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27)
- 2023(16196)
- 2022(13844)
- 2021(13053)
- 2020(10967)
- 2019(25293)
- 2018(25011)
- 2017(48729)
- 2016(25922)
- 2015(28942)
- 2014(28802)
- 2013(28099)
- 2012(26025)
- 2011(23301)
- 2010(23534)
- 2009(21893)
- 2008(21736)
- 2007(19645)
- 2006(17157)
- 2005(15178)
- 学科
- 济(108324)
- 经济(108207)
- 业(78507)
- 管理(72645)
- 企(57110)
- 企业(57110)
- 农(49550)
- 方法(47889)
- 数学(41870)
- 数学方法(41323)
- 农业(32654)
- 财(28851)
- 中国(27589)
- 业经(26638)
- 贸(24382)
- 贸易(24374)
- 易(23823)
- 制(21345)
- 地方(20649)
- 学(20530)
- 策(17294)
- 理论(16898)
- 银(16875)
- 银行(16849)
- 务(16689)
- 财务(16635)
- 财务管理(16590)
- 行(16096)
- 技术(15809)
- 融(15738)
- 机构
- 学院(368474)
- 大学(364493)
- 济(156645)
- 经济(153529)
- 管理(145866)
- 理学(126233)
- 理学院(124963)
- 管理学(122827)
- 管理学院(122149)
- 研究(119581)
- 中国(92788)
- 京(74726)
- 财(71948)
- 科学(70985)
- 农(70695)
- 所(58979)
- 中心(57705)
- 财经(57014)
- 业大(55651)
- 江(55513)
- 农业(54410)
- 研究所(53318)
- 经(51955)
- 经济学(47745)
- 范(47693)
- 师范(47280)
- 北京(46196)
- 州(43608)
- 经济学院(43176)
- 院(42452)
- 基金
- 项目(245233)
- 科学(194632)
- 研究(183080)
- 基金(179330)
- 家(155069)
- 国家(153496)
- 科学基金(132878)
- 社会(117362)
- 社会科(110972)
- 社会科学(110942)
- 省(95948)
- 基金项目(94619)
- 自然(84664)
- 教育(84040)
- 自然科(82735)
- 自然科学(82712)
- 自然科学基金(81240)
- 划(79684)
- 编号(76024)
- 资助(72813)
- 成果(61487)
- 部(55385)
- 重点(54536)
- 发(53282)
- 创(51250)
- 课题(50832)
- 国家社会(48545)
- 教育部(47906)
- 创新(47787)
- 人文(47280)
- 期刊
- 济(174161)
- 经济(174161)
- 研究(105498)
- 农(70562)
- 中国(68025)
- 财(55338)
- 学报(52965)
- 科学(50516)
- 管理(50020)
- 农业(47724)
- 大学(41671)
- 学学(39447)
- 融(37044)
- 金融(37044)
- 教育(36736)
- 业经(33444)
- 技术(32000)
- 财经(27526)
- 经济研究(26747)
- 问题(24073)
- 业(23732)
- 经(23657)
- 贸(19220)
- 世界(18604)
- 版(18454)
- 技术经济(18149)
- 统计(17279)
- 理论(17196)
- 商业(16769)
- 现代(16545)
共检索到543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洪燕真 朱学瑞 杨佳美 李邦妮 王迎静
基于前景理论分析农户心理因素对农户家庭林地流出决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对促进林地流转、实现林业规模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2018年福建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监测数据,通过计算不同选择下农户的决策前景值,并结合前景理论的五个基本原理,分析农户林地流出的决策偏好及风险态度,有效揭示了农户林地流出行为决策的内在逻辑,为农户林地流出的非完全理性行为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并为林地流转率较低的现状提供经济学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做林地流出决策时并非完全理性。在期望效应理论下,方案三的期望值4257元/月最高。在前景理论下,方案一的前景值0元/月最高。结合林地流出实际情况可知,农户流转林地并不一定是完全理性的决策。(2)当农户未确定是否流出林地时,大多数农户更倾向于保持现状,表现出风险规避。三种林地流出行为决策,保留林地的方案一的0元/月大于流出林地的方案二和方案三的负的前景值,农户倾向于不流出林地。(3)当农户已确定要流出林地时,更倾向于选择风险和收益均较高的方案,表现出风险偏好。方案二的前景值-620元/月小于方案三的-432元/月,此时农户会选择方案三将林地和耕地一并流出。基于上述结论,文章提出政策启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缓解林地流出的心理压力;创新林业合作经营模式,降低林地流出风险;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降低林地交易成本。
关键词:
林地流出 前景理论 行为决策 风险态度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超 任大廷
该文以前景理论为视角,通过分析农民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过程,强调农民所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对行为选择的影响,能使农民的诸多土地流转决策行为得到合理的解释。研究发现,受不确定性的影响,农户是否参与流转以及选择怎样的路径实现流转,都是特定环境下所做出的主观决策。
