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7)
- 2023(14363)
- 2022(12059)
- 2021(11088)
- 2020(9567)
- 2019(22060)
- 2018(21835)
- 2017(42358)
- 2016(23476)
- 2015(26369)
- 2014(26322)
- 2013(26039)
- 2012(24094)
- 2011(21988)
- 2010(22452)
- 2009(20936)
- 2008(21185)
- 2007(19401)
- 2006(17150)
- 2005(15026)
- 学科
- 济(99301)
- 经济(99201)
- 业(71175)
- 管理(63217)
- 企(49760)
- 企业(49760)
- 农(48366)
- 方法(46455)
- 数学(41554)
- 数学方法(40872)
- 农业(31819)
- 业经(24710)
- 中国(23582)
- 财(22988)
- 学(21633)
- 贸(19772)
- 贸易(19768)
- 制(19600)
- 易(19267)
- 地方(17988)
- 银(15596)
- 银行(15524)
- 理论(15033)
- 行(14737)
- 技术(14571)
- 策(14152)
- 务(13980)
- 财务(13935)
- 财务管理(13897)
- 融(13809)
- 机构
- 学院(349470)
- 大学(346732)
- 济(139709)
- 经济(136886)
- 管理(132451)
- 研究(116876)
- 理学(115531)
- 理学院(114228)
- 管理学(111800)
- 管理学院(111194)
- 中国(88706)
- 农(85143)
- 科学(77446)
- 京(72386)
- 农业(66769)
- 业大(63966)
- 所(62212)
- 财(60781)
- 研究所(57161)
- 中心(54634)
- 江(53163)
- 财经(49120)
- 经(44610)
- 范(44559)
- 北京(44524)
- 师范(43956)
- 农业大学(42280)
- 经济学(41965)
- 州(41864)
- 院(40359)
- 基金
- 项目(236515)
- 科学(184072)
- 基金(171008)
- 研究(164429)
- 家(152630)
- 国家(151332)
- 科学基金(127644)
- 社会(103347)
- 社会科(97674)
- 社会科学(97639)
- 省(94808)
- 基金项目(90556)
- 自然(85559)
- 自然科(83643)
- 自然科学(83612)
- 自然科学基金(82155)
- 划(79510)
- 教育(75796)
- 资助(70645)
- 编号(66548)
- 重点(53730)
- 成果(53146)
- 部(51643)
- 发(50786)
- 创(49033)
- 科研(46289)
- 计划(46080)
- 创新(45859)
- 课题(45567)
- 农(44122)
- 期刊
- 济(153158)
- 经济(153158)
- 研究(92479)
- 农(84055)
- 学报(65773)
- 中国(64459)
- 科学(57716)
- 农业(56447)
- 大学(48663)
- 学学(46607)
- 财(45781)
- 管理(43719)
- 融(32304)
- 金融(32304)
- 教育(32246)
- 业经(31105)
- 技术(29380)
- 业(28553)
- 财经(23730)
- 经济研究(22979)
- 问题(21793)
- 版(20725)
- 经(20261)
- 业大(18795)
- 统计(18229)
- 技术经济(18083)
- 策(16675)
- 科技(16673)
- 世界(16554)
- 农业大学(16110)
共检索到5031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月琴 朱臻 吴伟光 高宇列 林建华 黄坚钦
山核桃作为一种非木质林产品,其经营模式选择对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举足轻重。论文以浙江省临安市和淳安县为案例,基于山核桃经营模式与可能影响因素分析,根据121户农户调查和9组参与式小组访谈信息,就农户对经营模式选择意愿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并利用Logit模型定量分析影响经营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户主的年龄和教育年限分别在5%和1%水平上对"是否愿意改变现有山核桃经营模式"有显著影响;而户主的年龄和性别、地域变量在5%水平上对"是否愿意采用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模式"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建议:①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生态化经营模式;②非木质林产品的生态化经营需要政府、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多方参与;③生态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鹏丹 张雅丽
基于陕西镇安县与黄龙县农户调研数据,定量分析了西部地区农户生产经营非木质林产品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并对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进行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生产经营非木质林产品对西部林区农户增收发挥重要作用。第二,经营非木质林产品收入对西部地区农户家庭总收入有非常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户主的受教育水平以及非木质林产品经营投产面积对其家庭总收入均有比较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家庭成员投入到非木质林产品生产经营时间则表现为一般显著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非木质林产品 农户收入 影响分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于金娜
以四川省雅安市3县的246户农户为样本,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行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外部环境特征对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行为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林地禀赋特征,农户家庭特征的影响最小;外部环境特征的测量变量中,农户对政府扶持林业经济发展政策的了解程度、外部培训、农户间的影响、经营林地的机会成本对农户经营非木质林产品的行为均有显著影响;林地禀赋特征的测量变量中,林地的细碎化程度、肥沃程度、离家距离影响显著;林业收入占农户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是农户家庭特征测量变量中最显著的影响因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崔雨晴 徐秀英 鲍泽钦 陈炎根
