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9)
2023(15062)
2022(13025)
2021(12105)
2020(10214)
2019(23029)
2018(22795)
2017(44388)
2016(24140)
2015(26941)
2014(26491)
2013(26411)
2012(24147)
2011(21931)
2010(21665)
2009(19951)
2008(19321)
2007(17019)
2006(14942)
2005(12707)
作者
(71688)
(59967)
(59316)
(56374)
(37620)
(28840)
(26553)
(23658)
(22629)
(21025)
(20252)
(20158)
(18746)
(18602)
(18221)
(18204)
(18183)
(17631)
(17107)
(16880)
(15210)
(14616)
(14366)
(13680)
(13498)
(13259)
(13171)
(13137)
(12081)
(11954)
学科
(98547)
经济(98430)
(73114)
管理(66681)
(51404)
企业(51404)
(48234)
方法(46001)
数学(40768)
数学方法(40413)
农业(31983)
业经(24936)
中国(24007)
(23834)
(20582)
地方(19399)
(18690)
贸易(18683)
(18289)
(18149)
技术(15740)
环境(14894)
(14818)
财务(14760)
财务管理(14730)
(14324)
银行(14260)
企业财务(14006)
理论(13826)
(13524)
机构
学院(345023)
大学(344126)
管理(138607)
(137885)
经济(135114)
理学(122078)
理学院(120781)
管理学(118719)
管理学院(118129)
研究(113624)
中国(84757)
(79163)
科学(73410)
(71685)
业大(62162)
农业(61633)
(59271)
(57500)
研究所(52874)
中心(52696)
财经(48848)
(48838)
(44865)
北京(44247)
(43343)
师范(42835)
经济学(40505)
(40157)
(39583)
农业大学(39475)
基金
项目(245950)
科学(192342)
基金(179569)
研究(174959)
(158658)
国家(157308)
科学基金(134335)
社会(110998)
社会科(104892)
社会科学(104865)
基金项目(96602)
(96257)
自然(89203)
自然科(87133)
自然科学(87108)
自然科学基金(85594)
(80812)
教育(78485)
资助(72862)
编号(70987)
成果(55590)
重点(54537)
(54097)
(52374)
(51071)
创新(47607)
科研(47565)
课题(47226)
国家社会(45714)
教育部(45669)
期刊
(147473)
经济(147473)
研究(94217)
(78611)
学报(62689)
中国(60709)
科学(54684)
农业(53231)
大学(47005)
学学(44984)
管理(44932)
(41876)
(31032)
金融(31032)
教育(30983)
业经(30087)
技术(26305)
(25408)
财经(23096)
经济研究(21929)
问题(20775)
(19501)
(18841)
科技(17981)
业大(17923)
理论(16376)
技术经济(16266)
图书(15806)
资源(15422)
商业(15353)
共检索到484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杨宇  王金霞  黄季焜  
华北平原作为中国的粮食主产区和严重干旱事件发生频繁的区域,如何提高该区域农户灌溉适应能力对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华北5省889个农户的1663小麦地块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两阶段的思路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户实施灌溉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和评估其成效。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相对正常年,在受灾年中严重干旱事件的发生显著地促使农户提高了约17.4%的灌溉频次,同样也增加了约6.6%的小麦单产损失;(2)灌溉适应行为的确在抵御和减缓严重干旱事件对小麦单产产生的负面影响上起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具体而言,每增加50%的灌溉次数(相当于增加0.9次),可以挽回14.2%的小麦单产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宇  王金霞  黄季焜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阶段的计量经济模型系统去分析采用农田管理适应措施的影响因素及评估措施对农业生产风险的影响。结论表明,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显著刺激了农户增加农田管理措施强度(增量性的适应措施),同样,极端干旱事件的发生也显著提高了生产风险,但是影响程度在采用与未采用农田管理适应措施之间有显著差异;资金、技术及物质支持的抗旱政策对采用农田管理措施有显著的激励效果,而因灾情预警信息传播渠道和来源的局限性则限制了其发挥预期正向效果;农田管理适应措施的采用显著地降低了极端干旱事件引致的生产风险;农户年龄、教育水平及土壤质量等农户和地块特征也显著地影响了农户的决策行为和生产风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小云  刘慧  杨育凯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挑战,明确农户生产行为是否受此影响,是进一步研究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关键。以华北平原为例,基于问卷调查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微观农户生产要素投入行为,评估干旱及生计资本等因素是否影响农户生产要素投入及其影响在不同类别农户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干旱影响农户生产要素投入行为,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是农户应对旱灾的主要措施之一。生计资本差异也对农户生产要素投入行为构成显著影响,尤其是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越丰厚,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相对越少。此外,农户内在特质和外在自然经济条件也是影响农户生产要素投入行为的重要因素,包括农户家庭基本状况、...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国亮  侯军岐  
对农户采纳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陕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采用Logistic模型,运用SPSS软件对影响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因素的实证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因素中的中度缺水、初中、农业收入占比、村人示范、户主年龄、接收信息以及高中及以上等7项因素对采纳行为影响显著,而耕地面积和民间组织对农户采纳行为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亩水费等因素则影响不显著,并根据实证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国勇  陈彤  
本文在对新疆焉耆盆地农户灌溉行为选择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Log it模型,分析研究了影响干旱区农户灌溉行为选择的因素。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提高干旱区少数民族农户的科技文化水平、加强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培训力度、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集中统一种植、加大政府对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的资金扶持力度等对于推进干旱区农户积极采取节水灌溉技术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红梅  王克强  黄智俊  
