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5)
- 2023(11787)
- 2022(10106)
- 2021(9574)
- 2020(8294)
- 2019(19198)
- 2018(19227)
- 2017(37942)
- 2016(20247)
- 2015(22802)
- 2014(22911)
- 2013(22655)
- 2012(20843)
- 2011(18706)
- 2010(18599)
- 2009(17224)
- 2008(16958)
- 2007(15370)
- 2006(13157)
- 2005(11377)
- 学科
- 济(88209)
- 经济(88115)
- 业(64467)
- 管理(56709)
- 农(47325)
- 企(43469)
- 企业(43469)
- 方法(42327)
- 数学(38251)
- 数学方法(37811)
- 农业(31139)
- 业经(21892)
- 财(21667)
- 中国(19967)
- 制(16659)
- 地方(16290)
- 贸(16220)
- 贸易(16215)
- 易(15806)
- 学(15051)
- 务(13340)
- 财务(13296)
- 财务管理(13262)
- 银(12779)
- 银行(12755)
- 企业财务(12589)
- 技术(12371)
- 行(12117)
- 环境(12086)
- 策(12035)
- 机构
- 学院(292059)
- 大学(287286)
- 济(124246)
- 经济(121938)
- 管理(118713)
- 理学(104057)
- 理学院(103082)
- 管理学(101344)
- 管理学院(100824)
- 研究(90436)
- 中国(70465)
- 农(64083)
- 京(57721)
- 科学(55405)
- 财(53730)
- 农业(49501)
- 业大(48619)
- 中心(45048)
- 所(44877)
- 财经(43844)
- 江(42541)
- 研究所(40858)
- 经(39983)
- 经济学(37278)
- 范(35705)
- 师范(35346)
- 北京(35043)
- 经济管理(34483)
- 经济学院(33899)
- 州(33547)
- 基金
- 项目(199723)
- 科学(158487)
- 基金(147050)
- 研究(145599)
- 家(127170)
- 国家(126065)
- 科学基金(109651)
- 社会(93989)
- 社会科(88806)
- 社会科学(88779)
- 省(78918)
- 基金项目(78764)
- 自然(71376)
- 自然科(69781)
- 自然科学(69763)
- 自然科学基金(68530)
- 教育(66549)
- 划(65036)
- 编号(60287)
- 资助(59546)
- 成果(46699)
- 部(45223)
- 重点(44006)
- 发(43016)
- 创(41626)
- 课题(39104)
- 创新(38862)
- 国家社会(38822)
- 教育部(38794)
- 科研(38774)
- 期刊
- 济(134414)
- 经济(134414)
- 研究(76459)
- 农(65392)
- 中国(49409)
- 农业(44239)
- 学报(43692)
- 科学(41540)
- 财(41263)
- 管理(38163)
- 大学(34178)
- 学学(32791)
- 业经(28842)
- 融(27431)
- 金融(27431)
- 技术(25610)
- 教育(22638)
- 业(21382)
- 财经(20898)
- 经济研究(19803)
- 问题(19206)
- 经(17797)
- 版(15489)
- 技术经济(15104)
- 统计(14850)
- 农村(14640)
- 村(14640)
- 商业(14249)
- 农业经济(14152)
- 世界(14101)
共检索到4107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妮妮 徐卫军
本文利用2008年中国山西省和江苏省的农户生活用电调查数据,基于农户炊事的自选择行为,利用Treatment-effects模型分析了农户生活用电消费行为。模型的估计结果支持农户在生活用电消费上存在能源的自选择行为,证明不考虑这一行为选择引起的内生性,会造成最小二乘法的过度估计。收入、"是否有单独的厨房"以及地域因素是影响农户炊事是否用电的重要因素;而炊事用电的农户比炊事不用电的农户平均一年多用电173度;农户的支出水平、常住人口、家庭人口的在家总居住时间对农户生活用电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中有老人的农户会比没有老人的农户用电少;大功率电器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空调、冰箱和电磁炉或微波炉。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妮妮 徐卫军 曹鹏宇
文章利用2005年中国农村固定观察点(9省)的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户生活能源消费模式的选择行为。研究发现,收入仍然是影响农户向清洁、高质能源转变的重要因素,其次是以私营企业经营为主和家庭经营工业的农户及教育因素。东部地区比中、西部地区更有可能选择清洁、高质能源;取暖度日和降温度日的值越大,农户使用高质能源的概率越高,且降温度日的影响要大于取暖度日。房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农户比房屋为砖木结构的农户更有可能使用高质能源,且房屋结构的影响大于面积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生活能源 农户 模式 升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妮妮 徐卫军
