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67)
- 2023(16568)
- 2022(14130)
- 2021(13118)
- 2020(11084)
- 2019(25325)
- 2018(25017)
- 2017(49276)
- 2016(26331)
- 2015(29204)
- 2014(29085)
- 2013(29178)
- 2012(26772)
- 2011(24036)
- 2010(24349)
- 2009(23022)
- 2008(21732)
- 2007(19437)
- 2006(17199)
- 2005(15360)
- 学科
- 济(110655)
- 经济(110530)
- 业(83042)
- 管理(74254)
- 企(60563)
- 企业(60563)
- 方法(51068)
- 农(49009)
- 数学(45384)
- 数学方法(44997)
- 农业(32787)
- 中国(31534)
- 财(30322)
- 融(29691)
- 金融(29690)
- 银(27929)
- 银行(27886)
- 业经(26861)
- 行(26782)
- 制(23819)
- 地方(23036)
- 学(21292)
- 贸(19959)
- 贸易(19945)
- 务(19803)
- 财务(19740)
- 财务管理(19699)
- 易(19351)
- 企业财务(18966)
- 技术(16917)
- 机构
- 学院(375437)
- 大学(374975)
- 济(157451)
- 经济(154291)
- 管理(150386)
- 理学(131081)
- 理学院(129733)
- 管理学(127650)
- 管理学院(126991)
- 研究(123745)
- 中国(100650)
- 京(77539)
- 农(76118)
- 科学(74392)
- 财(72259)
- 所(61870)
- 业大(60069)
- 中心(59104)
- 农业(58736)
- 财经(58683)
- 研究所(56252)
- 江(54008)
- 经(53660)
- 北京(48427)
- 经济学(47768)
- 范(46496)
- 师范(46088)
- 州(44589)
- 财经大学(43782)
- 院(43690)
- 基金
- 项目(256624)
- 科学(202599)
- 基金(188620)
- 研究(187866)
- 家(163692)
- 国家(162287)
- 科学基金(140122)
- 社会(120712)
- 社会科(114344)
- 社会科学(114312)
- 基金项目(100312)
- 省(99402)
- 自然(90538)
- 自然科(88459)
- 自然科学(88441)
- 自然科学基金(86900)
- 教育(84408)
- 划(82622)
- 资助(77817)
- 编号(76525)
- 成果(60908)
- 部(57565)
- 重点(56349)
- 发(54447)
- 创(53331)
- 课题(50890)
- 国家社会(50042)
- 创新(49667)
- 教育部(49446)
- 科研(49103)
- 期刊
- 济(170903)
- 经济(170903)
- 研究(110627)
- 农(75273)
- 中国(68857)
- 学报(59578)
- 科学(54466)
- 财(53071)
- 融(52295)
- 金融(52295)
- 管理(50535)
- 农业(50410)
- 大学(46162)
- 学学(44005)
- 教育(33750)
- 业经(31800)
- 技术(29535)
- 财经(28684)
- 经济研究(26406)
- 经(24369)
- 业(24282)
- 问题(22991)
- 理论(19125)
- 版(18474)
- 技术经济(18362)
- 实践(17486)
- 践(17486)
- 世界(17422)
- 科技(16981)
- 现代(16930)
共检索到551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阮锋儿 罗剑朝
本文利用1979—2002年中国农业银行(ABC)、农村信用社(RCC)农户贷款等数据,对农户消费、生产性投资与农民纯收入、正规金融借贷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979—1989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向农户提供的贷款对农户非资本性消费支出、住房消费支出和资本性生产投入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之下,农民纯收入的影响不及正规金融借贷。而1990—2002年正规金融借贷对农民家庭消费和住房支出产生影响,以及农户收入增加导致对资本性生产投入支出的影响明显高于前一时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曲小刚 池建宇 罗剑朝
本文基于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微观面板数据,研究了正规借贷与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正规借贷还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的生产都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远远大于正规借贷的影响。正规借贷对农户生产的影响在各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但是民间借贷对农户生产的正向效应在各地区之间不具有明显差异。因此,应该加大信贷支农力度,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有序发展,实施差异化的区域金融发展政策。
关键词:
正规借贷 民间借贷 农户 生产性支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烨 李宏彬
本文基于来自中国8个省的农户家庭贷款的微观数据,对农户贷款需求以及分别向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情况进行计量分析。主要研究了家庭特征对于农户贷款行为的影响,并发现除了农户的家庭经济状况之外,农户的家庭结构和人口特征也会对贷款需求以及农户在正规和非正规金融渠道之间的选择有所影响。此外,法制环境也会影响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法制意识较强的农户更加倾向于选择正规机构。最后,我们发现相比于一般农户,有特殊地位的农户更容易从正规机构获得贷款。
关键词:
农村信贷市场 非正规金融 农户家庭借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陈熹
本文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基于江西省72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农户借贷行为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其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关系网络在农户借贷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在关系强度对组织型正规借贷和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影响中均具有显著作用;人际信任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大于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制度信任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大于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虽然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发生频次大于组织型正规借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数量和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陈熹
本文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基于江西省72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农户借贷行为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其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关系网络在农户借贷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在关系强度对组织型正规借贷和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影响中均具有显著作用;人际信任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大于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制度信任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大于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虽然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发生频次大于组织型正规借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数量和用途上的差异,正规信贷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借贷福利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秦海林 李超伟 万佳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必须关注农户融资贵的难题。基于此,本文使用微观调查数据从社会资本角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社会资本可以降低农户的非正规借贷成本;考虑到农户收入的异质性,与低收入农户相比,高收入农户更容易通过社会资本的积累获得低利率借款;从社会资本结构来看,能够有效降低非正规借贷成本的主要是同质性亲缘资本,而非异质性友缘资本。这意味着,如果要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上降低农户的融资成本,就应该发挥社会资本的有益作用,同时充分考虑农户的异质性与社会资本结构等因素,进而实现对农村借贷的差别化定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澎 吴蓓蓓
