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67)
2023(16736)
2022(14499)
2021(13676)
2020(11422)
2019(26157)
2018(26190)
2017(51019)
2016(27256)
2015(30846)
2014(30846)
2013(30030)
2012(27593)
2011(24774)
2010(24868)
2009(22662)
2008(21903)
2007(19482)
2006(17286)
2005(14816)
作者
(77951)
(65281)
(64471)
(61560)
(41286)
(31189)
(29345)
(25632)
(24724)
(23100)
(21976)
(21840)
(20478)
(20276)
(19962)
(19947)
(19430)
(19316)
(18743)
(18539)
(16165)
(16044)
(15789)
(15003)
(14620)
(14538)
(14443)
(14251)
(13150)
(12923)
学科
(110631)
经济(110513)
(85566)
管理(80657)
(63807)
企业(63807)
方法(50588)
(49720)
数学(44410)
数学方法(43752)
农业(32985)
中国(27870)
(27632)
业经(27595)
(21854)
地方(21743)
技术(21374)
(21004)
(19856)
贸易(19849)
(19362)
(18112)
理论(17846)
(17202)
财务(17122)
财务管理(17084)
环境(16728)
(16348)
银行(16304)
企业财务(16204)
机构
学院(388218)
大学(385017)
管理(158061)
(157064)
经济(153695)
理学(137574)
理学院(136198)
管理学(133705)
管理学院(133009)
研究(125419)
中国(94893)
(80380)
科学(77674)
(74816)
(69728)
业大(62342)
(61689)
中心(59306)
农业(57474)
(56788)
财经(56252)
研究所(56208)
(51450)
(50070)
北京(50007)
师范(49569)
经济学(45820)
(45690)
(45284)
经济管理(42838)
基金
项目(268952)
科学(212169)
研究(199005)
基金(195144)
(168911)
国家(167466)
科学基金(145193)
社会(124779)
社会科(118087)
社会科学(118055)
(105529)
基金项目(103502)
自然(94475)
自然科(92286)
自然科学(92266)
教育(91489)
自然科学基金(90600)
(87685)
编号(82588)
资助(80422)
成果(65822)
(59646)
重点(59475)
(57446)
(55999)
课题(55722)
创新(52200)
教育部(51153)
科研(51025)
国家社会(50969)
期刊
(171324)
经济(171324)
研究(110271)
(73827)
中国(71143)
学报(59025)
管理(56104)
科学(55684)
(51295)
农业(50445)
大学(46200)
学学(43779)
教育(41827)
技术(38347)
(35102)
金融(35102)
业经(33002)
财经(26171)
经济研究(25332)
(23889)
问题(23225)
(22304)
技术经济(20443)
科技(19464)
(19078)
图书(19036)
理论(18260)
现代(17529)
统计(17512)
实践(16798)
共检索到559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想  陈宏伟  
基于江苏、安徽、江西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选择实验的方法考察农户技术选择的激励政策及其组合偏好。结果表明:激励政策中直接补贴、政府推广项目、一般技术支持和全面技术支持对农户技术选择有积极作用,理念培育的农户偏好不显著,将理念培育与全面技术支持、直接补贴、政府推广项目,一般技术支持与直接补贴、政府推广项目进行政策组合能够进一步提高农户的政策效用水平。农户对不同激励政策的偏好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全面技术支持的支付意愿最高,其次是政府推广项目和直接补贴,一般技术支持和理念培育的支付意愿最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光辉  黄志启  
文章主要研究政策激励对资本区位选择、集聚、社会福利的影响,认为政策激励既不能改变资本的区位分布,也不能弥补地区投资环境中的严重缺陷,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关联地区的政策竞争没有促进该地区福利改善,甚至造成该地区的福利损失。以往以及现行的地方优惠政策只能是在投资环境不完善条件下的短期诉求,是对较高商务成本的一种政策性弥补,是一种"反常态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诉诸有形资本、人力资本和体制资本的形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青  
本文通过建立农户灌溉技术选择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分析了激励机制在农户技术选择中所起的作用。得出结论: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增加农户选择先进节水技术的预期,使农户灌溉技术供给行为从违约转向合作,从而增加节水灌溉技术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凤才  郭翔宇  
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所采取的态度与政府的激励政策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高新技术由于其采用的前提条件不同于日常的生产条件,加之农业高新技术并非全免费提供,决定了采用农业高新技术的成本较高,如果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无法创造农民选择使用农业高新技术的环境,自然不能在更大的程度上推动农业的整体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国志  江梦滢  
[目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缓解环境污染的重要措施。[方法]基于选择实验法和山东省978个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偏好问题进行研究。[结果]结果发现,第一,随着农户经营规模增加,其对秸秆进行资源化利用意愿将不断增强,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农户选择“愿意”的比重分别为54.9%、77.7%和82.8%。第二,秸秆禁烧政策、农户直接补贴、技术培训和完善市场等政策能显著提高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率。第三,是否参加合作社、便利性认知、污染认知、政策认知和资源化利用意愿对农户秸秆处理行为有显著影响。第四,不同规模农户对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偏好优先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小规模农户对农户直接补贴的接受意愿最高,其次为技术培训;中规模农户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接受意愿最高,其次为技术培训;大规模农户对完善市场的接受意愿最高,其次为农机购置补贴。[结论]要提升农户秸秆资源化利用积极性,必须制定多元化、综合性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政策,同时强化对农户的技术培训和设备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慧   王子晗   刘微  
