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12)
- 2023(16007)
- 2022(13437)
- 2021(12471)
- 2020(10637)
- 2019(23975)
- 2018(24123)
- 2017(46715)
- 2016(25558)
- 2015(28523)
- 2014(28057)
- 2013(28083)
- 2012(26015)
- 2011(23269)
- 2010(23701)
- 2009(22505)
- 2008(22400)
- 2007(20103)
- 2006(18333)
- 2005(16479)
- 学科
- 济(111936)
- 经济(111796)
- 业(99538)
- 管理(81537)
- 企(80110)
- 企业(80110)
- 方法(50133)
- 农(49440)
- 数学(41716)
- 数学方法(41113)
- 业经(33364)
- 农业(32726)
- 财(32199)
- 中国(29312)
- 制(24845)
- 地方(23563)
- 务(21253)
- 财务(21219)
- 财务管理(21183)
- 贸(20861)
- 贸易(20844)
- 易(20308)
- 技术(20138)
- 企业财务(20033)
- 学(19072)
- 策(18226)
- 银(17540)
- 银行(17495)
- 划(17452)
- 体(17357)
- 机构
- 学院(371848)
- 大学(364273)
- 济(156100)
- 经济(153110)
- 管理(148201)
- 理学(127378)
- 理学院(126061)
- 管理学(123913)
- 管理学院(123262)
- 研究(122045)
- 中国(98296)
- 农(79705)
- 科学(76344)
- 京(76276)
- 财(72039)
- 所(62838)
- 业大(61912)
- 农业(61755)
- 江(61250)
- 中心(57963)
- 研究所(56973)
- 财经(56685)
- 经(51370)
- 北京(46895)
- 经济学(46538)
- 州(46287)
- 范(44732)
- 师范(44183)
- 省(43429)
- 院(43146)
- 基金
- 项目(246761)
- 科学(194338)
- 基金(179456)
- 研究(176264)
- 家(157832)
- 国家(156405)
- 科学基金(134253)
- 社会(114145)
- 社会科(107935)
- 社会科学(107904)
- 省(100367)
- 基金项目(95349)
- 自然(87958)
- 自然科(85912)
- 自然科学(85886)
- 自然科学基金(84389)
- 划(81703)
- 教育(78825)
- 资助(73194)
- 编号(70788)
- 重点(55258)
- 成果(54850)
- 部(54055)
- 发(54017)
- 创(53139)
- 业(49626)
- 创新(49123)
- 课题(48156)
- 科研(47369)
- 国家社会(46841)
- 期刊
- 济(179415)
- 经济(179415)
- 研究(103970)
- 农(77823)
- 中国(73553)
- 学报(60235)
- 科学(56523)
- 管理(56265)
- 财(55978)
- 农业(52201)
- 大学(45790)
- 学学(43949)
- 融(38973)
- 金融(38973)
- 业经(35892)
- 技术(32795)
- 教育(30095)
- 业(28373)
- 财经(27980)
- 经济研究(26813)
- 问题(24652)
- 经(24084)
- 技术经济(20696)
- 统计(19554)
- 版(18900)
- 资源(18744)
- 策(18412)
- 商业(18307)
- 科技(17554)
- 贸(17489)
共检索到561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张超 孙艺夺 胡瑞法 施冠明
农户作为农业经济体系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决策单元,在资源调动和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上,有其独特的一面。我国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也普遍参与非农生产,从农户层面考察农业耕地规模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对于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以及保障农民家庭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有现实意义。把农户的农业和非农生产纳入统一构架,采用2012-2013年广东省、江西省与河北省142个农户的跟踪调查数据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估算农户层面生产效率,并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业耕地规模对农户层面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时从事农业生产和非农生产的条件下,农户
关键词:
农业 农户 耕地规模 生产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耿永志
来自河北省首批18个"新农保"试点县(市)的调查显示,农民具有较高的参保率,但是选择了很低的缴费档次,农民表现出适中的满意率,目前的养老金待遇与农民的期望值还有很大的差距。未来政策调整的重点是:突出政府在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和缴费责任,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和农民的养老金待遇,规范基层组织行为等方面。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易小燕 陈印军
本文基于浙江、河北两省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别对农户转入耕地行为与规模和转入耕地后"非粮化"种植行为与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甄别。结果表明:户主的年龄、所经营的耕地面积、流转租金、转入年限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是否转入耕地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转入耕地规模的主要因素。转入方式、合同批准单位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在转入耕地上的"非粮化"种植行为的主要因素;户主年龄、所经营的耕地面积、非农收入所占比重、流转租金和地区差异是影响农户在转入耕地上的"非粮化"种植规模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与关注耕地流转后的"非粮化"种植现象,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波 于冷
