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4)
- 2023(12809)
- 2022(10596)
- 2021(9606)
- 2020(8027)
- 2019(17736)
- 2018(17013)
- 2017(33292)
- 2016(17673)
- 2015(19447)
- 2014(18868)
- 2013(18910)
- 2012(17540)
- 2011(15695)
- 2010(15954)
- 2009(14931)
- 2008(14006)
- 2007(12711)
- 2006(11578)
- 2005(10292)
- 学科
- 济(77871)
- 经济(77791)
- 业(60127)
- 农(46925)
- 管理(46698)
- 企(38378)
- 企业(38378)
- 农业(31411)
- 方法(29383)
- 融(26979)
- 金融(26979)
- 数学(26382)
- 数学方法(26177)
- 中国(25490)
- 银(25150)
- 银行(25106)
- 行(24298)
- 业经(22919)
- 财(22058)
- 地方(18901)
- 制(18877)
- 贸(14328)
- 贸易(14317)
- 易(14004)
- 学(13734)
- 产业(13382)
- 体(12860)
- 技术(12641)
- 务(12360)
- 财务(12345)
- 机构
- 学院(253930)
- 大学(248755)
- 济(113115)
- 经济(111139)
- 管理(96905)
- 研究(88612)
- 理学(84471)
- 理学院(83662)
- 管理学(82283)
- 管理学院(81885)
- 中国(74395)
- 农(68358)
- 科学(54772)
- 农业(53143)
- 京(50964)
- 财(48487)
- 业大(47580)
- 所(45827)
- 中心(43089)
- 研究所(41892)
- 财经(38750)
- 江(37947)
- 经(35455)
- 经济学(35222)
- 农业大学(33118)
- 经济学院(32181)
- 北京(31305)
- 院(30635)
- 州(30050)
- 经济管理(29501)
- 基金
- 项目(175218)
- 科学(137653)
- 基金(128702)
- 研究(123674)
- 家(114674)
- 国家(113643)
- 科学基金(96396)
- 社会(82080)
- 社会科(77708)
- 社会科学(77687)
- 省(70353)
- 基金项目(68565)
- 自然(61873)
- 自然科(60439)
- 自然科学(60421)
- 自然科学基金(59401)
- 划(57581)
- 教育(52696)
- 资助(51462)
- 编号(48100)
- 发(40296)
- 重点(39295)
- 部(38074)
- 创(37658)
- 农(37411)
- 成果(36848)
- 创新(35205)
- 国家社会(34999)
- 业(34517)
- 科研(33727)
- 期刊
- 济(125837)
- 经济(125837)
- 农(70470)
- 研究(70322)
- 中国(50966)
- 农业(47110)
- 学报(46054)
- 科学(41416)
- 融(40445)
- 金融(40445)
- 大学(35052)
- 财(34826)
- 学学(34105)
- 管理(31642)
- 业经(26871)
- 业(22778)
- 经济研究(19309)
- 财经(19259)
- 技术(18555)
- 问题(17874)
- 经(16601)
- 教育(15035)
- 农村(14867)
- 村(14867)
- 版(14210)
- 世界(14159)
- 农业经济(14045)
- 业大(13623)
- 技术经济(12816)
- 经济问题(12537)
共检索到378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费喜敏 沈月琴 赵夫明
【目的】竹产业作为中国重要的林业资源,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中具备特有的优势。分析农户是否参与竹产业融合,农户人力资本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之间的机制关系,可为产竹区和山区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和杭州市临安区,利用260个农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参与竹产业融合对农户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在其中发挥的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结果】参与竹产业融合和加强人力资本积累能够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缩小农户间的收入差距;在人力资本各衡量指标中,户主的正规教育年限和除户主外其他家庭成员的最高教育年限2个指标,在参与竹产业融合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但是户主和家庭成员接受农业技能培训情况的指标没有发挥预期的调节作用。【结论】要鼓励农户参与竹产业融合,提高户主和家庭成员的正规教育年限,促进横向产业融合即竹资源的横向功能拓展等。表3参23
关键词:
竹产业融合 人力资本 农户收入 调节效应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晶 丁士军
根据农村产业融合典型样态的考察和入户调查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人力资本对柑橘种植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融合组的户均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明显高于非融合组,且样本农户收入既存在组内不同收入来源之间明显的收入差距,也存在融合分组之间的农户收入差距;农村产业融合变量对各分位点农户收入的影响均显著,且随着分位数提高缩小了处于低端和上端农户的收入差距;农业技能培训变量在10%和25%分位上对农户收入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系数差均为负,表明参加农业技能培训会显著缩小农户收入差距;家庭经济人口规模的影响力不仅普遍,而且都很显著,这也证实了农户人力资本积累对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芳芳 盖庆恩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农户的有效参与能更好发挥融合带动功能,提高农村产业融合效率。本文利用2019—2021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和物流点数据,研究了农村物流建设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农村物流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参与产业融合,且在产业链延伸型和多功能拓展型融合上均有体现;物流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提高农户市场参与和提供产业链连接条件来促进农户参与产业融合;使用历史邮局数作为工具变量,减少内生性干扰后结果稳健;进一步看,上述结果存在异质性,基本物流设施相对于大型物流公司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大,远郊村庄、有宽带家庭和低收入农户受物流设施影响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国强 薛守刚
文章基于天津市2003年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数据,探讨了农户的人力资本对农户就业选择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和农户收入具有正相关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的收入水平越高,农户越容易在非农产业就业,从产业构成来看,农户越倾向于第三产业就业;农户劳动力受培训率越高,农户收入和非农就业率也越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惠英 付海英 王莹 刘洋
本文首先分析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意愿及影响因素,提出应从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政策实施;搭建年轻人回乡发展平台;加大对农民和村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收益;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等政策建议,提高农户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参与度。
关键词:
农户 农村产业融合 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丁鑫 张志新 郭如意
通过提升市场可达性推动农户参与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本文使用2020—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从交通基础设施与快递基础设施两方面衡量农村市场可达性,并构建Logit模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等检验市场可达性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可达性可以有效促进农户参与产业融合。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加快土地外部化流转促进农户参与产业融合,快递基础设施通过促进当地农户创业吸引农户参与产业融合。异质性分析表明: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风险厌恶群体,快递基础设施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风险偏好群体,作用效果不一致,但二者对接受过相关技术技能培训的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积极作用存在同质性。鉴于此,在保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重点加强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土地流转市场,支持农户创业活动;组织公益性技术技能培训,提升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宪印 陈万明
