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41)
- 2023(16446)
- 2022(13803)
- 2021(12793)
- 2020(10972)
- 2019(24864)
- 2018(24611)
- 2017(47310)
- 2016(25492)
- 2015(28524)
- 2014(28182)
- 2013(27708)
- 2012(25055)
- 2011(22357)
- 2010(22498)
- 2009(21128)
- 2008(20789)
- 2007(18719)
- 2006(16532)
- 2005(14692)
- 学科
- 济(106883)
- 经济(106729)
- 业(102765)
- 管理(87218)
- 企(84676)
- 企业(84676)
- 方法(49023)
- 农(48441)
- 数学(40249)
- 数学方法(39604)
- 财(34013)
- 业经(33816)
- 农业(32223)
- 中国(25344)
- 制(25052)
- 务(23703)
- 财务(23644)
- 财务管理(23605)
- 企业财务(22392)
- 技术(20350)
- 地方(19317)
- 和(18503)
- 体(18383)
- 理论(18189)
- 策(17917)
- 划(17756)
- 贸(17725)
- 贸易(17714)
- 学(17319)
- 易(17264)
- 机构
- 学院(363685)
- 大学(356354)
- 济(149547)
- 管理(148380)
- 经济(146603)
- 理学(128194)
- 理学院(126912)
- 管理学(124582)
- 管理学院(123911)
- 研究(113975)
- 中国(90948)
- 京(74109)
- 农(70617)
- 财(70434)
- 科学(69721)
- 业大(57091)
- 所(56394)
- 江(55958)
- 财经(55729)
- 中心(55300)
- 农业(54000)
- 研究所(50875)
- 经(50635)
- 北京(45543)
- 经济学(44381)
- 州(43798)
- 范(43450)
- 师范(43032)
- 院(41172)
- 财经大学(40899)
- 基金
- 项目(247879)
- 科学(197733)
- 研究(182119)
- 基金(181709)
- 家(157763)
- 国家(156320)
- 科学基金(136513)
- 社会(117024)
- 社会科(110730)
- 社会科学(110699)
- 省(98164)
- 基金项目(96202)
- 自然(88795)
- 自然科(86779)
- 自然科学(86757)
- 自然科学基金(85180)
- 教育(82839)
- 划(81357)
- 编号(74709)
- 资助(73701)
- 成果(58680)
- 重点(55374)
- 部(54979)
- 创(53824)
- 发(52960)
- 课题(49844)
- 创新(49782)
- 制(49547)
- 国家社会(48677)
- 科研(47696)
- 期刊
- 济(169040)
- 经济(169040)
- 研究(99347)
- 中国(70740)
- 农(69735)
- 财(57397)
- 管理(56142)
- 学报(53019)
- 科学(51758)
- 农业(47049)
- 大学(41918)
- 学学(39910)
- 技术(34485)
- 融(34361)
- 金融(34361)
- 业经(33550)
- 教育(32289)
- 财经(27270)
- 业(25214)
- 经济研究(24381)
- 经(23414)
- 问题(22670)
- 技术经济(19881)
- 统计(18764)
- 版(18028)
- 策(17669)
- 资源(17466)
- 财会(16955)
- 科技(16807)
- 现代(16776)
共检索到5360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亮 魏彦强 周强 刘峰贵 陈琼 杨登兴 赵佩 侯志瑞
全球变化背景下,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准则。农户是农村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单位,通过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评价及其限制因子的诊断研究,可以提高农户适应行为的有效性,增强适应能力。本研究借鉴可持续生计框架和适应能力评估框架,以青藏高原典型农业区,湟水中下游14个行政村为研究对象,基于入户问卷调查数据,构建该区域的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适应能力指数模型,进行农户对气候变化适应能力定量评价,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诊断分析主要限制性因子。结果表明:1)湟水中下游地区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较为准确;2)农户适应能力的高低用适应能力指数(ACI)表示,研究区农户适应能力处于较高状态,以适应能力0.280≤ACI <0.320的农户为主体。研究区自东向西随着海拔的升高,样本村农户适应能力总体呈现下降趋势;3)维度层表明,自然能力和经济能力对农户适应能力的影响较大。指标层表明,耕地质量、经济收入多元性、获得现金帮助的途径、家庭年收入、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和农作物需水量紧缺度为主要限制性因子;4)湟水中下游地区农户适应能力高低的核心因子为农户家庭年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恩财 谢立勇 赵洪亮 曹敏建 郭明顺
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的负面影响愈演愈烈,加强农业适应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已迫在眉睫。本文从经济与社会发展趋势,农业产业的特性以及防灾减灾的基本规律与要求等考虑,研究探讨了以推进经济发展为基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科研与推广,公众参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建立健全防灾减灾预警系统等8个方面的未来适应能力建设问题。
关键词:
农业 气候变化 适应能力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素妍 陈嘉烨
