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88)
- 2023(18018)
- 2022(15376)
- 2021(14621)
- 2020(12432)
- 2019(28636)
- 2018(28336)
- 2017(53331)
- 2016(29131)
- 2015(33441)
- 2014(33503)
- 2013(33170)
- 2012(31059)
- 2011(28159)
- 2010(28255)
- 2009(26601)
- 2008(26775)
- 2007(24027)
- 2006(21085)
- 2005(19005)
- 学科
- 济(129445)
- 经济(129237)
- 业(81359)
- 管理(77972)
- 企(59586)
- 企业(59586)
- 方法(58379)
- 数学(50721)
- 农(50380)
- 数学方法(50066)
- 中国(35777)
- 农业(33186)
- 财(32204)
- 业经(29557)
- 学(26125)
- 地方(25783)
- 制(24788)
- 贸(24522)
- 贸易(24513)
- 易(23844)
- 银(19860)
- 银行(19812)
- 融(19391)
- 金融(19386)
- 理论(19367)
- 和(19157)
- 行(18945)
- 务(18165)
- 财务(18100)
- 财务管理(18051)
- 机构
- 大学(426448)
- 学院(424286)
- 济(178561)
- 经济(175040)
- 管理(161074)
- 研究(148405)
- 理学(138928)
- 理学院(137335)
- 管理学(134717)
- 管理学院(133934)
- 中国(115070)
- 科学(90971)
- 京(90849)
- 农(83405)
- 财(80692)
- 所(76105)
- 中心(69533)
- 研究所(69047)
- 业大(65267)
- 农业(64733)
- 财经(64216)
- 江(64160)
- 经(58575)
- 范(57366)
- 北京(57301)
- 师范(56814)
- 经济学(55232)
- 院(52229)
- 州(50438)
- 经济学院(49844)
- 基金
- 项目(281985)
- 科学(222346)
- 基金(206512)
- 研究(204814)
- 家(180456)
- 国家(178931)
- 科学基金(152857)
- 社会(131824)
- 社会科(124143)
- 社会科学(124104)
- 基金项目(108355)
- 省(108119)
- 自然(98068)
- 自然科(95832)
- 自然科学(95800)
- 教育(94149)
- 自然科学基金(94117)
- 划(91815)
- 资助(85444)
- 编号(83048)
- 成果(68585)
- 重点(63733)
- 部(63660)
- 发(60731)
- 创(57427)
- 课题(56694)
- 国家社会(55260)
- 科研(54461)
- 教育部(54300)
- 创新(53791)
- 期刊
- 济(198721)
- 经济(198721)
- 研究(124475)
- 中国(84833)
- 农(80901)
- 学报(69610)
- 科学(63863)
- 财(61792)
- 管理(55822)
- 农业(55011)
- 大学(53111)
- 学学(49765)
- 教育(44645)
- 融(42288)
- 金融(42288)
- 技术(36456)
- 业经(34272)
- 财经(31713)
- 经济研究(30815)
- 业(28052)
- 经(27331)
- 问题(26863)
- 统计(22916)
- 贸(22540)
- 版(22398)
- 世界(22208)
- 图书(22164)
- 技术经济(20893)
- 策(19878)
- 国际(19709)
共检索到642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宝福 黄振国
本文基于Mincer收入方程构建了农户收入决定方程,利用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定量研究了农户收入的决定因素和农户收入差距的成因,期望能为农民增收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发现劳动力人数、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劳动力平均年龄和家庭负担率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为负;分东中西部进行的区域比较,发现上述因素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物质资本、教育和社会资本是农户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户收入 收入差距 夏普里值分解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晓菁 田志鹏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从结构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探究少数民族教育获得与不同层次价值观认同的内在关系有助于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点。基于2019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本文以少数民族为研究对象,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倾向值匹配分析发现:个体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越强,而且对国家、社会等更高层次的价值观有更强的认同。上述结论表明,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对教育程度偏低者,需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培育方式;对教育程度较高者,需充分发挥更高层次价值观“自上而下”的引领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中培
结合贫困归因类型学,利用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居民贫困归因的特征、类型及影响因素。总体上,我国居民较多把贫困归因于能力不足和懒惰等个体原因,较少强调命运或社会因素,人们认同残障、教育低、家庭条件差和社会关系缺乏等致贫观点的比例居中。基于分类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我国居民贫困归因呈现五种类型:个体缺陷型、命运禀赋型、个体能力型、文化禀赋型和社会制度型,家庭禀赋可能构成新型贫困归因维度。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收入、社会救助、社会地位、教育程度、政治面貌、民族、宗教信仰及福利态度等因素对贫困归因具有显著影响,且城乡存在一定差异,但区域背景的影响不显著。建议进一步探究居民贫困观念形成背景,增加贫困原因调查题项,激发受助者内生脱贫动力和合力构建防止返贫长效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中培
