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2)
2023(9945)
2022(8464)
2021(7935)
2020(6651)
2019(14944)
2018(14871)
2017(29359)
2016(16031)
2015(17776)
2014(17779)
2013(17287)
2012(16146)
2011(14781)
2010(15133)
2009(14473)
2008(14253)
2007(13202)
2006(12163)
2005(11071)
作者
(44251)
(37751)
(37063)
(35507)
(23720)
(17888)
(16699)
(14295)
(14277)
(13518)
(12903)
(12414)
(12119)
(11875)
(11873)
(11201)
(11194)
(10961)
(10929)
(10773)
(9632)
(9296)
(9030)
(8710)
(8568)
(8514)
(8459)
(8189)
(7592)
(7437)
学科
(61554)
经济(61458)
(56094)
管理(48600)
(46786)
(34648)
企业(34648)
农业(30904)
(20215)
业经(19517)
方法(18940)
(18652)
中国(17416)
数学(16489)
数学方法(16222)
(13909)
(13637)
地方(12593)
(12421)
银行(12411)
(11994)
贸易(11988)
(11956)
(11777)
(10908)
金融(10905)
及其(10718)
(10598)
农业经济(10398)
体制(10197)
机构
学院(225863)
大学(220536)
(97997)
经济(95889)
管理(88283)
研究(77562)
理学(75004)
理学院(74254)
管理学(73184)
管理学院(72736)
中国(63709)
(53820)
(48147)
(45783)
科学(43472)
农业(40672)
(38738)
中心(37915)
(37323)
业大(36824)
财经(35916)
研究所(34066)
(32491)
(28598)
北京(28467)
(28463)
师范(28255)
经济学(28189)
(27345)
(27333)
基金
项目(144142)
科学(114523)
研究(112490)
基金(104324)
(89141)
国家(88230)
科学基金(76052)
社会(72319)
社会科(68132)
社会科学(68120)
(56858)
基金项目(54475)
教育(50171)
编号(48351)
(46624)
自然(46156)
自然科(45041)
自然科学(45032)
自然科学基金(44262)
资助(41703)
成果(40708)
(34002)
(33177)
课题(32546)
(31944)
重点(31734)
(30734)
(30100)
(29803)
国家社会(29657)
期刊
(120889)
经济(120889)
研究(70505)
(58204)
中国(52716)
农业(38776)
(36707)
学报(30918)
(30585)
金融(30585)
科学(30573)
管理(30339)
大学(25346)
业经(25068)
教育(24475)
学学(24058)
技术(18997)
(17957)
财经(17743)
问题(16662)
经济研究(16206)
农村(15337)
(15337)
(15165)
农业经济(14544)
世界(13251)
(12236)
经济问题(11719)
(11067)
现代(10813)
共检索到361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孟昱含  吕军书  
我国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根据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100多个乡村的"百村调查"得出结论:农户对国家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的认知度较低;农户对保护公民私人财产的《物权法》认知度不高;农户对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改革的期望值较高。政策建议:健全农村宅基地管理法律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法制宣传教育。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戈  
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是农地产权流转的重要形式之一,不仅能盘活宅基地产权、开拓农民融资渠道,还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金融改革。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则、土地政策与实践现状都为宅基地抵押的推广奠定了基础。然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面临着一系列现实困境,制度层面包括立法体系不完善,抵押人、抵押权人范围不明确,抵押登记制度不健全,抵押权难以实现等;配套机制层面包括风险保障机制缺位、缺乏专门的价值评估机构与农地金融机构等。对此,应当对立法作出调整,并结合试点经验逐一完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志彬  唐艳红  邵珊珊  
农村宅基地属于农村建设用地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相当一部分空置宅基地,这些宅基地的合理规划、利用关系到国家节约用地目标的实现和农村治安状况的改善。文章在分析现有农村空置宅基地实况及引发的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对农村空置宅基地管理法律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对农村"空置宅基地"做出明确的司法解释,确立空置权;二是完善农村空置宅基地国家法律制度;三是制订合理的农村空置宅基地配套法律制度措施;四是完善农村空置宅基地的收回的执法与监督制度。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惠建利  
在简要梳理中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及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法学角度对宅基地使用权属性、房地分离还是房地统一、法定租赁权还是法定地上权等有关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争议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规范与法律制度创新的若干构想,包括规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转让、退出等制度,在中国物权法律制度的"法定地上权"中增设"派生宅基地使用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建  
宅基地使用权能否抵押的问题凸显立法规范与政策取向的价值冲突。在坚持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应以有限抵押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宅基地用益物权的经济效益。宅基地的原始取得以"个人"为主体分配宅基地用地指标,以"户"为单位申请获取,并确立"法定地上权"的继受取得有偿使用。同等条件下赋予本集体内部成员优先购买权,集体在可能的条件下亦可有偿收回。此外,宅基地使用权有限抵押制度的有效运行尚需登记、期限和价值评估等相关配套制度的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常城  
随着改革深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呼之欲出。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必须深刻学习十九大精神,保证新制度符合党和国家的宏观战略,将保障农民权益作为新制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亟待补齐配套法律法规严重缺失的制度短板,使之有法可依,进而有法必依。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需充分实现宅基地的财产属性,不可忽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构建农村宅基地管理权力清单制度,还要完善、健全对政府行为的监察和追,防止"清单"成为"空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军书  翁晓宇  
以农村宅基地退出制度的历史考察与法律解读为研究起点,分析透视农村宅基地退出制度面临的困境。通过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的"百村调查"得出结论:补偿是否合理、公平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关键;货币补偿中要"以高于商品性住房的价格进行补偿",实物补偿中要"以高比例进行房屋面积置换"是大多数农户的心理预期。针对调查结论,政府在鼓励和引导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过程中,要把制定完善宅基地退出与补偿的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建立宅基地退出的动力机制以及保障体系作为重点工作。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新华  