本文从影响农户学习节水灌溉技术的因素分析入手,运用二项LOGIT模型,探讨影响农户学习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建立水权交易制度以提高和保护农民对剩余水权的处分权利、加大培育用水者协会等民间组织、提高农民在节水灌溉技术学习和采用有关决策中的公众参与、提高信息化水平(如普及电话等)、加大对节水技术的宣传普及教育、提高农户的文化水平,对提高农户学习节水技术的积极性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骥  蔡晓羽  
本文以河北省和山东省的3个农业县8个村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Logit二元选择模型对农户在种植粮食作物时降低氮肥施用量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农户降低氮肥施用量意愿的因素除了家庭收入、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基本的特征变量外,还主要有农户对化肥施用是否过量和化肥施用是否有污染的认识、是否接受过农业推广站提供的施肥指导、是否施用有机肥以及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本文提出引导农户合理施肥、降低氮肥施用量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马骥  
本文以2006年对河北省和山东省200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对华北平原农户冬小麦和夏玉米两种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农户存在化肥施用过量倾向,而影响农户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量的因素除了化肥价格、家庭非农收入、农业劳动力文化程度等基本的特征变量外,还主要有土壤质量、农户粮食作物种植目的、农户是否接受过农业推广站提供的施肥指导、是否施用有机肥以及农户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马培衢  刘伟章  祁春节  
本文在交易费用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根据实地采集的湖北漳河灌区农户灌溉的微观数据,采用计量分析的方法,论证了农户灌溉方式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水渠过水能力、水利资产控制权安排和农户的资源禀赋状况等因素对农户灌溉方式选择行为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优先选择一种基本灌溉保障率较高的灌溉方式的前提下,农户会选择灌溉费用最小化的灌溉方式。联户合作灌溉方式和适当的水利资产控制权安排有利于灌溉用水费用的节约;但受灌溉用水交易的不确定性和资源禀赋的约束,农户的合作灌溉行动只能局限于狭小的范围内。本文指出,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投资,改善渠系过水能力,实行适当的水利资产控制权安排及提高农户支...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秦欢欢  孙占学  高柏  
针对华北平原可持续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用MIKE SHE模型和SD模型耦合的方式,设定现状保持、农业节水和南水北调等3种情景,模拟2014~2028年农业节水和南水北调对华北平原可持续水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农业节水的实施对华北平原可持续水管理有一定影响,模拟期末的缺水指数下降15.8%,非充分灌溉和减少灌溉量分别使得地下水储量恢复约0.06和0.12 m;(2)南水北调显著降低缺水指数(下降50.7%),地下水水位和含水层储量出现较大的恢复(含水层储量恢复1.12 m);(3)华北平原短期内无法解决缺水问题,但通过多种途径结合,倡导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引入区域外的水,可以有效地缓解华北平原的缺水问题,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杰  许朗  吴东立  
很多地区节水技术的应用并未带来农业灌溉用水总量的下降。通过应用中国华北平原地级(直辖)市2000—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和LMDI指数进行分解,测算出节水技术带来的农业灌溉用水反弹量和预期农业节水量。结果表明:中国华北平原节水技术引起的农业灌溉用水反弹效应均值为15.02%,这表明华北平原整体并未完全达到节水技术应用带来的预期农业节水量。节水技术应用放松了水资源约束,农户会扩大灌溉面积或高耗水高收益作物的种植,从而削弱节水技术的节水效果。黄河区的农业节水反弹效应程度最大,部分地区甚至会造成农业灌溉用水的增加。节水灌溉面积的增加是农业节水反弹效应的直接原因,农田灌溉水利建设投资的增加和水权市场建设的不完善则是根本原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林耀明  任鸿遵  于静洁  姚治君  
采用精确的水土资源平衡计算模型 ,辅以田间观测资料 ,分析计算了华北平原农业水资源量与作物需水量之间的平衡问题。结果显示 :在充分供水的条件下 ,本区农田 (884.8万hm2)需水量为744.36亿m3,相应的作物亏水量为309.37亿m3,有效灌溉面积 (653.2万hm2)上的亏水量为228.73亿m3;而1995年水利工程提供的农业总用水量已达261.78亿m3,但仍有116.16亿m3的亏水量 ;文中同时对评价区内农田的有效降水量、灌溉水的田间利用量、毛管上升水量等进行估算。指出 ,虽然冬小麦的平均水分满足率为82 % ,但关键期的水分满足率 (64 % )仍然制约粮食产量的增长 ,...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凤君  
本文重点分析了华北平原地区城市化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及其与水资源利用间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观点 :第一 ,城市用水快速增长 ,用水结构从生产、生活并重型向生产主导型转换 ;第二 ,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局部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 ;第三 ,城市用水结构存在明显 4种类型 ,即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低、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高、生活用水比重低—人均用水水平低、生活用水比重高—人均用水水平高四类城市 ,各类城市的未来用水需求趋势存在差异 ;第四 ,未来本地区城市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经济总量进一步扩大 ,水资源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 ,建立更有效的城市用水机制和更广泛的区域供水网络将显得非常重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晓光,陈阜,宋冬梅,宫飞,朱文珊  
根据定点定位试验结果 ,提出适用于华北平原现实经济、技术状况的农业节水实用措施 ;喷灌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节水工程技术措施 ,秸秆覆盖和留茬可有效地进行农田界面调控 ;利用水分胁迫诱导的“反冲”机制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 ,达到节水稳产的目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淑兰  
从长期利用角度,提出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数量、质量及时空变化特点与机理,运用环境学、系统论观点把地下水的质(水质)—量(水量)—形(地面形态)统一起来,寻求地下水开采量(水位)与地下水水质、区域下降漏斗和地面沉降的关系,以此进行华北地区地下水环境发展趋势的预测和评价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