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21)
- 2023(16477)
- 2022(13565)
- 2021(12495)
- 2020(10673)
- 2019(24431)
- 2018(24370)
- 2017(47456)
- 2016(24928)
- 2015(27745)
- 2014(27301)
- 2013(26983)
- 2012(24400)
- 2011(21784)
- 2010(22137)
- 2009(20691)
- 2008(20476)
- 2007(18249)
- 2006(16127)
- 2005(14258)
- 学科
- 济(112184)
- 经济(112066)
- 业(102126)
- 企(84089)
- 企业(84089)
- 管理(81604)
- 方法(50184)
- 农(48419)
- 数学(40608)
- 数学方法(39926)
- 业经(35025)
- 农业(32273)
- 财(30747)
- 中国(26464)
- 务(21764)
- 财务(21702)
- 财务管理(21670)
- 技术(21599)
- 制(21166)
- 理论(20877)
- 企业财务(20519)
- 地方(19720)
- 策(18432)
- 贸(18296)
- 贸易(18282)
- 和(18000)
- 学(17909)
- 易(17753)
- 划(17027)
- 体(16289)
- 机构
- 学院(360841)
- 大学(352438)
- 济(153826)
- 经济(151071)
- 管理(148106)
- 理学(128436)
- 理学院(127323)
- 管理学(125040)
- 管理学院(124409)
- 研究(111217)
- 中国(87068)
- 京(72294)
- 财(68907)
- 农(68844)
- 科学(65884)
- 业大(55915)
- 财经(55264)
- 江(54647)
- 所(54363)
- 农业(52827)
- 中心(52629)
- 经(50203)
- 研究所(49117)
- 经济学(46401)
- 北京(44441)
- 州(42842)
- 范(42256)
- 经济学院(41898)
- 师范(41840)
- 经济管理(41295)
- 基金
- 项目(242361)
- 科学(193309)
- 研究(178639)
- 基金(177476)
- 家(153676)
- 国家(152287)
- 科学基金(133420)
- 社会(116184)
- 社会科(110084)
- 社会科学(110051)
- 省(97066)
- 基金项目(93459)
- 自然(85607)
- 自然科(83757)
- 自然科学(83737)
- 自然科学基金(82263)
- 教育(81357)
- 划(79108)
- 编号(72571)
- 资助(72097)
- 成果(56554)
- 重点(53923)
- 发(53455)
- 创(53412)
- 部(53327)
- 创新(49198)
- 课题(48615)
- 国家社会(48331)
- 业(47725)
- 教育部(46204)
- 期刊
- 济(173340)
- 经济(173340)
- 研究(99695)
- 农(69236)
- 中国(66689)
- 管理(58335)
- 财(55638)
- 学报(51540)
- 科学(50492)
- 农业(46731)
- 大学(41261)
- 学学(39413)
- 技术(35627)
- 业经(34923)
- 教育(32931)
- 融(31942)
- 金融(31942)
- 财经(27569)
- 经济研究(26104)
- 业(25339)
- 经(23886)
- 问题(23328)
- 技术经济(20696)
- 统计(18280)
- 版(17743)
- 商业(17590)
- 策(17317)
- 世界(17146)
- 现代(17114)
- 科技(16767)
共检索到5267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钟钰 陈金波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发展方向,对于新时期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龙头企业带动型、合作社联动型和合作社一体化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基本内涵的阐述,运用完全静态信息博弈模型,探讨三种农业产业化模式中的农户利益所得。研究表明,合作社一体化是最优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农户在其中获得最大化收益。但采用平均定价法不如采用区别定价法,平均定价法低使得生产低质量产品的农户发生"搭便车行为",削弱了农户入社积极性与合作社的惠农效应;而区别定价法则促进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之间的竞争,有助于合作社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随着流通中介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模式最终会演变为合作社一体化或农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明林 刘耀彬
"公司+农户"、"中介组织+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三种主要组织模式。合作博弈分析结果表明:企业、农业中介组织、农户在"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组织模式中收益比"公司+农户"和"中介组织+农户"组织模式要高。该结论为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思路,我们一方面可以从"公司+农户"组织形式中契入中介组织,另一方面通过大力促进"中介组织+农户"组织形式与龙头企业对接。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组织模式 合作博弈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欢欢 邱枫
本文主要研究了参与乡村旅游经营的不同类型农户在应对风险状态下的最优生计决策组合,运用Target-MOTAD模型得到以下结果:第一,风险系数增加,农户期望收入总体增加。第二,生计决策过程追求生计效用最大化,生计风险最小化。第三,农业生产中偏向于种植蔬菜。第四,季节性务工深受农户欢迎。第五,旅游经营中,资本贫乏农户偏向于开设季节性的农家乐和摆设路边摊,而常年性的农家乐、民宿和旅游商店更适合资本富裕农户。总之,通过制定与生计匹配的生计决策,可以弱化农户风险意识,提高农户收入水平。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俊 杨钢桥
本文应用目标值—总绝对方差最小(target-MOTAD)模型分析了风险状态下不同类型农户的最优农业生产组合,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在以近3年农业生产的平均收益为目标收益时,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和江陵县的纯农户和兼业农户在目前的投资水平下均未能获得目标收益,需要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和优化农地利用结构来实现该目标收益;第二,对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和江陵县的的农户而言,生猪养殖增加了农户农业生产的风险,而淡水鱼养殖则降低了农户农业生产的风险;第三,在相同的农业生产目标收益下,兼业农户比纯农户面临更大的风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宁
加工企业带动型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重要类型,本文以南京郊区和苏锡常地区为例,探讨“市场+ 加工企业+ 基地( 农户)”模式的产加销各环带联结方式,以及运行机制的特点。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裴斐斐 刘良才
