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1)
2023(6124)
2022(5132)
2021(4904)
2020(4115)
2019(9527)
2018(9643)
2017(19048)
2016(10368)
2015(11620)
2014(11737)
2013(11889)
2012(11143)
2011(10329)
2010(10626)
2009(10302)
2008(10304)
2007(9397)
2006(8676)
2005(7757)
作者
(30603)
(26679)
(26170)
(24647)
(16426)
(12744)
(11540)
(10214)
(10069)
(9466)
(9177)
(8775)
(8345)
(8324)
(8312)
(7789)
(7677)
(7597)
(7427)
(7331)
(6889)
(6587)
(6469)
(6376)
(6037)
(5991)
(5800)
(5784)
(5432)
(5424)
学科
(50272)
经济(50212)
(44733)
(37305)
农业(29778)
管理(22952)
方法(19493)
(17639)
企业(17639)
数学(16509)
数学方法(16346)
业经(15476)
(12379)
中国(11670)
收入(11310)
(10840)
(10330)
农业经济(10000)
地方(9190)
(9136)
(8945)
农村(8937)
(8356)
贸易(8354)
(8259)
(8110)
(7812)
发展(7795)
银行(7793)
(7771)
机构
学院(160389)
大学(158546)
(70414)
经济(69122)
管理(61705)
研究(55193)
理学(54087)
理学院(53526)
管理学(52590)
管理学院(52345)
(50165)
中国(45248)
农业(38245)
科学(33881)
(32566)
业大(31053)
(30378)
(28864)
研究所(26309)
中心(26008)
(24797)
财经(24227)
农业大学(23251)
(22160)
(21650)
师范(21491)
经济学(21355)
经济管理(19874)
北京(19742)
(19380)
基金
项目(104414)
科学(82961)
基金(77566)
研究(77519)
(67657)
国家(66963)
科学基金(56890)
社会(51238)
社会科(47983)
社会科学(47970)
基金项目(41369)
(40509)
自然(35324)
自然科(34531)
自然科学(34518)
自然科学基金(33933)
教育(33929)
(33208)
编号(32575)
资助(30834)
(29212)
成果(26880)
(24178)
重点(22949)
(22948)
国家社会(21487)
(21260)
课题(20807)
教育部(20317)
(20130)
期刊
(84594)
经济(84594)
(55771)
研究(46566)
农业(37143)
中国(31421)
学报(27161)
科学(25908)
(21784)
金融(21784)
大学(21406)
(20785)
学学(20565)
业经(19811)
管理(17030)
(16560)
农村(14144)
(14144)
教育(13429)
农业经济(13416)
问题(12509)
财经(12058)
技术(11206)
世界(10785)
经济研究(10699)
(10691)
(10287)
经济问题(9370)
农村经济(8940)
社会(8634)
共检索到240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小知  米运生  杨天健  石晓敏  
金融需求通常随居民收入增长而快速增加。但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的中国,农户的信贷数量增速随着收入增长而停滞甚至下降。学者们将此视为一种异象,并提供了歧义性的解释。为解释其合理性并整合认识分歧,本文利用全国代表性省份2704份抽样数据,使用有序Logit模型、非参数估计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倒"U"理论:对于生存小农来说,随收入增加而增加信贷需求,以满足家庭消费最大化目标;随着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生存小农成为"理性人",从而减少了信贷需求。其作用机理是,农地经营权产权残缺和土地细碎化农户限制了农业资本形成和生产规模扩大。同时,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使得农户的务农机会成本增加,从而减少其对信贷的需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清   陈琳  
实现客户集中度与会计信息质量的统筹兼顾对于优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立足于客户角色动态转变的视角,探析客户集中度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动态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客户集中度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表现为先扬后抑的倒U型关系,阈值前客户集中度发挥“圈外监督”效应,促进会计信息可比性增加;阈值后客户集中度呈现“圈内协同”效应,降低会计信息可比性。基于供应商管理层策略性行为视角的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和财务杠杆水平是客户集中度影响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重要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雨露  马勇  
对Mckinnon模型进行扩展,建立了技术变迁视野下农户信用和农户收入的基本理论框架。以1100户农户的调查统计为基础,对农户信用、农贷市场和农民增收等相关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获取信贷的需求与能力可以有力地解释农户收入水平的差异,而农户信用水平的决定与区域经济环境、既有资本存量、生产和收入能力以及社会关系资本等多种因素相关。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祖辉  刘西川  程恩江  
