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2)
- 2023(14533)
- 2022(12378)
- 2021(11575)
- 2020(9664)
- 2019(22233)
- 2018(22020)
- 2017(43210)
- 2016(22996)
- 2015(25832)
- 2014(25499)
- 2013(25357)
- 2012(23183)
- 2011(20941)
- 2010(21146)
- 2009(19852)
- 2008(18379)
- 2007(16372)
- 2006(14575)
- 2005(12787)
- 学科
- 济(93681)
- 经济(93578)
- 业(74479)
- 管理(64225)
- 企(53105)
- 企业(53105)
- 农(48334)
- 方法(40966)
- 数学(35899)
- 数学方法(35562)
- 农业(32310)
- 中国(28664)
- 融(27616)
- 金融(27615)
- 银(26359)
- 银行(26321)
- 行(25383)
- 财(25217)
- 业经(25005)
- 制(21946)
- 地方(20653)
- 学(17841)
- 贸(16789)
- 贸易(16775)
- 务(16736)
- 财务(16673)
- 财务管理(16645)
- 易(16372)
- 企业财务(15954)
- 体(15052)
- 机构
- 学院(323921)
- 大学(321994)
- 济(133332)
- 管理(132492)
- 经济(130505)
- 理学(115401)
- 理学院(114285)
- 管理学(112514)
- 管理学院(111953)
- 研究(104818)
- 中国(85637)
- 农(67765)
- 京(66576)
- 科学(63344)
- 财(59471)
- 业大(53367)
- 农业(51910)
- 所(51870)
- 中心(50790)
- 财经(48265)
- 研究所(47161)
- 江(46469)
- 经(44159)
- 北京(41576)
- 范(40186)
- 师范(39865)
- 经济学(39324)
- 州(38250)
- 院(36864)
- 经济管理(36541)
- 基金
- 项目(223735)
- 科学(176235)
- 研究(166234)
- 基金(163333)
- 家(141139)
- 国家(139904)
- 科学基金(120971)
- 社会(105601)
- 社会科(99911)
- 社会科学(99882)
- 基金项目(87646)
- 省(87578)
- 自然(77675)
- 自然科(75861)
- 自然科学(75848)
- 自然科学基金(74495)
- 教育(74095)
- 划(72254)
- 编号(69333)
- 资助(66433)
- 成果(55072)
- 部(49758)
- 重点(48894)
- 发(47991)
- 创(46617)
- 课题(45468)
- 国家社会(43451)
- 创新(43363)
- 教育部(42644)
- 科研(42367)
- 期刊
- 济(146319)
- 经济(146319)
- 研究(93779)
- 农(68953)
- 中国(61231)
- 学报(50224)
- 科学(46666)
- 农业(46429)
- 融(44028)
- 金融(44028)
- 管理(43640)
- 财(43490)
- 大学(39047)
- 学学(37135)
- 教育(30126)
- 业经(28971)
- 技术(26240)
- 财经(22895)
- 业(21813)
- 经济研究(21240)
- 问题(20186)
- 经(19406)
- 理论(16821)
- 版(16190)
- 技术经济(15827)
- 图书(15618)
- 实践(15518)
- 践(15518)
- 科技(15380)
- 农村(15141)
共检索到473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宇 代桂霞
"金融脱农"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资金大量外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失血"。当前我国各地正积极进行土地流转探索,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此创新融资模式,盘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打通农村金融的"血脉"。在当前几种创新模式中,土地预期收益成为农户的主要还款来源,但土地收益权的不确定性因素侵蚀了土地收益权的价值。银行会通过降低农户土地收益权的抵押率使贷款风险降低到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进而降低了农户收益权跨期配置的融资能力。只有克服不确定因素对土地收益权价值的侵蚀,才能实现收益权跨期配置的预期融资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晓冬 张艺泷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金融压抑问题,金融供给严重不足、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的农户融资合约设计是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重要途径。三权抵押贷款是基于农户未来收益权的现金流支持的信贷模式创新,通过农户未来收益权的跨期配置所带来的融资效应达到农户和贷款机构的双赢。这种农贷模式创新是基于国家对农户基本财产权利的确认和保护,并对附着于农户基本财产权利的派生收益权实现跨期配置的金融深化过程;本质上国家为商业银行或农贷机构的贷款提供了隐性担保。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评估这项信贷创新的制度收益、政策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将国家赋予农民基本财产权利制度化、常态化,是三权抵押农贷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
关键词:
农户收益权 跨期配置 融资创新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剑华
实施"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业务按照差额计征增值税,购进资产进项税额一次扣除会产生"税负跨期效应",使纳税人面临租赁后期积累税负压力,将大大增加其纳税风险。按照量能负担和均衡税负原则,本文通过从抵扣期限、抵扣方法两个方面对现行抵扣规定重新进行设计,以期实现融资租赁期间税负平滑、均衡化,降低出租人纳税风险和经营风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惠献波
本文以河南省(濮阳县、中牟县、商城县、睢县)716名样本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业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户主年龄、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水平、信贷经历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的农户意愿具有显著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开展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试点工作,降低产权融资成本,加强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配套制度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惠献波
本文以河南省(濮阳县、中牟县、商城县、睢县)716名样本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业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户主年龄、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水平、信贷经历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的农户意愿具有显著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开展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试点工作,降低产权融资成本,加强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配套制度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钟杰 赵嘉辉
