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73)
- 2023(10086)
- 2022(8232)
- 2021(7556)
- 2020(6371)
- 2019(14263)
- 2018(14136)
- 2017(27399)
- 2016(14911)
- 2015(16364)
- 2014(16164)
- 2013(16011)
- 2012(14822)
- 2011(13457)
- 2010(13850)
- 2009(13176)
- 2008(13144)
- 2007(12169)
- 2006(11199)
- 2005(10236)
- 学科
- 济(62635)
- 经济(62536)
- 业(53774)
- 农(45998)
- 管理(45108)
- 企(33110)
- 企业(33110)
- 农业(30579)
- 方法(20540)
- 业经(19767)
- 制(19139)
- 中国(18519)
- 数学(17915)
- 数学方法(17770)
- 财(17480)
- 体(13884)
- 地方(11990)
- 发(11607)
- 银(11182)
- 银行(11167)
- 行(10722)
- 学(10719)
- 体制(10567)
- 农业经济(10307)
- 策(10240)
- 融(10227)
- 金融(10225)
- 贸(10123)
- 贸易(10116)
- 劳(9992)
- 机构
- 学院(215922)
- 大学(213417)
- 济(95696)
- 经济(93859)
- 管理(84915)
- 研究(74377)
- 理学(72961)
- 理学院(72272)
- 管理学(71271)
- 管理学院(70880)
- 中国(58972)
- 农(53322)
- 京(44573)
- 财(44297)
- 科学(42962)
- 农业(40407)
- 所(37349)
- 业大(36431)
- 中心(35077)
- 财经(34359)
- 江(34136)
- 研究所(33434)
- 经(31238)
- 经济学(29008)
- 北京(27539)
- 范(27114)
- 师范(26867)
- 经济学院(26089)
- 州(25944)
- 院(25655)
- 基金
- 项目(143461)
- 科学(114389)
- 研究(108621)
- 基金(105867)
- 家(92292)
- 国家(91113)
- 科学基金(78113)
- 社会(72114)
- 社会科(68036)
- 社会科学(68018)
- 省(56076)
- 基金项目(55944)
- 教育(47834)
- 自然(47713)
- 自然科(46448)
- 自然科学(46436)
- 划(45731)
- 自然科学基金(45656)
- 编号(45093)
- 资助(41797)
- 成果(36769)
- 制(33565)
- 部(33272)
- 发(31909)
- 重点(31829)
- 农(30972)
- 国家社会(30754)
- 创(29698)
- 课题(29450)
- 教育部(28391)
- 期刊
- 济(114799)
- 经济(114799)
- 研究(63098)
- 农(57750)
- 中国(50578)
- 农业(38847)
- 财(33712)
- 学报(33383)
- 科学(31807)
- 管理(28877)
- 大学(26552)
- 学学(25157)
- 融(23901)
- 金融(23901)
- 业经(23889)
- 教育(18822)
- 业(18417)
- 财经(17418)
- 技术(17206)
- 问题(16301)
- 经济研究(15221)
- 经(14989)
- 农村(14495)
- 村(14495)
- 农业经济(13965)
- 世界(13256)
- 版(12313)
- 资源(12133)
- 经济问题(11718)
- 技术经济(10527)
共检索到335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郭世慧
使用2017年甘肃省"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农村调研数据,采用Mlogit模型研究分析家庭特征对贫困地区农户劳动力资源在务农、兼业、务工间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家庭禀赋中,丰富的社会资本与良好的人力资本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在结构制约中,核心家庭对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有负向影响,仅与配偶居住家庭对劳动力务工配置有负向影响,家庭结构中家庭学生数、劳动力占比对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务工占劳比仅对劳动力资源务工配置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人口总数、家庭赡养负担与家庭非健康人口比例对劳动力资源非农配置有负向影响。最后,针对家庭人力资本与农村社会公共保障方面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向阳
家庭"积累—消费"结构是透视农民家庭再生产的显性微观窗口。既有研究主要从农民家庭"结构—伦理—功能"视角对农民家庭再生产进行分析,难以解释丰富的农民家庭再生产实践。基于典型案例的研究表明:通过梳理农民家庭"积累—消费"结构的内在差异,以劳动力结构与家庭资源配置为基本维度,可对农民家庭再生产类型做出如下划分:维持型、内向改善型、外向发展型与有限发展型家庭再生产。研究发现农民家庭再生产类型是劳动力结构与家庭资源配置综合作用的产物,内在规定了不同类型家庭强弱不均的家庭发展能力,进而决定了其经济社会分化与社会流动的复杂图景。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丽 魏雷
对甘肃10个样本村入户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呈现出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农户家庭普遍采取兼业化模式,二是个体劳动力有明显的专业化趋势。针对这一特征,建立农户家庭劳动力兼业化配置模型和个体专业化配置模型以理论解释,并通过计量实证考察了农户家庭与个体在劳动力配置决策中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目前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是基于边际劳动价值、预期收入、风险和就业转移成本等因素的理性决策。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与教育投资,建立并完善农村信贷和保险市场,降低农业生产和城市部门就业风险,是加快推进家庭专业化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艺琼
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不仅包括传统定义年龄段内的劳动人口,还包括年龄段外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这一重要资源的配置对农户家庭具有不可忽视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现实界定及其特征分析,研究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方式对收入的影响,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多部门配置有利于收入的增长,农业部门劳动人口占比、工商业部门劳动人口占比对农户家庭收入有正向影响,而家庭部门劳动人口占比、需要照料人口占比对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增收 多部门配置 劳动力资源 农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九杰 曾雅婷 吴本健
