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59)
- 2023(12629)
- 2022(10583)
- 2021(9810)
- 2020(8324)
- 2019(19237)
- 2018(18743)
- 2017(36636)
- 2016(19832)
- 2015(22314)
- 2014(22437)
- 2013(22268)
- 2012(20788)
- 2011(18847)
- 2010(19398)
- 2009(18522)
- 2008(17913)
- 2007(16681)
- 2006(14726)
- 2005(13361)
- 学科
- 济(84328)
- 经济(84237)
- 业(64935)
- 管理(53518)
- 农(47616)
- 企(43694)
- 企业(43694)
- 方法(35875)
- 数学(31971)
- 数学方法(31710)
- 农业(31524)
- 融(27798)
- 金融(27796)
- 中国(26925)
- 银(26636)
- 银行(26605)
- 行(25657)
- 财(24711)
- 业经(22202)
- 制(21956)
- 地方(18678)
- 贸(16732)
- 贸易(16720)
- 易(16330)
- 务(16184)
- 财务(16147)
- 财务管理(16102)
- 企业财务(15362)
- 学(14923)
- 体(14379)
- 机构
- 学院(286589)
- 大学(280894)
- 济(121684)
- 经济(119053)
- 管理(108468)
- 研究(93065)
- 理学(92640)
- 理学院(91731)
- 管理学(90269)
- 管理学院(89758)
- 中国(79789)
- 农(65567)
- 京(57537)
- 财(57212)
- 科学(55373)
- 农业(50534)
- 所(48035)
- 中心(47214)
- 业大(46848)
- 江(45416)
- 财经(45183)
- 研究所(42995)
- 经(40998)
- 经济学(37612)
- 州(36360)
- 北京(35904)
- 范(34860)
- 师范(34511)
- 经济学院(34394)
- 财经大学(33178)
- 基金
- 项目(182919)
- 科学(142644)
- 研究(136771)
- 基金(131501)
- 家(113539)
- 国家(112506)
- 科学基金(96068)
- 社会(86576)
- 社会科(81834)
- 社会科学(81804)
- 省(73211)
- 基金项目(69756)
- 教育(61666)
- 自然(59908)
- 划(59635)
- 自然科(58500)
- 自然科学(58484)
- 编号(58126)
- 自然科学基金(57486)
- 资助(53673)
- 成果(46851)
- 部(40884)
- 重点(40490)
- 发(40340)
- 课题(38545)
- 创(38236)
- 农(36161)
- 国家社会(35915)
- 创新(35702)
- 性(35580)
- 期刊
- 济(138959)
- 经济(138959)
- 研究(83240)
- 农(67219)
- 中国(59163)
- 财(45650)
- 融(44766)
- 金融(44766)
- 农业(44571)
- 学报(44048)
- 科学(39702)
- 管理(34310)
- 大学(33848)
- 学学(32149)
- 业经(28356)
- 教育(26363)
- 技术(24454)
- 财经(22330)
- 业(22028)
- 经济研究(20428)
- 问题(19692)
- 经(19133)
- 农村(15748)
- 村(15748)
- 版(15564)
- 技术经济(14820)
- 世界(14697)
- 理论(14530)
- 农业经济(14367)
- 经济问题(13651)
共检索到4375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晓冬 张艺泷
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金融压抑问题,金融供给严重不足、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有效的农户融资合约设计是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重要途径。三权抵押贷款是基于农户未来收益权的现金流支持的信贷模式创新,通过农户未来收益权的跨期配置所带来的融资效应达到农户和贷款机构的双赢。这种农贷模式创新是基于国家对农户基本财产权利的确认和保护,并对附着于农户基本财产权利的派生收益权实现跨期配置的金融深化过程;本质上国家为商业银行或农贷机构的贷款提供了隐性担保。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评估这项信贷创新的制度收益、政策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建立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将国家赋予农民基本财产权利制度化、常态化,是三权抵押农贷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
关键词:
农户收益权 跨期配置 融资创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宇 代桂霞
"金融脱农"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资金大量外流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失血"。当前我国各地正积极进行土地流转探索,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此创新融资模式,盘活农村"沉睡"的土地资产,打通农村金融的"血脉"。在当前几种创新模式中,土地预期收益成为农户的主要还款来源,但土地收益权的不确定性因素侵蚀了土地收益权的价值。银行会通过降低农户土地收益权的抵押率使贷款风险降低到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围,进而降低了农户收益权跨期配置的融资能力。只有克服不确定因素对土地收益权价值的侵蚀,才能实现收益权跨期配置的预期融资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素丽
我国法律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加以限制,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之一的土地承包收益权,其在被用来担保的时候也应该被限制。然而土地承包收益权可以视作农业经营主体的未来收益,应将其归属与"应收账款"。这样一来,土地承包收益权担保就可以以应收账款质权论处,具有法律效益。当下,我国很多地区都推出了土地收益保证贷款,运用土地承包收益权来作为担保和抵押,这在法律层面存在一定风险,应遵从应收账款质权的有关法律要求,对其进行重新梳理。
关键词:
土地承包 收益权 融资担保 法律性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骆剑华
实施"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业务按照差额计征增值税,购进资产进项税额一次扣除会产生"税负跨期效应",使纳税人面临租赁后期积累税负压力,将大大增加其纳税风险。按照量能负担和均衡税负原则,本文通过从抵扣期限、抵扣方法两个方面对现行抵扣规定重新进行设计,以期实现融资租赁期间税负平滑、均衡化,降低出租人纳税风险和经营风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袁士超 王健
研究目的:基于农户潜在融资需求与渠道偏好视角研究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农户融资诉求效应。研究方法:二元及排序Logit模型。研究结果:(1)在农户潜在融资需求方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对农户潜在融资需求促进作用明显。流转规模越大,农户潜在融资需求越高;流转合同签订,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稳定性和农地可抵押性增强,农户潜在融资需求越高。(2)在融资渠道偏好方面,流转后农户沿着"非正规渠道—非正规与正规两者兼有—正规渠道"的偏好路径转变,逐步增加对于正规渠道的偏好。流转规模扩大及流转合同的签订会显著提升农户对正规渠道的偏好。研究结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会引致农户产生融资诉求效应,增加农户潜在融资需求,促使农户融资渠道向正规化转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浩萍 王立彦