发展非木质林产品生产不仅是保护森林资源的主要方式,更是发展林区经济,促进山区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以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和杨梅Myrica rubra为例,利用2009年在浙江省临安市、仙居县下属的6个行政村抽取的15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分析了2种非木质林产品生产相关变量对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非木质林产品产量对农户家庭总收入有非常显著的正面影响;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非木质林产品投产面积以及家庭成员有无参加相关培训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均有比较显著的正面影响;家庭成员投入到非木质林产品生产的时间对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影响一般显著,但表现为负面影响。可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臻 沈月琴 吕秋菊 郑旭理
在南方集体林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成为农户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但在农户非木质林产品经营中需要考虑投入要素的有效性以及生产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问题。论文以临安市山核桃产业和仙居县杨梅产业为例,分别选取两个县(市)共167户林农2009年横截面数据为样本,在农户微观层面运用C-D生产函数,实证分析了投入要素及影响因素在非木质林产品生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农药化肥投入、地域因素都对两个地区非木质林产品生产有显著影响,而劳动力投入和林业劳动力人均种植面积因素则只对山核桃生产有显著影响。笔者认为需要通过积极推广农户从事非木质林产品的经营,重视农药化肥生产资料投入以及促使劳动力季节性回流等措施促进非木质林产品经...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徐星宇 谢彦明 扈立家 刘珊
根据云南省348户农户林产品交易的调查问卷,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二元Logistic方法分析了林改后农户林产品交易的现状和农户选择中间商交易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是否参加培训、交易频率、运输的难易程度和技术适用度对农户林产品是否选择中间商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户主是否为村干部、亲戚朋友是否从事相关工作、林地面积、林产品种类和林产品的品质认证情况对农户林产品交易是否选择中间商具有显著负向影响。然后,针对农户在选择中间商销售林产品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 林产品 中间商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基于陕西省和四川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家庭劳动力配置差异农户非木质林产品(NTFP)的经营效率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农户NTFP经营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西部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整体上都处于中等水平,但家庭劳动力配置差异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存在差异,纯农业型农户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都最高,代际分工型农户次之;经营决策者是男性、教育程度较高、主要劳动力参与的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较高;参加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而林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基于陕西省和四川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家庭劳动力配置差异农户非木质林产品(NTFP)的经营效率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农户NTFP经营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西部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整体上都处于中等水平,但家庭劳动力配置差异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存在差异,纯农业型农户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都最高,代际分工型农户次之;经营决策者是男性、教育程度较高、主要劳动力参与的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较高;参加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而林地质量和经营规模对农户NTFP经营的利润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丹婷 朱臻 杨虹 沈月琴
【目的】探究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对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明确非木质林产品等物质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效路径。【方法】基于2022年浙江省7个县(市) 811份农户调研数据,实证分析不同产业组织模式对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实现的影响以及区域公用品牌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结果】相对“市场+农户”的市场交易模式,“合作社+农户”的横向合作模式和“公司+农户”的纵向协作模式均对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实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机制验证表明:区域公用品牌在产业组织对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实现过程中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经营规模小、采用互联网销售农户的非木质林产品溢价效果更显著。【结论】产业组织能够通过促进农户加入区域公用品牌从而推动非木质林产品价值实现。据此,提出在提高农户组织化程度的同时,需要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优化销售渠道等政策启示。表6参35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肖娥芳 祁春节
