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04)
2023(14381)
2022(12171)
2021(11541)
2020(9862)
2019(22928)
2018(22852)
2017(43109)
2016(23914)
2015(27260)
2014(27306)
2013(26323)
2012(24304)
2011(21854)
2010(22053)
2009(20259)
2008(20053)
2007(18192)
2006(15720)
2005(13783)
作者
(65409)
(55429)
(54802)
(52483)
(34807)
(26607)
(25241)
(21594)
(21088)
(19552)
(18746)
(18497)
(17202)
(17083)
(17079)
(17071)
(16898)
(16099)
(15898)
(15850)
(13665)
(13662)
(13499)
(12849)
(12526)
(12457)
(12358)
(12207)
(11166)
(11090)
学科
(97550)
经济(97451)
(69357)
管理(60958)
(48121)
企业(48121)
(47856)
方法(47743)
数学(43089)
数学方法(42582)
农业(31543)
中国(28337)
(24199)
业经(23716)
教育(21093)
(18984)
地方(17832)
(17713)
贸易(17705)
(17699)
(17258)
理论(16323)
技术(15200)
(14839)
财务(14796)
财务管理(14753)
(14625)
企业财务(14025)
(13723)
银行(13695)
机构
大学(335027)
学院(333950)
(134376)
经济(131634)
管理(129342)
理学(112805)
理学院(111626)
管理学(109592)
研究(109163)
管理学院(108962)
中国(79205)
(69739)
(67353)
科学(65554)
(59539)
(53738)
中心(52715)
业大(52365)
农业(51952)
(50499)
(50396)
师范(50002)
研究所(48870)
财经(48230)
(44116)
北京(43591)
经济学(40835)
师范大学(40307)
(39580)
(38135)
基金
项目(225243)
科学(179439)
研究(170157)
基金(162742)
(140797)
国家(139278)
科学基金(120002)
社会(107343)
社会科(101392)
社会科学(101363)
(89502)
基金项目(85811)
教育(84003)
自然(76131)
(75833)
自然科(74394)
自然科学(74374)
自然科学基金(73047)
编号(72239)
资助(66257)
成果(59557)
(51899)
重点(51131)
课题(50068)
(49121)
(47111)
教育部(45147)
国家社会(43951)
创新(43733)
人文(43520)
期刊
(143072)
经济(143072)
研究(99286)
中国(68001)
(67497)
教育(58130)
学报(49635)
农业(45894)
(45824)
科学(45775)
管理(41751)
大学(39600)
学学(36154)
技术(32475)
(30185)
金融(30185)
业经(29088)
财经(23393)
(23029)
经济研究(21003)
问题(20308)
(19985)
统计(17114)
(16902)
技术经济(16132)
世界(15876)
图书(15738)
(15314)
理论(15158)
职业(14965)
共检索到4891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云波  杨家奇  
使用2014年、2016年和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系统测算了中国农村家庭的生计恢复力,并深入探究了农户生计恢复力对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异质性。研究发现:农户生计恢复力与家庭教育期望之间呈倒U型关系;缓冲能力和学习能力对家庭教育期望具有倒U型影响,自组织能力对家庭教育期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能够通过影响教育回报率对家庭教育期望产生作用;农户生计恢复力对男性户主、女性子代和高教育回报率地区家庭的教育期望影响更大,政府的财政教育支出降低了二者的关联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斯丽娟  
虽然扶贫政策的实施和经济增长的拉动对农村减贫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大量农户却仍处于贫困脆弱状态,这一问题是未来反贫困工作的重点。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FGLS和Probit模型实证检验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并进一步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的方法进行了全样本检验。从贫困特征和子女受教育阶段角度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教育支出显著降低了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分样本来看,对贫困家庭的降低程度大于非贫困家庭,所有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支出都能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增加对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的效应最大,高中及以上教育阶段次之,学前教育阶段的效应最小。增加社区控制变量后结论仍然稳健。机制检验发现,农户人力资本的增加和社会网络的增强是家庭教育支出影响贫困脆弱性的重要机制。据此,文章认为增加家庭教育支出是降低农户贫困脆弱性和实现长期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杨霞  黄诗盈  彭澎  
随着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相对贫困问题已成为中国贫困治理的重点,而教育在其中可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CFPS2018的微观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等,实证研究了家庭教育支出对农户相对贫困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教育支出能够通过实现非农就业转移和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来促进农户脱离相对贫困。其中,学校教育支出和校外教育支出都发挥了作用,并且校外教育支出的作用略大,因为适当且多样化的教育更有助于农户积累非农就业和农业规模经营所需的资本。与户主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农户相比,家庭教育支出更有助于户主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户脱离相对贫困,因为作为家庭基本教育支出的学校教育支出对后者的影响更大。未来,应重视教育在贫困治理中的重要性,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教育投入,构建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多元化教育体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玲萍  徐超  曹阳  