结合贫困归因类型学,利用2017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居民贫困归因的特征、类型及影响因素。总体上,我国居民较多把贫困归因于能力不足和懒惰等个体原因,较少强调命运或社会因素,人们认同残障、教育低、家庭条件差和社会关系缺乏等致贫观点的比例居中。基于分类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发现我国居民贫困归因呈现五种类型:个体缺陷型、命运禀赋型、个体能力型、文化禀赋型和社会制度型,家庭禀赋可能构成新型贫困归因维度。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性别、年龄、收入、社会救助、社会地位、教育程度、政治面貌、民族、宗教信仰及福利态度等因素对贫困归因具有显著影响,且城乡存在一定差异,但区域背景的影响不显著。建议进一步探究居民贫困观念形成背景,增加贫困原因调查题项,激发受助者内生脱贫动力和合力构建防止返贫长效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于铁山
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2013),归纳出农村女性具有特殊信任、制度信任与普遍信任等三类人际信任取向,并对农村女性三类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女性的三种信任具有差序化特征,农村女性的特殊信任水平在3.04与3.35之间,农村女性的制度信任水平在2.69与3.11之间,农村女性的普遍信任为1.60。社会因素与市场化对农村女性人际信任具有不同影响,农村女性的社会公平感对特殊信任与制度信任、普遍信任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社会安全感、生活水平与网络媒介对于三类信任没有显著影响;省份市场化水平与省份GDP增速对农村女性特殊信任没有影响,却对农村女性普遍信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同时省份GDP增速对农村女性制度信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关键词:
农村女性 人际信任 市场化 社会转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柠泽 周静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农民非农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5年的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民非农收入的影响。结果发现:互联网使用能够显著提高农民非农收入水平;在克服了样本自选择问题后,互联网使用仍然能够为农民带来41.2%~51.1%的非农收入回报。进一步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对低学历、中老年农民非农收入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建议政府增加农村地区互联网信息技术设施的投资,为使用互联网的农民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财政补贴,以充分发挥互联网促进农民非农收入增加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互联网技术 农民收入 倾向得分匹配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祝仲坤 冷晨昕
互联网是当今不可阻挡的"时代洪流",正在"冲击"着人们的行为观念、形塑着人们的生活状态。于此背景之下,本文基于2015年度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SS2015),系统考察了互联网对农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掌握互联网技能会显著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加入控制变量、考虑地区异质性后,效应依然存在。为了克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以省级层面的"互联网普及率"和"农村宽带覆盖率"作为工具变量,并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构造反事实框架纠正选择性偏误,结论依然稳健。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随着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继东 章逸然
政治身份会影响收入差距吗?本文根据中国社会综合调查数据,通过分解方法把政治身份对收入的影响分解为价格效应和禀赋效应,进而定量地分析了价格效应和禀赋效应在党员与非党员收入差距中的贡献度。研究结果发现,价格效应对收入差距的贡献相对较小,政治身份带来的收入差距主要由个体禀赋差异决定,其中教育水平差异在禀赋效应中的贡献约为50%。进一步研究发现,2008年与2003年相比,价格效应导致的收入差距在总体差距中占比显著减小;党员身份的收入溢价及其价格效应的作用机制更多在体制内发生,市场化缩小了政治身份的收入溢价。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正确看待经济转型过程中政治身份带来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党员身份 收入差距 禀赋效应 价格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三峰 杨德才
本文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运用m-Logit模型检验了农民个体特征因素对其土地调整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干部利益假说在土地调整过程中并不存在;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存保障,年龄的增长、个人收入的增加及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多并没有使农民放弃其对土地的占有;基于土地的保障功能和"恋土情结",人均土地较少的农民倾向于通过土地调整来获得土地;农民及其家庭成员在享有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后,其土地调整倾向会显著降低。因此,要解决政府稳定土地承包权政策与农民偏好土地调整之间的不协调问题,一方面要稳定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另一方面要建设和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农民 土地调整意愿 土地制度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涛 周济