本文首先基于扩展的CD生产函数构建了农户家庭生产经营决策模型,分析家庭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禀赋对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然后利用多元线性、非线性模型对武陵山地区的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禀赋(数量和质量两个测量维度)与农户农业生产总值(农户生产经营决策的结果)呈现"瓦型"关系。具体而言,农户家庭劳动力数量与农户家庭农产品年总产值正相关;农户家庭劳动力质量与农户家庭农产品年总产值呈正"U"形关系。即农户劳动力资源禀赋低时,农户在其生产经营决策中偏向于从事农业生产;随着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提高,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减少、农业收入比重降低;当劳动力资源禀赋进一步提高,农户的农业经营收...
关键词:
农户 劳动力禀赋 劳动力配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若迪 吉小燕 陈超
本文分别从农户老年和青年成员的劳动就业决策的角度,分析了生产外包服务对小农户劳动力配置的优化机制,并从家庭收入及结构角度检验生产外包服务对劳动力配置的优化结果。结果表明,对于采用外包的农户来说,相较于不采用外包的反事实情形,其60岁以上老年劳动力的农业参与率会提高58.3%,但45岁以下青壮年农业参与率并没有明显变化,务工者平均务工时间要高出3.98个月,务工者占比提高0.137,家庭总收入和农业收入分别高出18458元和8234元。生产外包服务对老年人农业劳动和务工者外出务工起到了显著的支持作用,并有效促进了小农户的收入增长。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恒 郭翔宇
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基于1882户农户调查数据,通过考察在不同情境下全程托管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结构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探求全程托管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的机制与效果。研究发现:相比于农户自我经营,全程托管通过改变农户两部门劳动时间配置、家庭劳动力就业身份、畅通女性劳动力流动、稳定非农就业等,提高了农户劳动生产率,进而优化了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有效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虽然全程托管增加非农部门劳动配置、减少农业部门劳动配置的效果稍弱于土地转出,但以土地转出为对照时,全程托管所增加的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收益大于减少的非农部门的劳动边际收益,使得相比于土地转出,全程托管同样提高了农户劳动生产率,优化了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在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提高农户劳动生产率、优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等方面,全程托管对土地流转可以进行初步替代。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对全程托管形式的引导推广、做好托管“挤出”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适当延长服务链条、创新利益联结机制等。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怀宇 曹诗男 邓晶 薛桂霞
本文通过建立家庭内部成员收入分享、风险共担的单一模型,以家庭整体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研究了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的决策机制。并结合多主体建模方法,模拟了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下农户家庭如何在务工、务农及闲暇之间进行家庭劳动力配置,以实现家庭整体效用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传统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忽略了城市生活成本、农户对风险的处理方式等因素对农村家庭内部劳动力配置的影响,最终导致相关的策略制定和行为分析偏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秋霞 陈昭玖 徐慧婷
基于2017年江西省637家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方法和Tobit模型对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效率进行了测度和影响因素的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呈个体劳动力专业化、农户生产兼业化;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均值为0.76,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样本农户间绝对差异较大;赣北和赣南地区的劳动力配置效率略高于赣中地区但统计上不显著。人力资本是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年龄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技能培训对其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家庭特征中,家中有老人或小孩、家庭抚养比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农户 劳动力配置 效率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秀梅 亢霞
本文首先根据理性假说理论构建了一个用于解释农户家庭劳动时间配置决策的基本理论框架 ,并导出了用于分析农户家庭劳动时间配置的经验模型。实证分析以我国内蒙古中南部农业区农户样本为基础展开。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 ,农户家庭时间配置符合理性行为假定。
关键词:
