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12)
2023(14182)
2022(12235)
2021(11547)
2020(9898)
2019(22915)
2018(22846)
2017(43973)
2016(24396)
2015(27547)
2014(27687)
2013(27615)
2012(25671)
2011(23204)
2010(23836)
2009(22360)
2008(22438)
2007(20809)
2006(18549)
2005(16526)
作者
(72268)
(60816)
(60267)
(57379)
(38352)
(29108)
(27421)
(23808)
(22754)
(21992)
(20627)
(20350)
(19346)
(19180)
(18875)
(18697)
(18569)
(17726)
(17667)
(17435)
(15382)
(15061)
(14967)
(13861)
(13827)
(13749)
(13553)
(13403)
(12380)
(12312)
学科
(99629)
经济(99550)
(77644)
管理(75845)
(55910)
企业(55910)
(49573)
方法(43602)
数学(38491)
数学方法(37919)
农业(32691)
(26164)
中国(24406)
业经(24230)
地方(22900)
(21122)
(20332)
技术(18467)
(17936)
贸易(17929)
(17512)
(17425)
环境(17282)
(15895)
财务(15838)
财务管理(15798)
(15638)
银行(15603)
理论(14927)
(14906)
机构
学院(348610)
大学(342500)
(139512)
管理(136670)
经济(136100)
研究(117671)
理学(115652)
理学院(114351)
管理学(112152)
管理学院(111467)
中国(92917)
(77421)
科学(75079)
(73128)
(64378)
(61612)
农业(59793)
业大(58951)
(57083)
中心(56858)
研究所(55748)
财经(49066)
北京(45682)
(45555)
师范(45129)
(45058)
(44260)
(43088)
(41383)
经济学(40062)
基金
项目(227605)
科学(177735)
研究(166362)
基金(161929)
(141385)
国家(140148)
科学基金(119216)
社会(102478)
社会科(96775)
社会科学(96741)
(93181)
基金项目(85904)
自然(77939)
(76767)
自然科(75976)
自然科学(75958)
教育(75347)
自然科学基金(74519)
编号(69906)
资助(66472)
成果(56432)
重点(51244)
(50355)
(49433)
课题(47995)
(47169)
创新(44098)
科研(43568)
计划(42049)
大学(41383)
期刊
(164659)
经济(164659)
研究(98173)
(76769)
中国(74229)
学报(56171)
科学(52281)
农业(51752)
(51059)
管理(48370)
大学(42231)
学学(39872)
(35896)
金融(35896)
教育(35577)
技术(33450)
业经(31508)
(28245)
财经(23090)
经济研究(22728)
问题(22412)
(19807)
技术经济(19452)
(19210)
资源(18464)
统计(17549)
科技(17324)
图书(17102)
现代(16478)
(16389)
共检索到5354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瑛  王娜  李向菲  王咏红  
本研究利用Probit模型对农户特征因素、耕地特征因素、农业生产财政和管理特征因素及其他外源性因素对农户采纳决策(保护性耕作、施用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的影响情况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受访农民一般年龄较大,受教育水平较低,且对可持续农业生产缺乏了解;农户和耕地特征方面的因素是影响采纳决策的主要因素,国家政策和农业收益是受访农民选择的影响其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瑛  王娜  李向菲  王咏红  
本研究利用Probit模型对农户特征因素、耕地特征因素、农业生产财政和管理特征因素及其他外源性因素对农户采纳决策(保护性耕作、施用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的影响情况进行估计。结果表明,受访农民一般年龄较大,受教育水平较低,且对可持续农业生产缺乏了解;农户和耕地特征方面的因素是影响采纳决策的主要因素,国家政策和农业收益是受访农民选择的影响其采纳决策的重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婷  何可  张俊飚  童庆蒙  程文能  
为了解农户对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意愿,利用湖北省农村地区的调查数据,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表明:1)80.73%的农户愿意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技术收益预期是影响农户采纳意愿的关键因素。2)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及知觉行为控制均显著影响农户采纳意愿。具体而言,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和技术学习容易程度对农户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3)不同技术收益预期、邻里效应影响及技术学习容易程度限定下,农户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种植规模对高收益预期农户采纳意愿影响更强;受乡邻行为影响越大的农户对技术学习容易度要求越高;对认为技术学习较难的农户而言,农技部门提供技术帮助是影响其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制定差异化的技术采纳鼓励政策,切实推进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和实施。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岳梦  张露  张俊飚  