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江苏,山东,四川,福建,江西5省754个样本的实际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的probit回归模型和养殖利润方程,从农户方面分析了当期的养殖利润,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的相互影响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期的养殖利润对生计策略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养殖户采取应对策略具有滞后性;物质资本中的通用型资产,金融资本中的消费类资产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为负,通用型资本的增加意味着养殖户的转移成本较小;消费类资产越多,农户可用于应对的风险的资金越少,因此这两者都会减少养殖户对生计策略的选择。而物质资本中与气象风险相关的专用型资本、金融资本中的储蓄类资产、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为正;专用型资本...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当期利润 生计资本 生计策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兵 张宁 张轶凡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GEF项目区的调研,采用倍差法(D ifference inD ifference)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绩效进行分析和评估。研究表明,GEF项目中农业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绩效集中体现在粮食产量上,适应性措施的实施显著地提高了项目区粮食单产水平,尤其是水稻的单产水平;适应性措施对水稻单产的净效应为42.41公斤/亩,对小麦单产的净效应为5.96公斤/亩。GEF项目的适应性措施体系可以为全国未来适应气候变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臻 史兴民
厘清农户的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类型以及农户属性、气候变化感知对适应行为的影响机制,对于制定合适的适应政策至关重要。论文将适应行为分为技术性行为、经济性行为和迁移性行为3类,并构建了以气候变化感知为中介变量的"属性-感知-适应"多变量路径分析模型,在对农户属性对适应行为的影响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变量间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①农户适应气候变化会优先选择技术性行为,其次是经济性行为,选择迁移性行为的农户最少;②农户属性对适应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③根据中介变量的中介效应,将多变量路径分析模型分解为3类:完全中介模型、部分中介模型和无中介模型。通过分析以上3种模型可以发现,农户属性对适应行为既有通过中介变量产生的间接影响,也有不通过中介变量产生的直接影响,说明适应行为的选择并不仅仅依赖于气候变化感知,农户属性对于适应行为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直接影响因素。最后针对提高农户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韩国军 王玉兰 房世波
本文主要讨论了青藏高原最近50年的气温、降水以及其它气候因子变化及对农牧业的影响。青藏高原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趋势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趋势。青藏高原降水量呈东南向西北地区逐渐递减的分布规律,降水量大都集中在夏季,主要降水量分布在东南部及雅鲁藏布江河谷农区及藏东农林区等,而整个青藏高原的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极其匮乏,降水量与高原的草场类型分布有很好的对应。近几十年来,高原东部和西南部都以增温、增湿为特点有利于牧草生产,而柴达木盆地西侧以及祁连山地区略有变干趋势对牧草生产不利。多年冻土呈现区域性退化状态,高原湿地也呈现退化趋势,气候变化对当地农牧业影响显著,冬季气温升高延长了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霞飞 曲建升 刘莉娜 李恒吉 裴惠娟 曾静静
我国西部地区城市自然气候系统敏感且脆弱,主动适应能力处于落后阶段,应对气候变化风险阻力大。文章以西部地区适应型试点城市和个别省会城市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参考"压力—状态—响应"(PSR)环境指标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法即层次分析法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建立评价模型,根据综合指数评价结果将城市的适应能力划分为Ⅰ级低水平、Ⅱ级中等水平和Ⅲ级高水平。结果表明:西部地区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整体为Ⅱ级中等水平,城市化进程相对稳定,城市状态指数基本分布在中等水平,压力层的适应能力指数相对状态指数的变化具有时间上的差异,响应指数变化具有滞后性;相对于西北地区,西南地区城市所面临的气候变化压力更具有不稳定性,而响应能力较好;根据适应能力指数等级将城市适应能力类型分为"初阶型""中阶型"和"高阶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袁亚林 孔荣 Calum Turvey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与列联表检验的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以陕甘两个典型农业区为代表的西部农户对新型天气保险的兴趣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农户 新型天气保险 政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袁亚林 孔荣
农户天气保险在我国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对西部农户天气保险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基于陕西省眉县与甘肃省清水县两个典型农业区2009年88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被调查农户天气保险购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农户有效天气保险支付价格普遍较低;是否负债、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是否愿意采用新技术及是否对新型贷款产品有兴趣等因素对两地农户购买天气保险愿意均有显著影响;被调查农户年龄、家庭规模、是否遭遇旱灾、灌溉是否重要等因素是导致两地农户购买天气保险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实行价格补贴政策、发展技术革新及规模化经营、研发适应性强的天气保险条约及价格...
