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24)
- 2023(20013)
- 2022(17311)
- 2021(15975)
- 2020(13381)
- 2019(30674)
- 2018(30184)
- 2017(58530)
- 2016(31843)
- 2015(35509)
- 2014(35346)
- 2013(34644)
- 2012(31866)
- 2011(28806)
- 2010(28860)
- 2009(26475)
- 2008(25818)
- 2007(22813)
- 2006(20279)
- 2005(17363)
- 学科
- 济(128887)
- 经济(128738)
- 业(90753)
- 管理(89432)
- 企(68077)
- 企业(68077)
- 方法(58269)
- 数学(51595)
- 数学方法(50959)
- 农(50910)
- 中国(34229)
- 农业(33676)
- 财(33033)
- 业经(30310)
- 地方(27355)
- 学(26875)
- 贸(26868)
- 贸易(26858)
- 易(26158)
- 制(23603)
- 环境(19957)
- 技术(19952)
- 务(19949)
- 财务(19872)
- 财务管理(19825)
- 理论(19378)
- 企业财务(18783)
- 银(18719)
- 策(18690)
- 银行(18647)
- 机构
- 学院(451530)
- 大学(449582)
- 济(181322)
- 经济(177482)
- 管理(176838)
- 理学(154223)
- 理学院(152531)
- 研究(151174)
- 管理学(149697)
- 管理学院(148888)
- 中国(112966)
- 科学(95983)
- 京(94238)
- 农(91468)
- 财(81203)
- 所(75924)
- 业大(75112)
- 农业(71124)
- 中心(69992)
- 研究所(69452)
- 江(66311)
- 财经(65585)
- 经(60051)
- 北京(58378)
- 范(58257)
- 师范(57621)
- 院(54693)
- 经济学(54343)
- 州(53207)
- 经济学院(49363)
- 基金
- 项目(315842)
- 科学(247658)
- 基金(229684)
- 研究(225354)
- 家(202271)
- 国家(200582)
- 科学基金(171822)
- 社会(142813)
- 社会科(135238)
- 社会科学(135202)
- 省(123331)
- 基金项目(121880)
- 自然(113727)
- 自然科(111083)
- 自然科学(111049)
- 自然科学基金(109063)
- 划(104049)
- 教育(103043)
- 资助(94616)
- 编号(91126)
- 成果(72428)
- 重点(70821)
- 部(69170)
- 发(67455)
- 创(65066)
- 课题(62318)
- 创新(60805)
- 科研(60707)
- 国家社会(59049)
- 教育部(58750)
- 期刊
- 济(194818)
- 经济(194818)
- 研究(127562)
- 农(87863)
- 中国(82509)
- 学报(77422)
- 科学(68709)
- 管理(60425)
- 财(59845)
- 农业(59435)
- 大学(58677)
- 学学(55870)
- 教育(44365)
- 融(41271)
- 金融(41271)
- 技术(37251)
- 业经(36459)
- 财经(31206)
- 经济研究(30126)
- 业(29131)
- 问题(28192)
- 经(26685)
- 版(23281)
- 科技(22215)
- 技术经济(21089)
- 业大(21032)
- 图书(20819)
- 资源(20250)
- 统计(20227)
- 贸(20150)
共检索到651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银根 吴欣 王聪 余依云 董文静 徐小峰
研究目的:从宅基地"双有偿"系统分析视角,探索影响传统农区农户宅基地"双有偿"行为决策的因素,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IAD延伸决策模型,围绕户主特征及家庭概况、政策实施环境、宅基地"双有偿"规则、认知改革4方面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整体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农户宅基地"双有偿"受这4方面变量共同影响。其中在户主及家庭概况方面,住宅数量对宅基地退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反映出宅基地对农户的住房保障功能;在政策实施环境变量中,与集镇距离变量对宅基地退出呈现"正态分布"、基础设施发达程度与宅基地有偿退出正相关;在宅基地"双有偿"决策中,退出补偿标准对宅基地有偿退出在0.01水平上显著,呈现负相关关系;认知改革变量(宅基地所有权归属、退出对实际生活水平影响、有偿退出政策满意度)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正向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论:在宅基地"双有偿"改革过程中要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在推进宅基地退出时要注意时序分区,加强对退出后宅基地利用和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的管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永才 李沐芸 宋珂 刘卫柏 郑爱民
在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制度变迁路径的基础上,基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整体分析视角,运用IAD延伸决策分析模型探析影响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的因素。围绕参与农户个人与家庭特征、政策与市场环境、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选择变量、改革认知等四类变量,利用浏阳市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计量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受这四类变量的共同影响与作用。其中,农村住宅数量对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发挥关键性的决定作用。提出在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与使用改革过程中,要加大政策和舆论宣传,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合理规范使用有偿使用费用,营造公平公正社会环境,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银根 杨春梅 董文静 齐琪 张也 林书达
