
资助(81169)
编号(80846)
成果(64208)
重点(60958)
(59703)
(58154)
(56451)
课题(54075)
科研(52887)
创新(52693)
国家社会(51025)
教育部(50403)
期刊
(162623)
经济(162623)
研究(106089)
(83850)
中国(74030)
学报(68213)
科学(60508)
农业(57340)
大学(52169)
管理(51219)
(50161)
学学(49429)
教育(39343)
(34290)
金融(34290)
技术(32700)
业经(32549)
(27554)
财经(24924)
经济研究(23639)
问题(22396)
(21556)
(21247)
图书(20349)
业大(19596)
科技(19326)
理论(18526)
技术经济(17795)
资源(17531)
实践(17149)
共检索到5552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莉  苏祯  
本文使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的历史数据,全面分析了1995—2008年农户的粮食种植面积与粮价的相关性,并利用2006—2008年的农户面板数据构建农户种粮面积的供给反应模型,测算当前农户种粮面积的价格弹性。研究发现:从历史变化来看,农户粮食种植面积变化与粮价波动相关,同时不同地区相关程度存在差异;当前农户种粮自价格弹性并不大。因此应该采用多种政策措施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确保粮食生产的稳步增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鸣  宋洪远  Michael Carter  
本文使用2003~2014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河南省样本农户数据所组成的面板数据,选用EBM模型和GML指数分析了2009~2014年河南省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和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然后将小麦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要素分解,使用相关工具变量和2SLS方法分析了粮食直接补贴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小麦生产率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2009~2014年,河南省小麦生产存在规模效应,而小麦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增长,要素投入增加是其小麦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原因;粮食直接补贴对农户的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积极作用,而对经营规模为6亩以上农户的小麦全要素生产率作用不大;从粮食直接补贴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的各贡献因素的影响看,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雨河  武拉平  
文章基于河北省固定观察点数据,应用Nerlove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粮食种植决策的主要因素,从微观角度探讨了粮食的供给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上期出售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非常显著,玉米价格弹性比小麦更大、更敏感,长期价格弹性相比短期会有所增加。从其他影响显著的变量来看,农户种植习惯(粮食上期种植面积)对作物种植决策影响非常显著,农户的种植决策还会受到粮食投入成本、自有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收入的影响,这些变量说明农户在粮食种植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既受种植习惯和投入成本影响,又有对资源禀赋和比较收益的考虑,农户的生产行为并不是完全盲从于农产品价格的变化,农户家庭收入对粮食收入的依赖性也是其重要的考虑因素。基于此,该研究提出了稳定粮食价格、提高农户粮食种植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宋雨河  武拉平  
文章基于河北省固定观察点数据,应用Nerlove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粮食种植决策的主要因素,从微观角度探讨了粮食的供给反应。研究结果表明:粮食作物上期出售价格对粮食种植面积的影响非常显著,玉米价格弹性比小麦更大、更敏感,长期价格弹性相比短期会有所增加。从其他影响显著的变量来看,农户种植习惯(粮食上期种植面积)对作物种植决策影响非常显著,农户的种植决策还会受到粮食投入成本、自有耕地面积和粮食作物收入的影响,这些变量说明农户在粮食种植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比较全面,既受种植习惯和投入成本影响,又有对资源禀赋和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钱龙  袁航  刘景景  曹宝明  
本文基于农业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调查大样本数据,探讨了家庭非农就业行为和农地流转行为对粮食种植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1)随着家庭非农就业涉入程度的加深,农户越倾向于提高粮食种植比例,即非农就业带来了"趋粮化"而不是"非粮化"。2)农地流转对粮食种植结构也有显著影响,表现为农地转入有助于提升粮食种植比例,而农地转出则会降低粮食种植比例。3)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表现为非农就业负向调节农地流转对粮食种植结构的影响,农地流转也负向调节非农就业对粮食种植结构的影响。本文意味着无需警惕非农就业和农地转入导致的"非粮化",而是应该关注农户转出农地之后的"非粮化"趋向。并且,在引导农户进行种植调整时,需要联动考虑"人走"和"地动"的影响。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贾娟琪  李先德  孙致陆  
根据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数据,利用DID模型研究了我国主粮价格支持政策对农户收入增加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主粮价格支持政策的实施只对政策实施省份的农户种粮收入增加有一定的促进效应,但与其他收入增加对农户总收入增加的带动效应相比,种粮收入增加的作用相对较小;从影响因素来看,通过主粮价格支持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已经效果甚微,农户增收仍主要依靠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因此,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现行主粮价格支持政策,提高其对农户种粮收入促进作用的基础上,需要将农民收入问题纳入宏观经济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中协同考虑,通过与其他政策措施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相结合来构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庆  陆钰凤  张恒春  
本文利用最新的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2016年和2017年两期数据,考察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对规模农户种粮的影响,结果显示:第一,无论是纯粮食种植户还是粮食为主种植户,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皆显著扩大了规模农户的粮食播种面积;第二,农业支持保护补贴主要是通过促进规模农户转入更多土地来扩大粮食生产,对农户的种植结构没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农业补贴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加大对农地经营者的补贴支持可成为解决当前农地流转不畅、促进规模经营、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中华  
