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07)
- 2023(14833)
- 2022(12094)
- 2021(10967)
- 2020(9257)
- 2019(21121)
- 2018(20796)
- 2017(39909)
- 2016(22350)
- 2015(25014)
- 2014(25034)
- 2013(24813)
- 2012(23006)
- 2011(20967)
- 2010(21243)
- 2009(19949)
- 2008(20143)
- 2007(18533)
- 2006(16591)
- 2005(14668)
- 学科
- 济(93710)
- 经济(93606)
- 业(65539)
- 管理(60397)
- 农(48124)
- 企(44136)
- 企业(44136)
- 方法(39026)
- 数学(34178)
- 数学方法(33846)
- 农业(31660)
- 业经(24850)
- 中国(24797)
- 学(21829)
- 财(21800)
- 地方(18781)
- 制(18426)
- 贸(17787)
- 贸易(17782)
- 易(17308)
- 发(15199)
- 银(14521)
- 银行(14447)
- 环境(14226)
- 和(13746)
- 行(13732)
- 技术(13387)
- 融(13305)
- 金融(13302)
- 理论(13103)
- 机构
- 学院(333354)
- 大学(332624)
- 济(133052)
- 经济(130321)
- 管理(123647)
- 研究(116673)
- 理学(107373)
- 理学院(106099)
- 管理学(104072)
- 管理学院(103479)
- 中国(87956)
- 农(85270)
- 科学(77752)
- 京(70723)
- 农业(66897)
- 所(62733)
- 业大(61898)
- 财(57906)
- 研究所(57705)
- 中心(54118)
- 江(51788)
- 财经(46773)
- 范(44338)
- 师范(43751)
- 北京(43426)
- 经(42605)
- 农业大学(42241)
- 州(40606)
- 院(40261)
- 经济学(40255)
- 基金
- 项目(227039)
- 科学(176363)
- 基金(164169)
- 研究(157995)
- 家(147349)
- 国家(146083)
- 科学基金(122238)
- 社会(100154)
- 社会科(94506)
- 社会科学(94472)
- 省(90094)
- 基金项目(87824)
- 自然(81026)
- 自然科(79067)
- 自然科学(79033)
- 自然科学基金(77646)
- 划(76088)
- 教育(71226)
- 资助(65620)
- 编号(64170)
- 成果(51642)
- 重点(51628)
- 发(50076)
- 部(49696)
- 创(46528)
- 计划(44184)
- 农(44074)
- 科研(44060)
- 创新(43625)
- 课题(43411)
- 期刊
- 济(149176)
- 经济(149176)
- 研究(88580)
- 农(84357)
- 学报(65923)
- 中国(65312)
- 科学(57069)
- 农业(56825)
- 大学(47696)
- 学学(45302)
- 财(43153)
- 管理(39601)
- 融(30995)
- 金融(30995)
- 业经(30066)
- 教育(29917)
- 业(28806)
- 技术(25254)
- 财经(22720)
- 经济研究(22081)
- 问题(21578)
- 版(20125)
- 经(19464)
- 业大(18482)
- 资源(18073)
- 图书(17325)
- 世界(16374)
- 技术经济(16261)
- 科技(16013)
- 农业大学(15994)
共检索到487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珺 石欣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及行为理论模型,以湖南省4个市(州)331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对利用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感知(提高自身技能的认知)会正向作用于其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影响农户秸秆资源化化利用的意愿。乡邻、村委会和村干部支持是影响农户主观判断的重要因素,秸秆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是农户知觉行为的关键因素,主动宣传秸秆资源化利用是农户利用行为的最终结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艳艳 东梅
从农户秸秆资源化认知视角出发,以宁夏同心县丁塘镇为例,基于341户样本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处置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调查中数据显示:样本区域农户环保意识较弱,秸秆资源化利用程度较低。实证结果表明:农户对秸秆禁烧政策的关注程度、农户是否参加过秸秆利用技术培训、农户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认知水平对其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作用。为此,政府应加强农户环保宣传教育,积极发挥典型示范户带头作用,强化资金补贴政策的杠杆效应,合理发展秸秆加工产业,逐步拓宽秸秆收购市场,以激发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积极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特 周静 韩晓燕
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能够避免农业生态环境污染,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本文以辽宁省495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了风险偏好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户风险偏好中的风险厌恶系数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非线性加权概率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与低兼业农户相比,风险偏好对高兼业农户的影响更大。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风险偏好 农户 秸秆资源化利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升银 周葵
基于川南四市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问卷调查数据,利用计划行为理论和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理论模型,并分析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路径。研究结果显示,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利用意愿对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有显著影响;利用意愿对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的利用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农户的行为态度越积极、感受到社会群体压力越大、感知的可控程度越高,农户参与利用行为越显著。因此,要建全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推进机制,加大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发挥农村干部、农村大学生的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钦萍 杨建州
如何减少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日益引发关注,作为农业的参与主体农户,无疑会对碳排放量的产生造成影响。因此,从碳排放视角出发研究农户农地利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决策单位,采集福建9个县市257份调查数据,测算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和翻耕六种碳源的排放量。结果表明,户均碳排放量的地区差异和农户间差距都较大,而产生碳排放的最主要行为是农户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为探究农户农地利用主要碳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这两个行为的各个显著因素,发现对这两个行为的影响因素虽有不同,但经营者状况、农业政策与服务则是共同、主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户农地利用行为 影响因素 福建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田波 王雅鹏
本文利用湖北省和湖南省的农户调查数据,引入计划行为理论(TPB)分析框架,分析了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第一,农户对作物秸秆资源化的认可程度较高,75%的农户对这一资源利用行为表现出较为浓厚的兴趣;第二,影响农户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的关键驱动因素按照贡献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性别、农业收入比重、农户对秸秆资源化的价值认同、来自农村大学生的支持、农户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关心程度、农户的技术学习能力、来自村干部的支持、农户的家庭经济能力、来自邻居的支持和受教育程度。为此,政府应当加强对女性农民的引导,重视秸秆资源化技术的示范效应和口碑效应,完善农业补贴办法。
关键词:
作物秸秆 资源化 驱动因素 计划行为理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尚燕 颜廷武 江鑫 张俊飚
基于4省7市的1 373份农户调查问卷,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主成分分析(PCA)及层次分析法(AHP),实证探讨公共信任对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转变的影响,以及政治面貌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公共信任有利于提高农户生产行为绿色化转变,影响大小依次为技术信任>制度信任>同行信任;2)农户存在一定的公共信任危机,平均公共信任程度仅为48.8%,市场信任危机尤重,仅为6.1%;3)政治面貌对农户公共信任与生产行为绿色化转变之间关系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因此,要促进农户生产行为的绿色化转变,应重视公共信任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技术服务质量,充分发挥新型主体与村干部的示范与带头作用,提高农产品市场稳定性。
关键词:
公共信任 生产行为 绿色化转变 政治面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杜红梅 陈桐璐 谢艳华
