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7)
- 2023(11647)
- 2022(9728)
- 2021(9133)
- 2020(7604)
- 2019(17365)
- 2018(16983)
- 2017(33349)
- 2016(17584)
- 2015(19277)
- 2014(18895)
- 2013(18291)
- 2012(16469)
- 2011(14573)
- 2010(14297)
- 2009(12806)
- 2008(11965)
- 2007(10510)
- 2006(9126)
- 2005(7543)
- 学科
- 济(76211)
- 经济(76134)
- 业(53176)
- 农(47600)
- 管理(41802)
- 方法(33343)
- 农业(31959)
- 企(31291)
- 企业(31291)
- 数学(29536)
- 数学方法(29169)
- 业经(20659)
- 中国(19040)
- 财(18468)
- 地方(16970)
- 制(12480)
- 收入(12277)
- 贸(12139)
- 贸易(12134)
- 易(11850)
- 发(11682)
- 农业经济(11131)
- 学(10852)
- 环境(10565)
- 技术(10522)
- 策(9810)
- 银(9315)
- 银行(9307)
- 发展(9278)
- 展(9273)
- 机构
- 学院(238427)
- 大学(231405)
- 济(101484)
- 经济(99782)
- 管理(97479)
- 理学(85612)
- 理学院(84781)
- 管理学(83326)
- 管理学院(82884)
- 研究(75239)
- 中国(57817)
- 农(53630)
- 京(46172)
- 科学(45718)
- 财(42849)
- 农业(40709)
- 业大(39357)
- 中心(37961)
- 所(35420)
- 财经(34988)
- 江(33564)
- 研究所(32515)
- 经(32215)
- 范(31862)
- 师范(31591)
- 经济学(30896)
- 经济管理(28648)
- 经济学院(28194)
- 北京(27770)
- 州(27045)
- 基金
- 项目(172742)
- 科学(138238)
- 研究(129074)
- 基金(127800)
- 家(111360)
- 国家(110073)
- 科学基金(95832)
- 社会(85141)
- 社会科(80476)
- 社会科学(80454)
- 基金项目(68924)
- 省(68122)
- 自然(60313)
- 自然科(58901)
- 自然科学(58887)
- 自然科学基金(57810)
- 教育(56856)
- 划(55551)
- 编号(53157)
- 资助(50629)
- 成果(40401)
- 发(38889)
- 部(38290)
- 重点(37939)
- 国家社会(36341)
- 创(36179)
- 课题(33770)
- 创新(33660)
- 人文(33514)
- 科研(33204)
- 期刊
- 济(109990)
- 经济(109990)
- 研究(61079)
- 农(57331)
- 中国(41316)
- 农业(39312)
- 学报(33877)
- 科学(33577)
- 财(30283)
- 管理(29708)
- 大学(27535)
- 学学(26386)
- 业经(25270)
- 融(20589)
- 金融(20589)
- 技术(20087)
- 业(18435)
- 教育(18103)
- 问题(16258)
- 财经(15813)
- 经济研究(15053)
- 农业经济(14175)
- 农村(13870)
- 村(13870)
- 经(13633)
- 资源(13136)
- 世界(12671)
- 版(12654)
- 经济问题(12021)
- 技术经济(10954)
共检索到3344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秀英 陈帅 李敏
探究家庭禀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对推进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农户非农就业、农户增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1 77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OLS、分位数回归模型,探讨家庭禀赋对农户收入及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非农就业在家庭禀赋与农户收入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表明:1)家庭禀赋对农户收入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家庭经济资本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家庭自然资本,最后是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社会资本。2)家庭禀赋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具有不同的影响差异,且对中高收入水平农户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非农就业在家庭人力资本与农户收入和家庭经济资本与收入之间存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19.0%和6.4%。因此,为促进农户增收,建议充分考虑农户家庭禀赋水平,要大力培养“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不断丰富和拓宽农户的信息获取渠道;其次要重视低收入水平农户养老服务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资金支持;最后大力发展地区特色产业,积极鼓励农户非农创业,实现劳动力就近就业。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牛文浩 申淑虹 罗岚 柴朝卿 张蚌蚌 李玉恒 郑伟伟 孔祥斌
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1879份农户调研数据,从地形差异的视角,借助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和RIF回归分解法揭示了耕地流转对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耕地流转对高收入农户群体增收效应大于低收入农户群体,从而导致农户收入差距扩大,其中系数效应是造成该差距扩大的主因,在耕地转入中贡献度达90%以上,在耕地转出中贡献度达60%以上。(2)耕地转入在平原和山区对高收入农户群体增收效应均大于低收入农户群体,从而导致平原和山区农户收入差距扩大,且该现象在山区更加显著,其中系数效应也是造成该差距扩大的主因,在平原的贡献度达90%以上,在山区的贡献度达80%以上。(3)耕地转出仅对平原中等收入农户群体具有显著增收效应,从而导致平原中低收入农户群体间的收入差距扩大,其中系数效应同样也是造成该差距扩大的主因,贡献度达70%以上。因此,应针对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和地形特征实施差异化的耕地流转支持政策,以促进耕地流转对农户的增收均衡,缩小农村贫富差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梁洪松 李现康 王晓南 鲍巧凤