基于来自江苏、湖南和江西三省份的调查数据,利用ivprobit和2SLS模型实证分析农户的财富水平、异质性社会资本和非正规借贷约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从借贷可得性还是金额来看,财富较少的农户都更容易在非正规金融市场上面临借贷约束;表现为强关系的非正式社会资本会进一步放大上述效应,而以地位寻求为目标的正式社会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则作用有限。为此,政府要明确非正规借贷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定位与作用,促进正规信贷与非正规借贷的协调发展;鼓励财富水平较少的农户通过加入资金互助合作社等组织以进一步拓展自身的非正式社会资本外延;不断提升正规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开发更多适用于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新杰 赵波
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采用四川省2160户农村家庭的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农户在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中受到的借贷约束程度和影响因素;同时,采用供需联立离散选择模型,描述了农户借贷需求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相互作用。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程度为30.5%,如果考虑数量配给的情形,这一比例上升至57.3%。农户的年龄、土地面积、房屋价值、有无社会关系、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等对其受信贷约束的概率有统计上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谢家智 涂先进 叶盛
以消费心理学和消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金融借贷过程的心理财富产生及其影响家庭消费的机理;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量化分析金融借贷的心理财富水平,运用有序Probit半参数估计实证检验心理财富对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借贷产生心理财富,对消费具有促进效应,且对生存型消费影响效应要高于其他类型消费;而且心理财富对消费的作用要高于真实财富。建议大力开展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建设,降低融资成本和门槛,加大农村信贷支持力度;同时积极发展农村消费金融,创新农村金融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江振娜 谢志忠
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借贷市场二元结构,探讨了农村借贷市场供给主体的构成、形式与运行机制,并对农户在农村正规金融市场和非正规金融市场中借贷的交易费用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的金融组织形式有着各自的约束机制,因此在借贷中对农户产生的交易费用也各不相同。但发挥合作社金融中介的作用、推广互联网金融模式、规范银行借贷程序、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则有助于降低农户借贷的交易费用,提高农户融资能力。
关键词:
农户借贷 交易费用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明婉 张乐柱 颜梁柱
基于家庭禀赋视角,利用2015年浙江大学(CFD)的调研数据,运用选择二值probit模型研究当前中国农户家庭非正规金融借贷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会资本通过家庭其他经济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综合作用下显著正向影响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正规金融对农户家庭有形资产如固定资产、耕地、收入要求高,这些因素对非正规金融并无显著影响;非正规金融主要面对的群体是穷人、教育程度低且身体状况较差的农户,而这部分人被正规金融机构所排斥;农户家庭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在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存在异质性差异。建议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将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允许与引导非正规金融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
家庭禀赋 非正规金融 借贷行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祖辉 刘西川 程恩江
主流观点认为,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农户对正规信贷的需求以生产性为主,而对非正规信贷的需求以消费性为主。这种观点在中国农村金融研究领域也非常普遍。已有研究之所以高估农户对正规信贷的生产性需求主要是因为在概念理解、研究思路以及问卷设计3个方面出现了偏差。为了准确揭示中国农户信贷需求的贷款用途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可以控制住信贷可得性的意愿调查+假想式问题的改进思路。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大部分农户对正规和非正规信贷的需求均以消费性为主。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和结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农户信贷需求研究和我国政府制定农村金融政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信贷需求 贷款用途 意愿调查 假想式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朱信凯 刘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俊 罗丹 程郁
本文以Iqbal模型框架为基础,利用1962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利率的外生性、农户借贷发生率、农户借贷需求规模方面进行了数理分析,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外生的,利率并不是农户借贷的主要考虑因素,农户家庭收入、生产经营特征和家庭特征是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决定因素。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三峰 卜茂亮 杨德才
本文使用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展的农户借贷专项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考察了农户信用评级对农户借贷行为、农户受正规金融信贷配给的影响。结果发现,农户信用评级对农户借贷行为的改变有显著正向影响,获得信用评级的农户在需要贷款时会倾向于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被评级授信有助于农户从农信社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这意味着信用评级在整体上缓解了农户受到的信贷配给;对不同的信贷配给类型,信用评级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一方面缓解了供给型和自我实施型信贷配给,另一方面却加剧了交易成本型信贷配给。研究还发现信用评级对风险型和未借贷型信贷配给没有影响。研究结果对完善农户信用评级制度具有政策...
关键词:
信用评级 信贷配给 正规金融 农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