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10)
- 2023(13601)
- 2022(11235)
- 2021(10445)
- 2020(9029)
- 2019(20435)
- 2018(20224)
- 2017(39795)
- 2016(20836)
- 2015(23046)
- 2014(22876)
- 2013(22380)
- 2012(20187)
- 2011(17723)
- 2010(17761)
- 2009(16587)
- 2008(16316)
- 2007(14674)
- 2006(12782)
- 2005(11199)
- 学科
- 业(96733)
- 济(89256)
- 经济(89152)
- 企(77509)
- 企业(77509)
- 管理(72122)
- 农(46790)
- 方法(42990)
- 数学(35007)
- 数学方法(34584)
- 农业(31115)
- 业经(30764)
- 财(28514)
- 中国(22050)
- 务(21209)
- 财务(21171)
- 财务管理(21138)
- 制(20217)
- 企业财务(20046)
- 技术(18409)
- 策(16491)
- 贸(15650)
- 贸易(15643)
- 易(15282)
- 理论(15008)
- 和(14993)
- 银(14947)
- 银行(14939)
- 划(14792)
- 体(14426)
- 机构
- 学院(295482)
- 大学(287249)
- 管理(128439)
- 济(127282)
- 经济(125017)
- 理学(111122)
- 理学院(110194)
- 管理学(108597)
- 管理学院(108050)
- 研究(84323)
- 中国(73895)
- 财(58776)
- 农(58183)
- 京(57606)
- 科学(49015)
- 财经(47204)
- 业大(45848)
- 江(44710)
- 农业(44260)
- 中心(43483)
- 经(43061)
- 所(39666)
- 经济学(37717)
- 经济管理(36256)
- 研究所(35598)
- 州(34964)
- 北京(34844)
- 财经大学(34770)
- 经济学院(34328)
- 商学(34236)
- 基金
- 项目(200861)
- 科学(161816)
- 研究(149461)
- 基金(149433)
- 家(127487)
- 国家(126251)
- 科学基金(112656)
- 社会(99138)
- 社会科(93753)
- 社会科学(93724)
- 基金项目(79856)
- 省(79738)
- 自然(72236)
- 自然科(70708)
- 自然科学(70693)
- 自然科学基金(69469)
- 教育(67109)
- 划(64568)
- 编号(60805)
- 资助(59884)
- 成果(45949)
- 部(45215)
- 创(44607)
- 重点(43503)
- 发(43050)
- 业(42038)
- 国家社会(41263)
- 创新(40943)
- 制(39780)
- 人文(39723)
共检索到429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赵元凤 柴智慧
为了了解农户对农业保险赔款作用的主观感受,探索影响农户评价保险赔款作用的因素,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500多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应用比较分析法比较了不同特征农户对农业保险赔款作用的评价,并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评价保险赔款作用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地区、不同收入水平、不同耕地规模与质量的农户对保险赔款作用的评价具有明显的差异;农户户主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总收入、耕地规模、农户受自然灾害的影响程度以及对农业保险保障水平的认知对其评价保险赔款的作用具有显著影响;农户户主是否为村干部和其家庭的耕地质量对其评价保险赔款的作用影响不显著。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柴智慧 赵元凤
本文认为,农户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认知度与满意度越高,越有利于该项政策的推行和持续发展。基于问卷调查数据,通过描述统计与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农户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政策实施中不同环节的认知状况与满意程度,以期能为各级政府和保险公司采取针对性措施完善现行政策中的薄弱环节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户 农业保险 保费补贴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婷 肖海峰
本文主要依据本项目研究小组所做的农户问卷调查资料,对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分析表明:农户对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开展状况的总体满意程度较高,政府的保费补贴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户的保费负担,但农户对保障水平、保险责任、出险获赔的及时性和合理性等评价不高。为进一步完善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必须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评价 农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傲 赵元凤
为了有效识别保险产品对农牧区贫困户的扶贫减贫效果,基于内蒙古自治区680份农牧户问卷调查数据,在梳理保险扶贫作用机理基础上,分析了贫困农牧户的主要特征,论证了农业保险、新农保、新农合等主要保险产品减轻农牧户贫困状况的效果;同时,调研数据也揭示出:目前的保险制度安排及产品特征制约了保险的扶贫减贫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保险助力农村扶贫的政策建议。通过对农村地区保险产品在扶贫上效果的多方面评价和建议,为各级政府和保险经营主体采用针对性政策参与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提供参考,对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和各地区完成扶贫减贫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村贫困 保险扶贫 农村经济 问卷调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句芳 孟凡杰 孙宝全
本文首先以新家庭经济学模型和巴纳姆—斯奎尔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农牧户兼业时间作用机理的概念模型,而后结合内蒙古农村牧区1332户农牧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TobiT计量模型,从农牧户劳动力人力资本、家庭特征、资源禀赋、社会资本、社会环境特征五个角度对农牧户兼业时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劳动力人力资本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和社会环境变量对农牧户兼业时间具有较显著影响,而社会资本变量对于农牧户兼业时间并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农牧户 兼业时间 农村劳动力 时间分配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肖海峰 曹佳
本文以吉林、江苏两省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我国试点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行绩效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对于增强农户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稳定农作物产量和农户收入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各方面的作用只是对部分地区和部分农户比较显著,还必须要采取多方面措施完善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绩效评价 农户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叶明华 汪荣明 吴苹
为考察农户风险认知、保险意识与风险承担能力三个变量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同时深入探究不同特征群体的农户在风险认知、保险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方面是否存在个体的显著性差异,基于江苏、安徽和四川粮食种植重点区(县)的1554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进行了相关性和差异性的多重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样本地区农户的风险认知、保险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地区、受教育水平、耕地经营形式、种植方式、灌溉方式和农产品出售方式等变量会导致农户在风险认知、保险意识和风险承担能力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个体差异。故此,农业风险管理政策须关注不同特征农户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并优化农业保险的保障度和保障范围以提高农业保险...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雅琼
利用全国31省(区、市)4 79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对近三年种田农民的状况和特点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当前中年人是种田"主力军",种田农民呈现老龄化、女性化趋势;学历较低是种田农民的共同特点;种田农民家庭收入普遍偏低,务农比较收益较低;种植规模小且有缩小趋势。基于此,从种田农户的经营规模、经济能力和年龄结构等方面进一步探讨了未来种田农户的合理类型。
关键词:
种田农户 适度规模经营 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乐芬 李伟
本文以江苏省7个区县74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对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决策响应的相关因素。研究表明,农户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相关政策越了解,其越倾向于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这是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农户会随着家庭非农工作比例的扩大而提高入股概率,但也会随着家庭承包土地规模的扩大而降低入股概率;年龄较大的农民因就业途径较窄而更倾向于自营土地而非拿土地入股,但具有养老保险与非农化职业倾向的农民则更容易做出积极的决策响应。总体看,土地股份合作组织的创设更需要相关部门的宣传引导,其适应了如今农村非农化倾向的整体趋势,有利于集约弱势农户的零散土地,为改善土地细碎化、...
