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09)
2023(17374)
2022(14883)
2021(13945)
2020(11784)
2019(26648)
2018(26526)
2017(51491)
2016(28164)
2015(31397)
2014(31313)
2013(31080)
2012(28794)
2011(25754)
2010(26174)
2009(24463)
2008(24522)
2007(22178)
2006(19885)
2005(17693)
作者
(82466)
(68921)
(68265)
(65118)
(43879)
(33132)
(30988)
(26882)
(25971)
(24872)
(23352)
(23330)
(21987)
(21836)
(21512)
(20781)
(20670)
(20332)
(19737)
(19698)
(17192)
(17052)
(16824)
(15865)
(15575)
(15412)
(15351)
(15291)
(13947)
(13812)
学科
(113720)
经济(113574)
(106571)
管理(91136)
(87802)
企业(87802)
方法(49935)
(49486)
数学(40017)
数学方法(39468)
业经(34577)
(34367)
农业(32917)
中国(28865)
(24507)
(24083)
财务(24012)
财务管理(23976)
(23568)
企业财务(22756)
技术(21569)
(21305)
地方(21011)
理论(20913)
(20841)
贸易(20831)
(20275)
(20125)
(18231)
(17865)
机构
学院(407271)
大学(402569)
管理(163893)
(163562)
经济(160023)
理学(141054)
理学院(139583)
管理学(137301)
管理学院(136557)
研究(134017)
中国(103806)
(85532)
科学(83417)
(80555)
(76191)
(68205)
业大(65197)
(62354)
农业(62086)
中心(61964)
研究所(61669)
财经(60290)
(54784)
北京(53644)
(51563)
师范(51094)
(49901)
(47828)
经济学(47118)
财经大学(44191)
基金
项目(270777)
科学(213102)
研究(198697)
基金(196424)
(170694)
国家(169112)
科学基金(145791)
社会(124929)
社会科(118048)
社会科学(118018)
(106738)
基金项目(103941)
自然(95291)
自然科(93087)
自然科学(93063)
自然科学基金(91415)
教育(89786)
(88374)
编号(82280)
资助(80797)
成果(66598)
重点(59672)
(59528)
(57854)
(57267)
课题(55315)
创新(52917)
科研(51286)
(50850)
教育部(50667)
期刊
(189169)
经济(189169)
研究(118503)
(79304)
中国(78063)
学报(65514)
管理(61697)
科学(60594)
(59839)
农业(53600)
大学(50262)
学学(47746)
教育(41821)
(40061)
金融(40061)
业经(35803)
技术(35281)
财经(29467)
(27973)
经济研究(27812)
(25236)
问题(24776)
技术经济(21373)
(20996)
科技(19727)
现代(19550)
理论(19078)
图书(19057)
世界(18341)
商业(18127)
共检索到608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志武  钟甫宁  
现有的农户行为分析都建立在农户独立决策的基本假设上,但是有理由认为农户的生产受限制于外部性而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集体决策行为。基本的逻辑是,如果农作物生产存在比较强的外部性,即农户的种植方式选择可能是集体决策,连片种植的概率就比较大。江苏和黑龙江的实证研究表明:集体决策客观存在,集体决策的主要原因在于作物生产的外部性和地块的面积。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军华  何雪雯  朱文璠  张永辉  
以测算农户种植业生产效率为基础,构建分层模型探讨影响农户种植业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样本农户种植业生产效率总体偏低。自然地理条件和产业组织形式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效率有显著影响,种植面积和种植业投资对生产效率的效应呈"U"型。规模效率最优时土地经营面积为2. 399 hm2。随着投资增加,农户种植效率先降后升,说明存在投资瓶颈。建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组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促进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西爱琴  陆文聪  梅燕  
通过对浙江、上海、山东、湖北和安徽五个不同地区660户农户实地访问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农户从事种植业生产经营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气候等自然因素、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农户更关注农产品产量而非市场价格波动;在地区和作物层面上,具有不同生产特征和家庭特征的农户对种植业生产经营风险的认知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目前农户弱化种植业风险主要倾向于依靠自身的力量而较少依靠农业保险、农业组织及政府等外部力量。政府需要从完善信息发布体系、加强对农资市场管理、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农业保险的发展等方面入手,提高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瑜  应瑞瑶  张耀钢  
