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5)
- 2023(12587)
- 2022(10332)
- 2021(9645)
- 2020(7621)
- 2019(17312)
- 2018(16734)
- 2017(31756)
- 2016(17222)
- 2015(18811)
- 2014(18186)
- 2013(17695)
- 2012(16204)
- 2011(14724)
- 2010(14448)
- 2009(13073)
- 2008(12637)
- 2007(11209)
- 2006(10112)
- 2005(8541)
- 学科
- 济(68127)
- 经济(68054)
- 业(51189)
- 农(47563)
- 管理(42064)
- 农业(31687)
- 企(29637)
- 企业(29637)
- 方法(24456)
- 数学(21678)
- 数学方法(21438)
- 业经(20852)
- 中国(17353)
- 地方(16774)
- 财(14295)
- 学(13934)
- 制(13739)
- 贸(12964)
- 贸易(12961)
- 易(12604)
- 发(12097)
- 环境(11340)
- 农业经济(11118)
- 技术(10653)
- 体(9980)
- 银(9668)
- 银行(9618)
- 策(9523)
- 土地(9369)
- 发展(9316)
- 机构
- 学院(240782)
- 大学(234084)
- 济(94698)
- 经济(92766)
- 管理(90555)
- 研究(81747)
- 理学(79827)
- 理学院(78887)
- 管理学(77458)
- 管理学院(77040)
- 农(68502)
- 中国(62376)
- 科学(54750)
- 农业(53352)
- 京(48526)
- 业大(48466)
- 所(42133)
- 中心(39071)
- 研究所(38893)
- 财(38639)
- 江(36260)
- 农业大学(34204)
- 范(31897)
- 师范(31456)
- 财经(31146)
- 省(29547)
- 北京(28944)
- 院(28738)
- 经(28563)
- 州(28492)
- 基金
- 项目(172631)
- 科学(134813)
- 基金(124020)
- 研究(122646)
- 家(111049)
- 国家(109984)
- 科学基金(93028)
- 社会(78273)
- 社会科(73669)
- 社会科学(73644)
- 省(71057)
- 基金项目(67486)
- 自然(61080)
- 自然科(59640)
- 自然科学(59622)
- 自然科学基金(58540)
- 划(58448)
- 教育(54329)
- 编号(50795)
- 资助(47330)
- 发(39043)
- 重点(38732)
- 成果(38484)
- 农(37410)
- 部(36705)
- 创(36536)
- 创新(34025)
- 课题(33919)
- 计划(33101)
- 科研(33093)
- 期刊
- 济(108093)
- 经济(108093)
- 农(70836)
- 研究(61183)
- 中国(48332)
- 农业(48236)
- 学报(46035)
- 科学(40225)
- 大学(34448)
- 学学(33030)
- 财(26972)
- 管理(26788)
- 业经(25713)
- 业(23133)
- 教育(21803)
- 融(21659)
- 金融(21659)
- 技术(18370)
- 问题(15644)
- 版(15121)
- 经济研究(15101)
- 业大(14352)
- 资源(14320)
- 农业经济(14123)
- 农村(14080)
- 村(14080)
- 财经(13580)
- 农业大学(12688)
- 科技(12539)
- 世界(11724)
共检索到3453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高雅罕 蒋振 靳乐山
[目的]秸秆综合利用对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户增产增收双赢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厘清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与路径可为完善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机制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构建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响应的理论模型,利用湖北省4个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786个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响应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并探讨不同家庭资本禀赋对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响应的影响。[结果](1)个人力、地域力和文化力可以有效提升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认知价值;而认知价值又显著提高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意愿;行为意愿和地域力又对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响应具有明显推动作用。(2)以上影响机制因农户秸秆相关农业机器拥有情况和家庭年收入水平而存在异质性。[结论]因此,应提升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的风险认知,拓宽农户信息获取渠道,提高农户秸秆相关政策的满意度,并探索差别化的秸秆综合利用生态补偿政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伯华 刘沛林 张博野 田亚平
农户消费活动空间是乡村空间结构的一种表现和组成部分,在受到乡村已有的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结构影响的同时,也不断塑造并形成新的乡村空间结构。在对湖北黄冈二程镇8个村100家农户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户消费行为空间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构表明:10年来,农户消费的平均空间距离总体上有缩短趋势;农户消费不同类型商品的地点和圈层结构变化呈现不同特点;农户消费行为的空间等级结构有较大变化,除家用电器的消费空间等级没有变化外,其他商品的消费空间等级均发生了较大变化,总体趋势是消费空间等级下移;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空间结构演变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制度因素、交通条件和个人消费需求偏好等;农村与城市居民的消费行为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存在较大差异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雅罕 蒋振 靳乐山