关键词:
土地流转 不确定性 前景理论 决策分析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团真 李洁 陈治淇 陈钦 潘辉
基于集体林权改革制度后福建省5地市496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别建立农户林地流出意愿、林地流出行为模型,实证检验农户分化对林地流出意愿和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通过农户职业分化和农户收入分化两个维度对农户分化程度测量,研究表明:务农兼业、非农职业对农户林地流出意愿和流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农户分化程度对林地流出意愿的影响与对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农户的林地流出意愿对实际的流出行为有较强的导向影响力;户主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林业经营环境和地区差异对林地流出意愿和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团真 李洁 陈治淇 陈钦 潘辉
基于集体林权改革制度后福建省5地市496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分别建立农户林地流出意愿、林地流出行为模型,实证检验农户分化对林地流出意愿和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通过农户职业分化和农户收入分化两个维度对农户分化程度测量,研究表明:务农兼业、非农职业对农户林地流出意愿和流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农户分化程度对林地流出意愿的影响与对林地流出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农户的林地流出意愿对实际的流出行为有较强的导向影响力;户主个人特征、家庭特征、资源禀赋、林业经营环境和地区差异对林地流出意愿和流出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增加农户多元化创收渠道,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改革现有户籍管理体系;加强林业技能培训。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孟菲
本文通过构建“家庭照料负担-内部分工-农地转出”的理论框架,采用2021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探讨了家庭不同照料负担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家庭中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照料负担和失能老人照料负担会抑制农地转出;从影响机制来看,家庭中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照料负担和失能老人照料负担分别通过阻碍父代、子代女性非农就业转移间接抑制农地转出。家庭照料负担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影响具有情景依赖性,如果村庄内没有学校等托育服务或者集中养老和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等社会照料,家庭照料负担对农地转出的抑制作用会增强,反之,家庭照料负担对农地转出的抑制作用会弱化。因此,若要促进农户农地转出、实现规模经营目标,政府不仅需要通过公共政策减轻家庭照料负担,也需要提升少儿托育和农村养老的社会化服务质量,拓宽有照料负担的家庭成员灵活就业渠道,刺激农户农地转出的行为响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子 蔡洁 陈瑗 夏显力
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内涵与外延,利用秦巴山区456户微观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影响;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从人力资本来看,良好的劳动力健康状况不利于赡养期家庭参与农地转出,非农就业率对抚养期、负担期家庭参与农地转出有显著正向影响;从农户认知来看,限制农地用途,了解流入方,村委会推动、政府主导型转出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各阶段农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对于拥有较多非农就业机会的抚养期和负担期家庭而言,农地确权通过强化地权稳定性促使其转出农地并外出务工。因此,在实践中执行农地流转政策时,应采取精准的农地转出激励措施,差别化对待不同生命周期的家庭。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春超
本文考察了农户家庭内部就业决策机制和外生动态就业决策机制。在农户家庭内生决定机制的分析中,笔者按照特定的经济收入水平将农户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生存压力型农户、效益追求型、经济发展型。研究发现:3种类型的农户分别表现出不同的家庭内生就业决策机制:第一,生存压力型农户的就业决策行为受到替代效应的影响较收入效应更大。第二,效益追求型农户在收入处于较低水平阶段,其就业决策的收入效应大于替代效应;当家庭收入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后,其主要的就业领域发生了变化,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此时的非农化趋势更强。第三,经济发展型农户为了保持效用的较高水平,通常将其家庭成员的自身劳动、雇佣劳动与其资本相结合以更好地获...