基于偏好相似理论,验证了将生活用电量作为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方法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间生活用电差异,同时进行城乡比较。结果如下:我国农村地区间人均生活用电的基尼系数为0.395,比1997年我国农村电网改造前仅下降了0.016;城镇地区间人均生活用电的基尼系数为0.149,低于全国各地区间(不分农村和城镇)人均生活用电的基尼系数0.214。这说明我国农村人均生活用电的地区不平衡性远远高于城镇,全国各地区间的人均用电不平衡主要源于各地区农村地区人均用电的不
关键词:
生活用电 城乡差异 基尼系数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双 祁春节 赵玉
本文利用湖北省209户农村家庭的入户访谈调查数据,首先运用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不同消费阶层农户消费行为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家庭消费决策者性别和年龄会影响家庭消费水平;风险偏好型的决策者倾向于增加即期消费而非预防性储蓄;家庭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数量会显著增加高消费农户的家庭支出,而这一因素对低消费农户家庭支出无显著影响;家庭收入水平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最大,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存在显著的消费异质性;收入预期对所有消费阶层的农户消费行为均产生了显著影响;农村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在高消费和低消费阶层中产生显著的消费引致效应;支付养老保险金不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萍 高建红 张亚欣 张金锁
文章利用陕西、河南2018年的专项入户调查数据,通过引入非农就业、农户生活能源组合、生计资本和环保意愿构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模型,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户实现生活能源“碳达峰”的路径。结果表明:人均务工收入对“低碳+中碳”能源组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农培训和务工地区类型对“低碳+高碳”能源组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务工人数占比对“低碳+高碳+零碳”和“低碳+零碳”能源组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务工地区类型能够通过社会资本影响生活能源组合;非农就业对生活能源组合的影响受到农户环保意愿的调节。农户实现生活能源“碳达峰”的路径是在科学引导务工人数占比和提升农户整体收入的基础上加强非农培训,引导农户进行更为广泛且深入的内外部交流,深度加强针对农户尤其是留守老人低碳用能政策的宣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洁 蒋雪松
用电量的科学预测对配电商生产规模的调整及营销决策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预测方法在收敛速度、预测精度以及适用性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局限。鉴于居民生活用电消费影响因素较多,还存在随机因素,因此选择灰色模型对其进行预测。在分析淮安市居民生活用电消费市场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根据2007-2013年淮安市居民生活用电量数据,基于灰色预测模型对淮安市居民生活用电消费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和分析。最后,提出了淮安市居民消费用电市场的开拓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飞 孔祥智
从种植户视角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苹果种植户与三类中介组织的行为关系规律,得出如下结论:分散的苹果收购商和种植户在苹果销售过程中需要中介组织发挥桥梁或纽带作用,目前,这个桥梁或纽带主要是由农民经纪人群体担当。苹果种植户组织化程度低使"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模式很难实现苹果贸易公司和苹果种植户之间产销的有效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了苹果产业组织化程度,但导致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扭曲,其中主要表现是在现行的政府主导型、龙头企业及大户控制型、村社结合型等主要类型果农协会中,苹果种植户不同程度受到政府行政干预、龙头企业及大户控制、乡村级组织操纵而处于被动地位,其利益难以保障,协会对种...
