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90)
2023(15142)
2022(13209)
2021(12448)
2020(10413)
2019(23989)
2018(23809)
2017(46437)
2016(24871)
2015(27920)
2014(27669)
2013(27262)
2012(24860)
2011(22317)
2010(21982)
2009(19954)
2008(18965)
2007(16573)
2006(14381)
2005(11972)
作者
(70048)
(58903)
(57943)
(55163)
(36936)
(28243)
(26235)
(23233)
(22326)
(20556)
(20016)
(19629)
(18189)
(18141)
(17939)
(17697)
(17637)
(17227)
(16858)
(16605)
(14470)
(14176)
(14111)
(13601)
(13236)
(13029)
(12966)
(12770)
(11803)
(11635)
学科
(101495)
经济(101381)
(75213)
管理(67658)
(51992)
企业(51992)
(50679)
方法(47064)
数学(41832)
数学方法(41286)
农业(34134)
业经(25454)
中国(24678)
(24166)
地方(22281)
(20208)
(17915)
(17131)
贸易(17124)
(16644)
环境(16078)
技术(15986)
理论(14739)
(14643)
财务(14575)
财务管理(14543)
(14176)
(13840)
企业财务(13795)
(13563)
机构
学院(346148)
大学(342711)
管理(142335)
(138971)
经济(136097)
理学(125171)
理学院(123918)
管理学(121651)
管理学院(121046)
研究(110334)
中国(82382)
(72422)
(70385)
科学(69855)
(59544)
业大(58699)
农业(55494)
(53654)
中心(53231)
(50804)
研究所(49333)
财经(48822)
(44848)
(44799)
师范(44457)
北京(42909)
经济学(40846)
(40426)
(39746)
经济管理(39328)
基金
项目(249660)
科学(197146)
研究(182843)
基金(181888)
(157881)
国家(156509)
科学基金(135814)
社会(116017)
社会科(109648)
社会科学(109618)
(99803)
基金项目(97748)
自然(88677)
自然科(86608)
自然科学(86588)
自然科学基金(84993)
教育(82966)
(81638)
编号(75718)
资助(73805)
成果(58906)
重点(55014)
(54941)
(53523)
(51805)
课题(50279)
创新(48325)
科研(47856)
国家社会(47514)
教育部(46952)
期刊
(148351)
经济(148351)
研究(94567)
(72791)
中国(61577)
学报(55902)
科学(51362)
农业(49639)
管理(46742)
大学(43445)
(42798)
学学(41323)
教育(34032)
业经(31009)
技术(30336)
(29352)
金融(29352)
(22965)
财经(22105)
经济研究(21189)
问题(20850)
(18741)
(18060)
科技(17316)
图书(17151)
技术经济(16606)
资源(16400)
理论(16381)
业大(15753)
实践(15184)
共检索到4858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自强  
森林资源丰富与贫困聚集并存,且"均山"改革下的林地细碎化又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而通过林地流转实现贫困缓解却存在树种依赖。本文利用2015年中国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监测数据,在分树种测算农户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将林地流转引发的效率变化对农户经营收入影响产生的绝对减贫效应和相对减贫效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农户林地生产效率较低且不同农户间的效率差异明显;经营杉木与松木的农户通过林地流转能够实现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缓解,但对经营果树而言,生产效率更高的农户从林地流转中获益更多,形成相对剥夺,农户间相对贫困加剧;毛竹经营不存在规模依赖,林地流转也不存在减贫效应。林地流转的政策鼓励需要考虑利益导向,同时关注村庄内部的不平等。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自强  李怡  高岚  
为探究农户林地经营的规模依赖性及其规模经济表征,基于广东、浙江、安徽3省的农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拟合的二次函数,以单位面积的出材量与收益为标准,测算了毛竹、果树、杉木与松木的适度经营规模,然后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单位面积的资金与劳动投入为因变量进一步对农户林地经营的规模经济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果树、杉木与松木的经营面积与产出呈倒"U"型关系,其中,杉木与松木的拟合最优经营规模分别为6.27和7.31hm2,果树的拟合最优经营规模分别为5.41和5.56hm2。2)毛竹经营面积与产出呈"U"型关系,拟合极小值点分别为97.71和102.15hm2。3)杉木与松木经营面积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单位面积的劳动投入,毛竹与果树经营面积的增加可以显著降低单位面积的资金投入。对此,不是所有树种经营都存在规模依赖,林地集中未必依赖于土地流转,也可以通过合作实现,林业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有利于提高农户经营收益。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自强  李怡  
基于农户效用最大化构建集体林地流转价格决定与流转意愿关系的模型,认为流转意愿价格差异取决于环境变迁下林业经营收益的变化,厘清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助于为推动林地规模经营提供决策参考。一方面,木材价格的上涨预期、非木材收益的逐渐显现和林地的禀赋效应共同抬高了林地转出意愿价格,农户经营行为能力的提升则进一步增强了对林地的持有意愿。另一方面,林地规模收益的增量有限抑制了林地转入意愿价格的提升。通过对江西与广东的农户调查发现,农户集体林地的流转比例、流转频率和转出意愿均较低;实证结果表明,轮伐期较长的树种转出意愿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秀英  石道金  杨松坤  李朝柱  
