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79)
2023(16840)
2022(13861)
2021(12645)
2020(10510)
2019(23762)
2018(23213)
2017(44415)
2016(23708)
2015(25868)
2014(25411)
2013(25299)
2012(23504)
2011(21091)
2010(21600)
2009(20630)
2008(20219)
2007(18532)
2006(16576)
2005(14755)
作者
(69654)
(58490)
(58195)
(54803)
(36968)
(28025)
(26076)
(22591)
(22311)
(20998)
(20133)
(19733)
(18503)
(18446)
(18165)
(17776)
(17260)
(17080)
(16981)
(16855)
(14509)
(14370)
(14334)
(13493)
(13162)
(13007)
(13003)
(12985)
(11754)
(11714)
学科
(104110)
经济(103989)
(100714)
(82175)
企业(82175)
管理(78390)
(50827)
方法(46453)
数学(37744)
数学方法(37486)
业经(35371)
农业(33963)
(31668)
中国(30324)
(28094)
金融(28092)
(26418)
银行(26367)
(25473)
(24486)
(22540)
财务(22521)
财务管理(22492)
技术(21645)
企业财务(21446)
地方(20562)
(19525)
贸易(19509)
(18997)
(17884)
机构
学院(348237)
大学(341659)
(148607)
经济(145998)
管理(139103)
理学(120579)
理学院(119397)
管理学(117731)
管理学院(117092)
研究(111073)
中国(93172)
(75593)
(69389)
(68579)
科学(66860)
农业(58377)
业大(56879)
(55764)
财经(55080)
中心(53756)
(53646)
研究所(50528)
(50219)
经济学(45682)
(42585)
北京(42386)
经济学院(41637)
财经大学(40669)
(40482)
师范(39969)
基金
项目(232121)
科学(184683)
基金(170980)
研究(168416)
(149440)
国家(147991)
科学基金(128118)
社会(111670)
社会科(105832)
社会科学(105805)
(92706)
基金项目(91006)
自然(81771)
自然科(80017)
自然科学(79994)
自然科学基金(78712)
(76098)
教育(75500)
资助(68083)
编号(66124)
(53843)
成果(52715)
重点(51732)
(51610)
(50866)
创新(49552)
(49156)
国家社会(46863)
课题(45035)
教育部(44378)
期刊
(167155)
经济(167155)
研究(97586)
(76563)
中国(67802)
学报(56313)
(54126)
科学(53009)
管理(52362)
农业(50998)
(47428)
金融(47428)
大学(43571)
学学(41992)
业经(33976)
技术(28175)
财经(28142)
教育(27700)
(26549)
经济研究(25023)
(24205)
问题(22629)
技术经济(19243)
(18826)
世界(17488)
科技(17246)
商业(17119)
农村(16279)
(16279)
(16251)
共检索到519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郝朝艳  平新乔  张海洋  梁爽  
本文依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农村金融调查"获得的数据,对农户的创业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给出了统计描述和分析。研究发现,金融约束对农户的创业行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农户的资产水平越高,其选择创业的概率就会越高,创业的初始投资水平也会越高,并且受到信贷约束的可能性会越小。此外,相对于大规模农业生产而言,资产水平高的创业农户更倾向于选择自营工商业。本文还定义了体现农户社会关系的社会资本指数。本文数据表明,拥有社会资本有助于农户选择创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熊娜  陈池波  
本文利用CHNS农户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村金融治理农户脆弱性贫困的现状。研究发现持续性贫困农户信贷需求低于脆弱性贫困农户;农户金融资本与财政扶贫资金(社会资本)对脆弱性贫困农户收入的直接协同效应小于(大于)间接协同效用;对负向冲击的直接平滑作用大于间接平滑作用,直接平滑作用的大小顺序:教育年限、身体健康和自然灾害。于此,提出了农村金融体系扶贫目标识别制度、优化农村扶贫信贷结构、农村金融机构社会功能转移等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珂英  张鸿武  
文章在对2005—2013年我国省际农村金融包容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的基础上,使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金融包容发展对农户创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金融包容发展对农户创业具有较强的正向促进作用;而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未能有效地促进农户创业。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贤  叶慧敏  
通过对湖南省祁阳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建立Logit模型对农村金融机构识别和选择贷款客户所考虑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实中农户户主年龄、农户类型、家庭年收入、存款余额占收入比例、离最近的农村金融机构的距离、有无贷款记录等因素对农村金融机构贷款客户的识别及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旨在方便农户融资的同时,为农村金融机构选择风险程度低的优质贷款客户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乐  刘涛  王蕾  
本文根据成都市大邑县和温江区两地农户的调查结果,描述了当地农户金融需求的意向与额度,发现在该地区正规金融渠道能满足近七成农户的存款需求,同时存在农户在正规金融渠道的贷款情况与其实际贷款意愿相背离、农户将借贷资金用于消费需求的比例很高的现象。说明当地农村存在需求型的金融抑制。另外,本文还分析了影响农户贷款需求的因素,并运用Probit回归法对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地农户的收入水平对其借贷需求有负向且显著的影响,而医疗支出、教育支出和日常生活支出是农户进行借贷的主要原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祖顺  耿凤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9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精准扶贫帮扶对农户创业决策和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精准扶贫帮扶对农户的创业决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精准扶贫帮扶对象比非帮扶对象的创业概率高2.72个百分点。同时,精准扶贫帮扶还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创业绩效。分组回归结果表明,精准扶贫帮扶对中西部地区、三线及以下城市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的农户的创业倾向和创业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精准扶贫帮扶便利了农户的资金获取和社会交往。这表明,积极推动精准扶贫帮扶,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缩小城乡鸿沟,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绍宾  樊丽明  王媛  