利用湖北省1 710份农户的微观数据,运用Double-hurdle模型,实证分析土地细碎化对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1)总体来说,土地细碎化对农户是否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以及采纳密度(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面积/总农地经营面积)均产生负向影响;(2)对男性和低自我效能感知主体而言,土地细碎化对其是否采纳环境友好型技术决策和采纳密度决策均产生负向影响;而对女性和高自我效能感知主体,则未产生显著影响;(3)土地细碎化对强社会网络主体的是否采纳决策产生影响,对其采纳密度决策不产生影响,土地细碎化对弱社会网络主体的是否采纳和采纳密度决策均产生负向影响;(4)土地细碎化对低农业收入依赖主体的采纳密度决策以及高农业收入依赖主体的是否采纳决策产生负向影响,对低农业收入依赖主体的是否采纳决策以及高农业收入依赖主体的采纳密度决策不产生影响;(5)土地细碎化对平原地区农户的是否采纳决策不产生影响,对其采纳密度决策产生影响,土地细碎化对非平原地区农户的是否采纳和采纳密度决策均产生负向影响。据此,建议着力推进高水平良田建设,激励农户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决策的政策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农户异质性影响,实施精准施肥政策,并充分考虑不同自然环境特征(如地形等)的影响,针对平原和非平原地区的农户,采取差异化的激励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建华  杨海余  贺正楚  
本文在对技术采纳农户决策行为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户对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采纳程度。结果表明,在现行农业经营制度下,农户对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普遍采纳不足。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好友型技术的农户采纳限定因素包括需求意愿、政府驱动式推广体系以及学习能力等。突破既有限定,发挥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福利效应,需政府、市场、涉农组织、农技推广机构以及农户自身各方面因素复合发生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曙东   王颖  
环境友好型新型肥料是实现化肥减量增效与农业绿色生产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花生主产区528个花生种植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边际处理效应模型考虑了异质性效应,揭示了农户的决策动机,探讨了新型肥料对成本收益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施用新型肥料增加的成本是影响农户采纳决策的核心要素,农户事前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比较差异、风险偏好、食品安全意识等进一步影响了农户的选择行为;(2)新型肥料减量增效作用显著,减少了化肥施用量,增加了花生单产和收益,但也显著提高了生产成本,改变了要素投入成本,使施肥成本增加一倍以上,同时降低了农药和雇工成本;(3)从作用机制看,新型肥料通过提高单产和收购价格增加了收益,通过“减施效应”减少了施肥成本,但未抵消“价格效应”对施肥成本的推动作用。此外,新型肥料施用的“时间效应”进一步影响了成本收益,短期内经济效益不明显,节本增收效果需要在长期实现,且不同规模农户的成本收益有明显的异质性。基于此,本文认为新型肥料的推广要考虑农户认知和施用后的经济效益,并对此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洪志  刘伟  
基于388份农户的调研样本数据,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情况分别构建二元选择Logit模型,定量分析政策工具刺激影响的效果。结果表明监管约束与惩罚、补贴、信息诱导3种政策工具的刺激对总体样本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为进一步验证政策工具在不同地区刺激的影响效果,分别对样本中属于大西南(非平原)和华北平原两类地区农户采纳行为进行分析比较,发现监管约束与惩罚、信息诱导措施在两类地区中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效刺激农户采纳该技术;补贴激励措施在非平原地区中的影响不显著,未起到预期效果,而在平原地区中对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蔡荣  韩洪云  
本文利用山东省348户苹果种植户的实地调查数据,首先运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的因素,然后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析影响农户参与合作社程度的因素。研究发现:57.76%样本农户已参与合作社,社员农户普遍存在未将所生产苹果全部售给合作社的现象,即参与合作社的程度具有差异性;苹果种植面积、苹果收入比重、苹果质量、市场价格水平和果品市场距离等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户主文化程度、市场价格波动等对农户是否参与合作社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已经参与合作社的农户中,风险态度、苹果种植面积和苹果质量等对参与合作社的程度具有明显的正向效应,市场价格水平对参与合作社的程度...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杨  王小楠  西爱琴  吴蕾  
基于我国山东省东、中、西部的青岛、潍坊、菏泽325个有机菜农的调查数据,以技术采纳与利用整合理论为支撑,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有机农业采纳时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促进因素对农户有机农业采纳时机具有显著影响,社会影响对农户有机农业采纳时机的影响并不显著。提出应加强宣传引导,以提高农户对有机农业的认知水平;加强有机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以降低农户生产难度;在进一步发挥食品安全监管作用的同时,出台有机农业的具体鼓励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杰  齐振宏  陈雪婷  杨彩艳  
基于湖北、湖南和安徽省共980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和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从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社会资本对农户采纳稻虾共养技术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社会参与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社会网络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效果不显著;2)社会信任对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即信任周围邻居传播的技术信息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和采纳程度,而信任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传播的技术信息仅显著正向影响农户技术采纳行为;3)从不同经营规模探究发现,对于规模户而言,参与技术推广活动、信任农技推广单位传播的技术信息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于小农户而言,参与村集体选举活动、信任周围邻居和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传播的技术信息对其技术采纳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在未来技术推广过程中应更加重视社会资本对农户技术采纳决策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咏梅  张漫  王圣伟  刘刚  