关键词:
西部农户 天气保险 购买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魏慧 吕昌河 刘亚群 杨凯杰
设施农业的快速增长是近10年来青藏高原农业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揭示设施农业用地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有助于理解青藏高原设施农业的发展态势,为其规划布局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基于2018年Google Earth高分影像数据,采用目视解译和地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取了青藏高原设施农业用地的空间分布格局;并选择西宁和拉萨为典型区,对比2008年和2018年设施农业用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2018年青藏高原共有设施农业面积7821.74 hm~2,主要集中在河流两侧的城市周边,与河流走向大致吻合,其中青海和西藏设施农业面积分别占青藏高原设施农业总面积的58.10%和36.49%;②受海拔、地貌类型和城市分布的影响,设施农业分布海拔在1400~4600 m之间,但在2200~2600 m和3600~3900 m高程区间分布最为集中;③2008—2018年西宁和拉萨设施农业增长迅速,分别从293.73 hm~2和429.01 hm~2增至2111.45 hm~2和1422.30 hm~2。同时,因城市发展,两个城市超过60%的设施农业用地被建设占用,造成空间格局的显著变化;④设施农业在青藏高原发展前景良好,但也存在温室类型单一、变动频繁和"过程性浪费"等问题,应加强保护和规划管理,促进设施农业的良性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娱冰 康蓉
气候变化必然影响能源部门,能源部门必须采取措施适应未来的气候。在此之前,需要了解目前中国能源部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故通过一个综合指数评估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7年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为建立一个综合指数,先确定了三个子指标:反应性适应指标、预测性适应指标、计划性适应指标,通过标准化处理、确定权重、指标汇总,最终得到气候变化适应指数(CCAI)。结果表明,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0年提出了反应性适应方案,其系统脆弱性较高;2010年后,出现了预期性的适应情景,即脆弱性是中等的。总体来看,中国能源部门从系统脆弱性较高的反应性适应情景到脆弱性中等的预期性适应情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该部门正在为计划性适应情景奠定基础。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尚娱冰 康蓉
气候变化必然影响能源部门,能源部门必须采取措施适应未来的气候。在此之前,需要了解目前中国能源部门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故通过一个综合指数评估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7年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情况。为建立一个综合指数,先确定了三个子指标:反应性适应指标、预测性适应指标、计划性适应指标,通过标准化处理、确定权重、指标汇总,最终得到气候变化适应指数(CCAI)。结果表明,中国能源部门在2000—2010年提出了反应性适应方案,其系统脆弱性较高;2010年后,出现了预期性的适应情景,即脆弱性是中等的。总体来看,中国能源部门从系统脆弱性较高的反应性适应情景到脆弱性中等的预期性适应情景,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且该部门正在为计划性适应情景奠定基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14年11月14日,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在华盛顿举行的联合国全球南南合作发展博览会上宣布,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将投入270万美元用于支持阿尔及利亚、埃及、匈牙利、摩洛哥、土耳其和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的节水项目,项目惠及约1 000名农村青年和妇女。该项目通过小农户分享节
关键词:
农业发展基金 节水政策 节水灌溉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朱红根 周曙东
利用江西省36县346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及其适应行为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年龄、文化程度、与村民交流频率、来往亲戚数、赶集频率、看电视频率、距离市场远近及气象信息服务等因素能显著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而户主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可借款人数、来往亲戚数、赶集频率、看电视频率及气象信息服务等因素对农户气候变化适应行为决策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促进农户采用气候变化适应行为的政策建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林 李晓东 校瑞香 申红艳
利用1961-2016年西宁等青藏高原东北部13个气象台站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南海季风指数、西伯利亚高压指数等大气环流特征量数据,分析近56年来气候变化与高原主体的差异性及其可能的气候成因。研究表明:近56年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暖趋势十分显著,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高达0.39℃/10 a,呈现出三次明显的阶梯性增高态势,并于1994年前后发生了由冷到暖的突变,同时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年降水量及四季降水量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虽然经历了2002年左右由少到多的变化,但并未出现明显突变,年降水量具有3年、5年的准周期,而年降水日数微弱减少,降水强度呈增加趋势;该区域气候变化的年际波动主要受到东亚季风、高原季风和南海季风的年际振荡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而西风环流的作用并不明显,植被覆盖的恢复既是对2002年以来降水量增加的具体反应,同时也对于气候变暖趋势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