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16)
2023(14842)
2022(12450)
2021(12040)
2020(10280)
2019(24116)
2018(23688)
2017(45169)
2016(24247)
2015(27774)
2014(27724)
2013(27520)
2012(25664)
2011(23225)
2010(23001)
2009(21617)
2008(21162)
2007(18828)
2006(16428)
2005(14646)
作者
(69747)
(59061)
(58269)
(55809)
(36992)
(28183)
(26561)
(23086)
(22312)
(20784)
(20029)
(19773)
(18480)
(18404)
(18195)
(18090)
(17649)
(17085)
(16930)
(16789)
(14486)
(14430)
(14198)
(13548)
(13346)
(13288)
(12835)
(12798)
(11851)
(11822)
学科
(106853)
经济(106726)
(69881)
管理(64173)
(49363)
(47194)
企业(47194)
方法(47097)
数学(42550)
数学方法(42067)
农业(32524)
中国(29315)
(25083)
业经(24174)
地方(22509)
(21808)
(21418)
贸易(21406)
(20900)
(19864)
(16285)
银行(16259)
环境(15639)
(15591)
(15556)
金融(15553)
(15062)
(14531)
技术(14331)
(14218)
机构
学院(348688)
大学(346887)
(151535)
经济(148640)
管理(134832)
研究(120442)
理学(116419)
理学院(115158)
管理学(113231)
管理学院(112582)
中国(94278)
(73044)
科学(72888)
(72458)
(66283)
(60775)
中心(57646)
农业(56374)
业大(55873)
研究所(55259)
财经(52905)
(51931)
(48278)
经济学(46837)
北京(45400)
(44704)
师范(44291)
(42553)
经济学院(42352)
(40736)
基金
项目(236074)
科学(186211)
基金(173140)
研究(172301)
(151175)
国家(149914)
科学基金(128230)
社会(111135)
社会科(105062)
社会科学(105034)
(91894)
基金项目(91691)
自然(82063)
自然科(80084)
自然科学(80058)
自然科学基金(78616)
教育(77472)
(76737)
资助(70863)
编号(69535)
成果(55636)
(53349)
重点(53004)
(51683)
(48403)
课题(47092)
国家社会(46747)
科研(45590)
创新(45416)
教育部(45369)
期刊
(167009)
经济(167009)
研究(100097)
(72700)
中国(67998)
学报(54894)
科学(51594)
(50070)
农业(49343)
管理(44462)
大学(42263)
学学(40126)
(35057)
金融(35057)
业经(31428)
教育(29928)
技术(29340)
财经(25791)
经济研究(25368)
(25002)
问题(23664)
(22147)
世界(18850)
(18149)
(18110)
资源(17631)
统计(17579)
技术经济(17239)
经济问题(15815)
理论(15788)
共检索到517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奔  冯骥  陈俐静  温亚利  
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与保护态度研究是协调保护与发展问题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7省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农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以及对保护区不同满意度农户的保护态度,研究发现区内外、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在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对保护区的满意度越高,保护态度越积极。最后从提高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可持续生计策略设计以及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马奔  冯骥  陈俐静  温亚利  
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与保护态度研究是协调保护与发展问题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基于7省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农户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以及对保护区不同满意度农户的保护态度,研究发现区内外、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以及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在对保护区满意度和保护态度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对保护区的满意度越高,保护态度越积极。最后从提高农户对保护区满意度、可持续生计策略设计以及建立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机制三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段伟  赵正  马奔  温亚利  
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生态保护收益和损失的感知有助于保护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利用在陕西、湖南和江西调研的922份有效农户数据,分析保护区周边农户对保护收益及损失的感知。研究结果表明:1生态保护带来的最主要的收益因素为居住环境改善、生态旅游增加收入和当地知名度增加,野生动物致害是在三个研究区域均发生次数最多的损失因素;2多数的当地居民对保护持有积极的态度(65.5%),农户在保护区获得收益与其保护态度呈正相关,从生态旅游、更多就业机会和更多生态补偿中获益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积极;而承受生态保护的损失则与其保护态度呈负相关,木材采伐受到限制和发生野生动物致害的农户,其保护态度更消极;3承受保护...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吴伟光  刘强  刘姿含  田立斌  李强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周边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态度是决定自然保护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浙江与陕西2省8个自然保护区周边24个社区,192个农户生计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保护区管理和农户生计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Ologit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保护区管理、农户生计状况对农户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提供就业帮助和建立针对社区的补偿机制,有助于提高周边农户支持意愿,但目前的社区共管和旅游开发等对周边社区农户支持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在当前周边社区农户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薪柴为主的情况下,农户能源消费水平越高对自然保护区发展支持程度越低;农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昌海  
本文选取了陕西、四川以及甘肃3个省份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框架,在间隔大约15年的两个时间段截面上,对周边社区不同收入组农户的生计资本进行量化对比分析;以5种生计资本为核心解释变量,考究了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主观满意度。研究表明:19982014年,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显著减少;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显著增加;人力资本没有显著变化。然而,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能正向显著影响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满意度;受访者是否户主、受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态、家庭收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昌海  
本文选取了陕西、四川以及甘肃3个省份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估框架,在间隔大约15年的两个时间段截面上,对周边社区不同收入组农户的生计资本进行量化对比分析;以5种生计资本为核心解释变量,考究了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主观满意度。研究表明:1998~2014年,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显著减少;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显著增加;人力资本没有显著变化。然而,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能正向显著影响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满意度;受访者是否户主、受教育程度以及婚姻状态、家庭收入来源以及经济补偿都显著影响着农户主观满意度水平。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两点启示:一是要重新审视我国自然保护区政策的利与弊;二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自然保护区利益协调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段伟  赵正  刘梦婕  温亚利  