我国外来投资主要是股权投资,而对外投资主要是债权投资。按照市场规律,前者投资回报通常高于后者,这就造成我国投资收益较低甚至略有逆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谭日辉
住房状况是城市居民经济地位和社会价值的集中体现。中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表明,总体而言,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拥有率从2003至2008年呈下降趋势,租房户呈缓慢上升趋势;城市居民住房面积呈上升趋势;城市居民住房拥有率与阶层认同、生活质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住房产权越充分,阶层认同等级越高,生活越快乐。总之,住房是城市居民重要的不动产,是城市居民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未来居住模式的选择,到底是"购房"优于"租房",还是"租房"优于"购房";以及自有房屋虽然能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阶层认同和生活质量,但保障性住房需进一步提升人文关怀这两点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城市居民 居住状况 阶层认同 生活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贺丹 张许颖 庄亚儿 王志理 杨胜慧
文章使用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对全国生育水平、生育意愿、避孕方法及生育养育服务等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6年,初婚、初育年龄分别上升2.7、2.6岁。2006~2011年总和生育率大致在1.60~1.70之间,2012~2016年波动较大,2012和2016年总和生育率是近期的高点。与2006和2011年相比,2016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分布曲线明显右移。受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政策影响,2012年以来,二孩占出生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一孩则相反。2011年以来,出生性别比有所下降。育龄妇女平均理想子女数和打算生育子女数分别为1.96和1.75个。已婚有偶育龄妇女避孕率为84.7%。3~5岁幼儿入园率为80.8%,在公立与私立机构的比例分别为34.9%和65.1%。最后,文章在总结生育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促进按政策生育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华书 马志懿
有效降低农户农药投入是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绿色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数据库,实证检验了农户农业机械化及其主要模式——自有机械作业与外包服务作业对农户农药投入的影响,并讨论了种植规模与村庄特征的调节与交互效应及差异。研究发现:第一,机械化作业能够显著降低农户农药投入;第二,自有机械与外包服务两种主要的机械化模式均能显著降低农户农药投入,但外包服务作业的效果相对更好;第三,种植规模可能抑制外包服务作业降低农户农药投入的效果,第四,平原地区、非城郊村庄均显著增强自有机械作业降低农户农药投入的效果;大规模村庄显著增强外包服务作业降低农户农药投入的效果。基于上述发现提出,应稳步推进施药环节机械化的普及,大力培育和完善外包服务市场,因地制宜支持不同机械化模式发展,引导城郊农民树立绿色长效化发展观念,并针对中小规模村庄农户施药过程建立公共组织参与与监督机制。
关键词:
农药减量 机械化作业 自有机械 外包服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肖唐镖 孔卫拿
中国农村民主治理的实际状况究竟如何,近10年来它有了怎样的变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文章利用2002~2011年三波全国农村调查数据资料来进行分析,将村级民主治理细分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监督和民主自治三个层面,并以村级基本公共品供给绩效来观测民主治理的实际效果。研究表明,以村民代表会议议决的决策实践已渐趋常规化,以民主理财为核心的民主管理组织建构已逐步健全,但村庄"一事一议"的开展力度仍需加强;民主监督的功能发挥取得了较大发展;民主自治仍受到上级政府的干预,但在日常治理的过程中乡村关系日益松散;村级基本公共品供给绩效已稳步提升,但同时也面临较大压力。影响基层民主治理及其绩效的因素是多元的,经...
关键词:
民主治理 治理绩效 公共品供给 政治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余荔 沈红
本文运用2007年和2014年我国高校教师调查数据,采用基尼系数等指数分析我国高校教师收入差距状况后发现,我国高校教师总体收入差距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夏普里值回归分解结果显示,教师工作特征,特别高校教师职称等级是导致收入差距的最重要因素,其作用长期居于收入决定因素的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工龄。人力资本特征,包括教师教育程度、海外教育经历和所属学科也是影响教师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院校特征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呈现上升趋势,而家庭特征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则有所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2009年中国收入分配状况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住房不平等与居民社会地位认知: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来自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15)数据的分析
产业生态化能否提升居民幸福感?——基于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实证研究
收入差距、居民幸福感与公共支出政策——来自中国社会综合调查的经验分析
农户收入差异与家庭状况的相关分析
201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状况
城乡教育回报率差异及区域分布特征——以1995—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为证
我国服务业发展状况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城市老年人:住房和迁移愿望——基于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