教育是促进社会阶层合理流动的阶梯。在收入不均衡情况下,低收入家庭有强烈的动机通过加大教育投入来实现收入阶层的改善。文章采用CFPS2014微观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对家庭教育消费的激励效应。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对家庭教育消费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一作用在不同组别呈现异质性:(1)收入差距对教育消费的影响在低收入家庭组显著,在高收入家庭组则不显著;(2)在有成员就读高中及以下教育层级的家庭组显著,在其他家庭组则不显著。在排除了消费的示范效应、克服了因忽视政府质量而导致的内生性偏误以及更换收入差距测度指标后,结果依旧稳健。研究表明,在教育机会平等化前提下,家庭会通过教育消费决策来实现收入阶层的改善。此外,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是规避居民"因教致贫"和"因教返贫"风险的重要手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思宇  程雅雯  陈晓宇  
基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家庭教育支出。机制分析表明,家庭教育支出的增长得益于数字金融发展对家庭流动性约束及预防性储蓄动机的缓解。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发展更有利于家庭物质或文化资本水平较低的弱势群体,且在金融发展低水平地区作用更明显,这体现了数字金融发展的普惠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谷宏伟  杨秋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这离不开教育投入的增加。大量关于中国教育公共财政的研究发现,中国政府在教育上的公共支出不足,而家庭的私人投资弥补了公共投资的不足。因此,解释中国教育的发展就需要从家庭这个微观的视角出发,了解私人投资的决定因素。本文在一次有关家庭教育支出情况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现代中国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特别发现家庭收入和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教育程度是两个非常显著的指标,这为我们解释中国近期教育发展问题提供了一个经验上的证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耿亚新  刘栩含  饶品样  
农户生计策略的影响因素对其生计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生计资本和区域特征下对生计策略选择影响的分析框架,使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5143个农户家庭数据,扩大研究对象范围,估算出我国农户生计资本储量;细化五大生计资本指标,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从生计资本和区域异质性两个维度考察其对影响生计策略选择的因素进行扩展研究,丰富了研究视角。结果表明:(1)我国农户生计资本指标值为2.169,储量较低,人力、自然、物质、金融和社会资本指标值分别为0.474、0.434、0.256、0.325和0.680,各项生计资本分布不均衡,存在较大差异。(2)从生计资本角度来看,家庭劳动能力、文化程度、健康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和人情往来支出与务工主导型、农兼型和兼农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地拥有情况、农副产品收入水平、土地资产水平和农用机械价值与务工主导型、农兼型和兼农型生计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3)从区域特征角度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比东北部地区更倾向于选择务工主导型、农兼型和兼农型的生计策略;相较于平原地区,丘陵地区会显著降低农户选择务工主导型和兼农型生计策略的可能;基础设施水平越高,越会增加农户选择农兼型生计策略的可能。基于研究结果,文章提出要加大农户教育培训、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和条件、继续引导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等差异化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董晓林  孙楠  吴文琪  
在中国农村地区,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和稀缺的金融资本往往制约了农户的创业决策。本文以静态职业选择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家庭融资对农户创业决策影响的理论模型,并采用CFPS2016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家庭融资对农户创业决策的直接影响和联动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农村家庭受访者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工作经历以及家庭正规和非正规融资的规模,对农户创业决策具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的研究证实,扩大外部融资规模对人力资本水平不同农户的创业决策影响不同。对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农户来说,外部融资支持政策对创业决策的促进作用不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单德朋  张永奇  
本文基于CFPS2018年微观样本,结合区域层面的宏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家庭老人照料对农户内部收入差距、财富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老人照料对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财富不平等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利用修正样本自选择偏差的双稳健IPWRA模型展开稳健性检验后,该研究结果依然显著。异质性分析显示,这种显著影响在市场化程度高、男性群体中更加明显。机制路径分析表明,家庭老人照料可以通过限制低收入农户的劳动参与,减少此类群体的工作收入,从而影响农户内部收入不平等;家庭老人照料能够通过提升房屋价格,间接拔高低收入农户“创业门槛”,从而降低其自主创业意愿,最终影响农户内部财富不平等。论文拓展了农村贫富差距及老龄化的相关研究,为改善农户内部分配格局创建了新的视角及研究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瑛  陈钰晓  田益豪  
