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20)
- 2023(18442)
- 2022(15287)
- 2021(14242)
- 2020(12033)
- 2019(27481)
- 2018(27105)
- 2017(51442)
- 2016(27870)
- 2015(31424)
- 2014(31181)
- 2013(30764)
- 2012(28253)
- 2011(25287)
- 2010(25022)
- 2009(23343)
- 2008(22834)
- 2007(20374)
- 2006(17848)
- 2005(15762)
- 学科
- 济(117755)
- 经济(117636)
- 业(78380)
- 管理(73748)
- 企(55378)
- 企业(55378)
- 方法(51312)
- 农(50364)
- 数学(45832)
- 数学方法(45318)
- 农业(33193)
- 中国(33129)
- 业经(28461)
- 财(28420)
- 地方(24136)
- 学(23625)
- 贸(23363)
- 贸易(23352)
- 易(22805)
- 制(22725)
- 银(18291)
- 银行(18231)
- 行(17408)
- 融(17073)
- 金融(17070)
- 环境(17053)
- 务(16802)
- 技术(16791)
- 财务(16752)
- 财务管理(16711)
- 机构
- 学院(397013)
- 大学(395095)
- 济(166374)
- 经济(163227)
- 管理(151468)
- 研究(137749)
- 理学(131449)
- 理学院(129991)
- 管理学(127621)
- 管理学院(126899)
- 中国(106370)
- 农(88023)
- 科学(87210)
- 京(82827)
- 财(72168)
- 所(70615)
- 农业(68678)
- 业大(67718)
- 中心(65362)
- 研究所(64729)
- 江(59385)
- 财经(58128)
- 经(53145)
- 北京(51261)
- 经济学(51220)
- 范(50603)
- 师范(49988)
- 院(48577)
- 州(46525)
- 经济学院(46431)
- 基金
- 项目(274563)
- 科学(215465)
- 基金(200845)
- 研究(194415)
- 家(178306)
- 国家(176836)
- 科学基金(150228)
- 社会(125216)
- 社会科(118489)
- 社会科学(118456)
- 省(107975)
- 基金项目(106554)
- 自然(98346)
- 自然科(96111)
- 自然科学(96079)
- 自然科学基金(94351)
- 划(90596)
- 教育(87570)
- 资助(81267)
- 编号(77287)
- 重点(62148)
- 成果(61478)
- 部(60488)
- 发(59986)
- 创(56821)
- 科研(53482)
- 创新(53310)
- 国家社会(52923)
- 课题(52654)
- 计划(51641)
- 期刊
- 济(180190)
- 经济(180190)
- 研究(109464)
- 农(86130)
- 中国(76722)
- 学报(70645)
- 科学(62759)
- 农业(58220)
- 财(54352)
- 大学(52749)
- 管理(50765)
- 学学(50197)
- 融(38427)
- 金融(38427)
- 业经(34254)
- 教育(33850)
- 技术(32462)
- 业(30034)
- 经济研究(28386)
- 财经(27816)
- 问题(25301)
- 经(23895)
- 版(21722)
- 世界(20115)
- 统计(19844)
- 贸(19403)
- 技术经济(19065)
- 资源(19054)
- 业大(18778)
- 科技(18630)
共检索到5816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卢志强 李贵才 曹广忠
基于13省25县100个村的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研究发现:(1)非农收入已成为我国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农户生计非农化的特征明显;我国农户耕地流出的比重高于耕地流入的比重。(2)农户生计非农化程度越高,则耕地流出的概率越高,耕地流入的概率越低。(3)非农收入比重对农户耕地流出具有较高的贡献率,而农业劳动力数量或人均耕地面积对农户耕地流入具有较高的贡献率。(4)从区域差异来看,非农收入比重与户主受教育程度对东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均具有显著影响,非农收入比重、农业劳动力数量和人均耕地面积是中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非农收入比重是西部地区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户生计非农化 耕地流出 耕地流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美球 邓爱珍 周丙娟 肖鹤亮 何维佳
耕地流转是解决目前耕地经营过于分散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矛盾的根本性措施,而农户作为耕地经营的直接主体,其行为在耕地流转决策中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在对42个县市64个乡镇74个行政村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定量分析研究了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表明: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是有明显差异的。影响农户耕地流出的主要因素依次是非农就业机会、耕地经营收益、农户家庭经济状况、耕地破碎度、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度;而影响农户耕地流入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家庭经济状况、耕地破碎度、耕地经营效益、非农就业机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交通便捷度。针对这一研究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通过增强耕地流出驱动力和耕地流入源动力,来提高农户耕地流转积极性的一系列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美球 何维佳 周丙娟 邓爱珍 肖鹤亮