以山东省滨城区为研究对象,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来源进行解析及评价。通过对表层土壤中7种重金属(Pb、Hg、Cu、Cd、Cr、As和Zn)及速效磷、速效钾进行主成分分析,探讨研究区内土壤重金属形成原因,并采用单因子指数和加权综合指数法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的土壤中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未超过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部分样点中Pb、Cd、Cu和As总量超过背景值,超出比例分别为38.3%、46.8%、42.6%和14.9%。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7种重金属的富集原因存在差异,其中重金属Hg、Cd、Cr和As主要源于化肥、农药、有机肥的过量施用以及灌溉用水受污染;...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昊  夏英  李芸  
通过构建一个两期动态投融资的理论框架,分析信贷需求抑制、非农收入对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黑龙江、浙江、河南和四川4省957份农户数据采用IV-Heckit和cmp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以家庭其他成员参与金融项目数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信贷需求抑制问题,信贷需求抑制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及强度,非农收入对此有明显的缓解作用;非农收入对于资金需求大、普及程度高的有机肥采用影响显著,对资金需求小的秸秆还田采用影响不显著。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渠道建设、推动绿色金融、深化金融创新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科艳  陈利根  刘珍珍  
本文基于苏、鲁、黑三个粮食主产区的1024个水稻、小麦及玉米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决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决策者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及兼业化程度等农户禀赋对秸秆还田技术采纳都有显著的影响;秸秆还田作业补贴及秸秆利用核查对农户技术采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秸秆还田技术的采纳在作物间存在差异。本文认为政府可以对不同类型的农作物采取差异的秸秆综合利用支持政策,短期内继续实施秸秆还田作业补贴和效果核查,长期则应提高机械化还田作业质量,加强补贴政策宣传,提高农户技术采纳的持续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何悦  漆雁斌  汤建强  
[目的]化肥过量使用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科学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已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方法]文章利用四川省12个区县380户柑橘种植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析柑橘种植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与环境友好型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柑橘种植农户对过量施肥风险的认知和测土配方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存在相关性;文化程度高、柑橘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大、种植面积大、种植年限长、对“三品”农产品的认知水平高和接受过技术培训的柑橘农户,对过量施肥风险存在一定的认知;在具备上述特征的基础上,外出务工劳动力占比低的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更愿意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结论]通过校地合作、“三品”农产品认证、市场规范、制定生产标准等措施,提高柑橘种植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促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采纳,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颖  王立刚  张彦东  杜艳芹  甘寿文  王丽英  
秸秆还田是保护耕地资源、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绿色生产技术。农户作为秸秆还田技术的实际应用者,参与环境保护为公众带来生态福利,理应获得合理的补偿。现行的秸秆还田补贴政策,采用基于成本测度的补偿标准,低估了农户技术采纳的意愿,导致补偿标准过低,难以获得农户的响应。为了发挥补偿政策的激励作用,推动秸秆还田技术持续发展,本文从农户支付意愿的视角,基于河北省徐水区301份调查问卷数据,运用Prob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探明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影响机理:教育年限、灌溉次数、问题求助、还田作用及WTP投标值占比等5个因子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秸秆还田费用的支付意愿,而劳动力比率与支付意愿呈负相关;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对数回归模型,测算得出徐水区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支付意愿为564.9元/hm~2。最后,提出秸秆还田技术生态补偿政策建议:一是给予普通农户420元/hm~2的补偿,相关人员6元/hm~2的报酬;二是建议设立单独的"补贴服务中心",负责补贴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三是健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并针对老龄化家庭提供完善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