本文利用江西省11个村连续5年固定跟踪观察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农业技术应用对农户家庭收入的静态和动态影响效应以及影响路径。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农户生产经营特征、社会经济和自然等方面因素后,农业技术应用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农业技术应用能够促进农户家庭总收入平均增长6.3%;若应用的时间跨度大,农业技术应用可能会对农户家庭总收入产生负面影响,但若应用的时间跨度小,则农业技术应用会促进农户家庭总收入有效增长。现阶段,农业技术促进农户家庭总收入增长的根源在于它能够节省劳动时间和精力,使农户更好地从事非农就业以提高其外出打工收入,从而促进其家庭总收入增长。实证研究结果充分证明了这...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梁义成 李树茁 李聪
使用农户模型侧重解释其间接影响,并利用陕西秦岭山区的调查数据验证了这种新的理论解释。实证结果表明:非农兼业户的农业技术效率较高且相对稳定,纯农户的农业技术效率较低且受到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制约;有关农业技术效率的政策应当考虑这两个途径的影响。
关键词:
技术效率 非农参与 农户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兆娟 魏朝富 尚慧
在采用收益还原法对研究区农户水田、旱地样本经济产出价值进行核算的基础上,运用相关分析和C-D生产函数考查农户行为对耕地经济产出价值的影响作用情况,并根据行为动机理论构建农户行为对耕地经济产出价值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农户水田、旱地样本地均经济产出价值之间存在较大波动,且水田样本价值普遍高于旱地样本;水田、旱地样本经济产出价值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农户作物种植制度行为、生产投入行为的影响制约,需通过农户行为调整来进一步提升耕地经济产出价值;农户自身需要、农户家庭自身拥有的资源、以及国家或区域层次上的宏观因素等内外部因子会通过刺激农户行为动机与目标来改变农户行为,间接影响耕地经济产出价值,因此农户行为调整应以影响农户行为动机的内外部因子及其作用机理为指导,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措施来规范农户行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龙 钱文荣
壮大和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对农业的投资,一个普遍的疑虑是,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失很可能会影响农业生产性投资。为了回应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2012全国大样本数据,从农户家庭层面实证分析了成员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外出务工对流动性生产投资有显著负面影响,随着家庭成员外出务工比例的提升,农户会减少这一类投入。(2)与既有文献不同,本文并未发现外出务工能够有效促进农户的农业机械投资。(3)外出务工对流动性生产投资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性,但外出务工对农业机械投资的影响不存在区域差异。考虑内生性问题,使用替代变量以及工具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证实外出务工不利于流动性生产投资,而不影响农业机械投资的结论是可信的。上述结果表明,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投资的负面影响已初步显现,但具体影响还要考虑投资种类和区域差异,不能一概而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邱俊杰 任倩 余劲
在耕地不断减少和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双重背景下,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保障农业产出以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学界尚未形成一致的定论。本文通过阐述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农业资本投入与土地利用效率三者之间的理论机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阈值模型,基于粮食主产区鲁豫皖三省621个固定农户5年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不仅直接促进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还通过农业资本投入间接影响土地利用效率,即农业资本投入在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约占总效应的70.286%;②农业资本投入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促进作用受到农业劳动力年龄双重阈值效应的影响,阈值分别为47岁和70岁,农业资本投入的边际报酬呈现出"U"型变化规律。因此短期内对于农业劳动力老龄化不应该持悲观态度,应提高农资利用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长期来看应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蕾 钱小平 陈永福 武志刚
玉米已成为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同时玉米在主要粮食作物中比例也不断攀升。文章利用2003~2010年河北省农户玉米种植的动态面板数据,建立了农业供给反应(适应性预期)模型,采用广义矩阵估计方法(GMM),对影响河北省9个县534户农民的玉米供给和调整的价格、政策以及气候等因素进行了动态面板实证分析和相关探讨。基于农户玉米生产供给反应模型的理论框架,推导出研究所采用的动态面板适应性预期模型。结果表明,首先,河北省农户的玉米种植面积对于价格变化很敏感,玉米种植面积的长期价格弹性较大。其次,补贴政策对于农户种植玉米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农户对于补贴额的反应程度很小。再次,生产成本投入增加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美球 肖鹤亮 何维佳 邓爱珍 周丙娟
