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31)
2023(9688)
2022(8046)
2021(7420)
2020(6008)
2019(13978)
2018(13812)
2017(27229)
2016(15078)
2015(17053)
2014(17185)
2013(17277)
2012(16248)
2011(14850)
2010(14997)
2009(13715)
2008(13646)
2007(12911)
2006(11292)
2005(9902)
作者
(44748)
(38307)
(37789)
(36167)
(23529)
(18295)
(17143)
(14962)
(14227)
(13376)
(12873)
(12591)
(12018)
(11830)
(11726)
(11707)
(11669)
(11070)
(10957)
(10811)
(9717)
(9336)
(9327)
(8828)
(8646)
(8611)
(8563)
(8273)
(7875)
(7742)
学科
(67118)
经济(67061)
(46740)
(45701)
管理(37728)
农业(30871)
方法(26999)
(24478)
企业(24478)
数学(24449)
数学方法(24250)
业经(17934)
中国(16492)
地方(14501)
(14261)
环境(14081)
(13680)
(13304)
(12192)
贸易(12190)
(11883)
(11514)
农业经济(10528)
(9855)
银行(9828)
(9390)
(9361)
(9153)
农村(9144)
(9127)
机构
学院(221567)
大学(216100)
(93327)
经济(91432)
管理(83676)
研究(75693)
理学(72190)
理学院(71448)
管理学(70303)
管理学院(69920)
(61330)
中国(58655)
科学(48155)
农业(47323)
(44855)
业大(41916)
(39565)
(38910)
中心(36963)
研究所(35987)
(34850)
财经(30865)
农业大学(29196)
(28664)
师范(28374)
(28000)
经济学(27629)
北京(27583)
(27010)
经济管理(26374)
基金
项目(147622)
科学(115022)
研究(109709)
基金(105290)
(91789)
国家(90950)
科学基金(76551)
社会(68630)
社会科(64536)
社会科学(64511)
(60387)
基金项目(56583)
(49591)
教育(48574)
自然(47994)
编号(47324)
自然科(46777)
自然科学(46764)
自然科学基金(45871)
资助(41086)
成果(37531)
(34563)
(34476)
重点(33087)
(32637)
课题(31142)
(30703)
创新(28735)
科研(28310)
国家社会(28062)
期刊
(108008)
经济(108008)
(65008)
研究(59255)
中国(43935)
农业(43758)
学报(37877)
科学(34323)
大学(28597)
(28542)
学学(27386)
业经(24411)
管理(23729)
(22554)
金融(22554)
(21074)
教育(20160)
技术(18816)
问题(15963)
经济研究(14683)
农村(14374)
(14374)
财经(14290)
农业经济(14243)
(13829)
(12246)
世界(11953)
技术经济(11731)
经济问题(11698)
资源(11363)
共检索到326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萍  高建红  张亚欣  张金锁  
文章利用陕西、河南2018年的专项入户调查数据,通过引入非农就业、农户生活能源组合、生计资本和环保意愿构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模型,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户实现生活能源“碳达峰”的路径。结果表明:人均务工收入对“低碳+中碳”能源组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非农培训和务工地区类型对“低碳+高碳”能源组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务工人数占比对“低碳+高碳+零碳”和“低碳+零碳”能源组合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务工地区类型能够通过社会资本影响生活能源组合;非农就业对生活能源组合的影响受到农户环保意愿的调节。农户实现生活能源“碳达峰”的路径是在科学引导务工人数占比和提升农户整体收入的基础上加强非农培训,引导农户进行更为广泛且深入的内外部交流,深度加强针对农户尤其是留守老人低碳用能政策的宣传。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于小强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低碳消费是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因而低碳消费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分析低碳消费方式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方式的现状提出了实现低碳消费方式的具体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博  
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中,新创设的宅基地“农户资格权”是重大创新,保障宅基地农户资格权必须进行制度供给,即建立宅基地农户资格权登记制度、宅基地农户资格权置换制度和宅基地农户资格权退出制度等。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忱息  刘培  李政  
为了响应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各行业及区域均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未来发展预期对能源系统发展进行低碳规划.科学的规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碳减排的成本.该文建立了基于超结构建模方法的能源系统发展规划模型,可用于以碳达峰为目标的发展路径规划.该模型以区域能源系统结构及主要基础设施为规划起始点,综合考虑规划期内不同时间段上多种能源供应、转化、传输、储存、消费技术可能性及相互替代性,从而得到能源系统总成本最优的低碳发展技术路径.该文以某规模以上城市为例,对其2021—2035年的能源系统发展路径进行了规划设计,将该市的碳排放峰值控制在了1.79亿t,15年内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共计1.5亿t.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韦蒙  单玉红  