在城乡建设用地双扩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是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农户主体的决策行为是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得以实施的关键。本文立足农户微观视角,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感知价值权衡模型,分析农户感知价值对其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户参与宅基地退出行为遵循"感知价值→退出意愿→决策行为"的路径模式,感知价值是农户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基础,退出意愿是产生实际退出行为的主要动力,农户感知利益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②农户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是"风险规避者",政策制度会促使农户的退出意愿转化为实际退出行为;③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兼具"主动性"和"诱导性"双重行动逻辑,"诱导性"行为效用高于"主动性"行为效用,表明"诱导性"行为逻辑占主导地位。因此,提出维护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权益、加大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支持力度等2个建议,以确保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胡银根 余依云 王聪 吴欣
宅基地退出是有效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在梳理宅基地有偿退出路径的基础上构建宅基地价值补偿体系,按照政府能承受、农户能接受、工作可持续的原则,基于成本收益理论科学测定在不同模式下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的有效阈值。结果表明:(1)宅基地退出补偿阈值是农户能接受的最小值和政府能承受的最大值所组成的补偿范围。(2)农户退出宅基地损失的机会成本和退出总成本之和小于最小阈值时农户愿意有偿退出,最大阈值低于宅基地、地上附属设施权利价值和退出总成本之和。(3)"异地改造"模式下,政府处于主导地位,资金来源较少,实际补偿金额接近最小阈值。"一户多宅"模式下,政府和农户诉求相当,补偿金额偏向中位数。"整体搬迁"和"社区化"模式下,农户处于主导地位,政府补偿资金来源较多,实际补偿金额趋向最大阈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扬彬 顾汉龙 宇阳 何雨晴
本文基于沈阳市383份农户调研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了农户分化和宅基地价值认知在两者间的中介及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农地转入行为显著削弱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而农地转出行为显著增强了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农户分化对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起完全中介作用,农地转入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削弱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6.81%,农地转出行为通过农户分化增强宅基地有偿退出意愿,中介效应为7.33%;农户宅基地价值认知发挥部分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入户,宅基地保障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对于农地转出户,宅基地资产价值认知发挥了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本文对于明确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群体,针对农地流转行为不同的群体制定差异化的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政策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借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沁
农户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获得市场化对价而有偿退出宅基地,但目前试点地区存在适用情形不一致以及混同于无偿退出和宅基地强制收回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允许进城落户农民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私法调整规范存在缺失。在城乡建设用地统一要素市场的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的交易市场愈发完善,该制度具备了通过市场价格和市场机制调整农户退出宅基地取得的“对价”的规范基础。而民法典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中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资格权、成员权、土地发展权的权利类型能够最大程度区分不同的权利客体“对价”,由此成为统一构造宅基地有偿退出私法规范的基本路径。在制度层面,因有偿退出是一种典型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以此为主线,法律行为制度可以统合不同权利类型的有偿退出,并通过团体法的约束和限制最终构建不以户口作为判断农户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私法规范。
关键词:
宅基地有偿退出 私法构造 宅基地权利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沁
农户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获得市场化对价而有偿退出宅基地,但目前试点地区存在适用情形不一致以及混同于无偿退出和宅基地强制收回等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允许进城落户农民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私法调整规范存在缺失。在城乡建设用地统一要素市场的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的交易市场愈发完善,该制度具备了通过市场价格和市场机制调整农户退出宅基地取得的“对价”的规范基础。而民法典宅基地使用权、“三权分置”中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资格权、成员权、土地发展权的权利类型能够最大程度区分不同的权利客体“对价”,由此成为统一构造宅基地有偿退出私法规范的基本路径。在制度层面,因有偿退出是一种典型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以此为主线,法律行为制度可以统合不同权利类型的有偿退出,并通过团体法的约束和限制最终构建不以户口作为判断农户有偿退出宅基地的私法规范。
关键词:
宅基地有偿退出 私法构造 宅基地权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高原 孙鹏飞 赵凯