关键词:
中国农户 就业决策 发生机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新华 孙海波
消费经济理论在解释我国农户家庭消费行为方面具有局限性,应借鉴农民经济学和经济人类学等学科的研究视角及其成果来分析我国农户家庭经济行为特征。农户家庭经济具有生产活动与消费活动统一、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统一以及经济行为具有社会属性等特征,这也是正确理解农户家庭消费行为的出发点。因此,不但要基于消费经济理论、传统消费伦理,还需要从基于村庄共同体的社会性消费和基于血缘关系的人情消费等方面,多角度解析农户家庭消费行为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浩 毕永魁
农户兼业行为演化的实质是由家庭成员个体就业行为决策和家庭集体劳动分工决策共同决定的,而人力资本通过影响非农就业对农户兼业决策具有内生作用,但这种作用机制既包括农民个体层面,更涉及农户整体层面。基于家庭整体视角分析了农户人力资本的理论特性,提出了农户人力资本对家庭兼业行为及其离农决策存在双重影响效应的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运用长三角地区1036户农户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劳动成员平均人力资本数量水平提升和成员间人力资本结构差距缩小,对提升农户非农化兼业程度以及增强其主动离农意愿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农户人力资本结构效应对农户离农决策更为显著;进一步比较发现,教育和迁移人力资本对长三角...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原 孙鹏飞 赵凯
探究贫困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路径对于实施宅基地退出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县中唯一的贫困县——安徽省金寨县333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贫困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路径,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家庭宅基地退出行为影响路径的差异。结果表明:(1)贫困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基本遵循计划行为理论,影响路径包括"行为态度→退出意愿→退出行为"和"主观规范→退出意愿→退出行为",且主观规范是主导因素,行为态度次之,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其退出行为。(2)不同类型家庭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路径不同,其中抚幼养老型家庭和养老型家庭的影响路径与样本总体路径一致,包括"行为态度→退出意愿→退出行为"和"主观规范→退出意愿→退出行为";抚幼型家庭的影响路径仅有"主观规范→退出意愿→退出行为",且其主观规范对退出意愿的影响强于养老型家庭和抚幼养老型家庭。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家庭实施不同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激励政策,有效利用农户的社会网络,健全宅基地退出后的配套政策,以及严格落实宅基地退出补偿资金的信息公开和按时支付制度等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冉陆荣
农户职业分化已呈必然趋势,林地流转决策行为存在一定差异。从成本收益视角讨论不同职业类型农户的林地流转总预期收益及其流转决策行为选择,并基于409户农户的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理论上,专业农户倾向于流入决策,以农为主的兼业户倾向于流入和流出双重决策,以农为辅的兼业户倾向于流出决策;实践中,专业农户倾向于选择流入决策,以农为主的兼业户和以农为辅的兼业户均倾向于没有林地流转;造成二者差异的制约因素主要存在于资金瓶颈、劳动力禀赋、流转意愿、价格、林地流转信息、信任因素等。因此,需要拓宽林业经营融资渠道、促进涉农劳动力流转、提供林业新技术服务、增强农户理性认识和规范信息服务中介。
关键词:
职业分化 林地流转 决策行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庄晋财 卢文秀 李丹
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农户的农地转出决策行为出现诸多非理性现象。将兼业农户分为以务农为主的兼业农户Ⅰ和以务农为辅的兼业农户Ⅱ两类,从前景理论的视角对兼业农户的农地流转行为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的兼业农户具有不同的风险偏好,并依据风险偏好做出农地流转决策;两类兼业农户都不倾向于转出农地,兼业农户I不转出农地的主要原因是追求土地收益的确定性,兼业农户II不转出农地的主要原因是不在乎农地转出的租金收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静 陈钦
十多年前我国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林地产权的稳定性,同时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移直接降低了农村林地的使用效率,农户林地转出率依旧未达到预期。对非农就业收人、交易成本与农户林地转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能够提升林地利用率,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由柯水发等著《农户林地经营决策、营林效率及保障体系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年版)一书,立足于农户的本体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川 杨锦秀
本文以贵州省典型区域调查数据,采用交叉分析方法和Logistic模型分别对流出地农民工家庭政治参与行为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流出地农民工家庭对政治现状的评价和对政治代理人的满意程度是决定该家庭是否参与政治活动的主要因素;外出务工收入比重、家庭成员中成年人平均受教育年限、家中是否有村干部等特征对该家庭参与政治活动的影响比较显著。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吕杰 冉陆荣
研究目的:对林地流转中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流转决策行为进行博弈分析。研究方法:以博弈论为分析工具,建立林地流转中双方利益博弈模型的分析框架,并基于农户总预期收益函数构建林地流转双方决策行为博弈模型,对不同类型农户的林地流转决策行为进行博弈分析。研究结果:当同时存在一组满足林地流入方和林地流出方林业经营收益最大的劳动、资金和林地投入时,双方共同认可的流转租金价格为流转双方达成博弈的均衡解,即林地流入方和林地流出方实现(流转,流转)的策略,流转行为得以发生。研究结论:现实中通常会存在一些因素制约林地流转中均衡策略的选择,政府等有关部门应针对不均衡因素制定相应政策措施,以使林地流转均衡策略得以发生,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