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依赖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性是有影响的,因此识别保护区周边农户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有助于保护区定位到最需要帮助的农户,帮助农户从传统的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生产活动中解放出来,更好地实现保护与发展的统一。本文利用湖北省、江西省、云南省14个保护区周边社区抽样调查的594份有效农户问卷,通过Heckman两阶段估计模型,判断保护区周边农户是否利用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依赖度的影响因素,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域农户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度较高,其中收入来源中依赖自然资源的比例为28%,食物来源中消耗自然资源的比例占42%,能源消费中自然资源的比例占27%。(2)保护区管理对农户在收入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常菁菁  李强  蒋月亮  
以浙江和陕西两省的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农户进行抽样调查,根据前人的研究结果可知,薪材仍然是农户使用的最主要的能源,故以薪材为例分析其影响因素。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省份、区位对农户家庭用能没有显著的影响,但不同省份的用能量却是差异很大,北方由于冬季较冷,能源消费总量要远大于南方。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收入水平与薪材使用量呈反比关系,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会减少0.312个单位的薪材使用量;如果考虑区位和省份的影响,农户对薪材使用量是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可能增大,但农户的家庭规模、收入水平、耕地面积以及林地面积等对薪材使用量却是没有影响,省柴灶的使用会大大节约薪材使用量。因...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吴静  任艳梅  温亚利  
随着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开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消费山野菜等野生特色旅游食品。文章以开展旅游的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的农户和农家乐为对象,采取实证研究方法,选取秦岭保护区群周边6个行政镇(乡)15个行政村样本进行分析。首先,对农户和农家乐上山采集山野菜卖给游客的数量、收入和采集地林地类型等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比较了采集户和非采集户的社会与人口特征、收入与旅游的认知及参与情况。其次,采用Tobit模型,对农户山野菜收入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家庭劳动力数、本村经营农家乐的数量、是否临近生态旅游景区和生态旅游的参与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莎  刘庆博  温亚利  
基于秦岭太白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微观层面的调查数据,采用ologit模型和ols模型,从薪柴带给农户的效用角度,定量分析影响薪柴消费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经济条件对薪柴消费有负向影响,女性家庭成员个数、户主年龄有正向影响,农户生计和劳动力配置非农化程度有负向影响,农户居住的地理位置以及能源消费习惯也是影响薪柴消费的重要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奔  申津羽  丁慧敏  温亚利  
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最重要的主体之一,其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至关重要,同时也关系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7省40个保护区周边社区的调研数据,通过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从农户保护感知视角出发,检验其对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的影响,同时验证保护工作感知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成本感知对保护态度有负向显著影响,对生态保护行为无显著影响;保护工作感知和收益感知对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均有正向显著影响。保护成本感知对工作感知产生负向影响但不显著;而保护收益感知对工作感知产生正向显著影响,反映出其不仅能直接正向影响保护态度和生态保护行为,还能通过保护工作感...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韦惠兰  韩雪  魏鹏  
生计资本是影响农户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以甘肃省14个县市的607户农户为例证,并选取了农户的14个生计指标值,构建了农户生计资产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有序的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生计资本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验组金融资本最为短缺,对照组自然资本最匮乏;实验组二兼农户生活满意度最高,对照组一兼、二兼农户生活满意度较高;在对农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方面,实验组自然资本、社会资本与之相关性较高,对照组金融资本与之相关性较高。最后,针对这种状况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段伟  温亚利  
气候变化对农业人口的福利与生计产生多重压力,尤其是保护区周边以自然资源为生计基础的贫困人口,因此更好地理解保护区周边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机制对于政府制定有效的政策非常重要。文章利用广东省4个保护区周边社区抽样调查的234份有效农户问卷,运用Heckman Probit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气候变化感知及其适应行为决策的因素。结果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农田面积以及是否拥有电脑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但是,影响农户对气候变化感知的因素与影响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的因素存在一定差异性,参与保护区培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莉菲  温亚利  张媛  郝春旭  
本研究以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佛坪县、太白县、洋县和周至县的288户农户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并评价森林资源功能指标体系,进而判断农户对森林资源的经营偏好。研究结果表明,秦岭自然保护区群周边社区农户对森林的生态保护功能意识较强,对森林资源多种功能的开发和利用意愿较弱。最后提出,通过社区共管等农户参与模式继续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推广节能燃料的使用,减少农户对薪柴的依赖性;周边社区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林下经营,不断开发森林资源的多种功能和效益。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奔  刘凌宇  秦青  温亚利  
根据在四川省16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进行抽样调查的927份有效农户问卷的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影响保护区周边农户收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健康、教育、劳动力人数、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生态旅游、保护区培训与发展项目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地理位置、市场距离、家庭负担比则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其中社会关系、人均耕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外出打工人数、家庭地理位置、保护区培训、发展项目等因素对中低收入农户影响明显,而教育、生态旅游等因素对中高收入阶层农户影响较大。基于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