关键词:
土地 股份合作组织 农户 决策响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庆昉
基于湖南省2000户样本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离散选择模型比较研究农户结构和行为对正规借贷和民间借贷供需倾向的影响发现,农户显性有效借贷需求严重不足,农户的结构和行为对其借贷需求倾向影响重大,农村金融中介的借贷供给倾向性非常明显。
关键词:
农户结构 行为特征 借贷倾向 比较研究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强 黄河清 郑林 甄霖 姜鲁光 潘理虎
通过对鄱阳湖区7县市17个村子的农业生产活动和耕地流转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教育程度、收入来源和谋生能力决定着该区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的意愿。目前外出打工的农民中年轻人最多,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年长者;家庭收入的无保障和外出打工的不稳定性,使得大部分农民仍把土地作为重要的生活保障手段;劳动力依然处在低水平状态,而且支撑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后续劳动力严重不足,农村社会即将面临老龄化问题,农业生产系统的脆弱性日趋严重。为使当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需要在研究区域内实施有效的、具有造血功能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增加农户收入,改善恶化的人-地关系,同时还需要采用耕地流转土地管理机制和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利国
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要求,是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江西省278个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计量分析方法考察影响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行为的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显著影响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家庭种植面积、是否参加过环境友好型农业培训、是否接受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指导以及对环境是否关心。
关键词:
环境友好型农业 生产意愿 影响因素 农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昭雄
本文主要依据笔者对湖北省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状况进行评价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状况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政府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户购置农业机械的成本;农户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补贴金额、补贴时效性等方面的问题评价较高,为进一步发挥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效应,提高购机农户使用农业机械的效益,必须采取包括加强技术培训、安全监理等相关配套工作。
关键词:
关联度分析 农业机械 购置补贴 农户调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傲 杨志勇 赵元凤
家庭消费是反映农牧户家庭贫困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医疗保险和贫困状况是其中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本文在归纳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有限信息最大似然估计法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险对不同农牧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贫困问题抑制了农牧户家庭的医疗消费及外购食品消费,医疗保险显著提升了农牧户家庭的消费信心,刺激了农牧户家庭的消费,使其所享受到的医疗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医疗保险对不同农牧户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参加医疗保险对贫困户的医疗消费支出、外购食品消费支出等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提升非贫困户的物质生活消费支出影响显著。
关键词:
医疗保险 保险扶贫 家庭消费 农牧区贫困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文宝 刘佳琪 刘国勇
[目的]从农户经营角度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并找出造成差异的成因,为提高土地经营效益,加快土地流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农户投入产出调查数据,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研究流转耕地与非流转耕地之间的经济效益差异,借助多元线性回归和处置效应模型研究造成经济效益差异的成因。[结果]耕地流转后的地块面积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但单位面积产出减少;耕地流转后土地租金等非物质投入增加,导致单位耕地净收入低于非流转耕地;流转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收益高于粮食作物;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和土地确权对单位耕地流转的经济效益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耕地地块面积有显著负向影响;户主民族属性、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和地区差异对耕地是否流转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户主年龄、受教育年限和土地流转风险认知对耕地是否流转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土地流转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过高的土地租金等非物质投入是导致耕地流转后经济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进而导致"去粮化"问题突出;提高农户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合理配置投入生产要素、加快土地确权登记有利于提高单位流转耕地经济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政策性种植业保险购买行为及理赔研究——基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的问卷调查
内蒙古政策性农业保险调查与思考
政策性农业保险供给评价及影响因素——基于江苏省2300户稻麦经营主体的问卷调查
政策性农业保险:从制度诱导到农户自主性需求——基于江苏省585户粮食种植户的问卷调查
兴边富民行动群众满意度评估——基于内蒙古额尔古纳市的问卷调查
农业保险“协议”理赔的产生机理与现实考察——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参与农作物保险是否促进农户农地转入?——基于内蒙古的微观实证
劳动力转移下沪郊现代农业持续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基于1135户农户的问卷调查
农户视角的惠农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基于河北省450份问卷调查
纯收入、保费补贴与逆向选择对农户参与作物保险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黑龙江和辽宁两省的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