本文利用湖北21镇97村36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基于规模报酬原理与风险期望效用理论,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对湖北农户扩大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约有48.6%的农户有扩大现有经营规模、经营家庭农场的意愿,户主目前所从事的职业、非农收入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家庭承包地的总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土地流转的难易程度以及是否有过农地租(或代)种行为等因素是影响农户家庭农场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为推进家庭农场优化发展,应在积极推进农地流转的同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推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实现农地的高效长效利用。
关键词:
家庭农场 经营意愿 农地流转 影响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光菊 许思维 杨建州
基于福建省6个县(市) 30个村300位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识别影响农户农林复合经营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耕地面积、项目支持对农户农林复合经营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却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从农户特征、资源禀赋特征、技术特征、政府出台政策4个方面提出促进农林复合经营的政策建议:应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带动年龄较大户主转变观念,助力农林复合经营发展;规范和鼓励林地、耕地流转或联户经营,适度扩大土地经营规模,促进形成农林复合经营规模经济,推动农林复合经营产业化发展;通过项目支持建设示范基地,带动农户参与农林复合经营,促进示范基地健康有序发展,创新技术推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调整资金补贴,规范资金有效使用和统筹管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秧分 刘彦随 翟荣新
农地规模经营是促进农民增收与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利用东部沿海3省1市的323个农户抽样调查数据,构建了包括户主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状况、农户经济特征、外部因素在内的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区域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强烈,61.0%的农户期待农地规模经营,农地规模经营意愿呈现由浙江、江苏、天津向山东递降的趋势;②户主就业类型、农地租赁行为、农业技术培训、通勤条件、农地资源禀赋是影响农地规模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其中就业非农化程度越高、农地资源越为丰裕,农地规模经营意愿越弱;有效的农业技术培训、完善的通勤条件,有助于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经营;已经发生农地租赁行为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敖贵艳 刘强 续竞秦 吴伟光
本文以特色非木质林产品山核桃为例,基于浙江省3个山核桃主产县(市) 150个种植户地块层面的调查数据,采用DEA-Tobit二阶段模型,在对不同经营主体山核桃生产效率及其差异进行测算与检验的基础上,重点就新型采收技术(张网采收)和销售模式(电商销售)对不同主体生产效率的影响与作用机理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新型经营主体单位面积投入成本与产值分别比普通农户低20.35%和高17.13%。(2)新型经营主体山核桃生产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分别是普通农户的1.54倍和1.41倍,纯技术效率二者差异不明显。(3)新型采收技术和销售模式对山核桃生产效率提升有显著促进影响,并且新型经营主体较普通农户,能更好的通过张网采收、电商销售等新型采收技术与销售模式来提高综合生产效率。最后,本文提出应大力发展非木质林产品、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成本节约型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强电商物流建设等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目的】分析家庭劳动力配置差异对农户非木质林产品(NTFP)经营行为选择的影响,为巩固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成果、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缓解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之间的矛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考虑农户家庭成员内部劳动力分工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根据劳动力配置状况将农户划分为5种类型,并利用陕西省和四川省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农户NTFP的经营方式和技术类型及其各自的影响因素。【结果】劳动力配置差异农户在NTFP的经营方式和技术类型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林地收入占比对各类农户种植经济林和发展林下经济影响显著,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徐燕 沈月琴 黄坚钦 林建华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业是浙江省林业特色产业之一,是产区林农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传统经营模式已经引起生态性问题,推广山核桃的生态化经营模式成为当务之急。以山核桃主产区浙江省临安市、淳安县为案例,通过对5个乡镇152户农户的抽样调查和多群体的参与式访谈,深入分析了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模式的选择意愿及其动因。结果表明,林农在经营决策中注重经济利益,经营成本、技术和资金是影响林农采用生态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林农意愿区间差别显著。推行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模式应从宣传教育、技术研发、林道建设、完善信贷等方面展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