现行的户籍制度黏附着城乡差别化的入学、住房、养老保障等权利配置功能,严重制约着农村宅基地的社保功能向资产功能转化,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关键因素。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基本假设,并运用加入控制变量的"双差"分析法,以重庆(实验地区)和武汉(控制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定量分析和实证检验了户籍制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回归结果显示,时间哑变量和地区哑变量的交叉项(即户籍制度改革效应)通过了1%的正显著性检验,说明户籍制度改革对实验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使得愿意退出宅基地的农户比例增加了37%;而且在户籍改革力度较大的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相对较大。另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陶镕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前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在土地市场、土地法律体系二元格局的情形下,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在许多方面与市场化和城乡统筹发展极不相适应。该文通过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现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法律困局主要表现在物权效用未得到充分实现,以及政府监管严重滞后。应当从赋予农村宅基地以完整的物权和切实发挥政府监管职能两个方面,解决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法律困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志峰  景荻  
传统农村宅基地制度主要定位于保障农民的居住安全。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民进城务工导致人宅分离的现象越发普遍,宅基地资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利用模式亟需创新。此种背景下,探索宅基地入股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既有利于提高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又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符合新一轮土地改革背景下,中央放宽农地流转以便释放土地红利的政策精神。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徐忠国  卓跃飞  李冠  王雪琪  陈阳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制度需求和实现形式,揭示宅基地三权分置形成的权利结构以及权利的法律性质与法理逻辑。研究方法:法社会学和法经济学相结合的比较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受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影响,农户分化为纯农户、兼业户和非农户。纯农户对宅基地有保障性需求,非农户有财产性需求,兼业户两者兼有。宅基地两权分置满足了纯农户和兼业户的保障性需求,三权分置满足了非农户和兼业户的财产性需求。(2)三权分置的实现形式有延伸经营权、分置成员权和分置人役权等模式。延伸经营权模式和分置人役权模式较好地保护了已取得居住权益,分置成员权模式较好地保护了待取得居住权益。(3)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法律表达,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制度需求,形成逻辑严谨的权利体系。在"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框架的基础上,补充构建宅基地居住权和成员权等权利类型。经营权的性质为次用益物权,承担资源经济利用的社会功能;居住权的性质为人役权,承担保障农户已取得居住权益的社会功能;成员权的性质为集体成员分配请求权,承担保障农户待取得居住权益的社会功能。研究结论:宅基地三权分置响应了纯农户、兼业户和非农户在城镇化和工业化背景下对保障和财产的差异化功能需求。在"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权利框架的基础上,补充构建宅基地居住权和成员权等权利类型,可以形成逻辑更为严谨的权利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余永和  张凤  
如何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已成热点话题,学界存在着严禁流转与自由流转两种观点的分歧。两派的论争源于对农村宅基地性质的不同认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同解读以及对宅基地流转影响的不同评估。两派在论争的背后都存在一定的偏失。实际上,严禁宅基地流转以坚守既有土地制度的主张已经难以适应市场化与城镇化发展的要求,而实行宅基地自由流转乃至宅基地私有化的方案也潜藏着巨大风险。因此,慎重稳妥推进流转才是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清勇  刘守英  
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深化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认识宅基地的生产资料属性,理解历史上宅基地集体化的过程和逻辑,是推动下一步宅基地制度改革取得突破的基础。本文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对农业用地和非农业用地的属性认定以及对土地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论述,分析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宅基地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发现:当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宅基地相关政策时将宅基地看作生产资料,这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将非农业用地视为一般生产资料是一致的;1956年组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没有将宅基地集体化,不是缘于现有研究所指出的"宅基地是生活资料",而是因为组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中心问题是将耕地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体化,而宅基地作为一般生产资料,并不在主要生产资料之列;人民公社强调进一步提高公有化程度、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残余,这开启了作为一般生产资料的宅基地的集体化进程;宅基地集体化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这一进程始于1958年,到1963年完成,期间各地政策差异较大。这些发现为厘清宅基地的生产资料属性、明确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商梦雅  李江  
基于黑龙江省调研微观截面数据,在制度保障功能层面,运用PSM方法分析农村宅基地制度对农民主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制度的保障功能可以在居住需求、养老需求、社会资本及经济资本积累的需求方面提升农民的主观获得感;对“社会公平感知需求”及“未来生活预期需求”因素的影响为负,降低了农民的主观幸福感;对“农民自主返乡需求”因素有正向影响,提升了农民的主观安全感;但对“农民风险分担需求”因素的影响为负,降低了农民的主观安全感。农村宅基地制度的内涵与功能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拓展与提升。制度改革要让农村宅基地从弱化的保障功能中“脱嵌”,实现向财产性功能的让渡,同时要注重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生活保障制度。可以尝试开放使用权货币化的方式,提升宅基地的资产价值,通过改革助力农民主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江梅  黄启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农村宅基地产权经历了由农户拥有所有权向集体拥有所有权、农户拥有使用权转变,宅基地权能实现由大到小再逐渐增大过程,宅基地管理则经历了由松到严、由宽泛到具体的转变。通过对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相关农村宅基地法律、法规等条文的梳理,对我国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进行分析,结合我国宅基地制度变迁原因,提出宅基地制度未来变革思路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