[目的]探究农户持续分化的背景下,农户对农地的市场及非市场价值的认知对农地多功能的供给意愿与供给行为的影响路径。[方法] 基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265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归纳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的农地市场价值与非市场价值认知差异,并以其做为中介因素,构建农户分化对农地多功能供给的影响的概念模型,并选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现该模型,检验相关假设。[结果]①农户分化对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具有负向的直接效应。②农地市场价值认知在农户分化与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之间有正向的间接效应;农地非市场价值认知在农户分化与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之间具有负向的间接效应。③农户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影响供给行为,但显著性不高。农地多功能供给意愿与供给行为存在背离,农地多功能供给行为存在随机性。[结论]①同步增强农户对农地多功能利用的市场和非市场价值的认知,激发农户农地多功能利用的意愿。②促进乡村“三产融合”,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吸引优质劳动力回流乡村,以引导农地多功能经营意愿向经营行为的转化,提升系统性,遏制随机性。③完善农地流转市场,推动农地的完全流转。④对不同分化的农户实行差异化的农地多功能经营的激励政策。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桥  
新农合可通过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诱导需求来影响参合农户医疗消费。当 CHNS调查数据排除掉新农合逆向选择问题时,道德风险和诱导需求则共同决定了参合农户医疗消费,那么,系统地研究新农合道德风险对参合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就可以间接推导出诱导需求对参合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农户因参加新农合而降低了健康保健与疾病预防,导致患病率略有上升,医疗服务需求小幅上升;另一方面,农户因参加新农合而能够及时就诊,其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所降低的医疗消费量,相当于农户因新农合承担部分医疗消费而增加的医疗消费量,由此可知,参合农户增加医疗消费的幅度较小。因此,大幅上涨的医疗消费归因于医生诱导参合农户消费更多...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桥  
新农合可通过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诱导需求来影响参合农户医疗消费。当CHNS调查数据排除掉新农合逆向选择问题时,道德风险和诱导需求则共同决定了参合农户医疗消费,那么,系统地研究新农合道德风险对参合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就可以间接推导出诱导需求对参合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方面,农户因参加新农合而降低了健康保健与疾病预防,导致患病率略有上升,医疗服务需求小幅上升;另一方面,农户因参加新农合而能够及时就诊,其避免小病拖成大病所降低的医疗消费量,相当于农户因新农合承担部分医疗消费而增加的医疗消费量,由此可知,参合农户增加医疗消费的幅度较小。因此,大幅上涨的医疗消费归因于医生诱导参合农户消费更多医...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雪莲  张俊飚  何可  张露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是政府主推的一项绿色农业技术,探讨农户对这一技术的采纳意愿及驱动路径,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本文基于改进的MOA理论框架,根据湖北省3市农户问卷调查数据,利用SEM模型,分析了采纳动机、采纳机会、能力(抗风险能力、操作能力)、信任与农户水稻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间的逻辑关系。研究发现:采纳动机对农户采纳意愿影响不显著,而采纳机会、操作能力、抗风险能力则对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整体效应分别为0.665、0.291、0.644,信任则具有间接效应,其大小为0.304。从跨组回归来看,随着家庭年收入的提高、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抗风险能力对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逐渐增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周一虹  张雪雁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对气候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作为一种对受托责任进行经济监督的活动,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需要不断发展以适应新的全球气候治理需求。碳审计作为环境审计的分支对我国实现碳中和战略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文章以碳审计为研究对象,耦合气候治理的复杂适应系统,系统深入考察碳审计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内在逻辑,得出识别、匹配、评估反馈和预控四项具体作用机制,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实现路径,主要包括碳政策审计、碳经济责任审计、碳减排审计和碳汇审计。研究将以碳中和为共同目标的全球气候治理纳入审计理论框架中,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欢芳  胡振华  