农户人力资本投资的方式包括教育和培训、健康保健以及劳动力流动等多种形式,其对农户非农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VAR估计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和非农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农户在教育、健康和迁移方面的投资是非农收入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同时农户非农收入也是农户迁移投资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对教育和医疗投资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教育 健康 迁移 非农收入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志仪 常晔
本文运用1983-2005年间数据,实证研究了不同类型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之间、以及它们与农民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结果表明:1、农户健康投资抑制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及农户教育、迁移投资水平的提高,并且目前的农户健康投资水平还远不能满足农民的正常需求;2、农户迁移投资不仅显著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还有助于提高教育和健康投资水平,但迁移投资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3、农户教育投资对农民增收的正影响最大,并能降低农户的迁移成本,但降低幅度很小,说明它在解释农户迁移投资变动中所起作用并不大。此外,本文还分析了上述结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富群
利用广西418个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探讨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人力资本能明显影响到农户收入,而且不同的人力资本要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具有差异性,表现出明显的次序性特征。随着农户收入层次由低向高提升,数量性的、低水平的人力资本要素的经济作用会逐渐降低,质量性的、高水平的人力资本要素的经济作用会逐渐增大。
关键词:
人力资本 收入分化 影响差异 技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程名望 盖庆恩 Jin Yanhong 史清华
采用2003—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面板数据,运用统计性描述和计量分析方法,基于回报率和贡献率双重视角,本文研究了人力资本积累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作用路径及其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健康、基础教育、技能培训和工作经验所体现出的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增长有显著作用,总贡献率为38.57%。其中,健康和基础教育是影响农户收入的核心人力资本变量;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劳动性收入对农户收入产生影响,对以外出务工收入为核心的工资性收入的回报率和贡献率最为显著;随着农村市场化改革推进,人力资本对农户收入的回报率和贡献率却均呈现弱化趋势。坚持提升农户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战略,完善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与财富的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光顺 冯林
数字普惠金融与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分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与效果已得到学术共识,而关于两者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的联合作用机理与效果仍有待深入探究。本文运用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表明,(1)整体来看,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农户人力资本投资能强化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且对使用深度的强化效果最明显;(3)在各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中,农户人力资本投资对数字信贷城乡收入差距收敛效应的强化效果最为突出。因此,在借助数字技术赋予农户享有金融服务权利的同时,要格外重视农户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他们对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的获取能力与利用能力,更好地发挥出数字普惠金融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晶 黄云
利用CFPS2016数据,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探究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户消费不平等总体上较为严重,且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内消费呈现出异质性特征;提高农户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能有效降低消费不平等,且人力资本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随生命周期变化而减弱,而亲缘型社会资本农户消费不平等的影响呈"驼峰状",组织型社会资本则仅对抚养型家庭和空巢型家庭存在影响;考虑不同消费结构之后,同对照组相比,抚养型家庭的消费不平等偏低,而起步型家庭和空巢型家庭的消费不平等偏高,且家庭生命周期消费效应在农户发展型消费不平等中产生的作用最明显;中介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禀赋通过影响农户非农就业来降低消费不平等,组织型和亲缘型社会资本禀赋则通过缓解农户融资约束和提高家庭收入地位来缓解农户消费不平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阿丽 王征兵
基于1980-2008年全国农村住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协整的向量误差修正(VEC)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户非农就业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农户的教育、健康、迁移投资以及农户的非农收入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户的教育投资以及迁移投资与农户非农收入为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是健康投资为农户非农收入的单向格兰杰原因;教育投资对于农户非农就业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健康与迁移投资对农户非农收入影响不稳定。最后,在归纳总结实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月季 许海平 刘玲
土地征收势必会导致农户生活消费发生变化,人力资本投资是土地被征农户维持并改善家庭可持续生计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采用基于Logit模型的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考察土地征收对农户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支出和健康支出)的影响。研究显示:土地征收显著提升了农户生活消费和人力资本投资力度,且农户户主特征、健康与保障状况也对生活消费、人力资本投资存在显著影响;土地征收使得农民家庭的生活消费上升幅度为19.0%~22.2%;土地征收使得农户在教育和健康方面的支出分别提高了9.6%~15.5%和20.6%~20.9%;并且,东部地区农户相对中西部地区农户的生活消费支出更高、教育和健康投资力度更大。由此提出政府在实施土地征收制度过程中应注重农民家庭差异,进一步引导农户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帮助不同地区农户实现生活平稳过渡,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