本文利用山东省10市16县16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民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Probit回归分析表明,农民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主要受农民身体健康状况及子女养老能力等个人特征、家庭中儿子的数量及是否拥有党员等家庭特征、社区区位特征、农民的未来预期以及周围邻居行为等因素的影响。但没有证实农户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变量,家庭土地面积、家庭收入等家庭特征变量,村庄类型、有无村集体补助、信息对称等变量对农民是否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具有显著性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朝华  
对广东农户农业基础设施需求的调查表明:虽然农户的需求各自受到某些因素的一定影响,但它们存在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农户对这三类农业基础设施的需求都与农户家庭的有效灌溉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基于此,建议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省市政府和乡镇政府要加大对农户的补贴力度,确保农业电力设施的正常运行,鼓励农户采用多渠道以及多元灌溉方式,深化"村村通工程"建设。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善民   宁满秀  
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户融资可得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何提升农户融资可得性是关系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建成的“金色乡村”数字信用平台构建准自然实验,利用百色市4个县市的246个农户2013—2022年信贷个体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信用平台对农户融资可得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信用平台提升了农户信用贷款发生概率和贷款发生额,且对教育水平高、收入水平高的农户以及抵押担保类贷款的影响更为明显,数字信用平台在促进农户融资可得性上存在“嫌贫爱富”和“风险规避”偏好。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信用平台主要通过提升贷款质量、降低贷款利率以及延长贷款期限三个渠道促进农户融资可得性。本文研究结论为更好地发挥数字信用平台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善民   宁满秀  
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户融资可得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如何提升农户融资可得性是关系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问题。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建成的“金色乡村”数字信用平台构建准自然实验,利用百色市4个县市的246个农户2013—2022年信贷个体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信用平台对农户融资可得性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信用平台提升了农户信用贷款发生概率和贷款发生额,且对教育水平高、收入水平高的农户以及抵押担保类贷款的影响更为明显,数字信用平台在促进农户融资可得性上存在“嫌贫爱富”和“风险规避”偏好。机制分析发现,数字信用平台主要通过提升贷款质量、降低贷款利率以及延长贷款期限三个渠道促进农户融资可得性。本文研究结论为更好地发挥数字信用平台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参考。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晓红  
兼业是农户基于家庭效用最大化,在一定自然或制度约束下合理配置家庭要素的理性选择。通过入户调查,我们初步了解了苏州农村兼业化的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运用Logit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兼业的主要决定因素,并由此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帮勇  张兵  
基于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根据中国1979~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民消费支出与农村金融深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农民消费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变动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响应是同向的;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也对农民消费增加有显著的影响,但是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没有显著提升农民的消费水平,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显著弱于农村金融规模对农民消费支出的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韦克游  
本文基于1979~2011年的相关数据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支持问题。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在资金投入对农业产出具有显著性影响的情况下,却出现农村金融对农业生产资金投入和农户收入的影响不显著现象。这说明中国农村金融对农户信贷供给不足,金融支农不力,农户资金问题主要不在于对资金的有效使用环节,而在于资金的可得性环节。农户对信贷资金可得性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农户生产性贷款在农村贷款结构中边缘化;二是农村金融机构贷款非农化,农户资金要素通过存贷正差外流;三是农村金融效率及金融产品创新不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乐芬  王步天  
研究目的:揭示已开展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可获性不高的现象并解释其原因。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规模农户和小农户土地抵押贷款可获得性具有差异性;(2)土地产权流转市场较小、土地评估机制不健全、农户承包经营权证不随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尚未完成、信贷风险分摊机制等制度基石尚未完全确立等因素降低了农户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可获得性。研究结论: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进一步推广需要提高银行对抵押土地的处置能力,简化规模农户贷款手续,同时完善信贷风险分摊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傅秋子  黄益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和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采用加入工具变量的面板数据回归,研究了数字金融对不同类别农村正规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整体水平的提升一方面减少了农村生产性正规信贷需求概率,其中拥有智能手机的群体受影响更明显,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村消费性正规信贷需求概率,其中教育水平较高、有网购习惯的群体需求被激发较多,反映出数字金融提升效率、促进消费的多维度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农村金融需求正受到数字金融发展的深刻影响,可为未来农村金融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