为探究农户资本禀赋、感知价值对其秸秆收集受偿意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利用湖北省黄冈市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684份农户调查数据,使用二元Logit和OLS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资本禀赋、感知价值对其秸秆收集受偿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愿意参与秸秆收集生态补偿的农户占总样本的90.35%,其最小受偿额度平均值为791.45元/hm2;2)资本禀赋对农户秸秆收集生态补偿参与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受偿额度有显著负向影响;3)感知价值对农户秸秆收集生态补偿参与意愿和受偿额度均有显著正向影响;4)感知价值在资本禀赋与秸秆收集生态补偿参与意愿之间具有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为0.289;感知价值在资本禀赋与秸秆收集受偿额度之间具有遮掩效应,遮掩效应量为0.225。因此,为鼓励农户的秸秆收集行为,应加快完善秸秆收集生态补偿措施并分层分阶段推进,多渠道提升农户资本禀赋的同时提高农户对秸秆收集行为的感知价值。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冬梅 高岚
基于行为转化路径视角,研究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三组抽样数据(有意愿有行为、无意愿无行为、有意愿无行为)以"有无意愿"、"有无行为"和"意愿转化行为"三个维度探究农户转出林地产权的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得出:家庭经济资本、农户对林地经营态度、初始状态的主营林种与外部环境对农户转出林地产权的行为有显著影响;农户自愿转出林地行为受到初始资源禀赋、对资源的利用行为与态度及其所处环境的影响较大。对于有意愿的农户来讲,是否参与转出行为与家庭经济资本关联性不大,但受到资源禀赋、外部环境及其林地经营行为与态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维军 颜廷武
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和采纳行为的不一致性制约着秸秆还田的推广。将农户主观认知和外部条件置于同一个分析框架,构建MOA拓展模型,分析能力和机会的双轮驱动能否促进农户秸秆还田意愿向行为转化,并进一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不同群体间意愿和行为的关系以及能力和机会对意愿—行为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秸秆还田需求端的堵点在于农户意愿未能转化为有效需求,供给端的堵点在于技术不能满足农户需求;农户生产习惯和生态知识、技术的可获得性能促进其还田意愿向行为转化;在高群体一致性组别,技术的可获得性和生态知识正向调节农户意愿—行为的关系,而在低群体一致性组别,生产习惯正向调节意愿和行为的关系。因此,从秸秆还田供给侧出发,基于农业农村农户实际情况优化秸秆还田技术,实现精准服务是推动秸秆还田的关键步骤。同时,创新宣传内容与方法,找准农户差异优化生产习惯,提高农户生态知识水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机械作业条件亦是实现秸秆还田供需匹配的必要举措。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郁玲 顾湘 周勇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视角分析耕地资源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探讨促进耕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为提高中国耕地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提供新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双对数函数模型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民户均劳动力人数、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农业比较收入对耕地集约利用具有明显的正向驱动作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耕地集约利用具有较明显的负向影响;而耕地的产权保障和农业补贴政策对耕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耕地利用集约度实质上是农户不同耕种行为的表现结果,提高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关键是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激励农户的耕种行为;增加农户农业收入、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稳定或适度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等是促进农户集约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诗嫚 祝浩 卢新海
研究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对科学研判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效应和实现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湖北省部分县市的农户调研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影响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土地综合整治可促使农户生计脆弱性显著降低,并显著提高其生计恢复力和生计韧性,且多种检验均显示研究结果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综合整治对不同类型农户生计韧性的提升作用呈现“低收入—低依赖”>“高收入—低依赖”>“低收入—高依赖”>“高收入—高依赖”的分异特征,还受到地貌类型差异的影响,平原地区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韧性的提升效果大于丘陵地区。因此,土地综合整治应遵循“以人为本、夯实民生”的发展理念,树立统筹协调的系统治理观,全面优化土地功能与效能,构建低环境风险、良性运转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格局,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因地制宜挖潜区域产业特色,才能有效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农户生计的韧性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磊 张俊飚 何可