在对江西省42个县74个行政村的《耕地流转现状及农户耕地流转意识》专题调研基础上,采用向后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3方面,对当前农村耕地流转补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反映区位条件水平的指标包括离县城距离、离交通主干道距离、地貌;反映资源禀赋的指标包括常年在家务农的劳动力比例、耕地破碎度、人均承包耕地面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包括人均年收入、人均耕地收入、耕地收入占年收入的比重。研究表明:耕地离县城距离越近,其流转补偿额会越高;随着地貌的复杂化,耕地流转补偿相对就较少;人均承包耕地面积越多,耕地流转时补偿费用就越低;家庭耕地收入比重越大,补偿费用也越高。
关键词:
耕地流转 补偿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潘林 涂金杰
基于安徽省634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人力资本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健康状况和文化程度变量显著促进农民向高度非农化发展,而农技培训和干部经历变量对农户兼业构成约束。对样本分区域研究发现,皖南地区农户最重视自身健康人力资本水平对就业选择的影响,3地区对健康状况重视程度为:皖南>皖中>皖北;而对农技培训的重视程度表现为:皖南>皖北>皖中。基于此,建议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农村健康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新型培训体系;拓宽农民兼业渠道,增强农民创业意识;释放农村女性兼业,优化农村劳动结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蕾 陈超 展进涛
本文通过对13个粮食主产省份411个县的调查反映现阶段我国农户技术信息的获取渠道与需求状况。从劳动力转移和农户经营规模两个维度研究表明,自我摸索、亲戚朋友以及农资销售部门是农户获取农业技术信息的主要渠道;农户对农业技术信息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病虫害技术、施肥技术和良种及栽培技术等常规技术,普遍缺乏对高新技术的采纳。文章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郝利 李庆江
本文通过对18个省份农户的抽样调查表明,81.1%的农户认为如果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生产出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优质农产品与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相比会使成本增加,其中使用高效低残留农(兽)药是引起生产成本增加的首要因素;68.5%的农户认为生产安全优质的农产品能够带来较好的收益。进一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生产安全农产品收益的认知进行量化分析表明,影响农民对收益认知的主要因素有农户家庭成员数、所在经济区域、农业生产成本及农户对农(兽)药的了解和使用情况。建议发挥农产品补贴政策的调节作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强化对农(兽)药行业管理,从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收益 农户 认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俏 张波
本文利用陕西省9市18个乡镇74个村的农户调研数据,对影响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发现,农户年龄、经营规模、家庭劳动力人数、人均纯收入、是否从事农业生产、区域位置等对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具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从政策角度出发,应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建立起多模式、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户需求 影响因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瑞娟 孟庆国
基于全国21个省69个县219个村4 719份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种粮规模行为趋势,发现种粮户户主老龄化趋势严重,农户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有下降趋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上升趋势明显,经济作物单位面积收益显著大于粮食作物。从户主个体特征、农户资源禀赋、其他各项收入、种粮补贴等方面选取15个变量,采用Logit模型分析农户种粮面积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资源禀赋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济作物收入与自营工商业收入有负向影响,农户打工收入的影响并不显著,种粮补贴有正向的影响,但边际刺激作用并不是很大。
关键词:
农户 粮食 种植面积 影响因素 补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伟 黎洁 李聪 李树茁
研究陕南移民搬迁农户的贫困类型和成因有利于建立精准的扶贫工作机制。本文基于2011年陕南安康市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移民搬迁农户贫困类型的影响因素。通过综合考虑收入和消费标准,可以将移民搬迁农户分为选择性贫困、暂时性贫困和持久性贫困三种类型。收入高于贫困线而消费比贫困线低的农户所占比例为28.57%,这种贫困类型属于选择性贫困。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自愿搬迁和集中安置对农户摆脱持久性贫困有显著帮助,而2011年的搬迁农户更容易走出选择性贫困陷阱。此外,农户的家庭和社区特征以及生计类型对他们是否陷入贫困有显著影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刘璐宁 孟续铎
本文以2245位农民工调查样本为依据,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民工在不同类型城镇间定居选择的偏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位列前两位的是中小城镇和一线大城市,一些相同的因素影响着农民工定居选择的偏好,包括个体人力资本、婚姻状况、城市生活条件、发展空间等。不同的是,大城市端存在的"拉力"要大于中小城镇,同时生活成本高形成的"经济推力"也比较大,而中小城镇端因劳动保障欠缺等社会因素形成的"推力"要大于大城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檀学文