本文采用需求可识别双变量probit模型,同时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考察中国贫困地区农户的正规借贷行为,试图解释农户正规信贷市场参与程度低的原因。特殊设计的"直接意愿调查"保证了需求方程的因变量是可观察的,进而实现了估计效率的改进。研究发现:(1)农户正规信贷市场参与程度低既有供给方面的原因,也有需求方面的原因;(2)工资收入对农户正规信贷需求有负的影响,而非农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有正的影响,但对农户正规信贷需求的影响不显著。这一点对贫困地区农户存在非农生产信贷需求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因此,在忽视信贷需求的情况下,单纯增加信贷供给可能无助于真正提高一般农户和贫困农户正规贷款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西川  黄祖辉  程恩江  
本文基于"中国农村微观金融研究课题组"2005年组织的三省(区)非政府组织小额信贷项目区农户调查的数据,发现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的小额信贷项目的实际瞄准目标已从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收入户上移到中等收入户和中等偏上收入户,甚至高收入户。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从需求方面讲,目标上移是因为贫困户对现有的小额信贷产品需求不足,同时,部分富裕户有较强的非农生产性信贷需求。小额信贷机构对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所做的变通,包括放松对贷款金额、联保小组和中心会议的要求,直接降低了富裕户参与小额信贷的机会成本。从供给方面讲,目标上移是由于在机构可持续性的压力下,小额信贷机构的中心主任和信贷员倾向于贷款给有非农经营项目和可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民  夏显力  
本文基于河南粮食种植户调研数据,研究农户兼业对粮食生产环节外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群组间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兼业程度与粮食生产环节外包之间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且相较于劳动密集型环节,技术密集型环节外包的拐点值更低。第二,机制检验表明,在兼业初期,通过提高劳动力约束和扩展社会网络促进了农户对外包服务的需求,而随着兼业程度加深直至越过阈值后,农户对农业生产依赖性降低,会选择转出土地,从而减少外包服务。第三,兼业程度对外包服务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小规模农户样本中兼业程度与外包服务存在“倒U型”关系,大规模农户中不存在“倒U型”关系;不同务工距离农户兼业程度的拐点值也存在差异。因此,在客观认识和接受农户“农忙务农、农闲务工”兼业身份的同时,不仅要完善外包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及安全监管体制,以此鼓励低兼业程度农户采纳外包服务来兼顾粮食生产,也要引导土地由兼业程度高的农户向专门从事农业经济活动的农户进行有效流转,助其获得外包服务带来的分工经济与规模经济。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芳   周文定   韩纪江  
激发农户内生动力,有助于提升信贷参与对农户收入的正向影响。理论逻辑演绎了信贷参与和希望水平影响农户收入,以及信贷参与影响农户希望水平的机理,并通过OLS和PSM方法,以希望水平作为农户内生动力的代理变量,利用宁夏回族自治区575位农户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信贷参与和希望水平均能显著提升农户收入;信贷参与对农户希望水平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对内控型人格农户、社交频率更高的农户以及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农户,信贷参与对希望水平的影响更大。因此,要提高农户收入,既需要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等方式推动更多有金融需求的农户积极参与信贷,又需要通过树立榜样等多种途径激发农户希望水平。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范言慧  郑建明  李哲  
本文发现,2000—2001年我国各地的外资企业相对当地总体平均工资差距与当地固定资产投资中外资所占比重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形关系,但近些年这一关系逐渐减弱。本文认为外资企业与当地国内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在各地区的差异是导致这种倒U形关系出现的重要原因。西部部分地区FDI的低效率和东部部分省份FDI的技术溢出都使得内外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导致工资差距缩小,并且技术溢出越显著的地区,内外资企业间的工资差距也越小。而近些年这种倒U形关系的弱化实际上是由个别省份造成的,总体上这种关系在我国仍然存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龚良红  李增  
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已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不对称引致的逆向选择问题导致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惜贷"战略的蔓延。本文通过比较有限次重复博弈和无限次重复博弈,以及有限次重复博弈不同阶段中农户的战略选择,提出通过采用有区别的贷款担保制度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的效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信凯  刘刚  