通过探讨西方融资信号理论在中国特殊制度背景下的适用性,以及与控制权收益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证明,尽管我国股权再融资传递投资机会和现有资产价值信号的功能被削弱了,但它可以向投资者传递较高控制权收益的信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惠献波
本文以河南省(濮阳县、中牟县、商城县、睢县)716名样本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业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户主年龄、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水平、信贷经历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的农户意愿具有显著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开展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试点工作,降低产权融资成本,加强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配套制度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惠献波
本文以河南省(濮阳县、中牟县、商城县、睢县)716名样本农户调查材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参与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业务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户主年龄、主要收入来源、收入水平、信贷经历等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的农户意愿具有显著作用。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开展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试点工作,降低产权融资成本,加强农村土地收益保证融资配套制度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彭小辉
农户作为农村经济的基本细胞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我国单个农民并非决策的主体,家庭成员的个人决策无疑受到家庭决策的影响和控制,成员个人的行为和目标必然受到家庭总目标的约束,我国农村家庭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而常为实现一个可能的目标而放弃另一个目标。农户总是作为一个整体从事各种收入创造活动,在一个家庭内,单个农民的经济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蔷
在现代农业发展转型过程中,农村金融发展成为推动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普遍存在融资困难和投入不足的突出矛盾。因此,农民最重要的土地成为探索农村金融借贷抵押最为关键的抵押融资品。通过分析农地抵押融资产生的现实背景,提出当前在农地抵押融资实践探索中土地收益权抵押融资模式具有规避现行法律障碍,避免农民失地的风险,对土地收益权的评估更易操作,处置变现更加容易,贷款风险相对可控,担保体系更易搭建等比较优势,继而对推动农地收益权抵押融资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出相关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
农地收益权 抵押融资 比较优势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钟杰 赵嘉辉
文章从现代信托制度起源谈起,比较了信托融资的概念与模式,信托融资、债权融资及权益融资,并得出结论,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周脉伏 徐进前
农户融资难的事实表明 ,现有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户融资的交易费用高昂 ,难以满足农户的融资要求。本文运用信息成本理论和契约理论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现有金融机构距离农户较远 ,导致其对农户融资信息成本高昂 ,以及自履约实施机制的缺乏。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 ,必须从农户缺乏抵押和担保这一硬约束出发 ,安排贴近农户的金融机构 ,以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 ,并充分利用人际信任和自履约机制 ,从而减少金融机构和农户间的交易费用。
关键词:
信息成本 不完全契约 农户融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建军 舒帮荣
农地流转是促进农地集中和规模化经营的重要手段,而明确农地经营权配置的集中程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对于完善农地流转政策具有重要意义。运用2006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利用基尼系数测算了农地经营权配置的集中程度,实证分析了农地经营权的集中程度对农户收入的影响,OLS回归分析发现,农地经营权的集中有利于农户收入水平的提高;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农地经营权的集中更加有利于高收入农户,明显地提高了高收入农户的收入水平,而不利于低收入农户。因此,应当保证农地自由流转,促进农地经营权集中,提高大部分农户的收入水平;同时,对于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低收入农户,应当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保障其生活水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洪燕真 洪流浩 戴永务
以福建省152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栽植户239个油茶地块2007-2009年和造林年的实际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对不同经营规模以及不同经营目的的油茶造林成本构成、投入产出差异及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用净现值法分析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等竞争性树种的比较收益。结果得出:现有经营水平下,油茶经营规模效益明显;以销售为目的的油茶地块经济效益高于自用为目的的地块,茶油自用效应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经济效益;油茶比较收益较低,农户经营决策经济理性。表5参1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长民
本文认为,西部金融资源的形成在一定的时点和时期内是有限的。在西部金融资源配置存在机会成本高、结构矛盾突出、利用效率低、不断外流甚至"枯竭"的现状下,应探求新路径,从健全金融结构、改善金融外生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融入四大功能区等多角度入手,实现西部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金融资源 优化配置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