理性行为 农业劳动时间 非农业劳动时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目的】分析家庭劳动力配置差异对农户非木质林产品(NTFP)经营行为选择的影响,为巩固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成果、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缓解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之间的矛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在考虑农户家庭成员内部劳动力分工相互依赖的基础上,根据劳动力配置状况将农户划分为5种类型,并利用陕西省和四川省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不同类型农户NTFP的经营方式和技术类型及其各自的影响因素。【结果】劳动力配置差异农户在NTFP的经营方式和技术类型选择上存在显著差异;林地收入占比对各类农户种植经济林和发展林下经济影响显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基于陕西省和四川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家庭劳动力配置差异农户非木质林产品(NTFP)的经营效率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农户NTFP经营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西部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整体上都处于中等水平,但家庭劳动力配置差异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存在差异,纯农业型农户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都最高,代际分工型农户次之;经营决策者是男性、教育程度较高、主要劳动力参与的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较高;参加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而林地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薛彩霞 姚顺波
基于陕西省和四川省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家庭劳动力配置差异农户非木质林产品(NTFP)的经营效率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农户NTFP经营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西部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整体上都处于中等水平,但家庭劳动力配置差异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存在差异,纯农业型农户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都最高,代际分工型农户次之;经营决策者是男性、教育程度较高、主要劳动力参与的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较高;参加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农户NTFP经营的成本效率,而林地质量和经营规模对农户NTFP经营的利润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云彦 石智雷
中国农村地区家庭禀赋对个人的行为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学术界予以更多的关注。为了考察外生性的家庭禀赋对劳动力就业流动的影响,文章通过构建新生代外出务工劳动力和户主子女的回流决策两个计量模型来进行经验论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迁移选择是综合考虑家庭禀赋状况的理性决策,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的外出劳动力。家庭经济资本的增加会阻碍家庭外出务工成员的回流。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概率起初随着家庭人力资本和家庭自然资本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程度后开始下降。家庭成员只有拥有较为丰富的人力资本,外出务工劳动力才能对家庭社会资本加以充分利用。另外,分析显示年轻一代劳动力和第一代劳动力对家庭社会资本和自然资本的利用是有差异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薛福根 石智雷
文章利用在河南、湖北两省获得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差异条件下农村劳动力就业选择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构建Multinomial Logistic模型进一步考察了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在农村劳动力不同类型就业选择中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受到其个人素质和家庭禀赋的双重影响,务工型就业选择主要受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素质的影响,而创业型就业选择更需要得到家庭禀赋中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的支持。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就业选择 个人素质 家庭禀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家庭劳动力进城务工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的分工博弈及其技术积累
教育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研究
农户劳动力配置与“一家两制”行为——基于收入效应和挤出效应的分析
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中国17省份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
家庭资本禀赋与劳动力外流对牧民养殖技术需求的影响——基于西藏885户肉羊养殖户的入户调查
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我国西部地区8个样本村的调查与分析
家庭农场的资源配置、运行绩效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与普通农户比较
风险与不确定性对农户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影响——基于西部地区8个样本村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