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72)
- 2023(16652)
- 2022(14103)
- 2021(12948)
- 2020(11252)
- 2019(25740)
- 2018(25369)
- 2017(48421)
- 2016(26696)
- 2015(29933)
- 2014(29765)
- 2013(29358)
- 2012(27020)
- 2011(24385)
- 2010(24361)
- 2009(22531)
- 2008(22289)
- 2007(20179)
- 2006(17730)
- 2005(15502)
- 学科
- 济(109354)
- 经济(109222)
- 业(76878)
- 管理(71107)
- 企(55166)
- 企业(55166)
- 方法(50106)
- 农(49398)
- 数学(44592)
- 数学方法(44020)
- 农业(32397)
- 财(28396)
- 中国(27924)
- 业经(26430)
- 学(24460)
- 贸(23830)
- 贸易(23825)
- 易(23284)
- 地方(21248)
- 制(20789)
- 务(16717)
- 财务(16671)
- 财务管理(16623)
- 技术(16382)
- 银(16121)
- 银行(16045)
- 企业财务(15734)
- 环境(15632)
- 理论(15430)
- 行(15260)
- 机构
- 学院(383929)
- 大学(383427)
- 济(154644)
- 经济(151560)
- 管理(144973)
- 研究(131209)
- 理学(126318)
- 理学院(124864)
- 管理学(122342)
- 管理学院(121662)
- 中国(98798)
- 农(90722)
- 科学(86134)
- 京(80352)
- 农业(71192)
- 业大(69027)
- 所(68815)
- 财(67973)
- 研究所(63134)
- 中心(61928)
- 江(58790)
- 财经(54765)
- 经(49993)
- 范(49441)
- 北京(49194)
- 师范(48725)
- 经济学(47285)
- 院(46456)
- 州(45755)
- 农业大学(45030)
- 基金
- 项目(266806)
- 科学(208499)
- 基金(194500)
- 研究(185342)
- 家(173985)
- 国家(172512)
- 科学基金(145816)
- 社会(117408)
- 社会科(111025)
- 社会科学(110991)
- 省(105769)
- 基金项目(103330)
- 自然(98008)
- 自然科(95781)
- 自然科学(95743)
- 自然科学基金(94072)
- 划(89320)
- 教育(85002)
- 资助(79644)
- 编号(73395)
- 重点(60722)
- 部(58623)
- 成果(58515)
- 发(57529)
- 创(55266)
- 科研(52588)
- 计划(51991)
- 创新(51791)
- 课题(50697)
- 国家社会(48991)
- 期刊
- 济(167376)
- 经济(167376)
- 研究(103496)
- 农(88484)
- 学报(72868)
- 中国(72745)
- 科学(63388)
- 农业(59630)
- 大学(54165)
- 财(52087)
- 学学(51598)
- 管理(48415)
- 教育(35021)
- 融(35010)
- 金融(35010)
- 业经(32447)
- 技术(31673)
- 业(29948)
- 财经(26392)
- 经济研究(25399)
- 问题(23790)
- 经(22592)
- 版(22313)
- 业大(20382)
- 统计(18754)
- 技术经济(18620)
- 世界(18393)
- 科技(18280)
- 贸(18013)
- 资源(17528)
共检索到557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静 于战平 李卉
在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基于静海县王口镇及独流镇14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不同类型农户的生计方式及其对宅基地的态度、宅基地利用现状以及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农户退出意愿普遍偏低;二是小农兼业阶层和村庄贫弱阶层对土地依赖性较强,宅基地退出中涉及生计模式的转变,其宅基地退出成本要高于其他阶层;三是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因素有现有工作造成不便、城镇房价太高、居住楼房的生活成本高、户主年龄及宅基地退出应获取的补偿。基于以上结论,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中利益诉求不同,建议政府制定差异化的宅基地退出方案以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退地需求。
关键词:
土地经济 退出意愿 影响因素 宅基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彭长生 范子英
了解农户对宅基地的退出意愿和利益诉求,对合理、有序、公正地推进农户宅基地退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安徽省6县1413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文章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砖混结构占大多数;宅基地以及房屋的闲置情况也较为严重,有85.5%的宅基地没有被有效利用;在一定的前提下,有90%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其中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因素依次为就业、养老、生活费用和农业生产;农户所在区位、年龄和参保情况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一定的影响;远郊农民的宅基地退出意愿更强。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最后提出社保先行于宅基地退出,以及优先考虑远郊农民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退出意愿 城乡一体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俞振宁 邱纪东 夏楚瑜
研究目的:梳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实证研究,基于农户认知角度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性检验,促进宅基地退出政策完善和研究发展。研究方法:元分析(Meta-analysis)。研究结果:基于38篇文献、115个效应值、21 559个农户样本,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主要受到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服务评价、市民化感知和所有权认知的正向影响,同时受到风险预期和祖业观的负向影响;在影响程度方面,行为态度、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相对较强,市民化感知较弱;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影响程度存在差异,欠发达地区的知觉控制行为、政策可信度和所有权认知的影响比发达地区强,而服务评价影响相对较弱。研究结论:建立宅基地退出政策设计、执行、评估、宣传及配套保障的完善流程和分类治理体系;探索多种方式促进宅基地改革与农户祖业观等非正式制度的融合;欠发达地区需更重视农户的资源禀赋状况和宅基地认知水平,发达地区要更注重提升政策执行水平;更多视角的影响因素和异质性来源探索是未来研究重点方向。
关键词:
农户认知 宅基地退出 退出意愿 元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霄