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走向"低碳化",这将从根本上长期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而发展低碳产业集群对于实现中国低碳经济目标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低碳产业集群强调集群企业是一个集经济人、社会人和生态人于一体的复合系统,其发展既受到构建绿色竞争力、提升企业长远发展绩效等内源性动力的拉动,也受到国际贸易碳壁垒、政府政策刺激和公众低碳消费意识增强等外在压力的驱使。发展低碳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是核心灵魂、集群生态化是关键途径、体制创新则是重要保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张雪  
<正>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问题促使节能减排成为国际共识,而我国面对该问题提出了“双碳”目标,即分别于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城市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战场,其能源治理方式直接关系“双碳”目标的实现。在“双碳”背景下,城市亟待突破能源治理困境并实现绿色转型,这对于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绿色低碳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栋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工具。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长期深度脱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对碳达峰、碳中和、碳排放权市场的基本概念进行介绍,总结国内外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及现状,概述碳排放权市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现状及短板进行归纳和总结,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尽快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履行企业环境社会责任、抢占绿色低碳发展先机,全面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参考。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武丽娟  徐璋勇  
通过分位数回归方法(QR)对支农贷款影响农户收入的机制与路径进行研究,并运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对结果的稳健性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对于高收入农户,支农贷款通过增加其经营性收入而使总收入增加;对于中等收入农户,支农贷款虽然增加了其牧渔林业收入,但是更大程度减少了经营性收入,总收入表现为下降;对于低收入农户,支农贷款仅被用于生活性消费支出,总收入水平下降。这说明,即使面临相同的融资机会,农户的增收能力却各有不同。因此,要想缓解农户收入的内部不平等问题,还需要从实施瞄准性的金融扶持政策、提高农户生产率水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朋程   李伟娟  
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石化产业碳减排和碳达峰是实现我国“30·60”目标的关键。本文以我国石化行业为研究对象,基于1991-2021年统计数据,通过分位数回归模型和VEC模型的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法,建立石化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经济计量模型,探讨石化行业碳达峰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技术水平、能源结构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抑制作用随着分位数增加在逐渐增强,投资规模、产出规模对二氧化碳排放的促进作用在逐渐增强;(2)长期来看,技术水平、能源结构、投资规模和产出规模与二氧化碳排放量有长期均衡关系,各因素随机扰动项受到冲击后,技术水平、能源结构的响应是负向的,投资规模和产出规模的响应是正向的;(3)除自身影响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由大到小依次为技术水平、产出规模、投资规模和能源结构,但随着滞后期增加总体上呈递增态势,贡献率从滞后第2期的4.6%增长到滞后第10期的14.04%。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我国石化行业碳达峰的主要实现路径:优化能源结构、发展低碳技术、优化产品结构和调整投资结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歌  汪文雄  毛斌红  冯彦飞  哈元琪  
研究目的: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探讨5类生计资本影响农地整治项目农户有效参与的多重并发机理和因果复杂机制。研究方法: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分析和基于模糊集的组态分析。研究结果:(1)社会资本(β=0.355,p0.05)的净效应并不显著;(2)社会资本是驱动农地整治项目农户有效参与的必要条件;在此基础上,实现农地整治项目农户有效参与的3种生计资本构型包括:同时具备良好的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在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缺乏的情景下,具备良好的自然资本;在自然资本和金融资本缺乏的情境下,具备良好的人力资本。上述3种组态构型的解释一致性(充分性)分别为0.833、0.815和0.806。研究结论:需要以3种构型为基础,针对农户的不同生计资本组态,设计基于生计资本结构的精准农地整治推进机制,拓展农地整治项目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