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7)
2023(15919)
2022(14024)
2021(13398)
2020(11193)
2019(25746)
2018(25943)
2017(50407)
2016(27512)
2015(31077)
2014(31163)
2013(30470)
2012(27981)
2011(25306)
2010(25828)
2009(23818)
2008(23222)
2007(20713)
2006(18547)
2005(16313)
作者
(80733)
(67731)
(66950)
(63819)
(42685)
(32397)
(30322)
(26586)
(25471)
(24165)
(22761)
(22646)
(21492)
(21344)
(20943)
(20703)
(20200)
(19902)
(19261)
(19142)
(16912)
(16736)
(16542)
(15524)
(15251)
(15168)
(15032)
(14876)
(13722)
(13441)
学科
(109293)
经济(109183)
(82428)
管理(79382)
(60412)
企业(60412)
方法(50054)
(49552)
数学(43670)
数学方法(42898)
农业(32921)
中国(27361)
业经(26970)
(26055)
(23944)
地方(21659)
(20843)
环境(19475)
(19177)
贸易(19166)
理论(18822)
(18677)
(18207)
技术(17381)
(16540)
(16516)
银行(16493)
(16364)
(16150)
财务(16065)
机构
学院(393049)
大学(388559)
管理(156935)
(154180)
经济(150688)
理学(136324)
理学院(134913)
管理学(132134)
管理学院(131464)
研究(130252)
中国(98978)
科学(83175)
(82840)
(81156)
(68537)
(66245)
业大(65741)
农业(62689)
中心(60889)
研究所(60507)
(58827)
财经(54675)
北京(52026)
(50880)
师范(50373)
(49733)
(47500)
(46763)
经济学(43981)
经济管理(42491)
基金
项目(268901)
科学(210379)
研究(195522)
基金(193378)
(169390)
国家(167935)
科学基金(143794)
社会(120666)
社会科(114006)
社会科学(113976)
(106656)
基金项目(102076)
自然(95259)
自然科(93010)
自然科学(92987)
自然科学基金(91286)
教育(89740)
(89152)
编号(81568)
资助(81085)
成果(65503)
重点(59951)
(58688)
(57562)
课题(55563)
(55389)
创新(51535)
科研(51105)
教育部(49572)
大学(49533)
期刊
(171581)
经济(171581)
研究(109786)
(79623)
中国(75629)
学报(64399)
科学(58740)
管理(55088)
农业(54185)
(50188)
大学(48974)
学学(46364)
教育(43410)
技术(36515)
(35852)
金融(35852)
业经(32832)
(26933)
财经(25245)
经济研究(25178)
问题(22925)
(21483)
图书(20610)
(20194)
技术经济(19906)
科技(19558)
理论(18467)
统计(18371)
资源(18220)
业大(17915)
共检索到5735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林秀  徐晓明  
本文运用农户经济学理论分析了中国张家港和兴化两地农民在不同政策环境下的生产行为以及农户行为对国家政策执行效果的影响。模拟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政府对农产品生产的限制不利于农民增加收入,也不符合比较利益原则。因而,取消限制会使农户生产发生很大变化,农户收入有大幅度提高,但同时只是减少某些农产品的供给。而这种变化在经济不发达区要较发达区为大。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民增加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从比较优势原则看,国家若单纯利用提高价格来鼓励农民生产并不是唯一经济有效的措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竹芹  张秋虹  
运用中国26个省区数据进行面板模型回归,分析农业政策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近年来实行的财政支农、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等政策对提高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于中西部地区尤其如此。产业结构对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影响显著,说明工业化和城镇化对耕地过度占用是威胁中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农资价格上涨也会影响粮食种植面积。因此,应继续大力执行财政支农政策,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严格控制工业化和城镇化对耕地的侵蚀,从而提高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程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汪雨雨  姚万军  张文  
农户模型中的可分性和不可分性可以区分农户消费行为与农业生产行为之间的不同关系。可分性情况下农户的消费决策和生产决策相互分离,农户仅从农业利润最大化角度考虑劳动投入;而不可分性农户的劳动投入则受其消费函数影响。本文使用CHIP (2013)数据,用OLS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检验得出中国农村整体呈现不可分性的结果。再按照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结合农户人均耕地面积多、中、少三种规模细分成九组进行检验,得出东、中部地区人均耕地面积较多的农户呈现可分性。两种不同的农户主体其消费和生产行为的决策都不尽相同,政府在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时应考虑两者间的不同,提出合理的政策推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欢欢  邱枫  
本文主要研究了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不同类型农户在应对风险状态下的最优生计决策组合,运用Target-MOTAD模型得到以下结果:第一,风险系数增加,农户期望收入总体增加。第二,生计决策过程追求生计效用最大化,生计风险最小化。第三,农业生产中偏向于种植蔬菜。第四,季节性务工深受农户欢迎。第五,旅游经营中,资本贫乏农户偏向于开设季节性的农家乐和摆设路边摊,而常年性的农家乐、民宿和旅游商店更适合资本富裕农户。总之,通过制定与生计匹配的生计决策,可以弱化农户风险意识,提高农户收入水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聂英  董娜  孔祥露  
基于吉林省大安市3个乡镇6个样本村302个玉米种植户的抽样调查问卷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多因素作用下农户对玉米膜下滴灌技术选择行为的决策机理,并对农户选择节水技术的行为因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在农户层面为农业节水技术的推广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连翠  陆文聪  
基于粮食主产区安徽省塘溪村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数学规划方法,构建农户模型,并根据调查地区的现实状况,设置补贴强度、农资要素价格、农产品价格以及土地经营规模变化等情景条件,模拟研究粮食补贴政策在不同情景条件下对农户粮食生产和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显示,粮食补贴政策的增产增收效应与农产品价格变化呈现出正比关系,但与要素价格变化呈现反比关系,且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的负面影响明显超过粮食补贴政策的激励效应;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有助于发挥粮食补贴政策对农户粮食增产和家庭增收的乘数效应。建议提高粮食补贴标准,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规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逐步建立粮食补贴与农产品价格、尤其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建  程久苗  费罗成  徐玉婷  周翼虎  