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内部运行因素、外部环境及农业产业化的目标解析,建立了产业化组织模式选择模型。说明组织的外部制度环境是进行产业化组织模式选择的前提,并对模型进行应用分析,指出合作社制为我国目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的首选。
关键词:
环境效率 运行效率 目标效率 选择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亚飞 唐爽
本文主要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和"农民合作社一体化"三种组织模式条件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契约关系进行了博弈分析。研究发现,作为理性经济人的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契约不完全、机会主义倾向等前提下,中介组织的介入可以有效监督双方的履约行为,而农民合作社一体化组织模式最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业产业链纵向关系的稳定性,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未来演进的方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航 段鹏飞 刘景景
本文采用拓展后的农户模型分析农业效率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机理。农户模型显示,农地流转取决于样本农户农业效率的分布,不同的效率分布将会产生三种不同的结果。不同学者使用的数据库不同,其样本农户的效率分布也不同,所以相关研究获得了不同的结果。由于全国层面的农地流转趋势还没有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因此本文从CFPS数据库中提取11890个全国代表性农户样本,以农地净流转面积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业效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显示农地流转在全国层面没有呈现明确性趋势,因而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存在有效率的一面,也存在缺乏效率的一面。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汝丽
本文论述了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存在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此模式的运行方式、优点及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局限性。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如何充分发挥此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公司 基地 农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振强
一、外向型农业产业结构的特点 1.外向型农业出口产品结构决定产业结构 出口产品的品种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布局。外向型农业发展不同于主体农业(以满足国内市场为主的非外向型农业),主体农业的产业结构布局一般以其拥有的资源状态作为主要依据。但外向型农业则不同,它主要以国际市场上产品消费需求及其结构作为主要依据,再根据自己的实际生产能力来决定其产业结构,而且有的产品即使不具备有生产能力,但在国际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建进
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证研究刘建进中国农村存在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各专家学者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有不同的看法和估算方法,估算的数值也从4000多万[1]到2亿多[2],相差甚远。然而对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民收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丁存振 肖海峰
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利用六省肉羊养殖户调研问卷,采用多元Logit模型和多元处理效应模型(MTE模型)分析交易特性对养殖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由此导致的养殖户养殖收入差异。结果表明:(1)交易特性对养殖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具有显著的影响,资产专用性的提高、交易频率的增加和不确定性的上升均能促进养殖户参与紧密产业组织模式;(2)在消除选择性偏差后,与市场交易模式相比,横向合作模式和纵向协作模式均能提高养殖户养殖收入,而纵向协作模式对养殖户收入提升作用优于横向合作模式;(3)横向合作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小规模养殖户的养殖收入,而纵向协作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大规模养殖户的收入;(4)横向合作模式主要通过降低养殖户养殖成本来提升养殖户养殖收入,纵向协作模式主要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来提升养殖户养殖收入。文章建议,通过提高专用性资产和人力资本水平、大力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等多途径提升养殖户组织化程度,并针对不同地区肉羊产业发展状况,结合当地养殖户及产业组织主体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动产业组织模式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宗腾
发展农业、实现农民的富裕、稳定农业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要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们现阶段的必然选择。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在于农业产业组织模式的创新。本论文主要通过介绍现阶段我国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模式,从中引出“公司+基地+农户”这一产业化发展模式,并结合马六坡的发展模式对“公司+基地+农户”这一模式进行分析。以期对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进行一些探讨。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惠 王静
在有限理性假设下,构建"银行+农户"和"银行+合作社+农户"两种借贷关系的演化博弈模型,对比分析金融联结前后借贷双方的策略选择变化情况,探讨影响借贷双方决策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农户的决策选择主要取决于抵押资产的金额和贷款所能获得的收益以及信用社的监管力度。(2)银行的"贷款"决策主要取决于农户选择"还款"策略的比率。(3)合作社使得银行以及农户之间的决策行为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其作用主要体现为提高农民的贷款金额、减轻贷款难度、保证银行的收益和减少银行的监管成本等。(4)通过提高农户归还贷款的初始概率y,增加银行的贷款收益r来增加银行贷款的可能性,同时提高抵押资产数额、套现比率以及合作社的惩罚来由此提高农民的还款意愿,使得农户和银行二者形成的系统向(银行贷款,农户还款)的决策状态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