文章从现代信托制度起源谈起,比较了信托融资的概念与模式,信托融资、债权融资及权益融资,并得出结论,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袁士超 王健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潜在融资需求与渠道偏好视角研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农户融资诉求效应。研究方法:二元及排序Logit模型。研究结果:(1)在农户潜在融资需求方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对农户潜在融资需求促进作用明显。流转规模越大,农户潜在融资需求越高;流转合同签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稳定性和农地可抵押性增强,农户潜在融资需求越高。(2)在融资渠道偏好方面,流转后农户沿着"非正规渠道—非正规与正规两者兼有—正规渠道"的偏好路径转变,逐步增加对于正规渠道的偏好。流转规模扩大及流转合同的签订会显著提升农户对正规渠道的偏好。研究结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会引致农户产生融资诉求效应,增加农户潜在融资需求,促使农户融资渠道向正规化转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康书隆 王志强 闵昊
本文从资产收益率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入手,通过建立刻画资产收益动态变化的模型,计算得出了投资组合风险的期限结构和跨期最优配置组合。结果显示,随投资期限的延长,债券的风险补偿能力逐渐减弱,股票的风险补偿能力逐渐增强,并且两类资产收益的相关性呈逐渐递减的趋势。进一步地,随投资期限的增加,股票的最优投资比例逐渐递增,最终达到21%;债券的最优投资比例逐渐递减,其中长期债券的最优比例最终为75%,短期债券为4%。
关键词:
预测性 资产配置 投资效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纪玉山 李华主 李克
目前我国的资源使用量较高,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政府应进行引导。在贴现率升高的情况下,非可再生资源的跨期使用应向较前时期倾斜,而在全要素增长率提高的情况下应向较后时期倾斜,从而确保资源的使用达到最优化。因此,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非可再生资源的使用效率,在合理的利率水平下,促进非可再生资源的高效使用,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非可再生资源 新型工业化道路 贴现率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月书 褚保金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如苏南地区,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农户投融资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农村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指导和参考。本研究选取苏南农村为对象,对苏南农户的投融资行为进行了考察,揭示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的经济行为特征,并针对其在投融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苏南农户 投资 融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蔷
在现代农业发展转型过程中,农村金融发展成为推动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和投入不足的突出矛盾。因此,农民最重要的土地成为探索农村金融借贷抵押最为关键的抵押融资品。通过分析农地抵押融资产生的现实背景,提出当前在农地抵押融资实践探索中土地收益权抵押融资模式具有规避现行法律障碍,避免农民失地的风险,对土地收益权的评估更易操作,处置变现更加容易,贷款风险相对可控,担保体系更易搭建等比较优势,继而对推动农地收益权抵押融资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农地收益权 抵押融资 比较优势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彭小辉
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的基本细胞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国单个农民并非决策的主体,家庭成员的个人决策无疑受到家庭决策的影响和控制,成员个人的行为和目标必然受到家庭总目标的约束,我国农村家庭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常为实现一个可能的目标而放弃另一个目标。农户总是作为一个整体从事各种收入创造活动,在一个家庭内,单个农民的经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陈熹
本文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基于江西省72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农户借贷行为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其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关系网络在农户借贷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在关系强度对组织型正规借贷和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影响中均具有显著作用;人际信任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大于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制度信任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大于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虽然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发生频次大于组织型正规借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数量和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小刚 陈熹
本文在社会资本视角下,基于江西省726个样本农户的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之间关系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农户借贷行为的发生更多地依赖于其关系网络中的关系强度,关系网络在农户借贷交易中发挥重要作用;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在关系强度对组织型正规借贷和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影响中均具有显著作用;人际信任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大于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制度信任对组织型正规借贷的作用大于对关系型民间借贷的作用;虽然关系型民间借贷的发生频次大于组织型正规借贷,但由于信贷资金数量和用途上的差异,正规信贷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借贷福利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春景 陈永泰
将投资结构和融资约束融入一个模型,并引入跨期的概念。模型分析的结论是:当不考虑融资约束预期时,企业的投资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仍保持最优结构;当考虑融资约束预期时,企业投资的流动性结构和风险性结构会发生扭曲,扭曲的方向是增强流动性和安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