基于安徽省宿州、界首、郞溪、肥西和凤阳5县市的农户问卷调研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以结构方程模型为数理分析工具,从内在心理特征角度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行为意愿,揭示农户心理决策过程,构建农户心理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决策过程中,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影响最大,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次之,主观规范影响相对较小;行为态度以工具性态度影响为主,流转收益、可持续生计等是构成行为态度的主要因素;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意愿表达,亦能直接影响行为发生;主观规范中村组意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程建  程久苗  费罗成  徐玉婷  周翼虎  
基于安徽省宿州、界首、郞溪、肥西和凤阳5县市的农户问卷调研数据,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框架,以结构方程模型为数理分析工具,从内在心理特征角度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行为意愿,揭示农户心理决策过程,构建农户心理决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农地流转决策过程中,农户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均对决策有显著影响,其中行为态度影响最大,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次之,主观规范影响相对较小;行为态度以工具性态度影响为主,流转收益、可持续生计等是构成行为态度的主要因素;知觉行为控制影响意愿表达,亦能直接影响行为发生;主观规范中村组意见影响最大,流转政策设计应重视基层自治组织;农户流转行为与意愿大多一致,若存在差异则主要源于家庭资源禀赋、市场环境和政策制度等客观因素对农户决策的调控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时明国  裴荆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黄河清  潘理虎  王强  郑林  
为探讨人工社会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创建了一个模拟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人工社会模型(LUC-ASM)。该模型以农户和农民为两类主体(agents),模拟分析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和政策影响下,两类主体对自己承包土地利用方式的微观决策所可能产生的宏观效应及其时空变化特征。以鄱阳湖区一个现实村落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农户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行为特征为准则,利用LUC-ASM模型模拟未来30年内该村落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未来这一地区土地利用的变化与人口增长结构调整方式、国家土地利用与环保政策、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城市化的影响下,该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将会出现短缺,农村土地有可能被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彭长生  王全忠  李光泗  钟钰  
2014年,中国稻谷最低收购价达到顶峰后开始连续下调,由此产生的调整预期对水稻生产形成较强的价格风险冲击,农户做出何种行为响应值得关注。本文基于湘、赣两省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2018年,两省水稻种植总面积均有所下降,小农户多选择"调面积",而大农户则更多选择"调结构"。进一步采用修正的Nerlove模型分析发现,滞后期种植面积、农业生产要素流动性、水稻种植收入预期等是影响农户决定水稻种植面积及调整的重要变量。价格下调预期对水稻种植面积及变动的影响并不显著,对种植结构调整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稻谷最低收购价持续下调初步显现出种植结构调整效应和质量结构升级效应。随着土地进一步向大农户集中,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对中国水稻的产量风险整体影响较小。相关部门应密切关注收购价下调的风险累积,利用本轮稻谷最低收购价调整的条件,加快稻谷市场化改革步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立华  杨国靖  张明军  程国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志海  麦尔旦·吐尔孙  王雅鹏  
利用江汉平原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土壤保护认知与行为决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壤保护认知水平存在差异,且农户的土壤保护认知与其行为决策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户主教育程度、农户土壤保护认知与耕地块数是影响所有类型农户土壤保护行为决策的显著因素;是否租入土地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对纯农户土壤保护行为有显著影响;人均耕地面积对I兼农户有显著影响;户主是否兼业与家庭非农就业比例对II兼农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对III兼农户有显著影响。由此提出建议:提高各类农户土壤保护认知,缩小农户行为决策与认知差距的关键在于加强土壤保护知识与技术的宣传,培养农户土壤保护意识与技能,并通过土地整...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柳海燕  白军飞  仇焕广  习银生  徐志刚  
本文以农户粮食销售的利润最大化为基础,建立了一个农户层面上的粮食两期销售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推导了粮食仓储条件和家庭流动性约束对农户粮食销售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玉米为例系统研究了粮食仓储条件和家庭流动性约束对于农户粮食销售时机选择的影响。根据对黑龙江、吉林、山东和河南4省64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和实证模型分析,研究表明,拥有条件较好的专门储存玉米的设施的农户会推迟其玉米销售时机,其元旦前和春节前销售玉米的比例较少,且最后一次销售玉米的时间较晚。相反,流动性约束会促使农户提前其玉米销售行为。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方松海  
对于家庭经济活动的研究,"闲暇效用"并非一个恰当的处理方式。本文引入更为本原的劳动负效用概念以替代闲暇效用,重新构建农业家庭生产决策模型。新模型区分了家庭自有劳动与雇佣劳动,劳动负效用与消费正效用之间的平衡构成新的均衡点,家庭的预算约束也从资本利润放大到了全要素的纯收益,利润最大化只是特例。分析表明,新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农户生产决策理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争议,可为不同类型的农户经济活动提供统一的理论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