本文利用对重庆市"两翼"地区1012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通过建立Probit模型分析了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民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状况、家庭需赡养的老人数量、宅基地退出补偿方式的多样性选择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正向影响;家庭成员务工工作变换频率、家庭需抚养的子女数量、现有住房面积、宅基地面积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有负向影响;同时,主要从事农业经济活动、宅基地退出后以低价租住廉租房、公租房以及将宅基地用于出租等非自住用途的农民,更可能不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而家庭外出务工人数、在城镇购房情况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庞泽华 赵先超 刘传明
[目的]厘清乡村地域环境与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间的异质性关系对因地制宜制定乡村发展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乡村地域环境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机制,以洪泽湖和高邮湖农区全体农户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自相关、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MGWR),刻画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村际分异,定量分析乡村地域环境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及作用机理。[结果](1)研究区域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和空间关联并存特征,热点集聚于县域门户地区呈团块状、冷点分布于灌溉干渠两侧呈条带状。(2)MGWR结果显示,17个因子中,10个因子的带宽较大,为全局驱动因子;其余7个为局部驱动因子。(3)全局驱动因子中影响力较强的依次为至市区便捷度、高层次就医机会、与河湖的距离;局部驱动因子均具备双向驱动效应,自然村平均规模的驱动力异质性及强度在17个因子中最大,规模上工业总产值、至幼儿园便捷度、抚养比等因子也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应完善乡村普惠性设施,因村制宜解决地域性顽疾,科学进行村镇规划布局。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许恒周
研究目的:研究农民对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的受偿水平,并检验影响农民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方法:CVM法和Tobit计量模型。研究结果:山东省临清市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平均受偿意愿为704.22元/m2;年龄、外出务工年限、家庭农业收入占比、家庭供养系数、对宅基地政策是否了解及其在住房养老中的作用等变量对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受偿意愿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是否参加新农合或其他保险、区位变量、非农就业稳定性变量则对宅基地退出补偿受偿意愿具有负面影响。研究结论:应增强农户退出宅基地转向城镇非农就业的能力与机会,制定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提高农民退出宅基地后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朱新华 蔡俊
研究目的:检验感知价值、可行能力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主效应和调节效应及其代际差异。研究方法:渐进适应模型和计量分析法。研究结果:第一,感知价值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户退出意愿具有正向作用,而"弊大于利"的感知对农户具有负向作用;而且,"利大于弊"的感知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作用存在代际差异。第二,可行能力的提高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并且在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之间起着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也存在代际差异。研究结论:提高农户对宅基地退出改革的认同感和感知价值、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提高其可行能力、适应人口结构变化和代际差异需求以实施差别化的农村宅基地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龚宏龄 林铭海
基于重庆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县(区)涪陵区、大足区的调查数据和推拉理论,从城镇、农村各自的"推力""拉力"方面共选取24个变量,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与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对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农村的推力主要在于农村不利的生产和生活条件、较差的物质环境和宅基地闲置;农村的拉力主要来自生活惯性、熟人社会的归属感,以及对下一代生活居住的考虑。城市的拉力主要来自较高的收入水平、较好的文化氛围;城市的推力主要在于房价太高、日常花销大以及生活习惯上的差异等。经济因素在农民抉择中起决定性影响,而后续发展以及心理适应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农民宅基地 退出意愿 退出机制 推拉理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敏 诸培新 张建
基于江苏省855户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农地流转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农地流转对转出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促进作用最高,其次是未流转户,对转入户的退出意愿呈负影响;由于农地流转所产生的转出户数量远远高于转入户数量,所以整体上有利于宅基地的退出;此外,户主的教育年限、村干部身份、家庭外出劳动力比例、拥有城镇住房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影响为正,家庭65岁以上人口比例、农村房屋现值对退出意愿的影响为负。为了提高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首先,应将农地流转与宅基地退出置于同一框架内统筹部署,通过完善流转服务和经济激励使农户自愿转出农地,进而促进宅基地退出有序开...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宅基地退出 退出意愿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晏志谦 孙锦杨 李建强
[目的]分析农户分化背景下宅基地退出方式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农户分化背景下,非农收入越高和非农就业越多的农户更愿意选择完全退出进城居住方式;宅基地完全退出激励政策、令农户满意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政策以及有效的土地流转政策明显会提高其完全退出的意愿;农户对宅基地持有期限的预期和对产权安全的认知与其选择完全退出方式正相关,而是否愿意改变农民身份对于农户选择宅基地退出方式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为有序引导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进城居住,应根据农户需求的差异性,合理引导不同分化程度的农户选择合适的宅基地退出方式;制定合理的相关激励措施,促进已具有进城意愿和条件、分化程度高的农户完全退出宅基地;加强土地流转工作,有效解决进城农户土地流转担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兆林 杨庆媛 骆东奇