时间利用被视为个人客观福祉的重要指标。由于数据限制,关于时间利用影响个人主观福祉的研究比较少见。本文利用中国农民福祉抽样调查数据,描述了农民时间利用的统计学特征,着重分析了包括闲暇在内的时间利用指标对其主观福祉的影响。研究发现,非农就业劳动时间对于农民是负担而不是直接需要,基于日志的时间利用变量对农民主观福祉基本上没有显著影响。本文认为,上述研究结果正好体现了中国农民时间利用的发展中国家特征,即在收入水平不够高的情况下,人们更加追求收入的提高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而将精神生活和闲暇活动置于次要的地位。
关键词:
福祉 主观福祉 时间利用 农民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宾 赵阳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后,农民负担得到减轻,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同时,此项改革也对乡镇财政状况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使用一组抽样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村税费改革初期中西部地区乡镇按照不同口径测算的财力变化,经过对比发现,多数乡镇具有共同的变化趋势,即预算内收入和可支配财力增加、总财力下降。基于这个判断,本文以税改前后乡镇财政收入结构变化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农村税费改革对乡镇财力的影响。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秀清
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农户耕地流转行为,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耕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基于赣、苏、桂三省537份农户问卷调查,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农户的耕地转出、流入行为,结果表明:东(苏)、中(赣)、西(桂)部地区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耕地转出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里缺劳力和种地经济效益低,耕地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惟有种地才能增加收入和家里劳力有余。
关键词:
耕地流转 农户行为 耕地转出 耕地流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研究目的:探讨各类农户兼业行为对其耕地流转方式影响及重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1)共同影响纯农户与Ⅰ兼农户对耕地流转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文化素质、农户耕地资源禀赋、农户农业技术培训、农户低保覆盖;(2)共同影响Ⅱ兼农户与非农户对耕地流转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非农就业地点;(3)影响纯农户与Ⅰ兼农户选择不同耕地流转方式的农户兼业行为特征,显然多于Ⅱ兼农户与非农户。研究结论:提高纯农户与Ⅰ兼农户文化素质,强化耕地流转认知,加大农业技术培训力度以及提高农户的低保覆盖率,对于促进耕地流转以及开展多种形式的流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应当加快建立城...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曲朦 赵凯 周升强
本文基于河南、宁夏两省873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利用DEA和Tobit模型,从测算农户小麦生产效率入手,分析了耕地流转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并探讨了农户生计分化在耕地流转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以期在现阶段农户不断分化的现实背景下,为完善耕地流转相关政策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显示:①耕地转入通过土地规模效应正向影响小麦生产规模效率,进而提升小麦生产综合效率;耕地转出通过要素溢出正向影响小麦生产技术效率,进而提升小麦生产综合效率。②农户生计分化在耕地流转对小麦生产效率的影响过程中具有调节作用:在农户生计分化的调节作用下,耕地转入对小麦生产综合效率的正向影响减弱,耕地转出对小麦生产综合效率的正向影响增强。③耕地转入面积对小麦生产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呈现"倒U型"影响,在流转规模分别到达46.277亩和37.125亩之后,耕地转入面积对小麦生产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由正转为负;耕地转出面积对小麦生产综合效率表现为直接的正向影响。最后,提出了完善耕地流转市场,加强农户非农技能培训,以及大力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山区耕地撂荒程度及空间分布——基于全国山区抽样调查结果
耕地流转农户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396户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现状的调研
收入非农化对农户小麦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河北省的调查数据
农户转入耕地及其“非粮化”种植行为与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河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
农民土地权益状况的调查研究——来自福建省A县15个行政村300户农户的抽样调查
农民合作社“农超对接”的流通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江西省的抽样调查数据
我国农村耕地流转基本特点、区域差异及政策优化——基于8省农户调查的数据
基于精准识别指标体系的西藏贫困农牧民生计入户调研——山南市8县抽样调查
农户行为视角下的耕地流转对耕地面源污染的影响分析——基于湖南省资兴市的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