关键词:
苹果种植户 中介组织 选择行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向
居民生活用电占比上升是历史趋势,科学认识其波动规律的意义日益凸显。与美国相比,中国居民用电波动水平较高,但相对波幅较低。对于中美之间的这种差异,本文利用两国月度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进行了分析,发现用电惯性、气温变化、M2、CPI和PPI变化是造成居民用电同比波动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中美两国这些影响因素的差异,指出未来这些影响的差异将逐渐弱化。
关键词:
波动 自回归滞后模型 差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伟光 刘强 谢涛 李强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与需求水平是影响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浙江和陕西两省农户微观层面调查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正在向商品能源转变,尽管薪柴依然是该地区能源消费的主体,但商品性能源(电力、液化气)比重正在逐步提高,能源消费具有明显的组合特征。(2)收入水平是影响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与水平的主要因素,能源需求具有明显的"能源阶梯"特征。(3)地区差异、家庭生产结构(养猪数量)和户主年龄等特征也对...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文恒 朱虹颖 张馨 张敬飒
研究采煤地区农户生活用能的碳排放,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制定农村减排的相关政策。以渭北"黑腰带"中部白水县地下采煤区为例,采用对比分析法、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定量探究采煤地区农户生活用能的碳排放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采煤地区农户生活用能的碳排放(1 639.56 kg C/户)少于非采煤区(1 747.77 kg C/户),前者主要来源于煤炭、薪柴、电能,三类能源贡献了96%以上,煤炭达61.72%;后者主要为薪柴、煤炭、秸秆、电能,较分散多元,整体以薪柴(41.30%)为主。采煤地区农户商品性能源消费1 443.2 kgCe/户,非采煤区为1 014.4...
关键词:
碳排放 农户生活用能 采煤地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文恒 姜银苹
研究采煤地区农户生活用能,对于科学地制定区域农村用能政策,更好地认识区域经济发展、建设区域新农村、促进人地协调与社会和谐有重要价值。本文利用陕西渭北"黑腰带"白水县的调查数据,深入探究采煤对农户生活用能造成的影响。研究认为,煤炭开采破坏耕地,农户的非商品用能大减,多依靠煤炭、电能等商品能源,户均与人均用能的数量较非采煤区少;煤炭开采影响农户收入,影响农户生活用能的费用支出、结构与水平、行为与模式以及用能的正常机理,造成生活用能的贫困,影响生活质量;采煤区的农户生活用能受农业生产影响小,煤炭与电能的利用受家庭总收入影响大,非采煤区的农户农业收入(农业生产)与非商品能源作物秸秆、薪柴显著正相关,家庭总收入与商品能源煤炭、电能、液化气、太阳能显著正相关,进一步反映了采煤对区内农户生活用能造成了较大影响。
关键词:
煤炭开采 农户生活用能 影响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乐芬 马艳艳
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经历了农户需求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向政府供给的主导性制度变迁的发展,即地方政府政策主导成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发育的新的动因。在此背景下本文运用2013年对江苏省土地股份化进程中试点县区的调研数据,结合Logit选择模型,从农户行为选择角度出发,实证分析社员农户选择参加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满意度和非社员农户入社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股份化进程中,农户的行为选择意愿在政府组织行为起主导作用的同时受农户教育水平和家庭非农收入等特征影响外,关键还受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认可程度的影响,并从农户就业保障制度的完善、农村教育培训机制以及规范政府行为等方面提出政策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玉峰 邓衡山 陈菲菲 徐志刚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国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和激励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至关重要。但是,在我国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农户"被参与"合作社的现象屡见不鲜。基于构建农户参与行为"自选择"和"被参与"的理论框架,利用在江苏、吉林和四川3省18个乡镇获得的合作社相关数据,运用GLM模型,在合作社层面分析合作社官方发起和功能对农户参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功能较弱的合作社中具有官方背景的合作社参与率达53.5%,明显高于民间背景合作社(18.6%),而在功能较强的合作社中两者参与率没有明显差异;在民间背景合作社中,功能强的合作社参与率比功能弱的合作社高出15.8%,参与率与组织自身功能完善程度呈现出显著的正向关系,但官方背景合作社的参与率与其功能几乎没有关系,功能较弱的合作社参与率反而略高。研究表明,在目前的政策导向下,我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面临着严重的虚假参与问题,并且主要集中在具有官方背景且功能较差的那类"空壳"合作社之中。因此,我国合作社数量高速增长过程中的虚假参与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有关部门应开始着手提高合作社准入门槛、加强补助资金监管力度,并适时调整合作社扶持思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玉峰 邓衡山 陈菲菲 徐志刚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国家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和激励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至关重要。但是,在我国合作社发展过程中,农户"被参与"合作社的现象屡见不鲜。基于构建农户参与行为"自选择"和"被参与"的理论框架,利用在江苏、吉林和四川3省18个乡镇获得的合作社相关数据,运用GLM模型,在合作社层面分析合作社官方发起和功能对农户参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功能较弱的合作社中具有官方背景的合作社参与率达53.5%,明显高于民间背景合作社(18.6%),而在功能较强的合作社中两者参与率没有明显差异;在民间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