正规金融失灵为非正规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制度基础,两者并存的二元化结构是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主要特征。本文在Besley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农户收入不确定性和流动性约束等假设条件,以我国南方农村广泛存在的轮会(合会的一种形式)为例,分析了农户收入不确定的情况下民间合作性金融组织在减少农户为得到耐用消费品的等待时间,扩大当期消费,缓解流动性约束,提高效用水平方面的优势;分析了轮会的违约风险以及相比正规金融的独特优势,得出了轮会和正规金融机构共存时农户消费信贷行为选择的边界。最后,在结论性评述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珩  罗剑朝  王磊玲  
本文基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总体上讲,在控制了农户户主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等变量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能使农户农业收入平均提高7.99%,且该正向影响具有持续效应;进一步从农户的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产出角度剖析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影响农户收入增长的内在根源,发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资本要素投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劳动力要素投入无显著影响;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会显著提高资本要素投入和劳动力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但不会提高土地要素投入的产出弹性。此外,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市场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对农户收入、农业生产要素投入和要素投入产出的影响效果存在显著差异。相较于政府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市场主导型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晓杰  
以2015—2017年河南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县调研数据为依据,运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PSM-DID),实证检验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能够显著提升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从而提高农业产出。进而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且持续的推动作用,而且贷款周期越久,推动作用越大。为此,未来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政策完善的重点在于正视农户异质性,积极提供差异化产品,进一步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降低融资费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雨  宋全云  尹志超  
本文运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3年的家庭微观数据,从信贷需求结构和信贷渠道偏好的角度对中国农户信贷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信贷市场主要表现为有信贷需求的农户比例较高,但获得正规信贷的农户比例较低;同时,有非正规信贷需求的农户比例非常高。有信贷需求的农户获得正规信贷的比例较低的原因有:1有正规信贷需求的农户中未申请贷款的农户比例较高,有效信贷需求不足;2有信贷需求的农户中偏好从非正规渠道融资的农户比例较高,正规信贷需求缺乏。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显著降低了农户有正规信贷需求但未申请贷款的可能性,也显著降低了农户具有非正规信贷偏好的可能性。因而,金融知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何广文  何婧  郭沛  
21世纪初以来,中国政府和金融部门推进普惠金融的力度不断强化,但是,农户的信贷需求及其满足情况如何?农户信贷可获得性怎么样?本文通过三省9县1730户农户家庭的调研数据,研究表明,农户信贷需求依旧旺盛,非正规信贷仍然是农户满足信贷需求的主要渠道,农户信贷配给仍较严重,抵押和担保仍然是农户获得正规信贷的主要方式,农户正规信贷可获得性仍然较低,同时,农户金融服务的自我排斥程度仍然较高。不同生产经营方式和收入层次的农户、小规模农户的信贷需求,都依旧比较旺盛。为了提升农户信贷可获得性,有必要从金融供给角度进一步放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易海峰  
本文从我国农户贷款的现状与风险出发,通过构建实现信贷合约的理论博弈模型,分析信贷合约实现的条件和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改善农户贷款环境、促进农户信贷合约达成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