论文利用江西省42个县(区)74个行政村1 396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耕地流转行为与各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从家庭特征因素、家庭经济因素和资源禀赋因素三方面分析了农户耕地流出和流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外出打工对耕地流出影响最大,是农户耕地流出的最大驱动力;而经济收入与耕地流转是互为因果的关系,耕地流入户的经济收入存在明显低于流出户的经济收入的趋势;地形特征对耕地流出行为有明显影响,地形越平坦,越容易流出,同样耕地越破碎,越不易被流入户接受。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高辉 王夏玙 谢依林 胡贤辉
基于常德市41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耕地碳生产率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呈“倒U形”变化,拐点为3.929hm~2,小于耕地生产率最大化下的经营规模拐点值(4.128 hm~2);Ⅰ兼农户和Ⅱ兼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依然呈“倒U形”关系,而非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业收入占比和集镇距离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据此,在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时,可将考虑碳排放和不考虑碳排放的最适经营规模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提高耕地碳生产率,促进农业低碳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高辉 王夏玙 谢依林 胡贤辉
基于常德市41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分析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碳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户耕地碳生产率会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呈“倒U形”变化,拐点为3.929hm~2,小于耕地生产率最大化下的经营规模拐点值(4.128 hm~2);Ⅰ兼农户和Ⅱ兼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依然呈“倒U形”关系,而非农户的经营规模与耕地碳生产率则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业收入占比和集镇距离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细碎化程度对耕地碳生产率有显著负向影响。据此,在推进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时,可将考虑碳排放和不考虑碳排放的最适经营规模作为下限值和上限值,提高耕地碳生产率,促进农业低碳绿色转型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婧轩 陈美球 邝佛缘 王立国
日益突出的面源污染等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户的行为对于农业生态环境变化至关重要,而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是农户生产行为的主要潜意识支配因素。探究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提升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水平的政策制定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利用江西省2 068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农户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总体水平较高。(2)农户基本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外部环境因素均对农户的农业生态环境认知有显著影响。其中,在农户基本特征及家庭特征因素中,农户性别、是否加入合作社的影响程度最大。在外部环境因素中,种植农产品用途的影响程度最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占军 张绍良 张建 刘卫 朱新华
本文以理论分析和计量分析相结合。研究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建议从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非农产业、加大农村教育投入等方面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发展。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小静 冷熠 宗义湘
本文以河北省37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Log it模型对农业补贴政策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果受到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农户收入水平和农作物种植面积的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加强对种粮大户的支持和补贴方式应该体现区域差别等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农户收入增长与就业决策行为:一个动态解释——基于湖北农户跟踪调查的实证研究
生态脆弱地区林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甘肃省10年500个农户的跟踪调查
农村生存发展环境与农民耕地利用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21个村952户农户的调查
耕地流转中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42个县市64个乡镇74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
规模经济与规模户耕地流转偏好——基于地块层面的分析
农户层面的集体林权纠纷现状及成因分析——基于江西省铜鼓县426个农户样本数据的实证研究
耕地细碎化、耕地经营规模对农户耕地利用生态效率的影响——以常德市为例
退耕还林工程:问题、原因与政策建议——四川省天全县100户退耕还林农户的跟踪调查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林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基于福建农户的跟踪调查
农户耕地经营适度规模及其绩效研究——基于湖北6县市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