本文通过对农户所认为的"对自己最需要的农业技术服务"和"最需政府部门提供的农业技术服务"两方面进行的聚类分析和排序比较,发现种植业农户自己最迫切需要的农技服务和最急需政府提供的农技服务的排列顺序有所不同。这一方面说明农民最需要政府提供的是自己急需但不愿意付费或无法付费的农技服务;另一方面有些农业技术属于"俱乐部产品",农民可以自己出资一部分。例如涉及宏观的、外部性强的公共产品主要由政府决策和免费提供;外部性不是很强的准公共产品或"俱乐部产品",则可以建立消费者参与机制,让农民享受到更多、更好、更及时的农技服务。建议尽快建立和完善政府农技服务和市场农技服务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铃  万广华  
贫困农户收入对种植业的依赖性很强,种植业收入低下依旧是其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数据和非线性模型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以小麦为例,研究了贫困农户种植业收入低下的原因。与一般农户相比,贫困农户种植业收入低下的原因76.96%源自产量较低,23.04%源自价格较低;在小麦产量解释的76.96%差异中,播种面积差异和单产差异各解释其中的45.94%和31.02%。进一步分解发现,各要素投入量的差异对小麦单产差异的解释程度为73.59%,产出效率差异引起的小麦单产差异为26.41%。也就是说,贫困农户种植业收入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投入不足,而不是效率低下。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万江  李琪  
基于全国11省1 646户农户调研数据,文章分析了农户兼业、生产性服务与水稻种植面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兼业农户比重和平均兼业水平都很高的背景下,兼业导致的"劳动力流失效应"在纯农户和兼业农户的种植面积决策中均有所体现,并且在一兼农户中表现最为显著,而"投资效应"仅体现在纯农户的种植面积决策上。接受生产性服务有助于提高各类农户的种植面积,能够缓解种稻劳动力流失对种植面积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能够缓解一兼农户农业收入比重下降对种植面积造成的负面影响。由此,加强粮食产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纯农户粮食生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晓龙  刘明月  霍学喜  陈宗兴  
本文通过构建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陕西省8个苹果基地县660个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评估了农户的农业产出风险,并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38.03%的样本农户采用覆膜、人工种草、铺秸秆、灌溉等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能够增加农业产出,降低农业产出风险。基于反事实假设,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未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下降3.72%,产出风险将增加107%;未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增加5.54%,产出风险将下降19.64%。降水量增加、户主受教育年限、参加合作组织及村庄提供适应措施信息服务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有正向影响,而果树树龄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冯晓龙  刘明月  霍学喜  陈宗兴  
本文通过构建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影响的理论模型,利用陕西省8个苹果基地县660个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评估了农户的农业产出风险,并采用内生转换模型分析了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对农业产出与产出风险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38.03%的样本农户采用覆膜、人工种草、铺秸秆、灌溉等措施适应气候变化;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决策能够增加农业产出,降低农业产出风险。基于反事实假设,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未采用相应的适应措施,其亩均产出将下降3.72%,产出风险将增加107%;未采用适应措施的农户若采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郭翔宇  刘从敏  李丹  
深入分析影响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显著因素,对农业保险经营机构改进产品、提升服务、激发农户潜在购买需求,发挥国家财政补贴政策作用,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交易成本视角,利用黑龙江省6个地市的实地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户购买政策性种植业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尽管66.7%的农户有购买农业保险的意愿,但仅有17.7%的农户非常关注农业信息,9.8%的农户认为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非常重要,54.2%的农户表示对保险公司不够了解,58.0%的农户认为当前农业保险品种不能满足需求,6.1%的农户完全不懂保单条款,同时,农户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红艳  