基于农户兼业视角,利用湖北省农村地区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了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大部分农户具有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意愿,其中纯农户和一兼农户的利用意愿相当,且高出二兼农户;(2)农户对农业废弃物资源价值的感知是影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利用意愿的共同因素,农户感知农业废弃物资源的价值越高,其利用意愿也越强;(3)影响不同兼业类型农户利用意愿的因素有明显差异,性别对农户尤其是二兼农户的利用意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年龄对纯农户和二兼农户利用意愿的影响均为负,尤其是对纯农户影响更大;土地经营规模对农户尤其是一兼农户的利用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滕鹏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徐四桂
研究目的:对农产品主产区湖北省京山县农户农地流转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农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农地流转决策,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是否愿意流转土地,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的结果;(2)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中,愿意永久定居城镇,认为农地撂荒有限制,向往城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农户,更愿意流转农地;(3)对农村未来生活预期程度高,认为集体福利及国家补贴重要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弱。研究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滕鹏 宋戈 黄善林 陶军德 徐四桂
研究目的:对农产品主产区湖北省京山县农户农地流转的认知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1)农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其农地流转决策,农户作为理性经济人,其是否愿意流转土地,是基于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理性选择的结果;(2)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的因素中,愿意永久定居城镇,认为农地撂荒有限制,向往城镇工作机会多、收入高的农户,更愿意流转农地;(3)对农村未来生活预期程度高,认为集体福利及国家补贴重要的农户,农地流转意愿较弱。研究结论:(1)主动听取农户意见,尊重农户农地流转的意愿,在经济预期上对流转农户进行合理的补偿;(2)鼓励农业大户在农业生产中引进新的技术和耕种方法,并积极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农村闲置劳动力就近转移;(3)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构建高效、公开、便捷的就业信息平台,推进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实现农民工的市民化;(4)健全农村农地法规制度体系,建立农村土地处置管理平台,对农地撂荒等不良现象从法律层面上严格限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媛
本文使用2016年湖北武汉地区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法的平均处理效应模型,估计了农户信贷约束对其创业行为的影响,避免了样本选择性问题引致的估计偏误。研究表明,信贷约束对农户创业行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如何缓解农户遭受的信贷约束是今后创业政策制定和调整所必须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农户 信贷约束 创业行为 倾向得分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媛
本文使用2016年湖北武汉地区农户微观调查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法的平均处理效应模型,估计了农户信贷约束对其创业行为的影响,避免了样本选择性问题引致的估计偏误。研究表明,信贷约束对农户创业行为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如何缓解农户遭受的信贷约束是今后创业政策制定和调整所必须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
农户 信贷约束 创业行为 倾向得分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景旭 齐振宏 杨凡 周未
本文利用湖北省三市(武穴市、随州市和孝感市)农户抽样调查所获得的2009年度横截面数据,分析了农户种植水稻的主要技术需求,利用P rob it模型研究了影响病虫害防治技术需求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户人均收入、务农人口比例、水稻种植面积、信息来源渠道、种植水稻态度和地形地貌自然禀赋等因素对农户是否产生技术需求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珺 石欣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及行为理论模型,以湖南省4个市(州)331份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意愿对利用行为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行为的感知(提高自身技能的认知)会正向作用于其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认知和评价,进而影响农户秸秆资源化化利用的意愿。乡邻、村委会和村干部支持是影响农户主观判断的重要因素,秸秆资源化利用配套设施是农户知觉行为的关键因素,主动宣传秸秆资源化利用是农户利用行为的最终结果。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端木
我国青冈属资源的综合利用端木(中国林科院林化所,南京210037)关键词青冈属,资源,综合利用,中国中图分类号S792.990.81树皮(1)单宁青冈属树皮均含单宁,可提制栲胶.栎子青冈含量22.75%,黄毛青冈含量10.24%,饭甑青冈含量12.2...
关键词:
青冈属,资源,综合利用,中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