[目的]推进农业有机肥施用代替部分化学化肥,对于减少农业污染,实现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1490户农户微观数据,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探究了以技术推广强度为调节变量,生态认知为中介变量,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1)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影响正向显著;2)生态认知在政府管制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3)技术推广强度在生态认知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的过程中存在负向调节作用。[结论]基于以上结论,该文也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建议:1)政府管制应当继续加强,监管机制与管制措施要恰当完善;2)继续加强提高农户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农户对生态污染造成的不良后果的认知水平;3)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优化技术推广方式,有针对性的调整技术推广强度。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薛凯芸 王越 胡振
发展农村数字普惠金融是助力提高农户收入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关键,对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共同富裕的视角,利用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6省11县(市、区)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OLS模型、Prob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法,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户减贫增收和收入分配的影响,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的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处于全国各县中等水平之下,并且发展呈现明显地区差异。43.9%的农户处于相对贫困状态,农户收入存在有提升空间。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促进农户收入增长,减少农户相对贫困的可能性并降低村庄层面相对贫困发生率;数字普惠金融对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作用更明显,能够改善农户收入分配问题。数字普惠金融的三个子指标对贫困减缓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存在差异,并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黄河流域中游地区的增收效果更好。此外,县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数字普惠金融增收效应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为此,建议持续推进黄河流域中上游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加快县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数字金融教育开展力度,让数字红利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弱势群体,促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丽梅 刘振滨 许佳贤 郑逸芳
选用福建省三明市、南平市的13个乡镇179份样本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从农户家庭人力资本、经济资本、林地自然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等方面选取变量,分析家庭禀赋对农户林地流转意愿及行为的影响。统计显示:54.2%的农户愿意转入林地,实际转入林地者占30.2%;20.1%的农户愿意转出林地,但实际转出林地者占4.5%。计量结果表明:家庭经济资本仅对转入行为、转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他维度各有1个变量对农户林地流转意愿及行为均产生显著影响,平均受教育年限、林地总面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林业技术获取难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外出务工成员数和上学人口数均对转出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劳动力数量对转入行为具有显著负向...
关键词:
家庭禀赋 林权流转 行为 意愿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丽丽 李谷成 周晓时
基于湖北省490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家庭禀赋对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大多倾向于学习和采纳劳动节约型技术,但绝大多数农户是直接购买农机服务,而不是购置农业生产机械。家庭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均是影响农户劳动节约型技术需求的重要因素。其中,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影响最为明显。在人力资本中,受教育年限越长、年龄越小、家庭劳动力规模越大的农户,学习劳动节约型技术的意愿越强、购买农业生产机械的可能性越大;在物质资本中,劳均家庭年收入越高、非农收入占比越高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凡略 何可 畅华仪 张俊飚
基于湖北、湖南、河南3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利用条件混合过程估计法,探讨健康、非农就业对农户家庭清洁能源使用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状况较差或存在非农就业行为的农户,更加倾向于使用清洁能源,但由于受到制度和市场约束,健康状况与非农就业的交互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健康对农户家庭清洁能源使用的影响不因年龄、收入、生态环境认知而变化,非农就业的影响则表现出显著差异:中青年、低收入、高生态环境认知组更容易受到非农就业的影响而具有更高的清洁能源使用强度。由此,为实现农村家庭能源使用结构的升级,政府在加强农村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同时,还需加强有关清洁能源知识的宣传教育,破除农村居民参与非农就业的制度和市场阻碍,进而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和清洁能源优先发展战略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
清洁能源 健康 非农就业 农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德元 宫天辰 崔宝玉
基于1 314户农户调查的微观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分析了自发性农地流转后小农户家庭禀赋对农业经营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自发性土地流转之后,农户的经营土地规模、农户可支配资金以及受教育程度都与农户经营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但担任村干部的农户与普通农户相比并没有体现出经营技术效率的显著差异;同时,农户对农机具的投入和非农收入越高,其家庭经营水平更趋向于低效率;随后,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立乾 王亚平 罗剑朝