通过构建基于全要素生产率厂商异质性的NK-DSGE(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模拟科技信贷激励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政策效果,研究发现政策效果从大到小依次是常规货币政策、政府部门贴息、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中央银行定向降准、中央银行再贷款抵押率,与我国科技信贷激励政策的实践效果相吻合。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贴息、再贷款利率的外生冲击波动幅度对政策效果影响弹性更大。建议地方政府应和银行加强联动,完善科技信贷风险补偿机制、贷款担保体系;另外,中国人民人行应加强常规货币政策实施精准性,并探索更加灵活的结构型货币政策机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栋  
2008年,中央明确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希冀农户能获得更多信贷支持,在发放农户信贷过程中,国家必须依靠以合作金融为主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公共选择视角,农村信用社可以被视为科层,按照这个思路,本文将科层激励引入农户信贷研究。虽然科层与国家效用函数存在交集,但科层结构中也存在仕途最优化、努力最小化等因子,科层结构有动机异化国家意图。经过解析,本文给出了农户信贷均衡解,结论说明,科层影响下农户信贷会低于国家期望水平。
[期刊] 预测  [作者] 张光辉  黄志启  
本文主要研究了政策激励对资本区位选择、集聚、社会福利的影响。认为政策激励既不能改变资本的区位分布,也不能弥补地区投资环境中的严重缺陷,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关联地区的政策竞争没有促进该地区福利改善,甚至造成了该地区的福利损失。以往以及现行的地方优惠政策只能是在投资环境不完善条件下的短期诉求,是对较高商务成本的一种政策性弥补,是一种"反常态政策",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诉诸于有形资本、人力资本和体制资本的形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徐明华  包海波  谢芳  
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需要相应激励机制的完善。浙江是全国最早实施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收益分配政策的省份之一。本文对浙江企业、科研院所实施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分配的特点、经验成效、影响因素及原因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收益分配,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洪开荣  薛德晓  
在我国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现实背景下,通过建立政府——住宅企业的委托代理模型来研究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的激励机理,得出结论:政府在制定激励政策时不能"一刀切",应根据行业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重点激励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保障房建设的企业等,进行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路明  李智敏  
近年来,知识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稳步提高,作为缩小知识差距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税收激励制度对于科技创新具有实际的效果与作用。文章从税收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出发,分析了税收激励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并从我国税收激励政策及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完善我国税收激励政策的建议和思路,最后总结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激励政策的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廖家勤  毛忠滢  
近年来我国税收政策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一些不足之处。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激励机制的思路为:重新定位税收优惠政策目标,加大间接优惠比例,税收优惠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加大对创新人力资本的优惠力度以及增强政策执行效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卫民,陈继祥  
本文首先对创新网络理论的发展进行梳理,剖析了复杂性技术对创新主体行为的根本性影响,并分别研究了日本、美国及欧盟主要的技术合作政策,认为积极培育创新网络是提升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文刚  罗剑朝  朱兆婷  
中国政府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在全国推行了退耕还林政策,一部分农民因此放弃种粮转而种植林木,伴随而来产生了退耕农户的自身经济利益与政府的生态效益目标相互冲突问题,形成农户与政府在经济利益与生态效益间的一个博弈均衡过程。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退耕还林政策执行的效率好坏与激励农户退耕还林的积极性息息相关,因此政府为追求生态环境的改善,应多从退耕农户的切身经济利益方面加以考虑。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慧   陈绍俭   付咏  
水土流失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采用水土保持技术能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激励可能影响农户的水土保持技术采用决策。根据对陕西省622户农户进行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发现政策激励显著促进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这一促进作用通过提高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认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政策激励(技术培训、技术补贴、技术示范)均能显著促进农户采用水土保持技术,且政策激励对农户采用不同属性的水土保持技术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政策激励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促进作用在专业化程度高、受教育程度高、经营规模大、受灾程度高的农户中表现更为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