【目的】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促进绿色乡村建设、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探究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可针对性提升农户进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积极性,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认知对其行为响应影响的理论模型,采用500份农户资源化利用行为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构建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农户资源化利用认知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维度均对其行为响应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同时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会通过行为态度的中介作用对行为响应产生间接正向影响;农户资源化利用认知三个维度对其行为响应的综合影响路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知觉行为控制(0.378)、主观规范(0.238)和行为态度(0.182);不同规模、不同地形区域农户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认知对行为响应的作用具有异质性,即规模与地形区在其中具有调节作用。【结论】为实现进一步的资源化利用应推进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培训与指导常态化,强化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行为控制能力,同时加强山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信息传播,创新媒体手段,推进数字化管理,推进农户参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支持政策全覆盖,并对小规模农户实施重点帮扶与支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继志 邓丹妮 刘燕 邓淯玮
借鉴“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采用安乡县的调研数据,利用Binary Logistic模型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及农户特征三个维度论证分析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行为规律、影响因素及长效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和农户特征均会影响农户行为,其中政府的培训宣传和典型示范行为、企业的秸秆处置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对秸秆利用价值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则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要促成农户持续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需构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为特征,以市场化运转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为核心内容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秸秆资源化利用 农户 政府 企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继志 邓丹妮 刘燕 邓淯玮
借鉴“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采用安乡县的调研数据,利用Binary Logistic模型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及农户特征三个维度论证分析农户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行为规律、影响因素及长效机制。结果表明:政府行为、企业特征和农户特征均会影响农户行为,其中政府的培训宣传和典型示范行为、企业的秸秆处置规模有显著正向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对秸秆利用价值感知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则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要促成农户持续参与秸秆资源化利用,需构建以“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参与”为特征,以市场化运转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为核心内容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秸秆资源化利用 农户 政府 企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火根 李娜
基于江西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1 500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农户的环境价值责任、新能源技术认知度、政策满意度和当地能源环境4个维度选取28个观测变量,利用结构方程对农户新能源技术应用行为(6个观测变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环境价值责任、新能源技术认知度、政策满意度和当地能源环境与农户新能源技术应用行为都呈正向路径关系,且政策满意度与农户新能源技术应用行为关系最强;城镇化、应用成本、经济补贴、生活习惯以及技术推广程度等观测变量会有效影响农户新能源技术应用行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佑启,唐华俊
我国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户已成为广大农村投资、经营与生产等经济活动的主体,最基本的决策单位。与其它行业(如工业)或其它组织形式(如农场)等不同,农户既是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的生产与消费行为,以及资金、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杰 宁金萍 张文婷
本文基于辽西北地区三个县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对当地农户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分析,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转入和转出农地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户主基本特征、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和农地流转约束特征均对农户农地转入和转出行为的选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卫 薛彩霞 姚顺波 朱瑞祥
本文利用陕西、山西两省黄土高原地区476户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样本选择模型分析了黄土高原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与采用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整套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农户比例很小,其中,对秸秆覆盖和少耕免耕播种技术的采用率较高,而对深松和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采用率较低。(2)户主年龄较小且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保护性耕作技术认知度较高的风险偏好型农户,不仅倾向于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而且倾向于采用多项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农业收入比重较低、家庭收入水平较高的农户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采用程度较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璋勇 杨贺
本文运用我国西部地区11省(市、区)1664户农户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需求可识别的双变量probit模型,比较研究了农户特征及农户社会资本对其正规信贷和非正规信贷供需倾向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正规金融机构、还是非正规金融机构都倾向于向具有良好社会资本的农户提供信贷;但社会资本的不同层次对农户信贷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正规金融机构倾向于向拥有良好政治关系资本和金融关系资本的农户提供信贷,非正规金融组织则更看重农户的人际关系资本;收入高且人际关系资本优越的农户在融资时倾向于正规信贷;而年龄高、具有一定政治关系资本的农户更倾向于非正规信贷。据此,本文提出在现有的农村金融运行环境下,通过农户社会资本积累提升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能力才是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的现实可行途径;并提出了增加农户社会资本积累的具体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影响因素与路径——以湖北黄冈为例
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黄土高原476户农户的分析
农户转入土地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三峡库区427户农户的调查数据
农户生产环节外包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要素供给视角和1134份农户调查数据
土地股份化进程中农户行为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1007户农户调查
农户秸秆资源处置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农户转入耕地及其“非粮化”种植行为与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河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
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31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
政策工具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效果分析
农户互联网信息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