近年来,蔬菜价格波动加剧,引发社会关注。价格过低可能导致出现蔬菜弃收现象,这不仅是菜农的损失,更是资源的浪费。本文分析了农产品生产者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同阶段的投入决策行为,构建其保留价格的决定模型,并利用理论分析结果对产地弃收现象进行经济学解释。结论表明:物流运输成本高和不耐储存的特征限制了蔬菜供给在时空上的分散配置,使蔬菜生产波动大部分传导为供给波动,进而引发供需失衡和价格波动。与此同时,物流运输成本、储藏成本和收割环节成本又推高了农户的预期保留价格。当市场价格(或预期市场价格)低于农户的保留价格(或预期保留价格)时,农户就会选择弃收。因此,应从物流成本、机械化收割蔬菜、降低储藏成本方面减少蔬菜弃收现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晗  王钊  
本文基于545个种植业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从交易费用和生产经营两个维度,运用多元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户的生产分工程度具有明显差别,分工环节数量在3~5个之间和9个的农户比例较高;农户生产分工主要受到交易费用和经营状况的影响,交易费用会抑制农户生产分工,良好的经营状况有利于农户选择生产分工;中低分工水平农户的分工受交易费用影响较大,同时还受种植业收入和兼业状况的影响;高分工水平农户的分工取决于经营收益、市场化倾向和户主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晗  王钊  
本文基于545个种植业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从交易费用和生产经营两个维度,运用多元回归和分位数回归方法实证分析农户生产分工差别化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户的生产分工程度具有明显差别,分工环节数量在35个之间和9个的农户比例较高;农户生产分工主要受到交易费用和经营状况的影响,交易费用会抑制农户生产分工,良好的经营状况有利于农户选择生产分工;中低分工水平农户的分工受交易费用影响较大,同时还受种植业收入和兼业状况的影响;高分工水平农户的分工取决于经营收益、市场化倾向和户主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石志恒   于世捷  
利用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1 417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运用两部分模型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探讨受灾经历和社会网络嵌入对种植业农户投保选择和投保支出的影响,进一步分析社会网络嵌入分化对农户参保行为存在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受灾经历通过修正农户的风险认知,对农户的投保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2)社会网络嵌入通过软化农户的信息约束,对农户的投保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3)社会网络嵌入会通过先行者的“榜样效应”打破农户的认知偏见,促使农户进行理性的参保决策。因此,建议做好受灾理赔工作,重视社会网络的非正式信息传递作用,进一步加强灾害预报信息的传播水平,促进农户优化自身的风险认知,主动采用农业保险工具来规避生产风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汪阳洁  姜志德  王晓兵  
退耕还林(草)工程对中国生态治理产生了重要作用,其实施效果得到了广泛认可。但是,退耕补贴对参与退耕农户土地经营行为的影响缺乏研究。本文首先构建"农户比较收益差距"指标,从农户决策视角分析了退耕补贴、非农就业与农户种植业生产投入积极性的关系,进而使用2008和2009年陕西省米脂、安塞和吴起3县的农户调查数据,对这一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退耕补贴显著降低了参与退耕农户的种植业生产投入积极性,这意味着退耕补贴政策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方面发挥了明显作用。另外,非农就业、退耕规模则对农户种植业生产投入积极性有显著负面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乐芬  裴雪舒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农业巨灾风险愈加突出,建立完善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变得尤为重要,同时随着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涌现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巨灾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异质性经营主体巨灾风险分散的需求,笔者基于2016年对江苏省6个市2 251户种植业农户的田野调查,利用层次分析法从农户角度评价江苏省农业保险巨灾理赔政策效应,并在此基础上采用Tobit模型分别对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保险巨灾理赔政策效应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虽然保险公司在勘察定损、赔案处理各环节都表现出较高的效率,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