研究目的:宅基地退出工作能否顺利推进与退地补偿息息相关,研究宅基地退出中农民差异性受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服务决策。研究方法:基于重庆市890份农民实地调查数据,应用多元离散选择模型(Logit)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1)传统农区的农民更愿意选择货币补偿;城乡结合部(街道办)的农民更愿意选择安置补偿;农民修建补偿选择率总体偏低,区位差异并不明显;(2)农民货币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家庭主要成员是否定居城镇、非农务工收入、新居住地适应性;(3)农民安置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农房是否自住、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村基础设施状况;(4)农民修建受偿意愿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农房造价、农房是否新建、退地补偿是否有截留;(5)影响农民受偿意愿的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同一因素可能对农民选择受偿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没有一个自变量同时对三个因变量产生显著影响。研究结论:应针对农民受偿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实行产异化的补偿措施,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传统地区,强化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现金补偿力度。对于经济较为发达、区位条件较好的城乡结合部地区,应加大安置补偿力度,以保障退地农民的居住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蔡安宁 冯健
通过对欠发达地区安徽阜阳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问卷调查,建立了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公式,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户宅基地退出的影响因素,为建立灵活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农户个体偏好和家庭特征不一样,宅基地退出意愿具有较大的差异。(2)农户对城镇生活不确定是影响宅基地退出的关键因素。对就业、社会保障、养老、医疗和生活成本的顾虑,使得农户不敢轻易放弃宅基地。(3)农户对宅基地的乡土情结、宅基地资产性价值日益凸显和农户心理预期偏高也是阻碍宅基地退出的因素。在对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长效机制,充分了解和尊重农户的个体偏好并分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凤 于丽卫
本文以合理行动理论(TRA)为依据,选取天津市宝坻区8个乡镇24个自然村为样本,基于对373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利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影响农户宅基地换房意愿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合理行动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农户宅基地换房的意愿,其中农户的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对行为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宅基地换房决策理性尚处在"生存理性"向"价值理性"过渡阶段;家人意见及已经换房者的意见对农户宅基地换房决策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孙艳梅 刘新平 周义才
为了研究宅基地退出影响因素在多民族文化农村区域的特殊性,对新疆特克斯县农户进行问卷调查,选取特克斯县3乡1镇作为样本区,将调查农户分为汉族与少数民族2个类型,提出4个假设,采取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不同类型农户宅基地退出因素的显著性,验证提出的假设。结果表明:(1)不同民族文化对宅基地退出影响差异明显;(2)农户户主的家庭决策权存在惯性认识偏差;(3)农户家庭与宅基地禀赋对宅基地退出影响显著;(4)农户宅基地退出政策认知亟需提升。研究结论:(1)重视民族文化对宅基地退出影响;(2)要促进宅基地退出农户就业和社会保障;(3)要强化宅基地退出政策宣传与创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韦彩玲 蓝飞行 宫常欢
作为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经济主体,农户和政府的行为选择是其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综合权衡的结果。基于在广西农村的抽样调查分析发现:"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等传统观念以及"祖宅意识"降低了部分农业转移人口(尤其是老年人)的宅基地退出意愿,在城市生产生活的稳定性和保障性较弱的农业转移人口宅基地退出意愿较低,还有的农业转移人口由于不确定远期利益得失而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对此,地方政府一方面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价值理性,在"自愿有偿"的原则下积极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并通过有效利用集体土地彰显宅基地退出带来的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引导农户合理退出宅基地;另一方面要坚持"量力而行""因时因地制宜""多举并行"的工具理性,不但要在补偿标准上尽量满足农户的现实需求,更要以持续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能力和程度以及农户退出宅基地后的生产生活质量为重心,有序推进农村宅基地退出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行为与意愿悖离研究
农户宅基地退出的补偿意愿调查及政策建议
户籍制度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
不同代际农民工退出宅基地意愿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杭州的调查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研究——基于宅基地不同持有情况的实证研究
农村宅基地利用、农户宅基地退出补偿意愿调查与启示——基于安徽省821户农户问卷
农村闲置宅基地农户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以山东省莱芜市高庄街道办事处为例
农地流转对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农户分化的中介效应及宅基地价值认知的调节效应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环境感知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基于上海涉农郊区农户的调查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退出行为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