利用2009年在浙江省临安市、安吉县8个行政村抽取的222户农户调查数据,从流转规模、流转途径、流转的来源与去向、流转的动因、流转的约束条件等方面分析农户林地流转行为特征。运用交叉分组统计方法对影响农户林地流转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户主较年轻的农户是林地流转的主要供给者,户主年龄为40~60岁的农户是林地流转的主要需求者;林地流入趋向于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文化程度高的农户则趋向于流出林地;村干部是林地流转市场主要的参与者;林地流转的方向是由农业劳动力数量少的农户流向农业劳动力数量多的农户;有自营工商业或有成员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的农户流出林地的比例较高;林地流转的农户大多家庭收入水平较高;...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甜   朱宏城   李孟冉  
[目的]以福建省革命老区典型贫困县作为研究区域,将土地规模经营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探究土地流转缓解农户多维贫困的作用程度,对助力老区预防规模性返贫,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基于福建省革命老区59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A-F多维贫困测度法构建农户家庭多维贫困指标体系,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层面剖析土地流转的多维减贫机理。[结果](1)土地流转显著降低了农户的多维贫困指数,改善了农户的多维贫困状况;(2)土地流转在不同维度产生的减贫效应存在明显差异,土地转入与转出的多维减贫效应存在不对称性;(3)土地转入能有效缓解农户的收入贫困和教育贫困,而土地转出能进一步缓解农户的就业贫困。[结论]应加强土地流转政策宣传,分类施策缓解农户多维贫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户家庭人力资本,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畅  徐秀英  
文章基于2016年浙江省6个县(市)393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社会资本各维度对林地流入、流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农户社会资本各维度中经常走动的亲戚朋友数量、农业信息的了解程度对农户流入及流出林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干群关系仅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对村民的信任程度对流入、流出林地的影响均不显著。另外,户主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林业收入占比、林地地块数、用材林及经济林面积占比、对当地林地流转价格和流转政策的满意度等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均有不同程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畅  徐秀英  
文章基于2016年浙江省6个县(市)393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社会资本各维度对林地流入、流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农户社会资本各维度中经常走动的亲戚朋友数量、农业信息的了解程度对农户流入及流出林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干群关系仅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对村民的信任程度对流入、流出林地的影响均不显著。另外,户主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林业收入占比、林地地块数、用材林及经济林面积占比、对当地林地流转价格和流转政策的满意度等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均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盖豪  颜廷武  何可  张俊飚  
基于冀、皖、鄂3省5个市(县)22个村的668份农户调查数据,通过社会嵌入理论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的嵌入因素。结果表明:政府支持、农户认知和社会资本网络3个维度9个变量的"嵌入因素"对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有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政策宣传、项目扶持,农户生态、社会、经济价值认知,人际信任、制度信任、互惠规范和农户参与网络正向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对此,政府应提高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宣传力度,因地制宜构建有利于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社会嵌入环境,以有效促进农户积极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夏玉莲  匡远配  
本文首先基于贫困的多维特性分析了农地流转促进贫困减缓的理论机理,然后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5省1218户农户3年的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的农地流转行为及其减贫效应。研究表明,农地流转具有显著的多维减贫效应。其中,收入维度和就业维度的减贫效应尤为突出,教育维度减贫效应逐渐显现。但是,农地流入和农地流出的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农地流出的就业减贫效应、收入减贫效应要更显著,农地流入具有极不明显的教育减贫效应。本文研究的重要政策意义在于:推进农地流转可能是增加家庭收入、提升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保障其权利进而促进全面脱贫攻坚的一个新思路。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夏玉莲  匡远配  