本文基于陕西永寿县和宁夏西吉县765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从贷款可得性和融资需求缺口视角,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探讨了家庭禀赋、政策认知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农业信用担保融资约束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融资需求缺口对农户家庭带来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1)丰富的家庭禀赋能够有效缓解农业信用担保融资约束,主要表现在能够显著提高农业信用担保贷款可得性,但未能有效缩小信用担保融资需求缺口;(2)交互作用表明,在家庭禀赋短期内难以改善的制约下,提高农户政策认知水平既能显著提高农业信用担保贷款可得性,又能有效缩小信用担保融资缺口;(3)相较于非农业家庭、高资产家庭,农业家庭与低资产家庭的融资需求缺口对家庭收入水平的抑制作用更大。因此,应侧重对规模农户和低资产家庭的贷款政策宣传和扶持,同时强调农户应充分利用教育和产业发展资源加强对自身禀赋的积累,实现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为推动农业信用担保贷款在县域、乡(镇)基层的进一步延伸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星竹 吴子靖
本文以辽宁省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的农户贷款为例,调研了辽宁14个市的394个农户,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根据“农户借贷需求”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农户正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受教育程度、保险情况、家庭供养比、家庭生产经营总收入、农户贷款经历和农户家庭经济类型对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有正向影响;并且不同地区的农户,其正规借贷需求不同。因此政府与金融机构应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来提升农户正规信贷可得性的水平,从体系上不断完善农户的征信体系以及抵押担保体系,进而响应辽宁省的金融扶贫政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昭楠 李钰婷 刘树梁 刘七军
随着绝对贫困的全面消除,我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治理为核心的扶贫工作新阶段,进一步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减缓相对贫困的效应至关重要。利用宁夏3县区9村426户田野调查数据,运用熵值法、A-F法、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测算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识别多维相对贫困家庭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宁夏农村地区中经济维度的“贫”已基本得到消除,但健康、教育、安全饮水和卫生厕所等因素导致的相对之“困”依然严峻。农户在数字普惠金融的结算、储蓄和信贷服务已有部分涉及,但对互联网投资、互联网保险等深层次金融业务的参与尚且较低。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权重下的相对贫困均有显著的减缓作用,并且随着剥夺维度提升其减贫作用呈增长态势。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农户电商意愿及行为、增强健康意识、促进消费进而达到缓解相对贫困之目的。因此,为减缓宁夏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状况,需注重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农村生活标准改善,深化农户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助农作用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右文 张艳
本文基于辽宁省1000个农户家庭教育消费的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建立农村家庭教育消费满意度的概念模型,旨在揭示农村家庭教育消费满意度的影响机理,从而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家庭教育消费期望对教育消费质量感知、价值感知和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教育消费质量感知和价值感知对教育消费满意度具有正向影响;教育消费满意度正向影响教育再消费意愿;家长文化程度对教育消费满意度影响教育再消费意愿的调节作用得到验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熊雅芬
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成为了当下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我国1024农户家庭的调查数据,采用PSM-DID研究了平台经济背景下农村电商发展对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参与电商者所获得的收入明显高于非参与者,而这种巨大的收入差异主要来自销售收入的显著增加。电商的参与者由于劳动替代效应对工资收入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对转移收入的影响却很小。异质性分析表明,电商参与者的收入受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家庭水平特征的影响。为此提出,完善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加强电商专业技能培训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文荣 郑黎义
本文使用近期的农户调研数据考察了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家庭经营收入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分析表明,这种影响必须从劳动力流失的消极作用和汇款的补偿作用两个方面解释。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从总值上看会因成员外出务工而减少,但这主要是源于非农生产收入的下降,农业收入并未受到明显的消极影响;而如果外出者是家庭的户主,农户的家庭经营就会萎缩得更为明显,甚至是农业生产也受到了威胁。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务工 农户 家庭经营收入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杨明婉 张乐柱 颜梁柱
基于家庭禀赋视角,利用2015年浙江大学(CFD)的调研数据,运用选择二值probit模型研究当前中国农户家庭非正规金融借贷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社会资本通过家庭其他经济资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综合作用下显著正向影响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正规金融对农户家庭有形资产如固定资产、耕地、收入要求高,这些因素对非正规金融并无显著影响;非正规金融主要面对的群体是穷人、教育程度低且身体状况较差的农户,而这部分人被正规金融机构所排斥;农户家庭非正规金融借贷行为在不同年龄段的群体存在异质性差异。建议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将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化,允许与引导非正规金融的有序发展。
关键词:
家庭禀赋 非正规金融 借贷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