准确识别贫困及致贫原因,是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关键。随着对致贫原因的深入剖析,信贷约束对贫困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采用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选取收入、生活水平、健康及教育四个维度8项指标,应用A—F "双界线法"从多个维度识别贫困农户。在精准识别贫困农户的基础上,研究信贷约束对多维贫困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信贷约束对收入、生活水平维度贫困的影响并不明显,但却会显著加剧健康、教育维度的贫困,多维度识别贫困更加精准,信贷约束是导致农户多维贫困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大力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加大扶贫小额贷款力度,帮助农户摆脱信贷约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良敏  丁士军  陈玉萍  
本文以2010~2016年四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农户微观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聚类分析和状态转移矩阵等方法,从农户生计策略变动的角度探寻农村劳动力转移增速减缓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4年非农业的数量保持上升趋势,2016年非农业明显下滑且主要向农业和农业兼业转变,兼业户的生计策略易变动。基于可持续的生计框架,构建生计策略动态性分析框架,并采用多项选择模型分析生计策略变动的影响因素,发现自然资本越高,农户生计策略更趋向兼业化变动;人力资本越高,越有利于农户向非农业变动;物质资本对农业化具有促进作用,金融资本对农业化具有抑制作用;农村土地转出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非农方向变动,农村土地转入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农业方向变动;平原地区农户的生计策略相对于其他地区更不稳定。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洋  华语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用可以缩小城乡鸿沟,推动智慧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洋  华语音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的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创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家庭的创业意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平均而言,上网的农村家庭比不上网家庭的创业概率高3.83%。同时,网络还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的创业收入,这些正向影响在纠正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存在。分组结果表明,网络使用对农村地区家庭和户主年龄在40岁以下家庭的创业意愿具有更强促进作用。机制分析表明,网络便利了农村地区社会交往和信息获取。这表明,积极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使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产生叠加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子兰  刘辉  袁礼  
采用三期CFPS混合截面数据,选取受教育年限、技能培训和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测量指标,考察了人力资本对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户主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家庭消费水平,人力资本对家庭消费的影响存在较明显的年龄效应和代际效应;从技能培训和健康水平来看,技能培训能够有效提升家庭消费水平,而健康水平对家庭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分位数回归表明,受教育年限和健康水平对家庭消费的边际效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技能培训对家庭不同类型消费的边际效应则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赵立娟  王苗苗  史俊宏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探讨农地转出行为与农户生计资本之间的关系对于实现农户可持续生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了土地转出视阈下农户生计资本测度的指标体系,利用CFPS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似不相关回归模型,分析农地转出户与非转出户的生计资本状况,探讨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两类家庭的生计资本水平总体均不太高,农地转出户的生计资本总值略小于农地非转出户。其中,农地转出户的金融资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水平明显高于农地非转出户,而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存量均低于农地非转出户,特别是自然资本的差异比较明显。农地转出行为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均造成了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农户的金融资本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此外,农户的生计资本还受到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等特征变量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非农就业机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强化农地转出户生计资本,促进其生计转型的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