本文首先基于贫困的多维特性分析了农地流转促进贫困减缓的理论机理,然后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5省1218户农户3年的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家庭的农地流转行为及其减贫效应。研究表明,农地流转具有显著的多维减贫效应。其中,收入维度和就业维度的减贫效应尤为突出,教育维度减贫效应逐渐显现。但是,农地流入和农地流出的减贫效应具有明显的差异,农地流出的就业减贫效应、收入减贫效应要更显著,农地流入具有极不明显的教育减贫效应。本文研究的重要政策意义在于:推进农地流转可能是增加家庭收入、提升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并保障其权利进而促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成军  费喜敏  徐秀英  
论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间林地要素流转的作用机制,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22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农户林地流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农户的林地流入具有限制作用,但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存在的前提下,这种作用并不显著;同时也发现我国当前的林业生产存在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林地仍然承担部分农户的生计保障功能。这将对林区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丽梅  刘振滨  许佳贤  郑逸芳  
选用福建省三明市、南平市的13个乡镇179份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农户家庭人力资本、经济资本、林地自然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等方面选取变量,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户林地流转意愿及行为的影响。统计显示:54.2%的农户愿意转入林地,实际转入林地者占30.2%;20.1%的农户愿意转出林地,但实际转出林地者占4.5%。计量结果表明:家庭经济资本仅对转入行为、转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他维度各有1个变量对农户林地流转意愿及行为均产生显著影响,平均受教育年限、林地总面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林业技术获取难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外出务工成员数和上学人口数均对转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劳动力数量对转入行为具有显著负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金宁  刘凤芹  杨婵  
本文利用浙江省11市522户农户的调研数据,实证检验确权、确权方式与农地流转的关系。主要的研究结果,确权能显著促进农地流转,且对户主年龄超过55岁或户主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户,确权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确权不确地比确权确地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且对户主年龄低于55岁或户主未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户,确权不确地的农地流转效应更大;农地流转的不同对象影响农地确权方式的选择,较高的农地流转市场化程度会激励农户采取确权不确地的方式。因此,各地不仅应积极推进农地确权政策的落实,而且要从各地实际出发,针对农地流转的不同对象因地制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严奉宪  柳颖  
本文基于农户认知的视角,根据湖北省27个农村社区513家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认知与农户参与减灾公共品供给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灾害损失认知与减灾需求认知对其参与减灾公共品合作供给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这两种认知反向影响农户对减灾效果和供给的满意度。因此,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农户减灾需求表达机制,以农户需求为出发点,刺激农户参与合作供给的意愿,进而提高其对政府或村社组织减灾工作的满意度,改善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珂  刘卫柏  魏逊  钟士宇  
土地流转租金的市场化是农村土地要素市场发育的重要特征,当前农村土地市场中流转租金的形成机制并不健全。土地流转租金居高不下甚至快速上涨对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产生较大的影响,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给出了阐释,但鲜有从农业经营外包影响农村土地流转视角的阐释。使用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基于湖南、吉林和重庆3省(市)2014—2020年实地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农业经营外包对农村土地流转租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经营外包明显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租金的上升,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经营外包显著提升了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经营能力,增大了农业规模经营主体的土地流转需求,打破了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供求平衡关系,出现流转市场中农村土地供不应求的情形。但是,没有直接证据表明农业经营外包会对小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农业经营外包在丘陵地区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租金快速上升的作用不明显。文章提出转变小农户的传统观念,引导小农户参与农业经营外包,全面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