探究贫困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路径对于实施宅基地退出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根据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县中唯一的贫困县——安徽省金寨县333份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贫困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路径,并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家庭宅基地退出行为影响路径的差异。结果表明:(1)贫困地区农户宅基地退出行为基本遵循计划行为理论,影响路径包括"行为态度→退出意愿→退出行为"和"主观规范→退出意愿→退出行为",且主观规范是主导因素,行为态度次之,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其退出行为。(2)不同类型家庭宅基地退出行为的影响路径不同,其中抚幼养老型家庭和养老型家庭的影响路径与样本总体路径一致,包括"行为态度→退出意愿→退出行为"和"主观规范→退出意愿→退出行为";抚幼型家庭的影响路径仅有"主观规范→退出意愿→退出行为",且其主观规范对退出意愿的影响强于养老型家庭和抚幼养老型家庭。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家庭实施不同的农户宅基地退出激励政策,有效利用农户的社会网络,健全宅基地退出后的配套政策,以及严格落实宅基地退出补偿资金的信息公开和按时支付制度等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栗滢超
基于河南省农村宅基地实地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主要是通过农户家庭特征、宅基地特征、个体特征等方面的传导,对农户收入、就业、生活等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其中家庭特征对宅基地有偿退出影响最大,其影响力为0.58;可测指标中,个体特征中的年龄越小、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城市的喜好程度越高与家庭特征中的家庭劳动力结构越偏向非农业、家庭农业收入占比越低越能促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基于此,建议有针对性地依据家庭特征开展农户技能培训,探索分类型、多样化宅基地有偿退出路径;依据区域不同发展水平,分时序推进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
关键词:
宅基地 有偿退出 结构方程模型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楝子 陈悦
宅基地确权政策以及二元化的城乡土地市场价格,宅基地退出补偿标准不一,配套激励机制缺失,是影响重庆市转户农民宅基地退出的主要因素。构建系统合理的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调动转户农民退出宅基地的积极性,应建立以实有面积为准的农民宅基地确权登记制度,完善农村土地实物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合理的补偿和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和完善宅基地退出的配套激励机制。
关键词:
转户农民宅基地 土地政策 “三农”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军书 马亚伟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要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农户宅基地退出正是其重要内容。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是实现公平、正义、效率的法律价值追求。作者以国内其他学者关于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的调研数据为基础,提出了鼓励和引导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用益物权 农户宅基地 有偿退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军书 张誉戈
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是土地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具体实践。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面临着政策和法律的限制、动力机制缺乏、保障机制不足等障碍。本文以河南省"百村调查"为实证,提出鼓励和引导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现路径:实施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保障农户居住权;建立补偿机制;解除农户后顾之忧;增加农户非农收入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军书 张誉戈
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是土地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具体实践。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面临着政策和法律的限制、动力机制缺乏、保障机制不足等障碍。本文以河南省"百村调查"为实证,提出鼓励和引导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现路径:实施政府权力清单制度;保障农户居住权;建立补偿机制;解除农户后顾之忧;增加农户非农收入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冬 韩立达 张勰 陈晓航
政府主导下的宅基地有偿退出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在实践中或为追求建设用地指标而损害农民利益,或因忽视了土地市场规律而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压力。基于四川、重庆、浙江、西藏、吉林等地的实地调研,从宅基地退出涉及的产权主体和实施主体角度归纳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实践类型,分析不同主体情景下的成效与问题。结果表明,当前宅基地有偿退出实践有是否履行住房保障职能两种情景,根据政府介入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又可细化为农民偶然退出、隐性市场行为、经济或社会导向型政府主导等类型,尽管实施主体和驱动力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退出主体不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虞洪
土地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尖锐,特别是农村宅基地资源总量较大,利用率低。一方面是建设用地需求和耕地保持需求快速增加,另一方面是宅基地闲置率攀升和农民退出意愿增强,因此,构建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势在必行,但地域差异性和主体差异性决定着有偿退出农户的有限性。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构建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及补偿机制的基础上,形成退地多元利用机制、农村改革协同推进机制等配套机制,并构建潜在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
宅基地 自愿有偿 退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