在农村微观经济活动中,农户具有基础性地位。农户生产经营状况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农村经济运行的基本走向。1991年度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对25066个农户的连续观察表明,农户家庭经营总收入增长较快,这种增长主要来自非农产业的发展;种植业生产不景气,粮食产量下降;支持农户家庭经营收入总量增长的主要动因在于投入的增加,而经济效益大面积滑坡,农户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严重障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庆  林光华  何军  
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民兼业收入已成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农民这种兼业行为会降低农业生产的劳动投入,特别是会降低无法用雇工和机械替代的农业生产管理的劳动投入,因此,有必要研究农民兼业化行为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多元线性模型验证农民兼业化对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农民的兼业化对家庭土地投入规模有显著负向影响,对家庭的机械使用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生产资料的投入量存在着负向效应。这说明,农村劳动力的兼业行为,并非是在劳动力完全剩余状况下产生的,农民的兼业行为会降低农业生产的人力投入,农民家庭会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来实现家庭收入最大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云华  彭超  张琛  
本文采用2003~2015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大样本数据,构建相关随机效应模型(Correlated Random Effect)尽可能降低传统随机前沿生产函数中一步法的内生性问题,实证分析氮元素施用对农户家庭层面"加总"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在清理数据的过程中,本文对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可能存在的面板数据衔接偏误问题进行纠正,进一步检验了计量分析结论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户粮食生产过程中氮元素施用过量,对粮食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氮元素施用对粮食作物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存在着异质性,对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的影响效果是显著的,但对不同区域农户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适当降低氮元素施用量的政策建议,即为农户施肥提供技术指导,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化和有机肥替代行动,健全化肥相关管理条例与科学施用的指导办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锁如  马关宝  
本文根据136户农户17年的跟踪调查资料,分析了我国农户家庭经济的发展特点。以1994年为分界线,农民收入前8年呈快速增长,后8年基本处于低速徘徊状态。1996年以前的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种植业和农业内部结构调整;近年来,以非农产业和劳务增加收入为主,农外就业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途径。农户家庭财产与收入同步增加,但增速减缓。农户现金收入50%以上用于生产经营。农户生活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农户总体生活质量提高不明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史清华  卓建伟  
 本文以江浙地区为例 ,对农户家庭的粮作经营行为及粮食储备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本区农户在粮作经营上呈现一种萎缩趋势 ,即营粮农户的比例不断下降 ,粮作种植份额也呈下降趋势。农户的这一选择完全符合农户经济理性准则 ,同时也是政策引导的一种必然结果。在这一背景下 ,农户家庭粮食储备水平出现明显下降 ,粮食的民间储备已降到警戒线以下 ,农村的粮食安全保障只能依靠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来解决。但作为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后盾 ,本区的粮食单产水平呈稳定上升趋势 ,正是基于粮食生产的这一特征 ,国家做出了粮作生产完全放开的决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浩  杨泳冰  
本文利用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数据,从要素替代角度分析劳动成本增加对农户化肥施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劳动力市场不断完善、农业劳动成本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化肥与劳动显现出替代关系,劳动成本增加对化肥施用具有促进作用,农户个人特征受集体决策影响对化肥施用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农产品上年价格、化肥农药机械等投入品价格、农业培训等对化肥施用均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赵丹丹  周宏  
本文从农户分化视角出发,系统梳理了农户分化与种植业结构变动两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通过2004—2011年国家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追踪数据,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非农市场的发展,在劳动力边际收益差异下,农户逐步出现了两极分化;(2)由于土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农户之间种植业结构变动趋于纯农户流入更多的土地,非农收入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流出土地;(3)农户内部种植业结构变动受地形及年末耕地面积影响,地形越平缓、年末耕地面积多的纯农户越倾向于种植粮食作物,相反则越倾向于种植经济作物。随着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新刚  司伟  冯晓龙  赵启然  
大豆生产者补贴是近年来中国尝试促进大豆生产振兴的重要政策工具,该政策如何影响农户决策值得深入探讨。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6-2020年的5期数据,系统考察了大豆生产者补贴对农户土地投入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大豆生产者补贴的激励下,农户主要通过增加土地转入面积或调整种植结构两种方式实现大豆扩种,且该补贴对农户扩种大豆的激励效应在年份间呈现先减后增的U型变化趋势。总体上看,由于大豆生产者补贴使土地转入者面临地租上涨困境,农户更倾向于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的方式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即提高大豆面积占比。但不同群体之间差异明显:相对于小规模和中等规模农户,大豆生产者补贴对较大规模农户扩种大豆的激励效果更强;较大规模农户主要通过转入土地和调整种植结构的方式扩种大豆,而小规模农户更倾向于通过调整种植结构的方式实现大豆扩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