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14)
- 2023(17758)
- 2022(15279)
- 2021(14442)
- 2020(12059)
- 2019(27571)
- 2018(27351)
- 2017(53469)
- 2016(28867)
- 2015(32553)
- 2014(32580)
- 2013(31799)
- 2012(29558)
- 2011(26474)
- 2010(26576)
- 2009(24526)
- 2008(23937)
- 2007(21295)
- 2006(18924)
- 2005(16263)
- 学科
- 济(119584)
- 经济(119450)
- 业(85904)
- 管理(82653)
- 企(63618)
- 企业(63618)
- 方法(54626)
- 农(50744)
- 数学(48265)
- 数学方法(47595)
- 农业(33616)
- 中国(30385)
- 财(30340)
- 业经(28554)
- 地方(25177)
- 学(23124)
- 制(22864)
- 贸(21667)
- 贸易(21658)
- 易(21044)
- 务(18661)
- 财务(18581)
- 财务管理(18536)
- 理论(18402)
- 策(18244)
- 技术(18170)
- 银(17620)
- 企业财务(17594)
- 环境(17592)
- 银行(17582)
- 机构
- 学院(409193)
- 大学(406627)
- 济(165838)
- 管理(163994)
- 经济(162219)
- 理学(142539)
- 理学院(141070)
- 管理学(138500)
- 管理学院(137763)
- 研究(132990)
- 中国(101404)
- 京(84706)
- 科学(81624)
- 农(77746)
- 财(75375)
- 所(65477)
- 业大(64345)
- 中心(63162)
- 江(60902)
- 财经(60356)
- 农业(59736)
- 研究所(59412)
- 经(55180)
- 范(53719)
- 师范(53268)
- 北京(52648)
- 经济学(49060)
- 州(49009)
- 院(47960)
- 财经大学(44698)
- 基金
- 项目(280493)
- 科学(221165)
- 研究(207487)
- 基金(203651)
- 家(175872)
- 国家(174350)
- 科学基金(151035)
- 社会(130924)
- 社会科(123854)
- 社会科学(123823)
- 省(110313)
- 基金项目(107581)
- 自然(97599)
- 自然科(95318)
- 教育(95313)
- 自然科学(95296)
- 自然科学基金(93575)
- 划(91258)
- 编号(86166)
- 资助(84188)
- 成果(69276)
- 部(62311)
- 重点(61920)
- 发(59733)
- 课题(58238)
- 创(57606)
- 创新(53705)
- 教育部(53569)
- 国家社会(53512)
- 科研(53256)
- 期刊
- 济(182646)
- 经济(182646)
- 研究(117888)
- 中国(76629)
- 农(76624)
- 学报(63495)
- 科学(58456)
- 管理(56907)
- 财(56004)
- 农业(52133)
- 大学(49796)
- 学学(47059)
- 教育(44508)
- 融(39316)
- 金融(39316)
- 技术(36578)
- 业经(34369)
- 财经(28745)
- 经济研究(27017)
- 问题(24776)
- 业(24604)
- 经(24502)
- 版(20715)
- 图书(20438)
- 技术经济(19921)
- 理论(19697)
- 科技(19057)
- 统计(18942)
- 现代(18168)
- 实践(18043)
共检索到5982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臧俊梅 许进龙 宁晓锋
宅基地整治是优化乡村空间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举措,权属调整则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本文基于广东省7市31村的入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s模型并综合访谈记录,分析城乡融合发展中农户宅基地整治权属调整的决策因子及决策逻辑。结果表明:农户宅基地整治中权属调整较为频繁但调整意愿整体偏低。男性、听说过宅基地整治政策、以农业为主兼业和以非农业为主兼业的农户参与宅基地整治权属调整的意愿较低,而无宅基地证、高收入家庭和高家庭医疗保险参保率的农户则意愿较高。在诸多决策因子的影响下,农户遵循"宗族维系与风险规避、利益追逐"决策逻辑,兼具精神与物质双向考量,其中性别因子反映农户精神层面的宗族观念、祖业观念,其余因子反映物质层面的农业生产便利性、宅基地整治权属调整风险性及宅基地租赁收益性、宅基地权益合法性和长期稳定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傅熠华
文章实证调查全国农民工农村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借助Logistic分析,梳理出显著影响其宅基地退出的决策因子:家庭年收入、打工人数、参加新农保人数以及对宅基地保障性的认同度等。在诸决策因子的影响下,农民工基于"正常生活的功利"原则,兼具保障性与激励性考量。参加新农保人数、宅基地保障性之认同突出反映农民工的保障性考量;家庭年收入主要体现农民工的保障性考量;打工人数作为激励性考量,其影响权重最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龚宏龄
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双增"趋势对资源利用与耕地保护的挑战,从宅基地功能角度出发对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阶段宅基地承载着生活居住、风险保障、归属承继、支持生产、情感寄托及资本化等多重功能。由于持有宅基地的情形存在差异,宅基地在各种类型农户家庭中所发挥的功能也因此各有不同,进而形成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的差异化影响,因此,倡导宅基地退出需针对不同持有情况区别对待。从影响农户退出意愿的主要因素来看,安居工程、风险保障和资金补偿是构建宅基地退出补偿机制需考虑的重点问题,其中如何确保农户的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吴明发 杜盛珍 欧国良
本文基于广东省19个县(市、区)34个行政村544户农户的抽样问卷调查,分析不同群体农民对宅基地产权要素的认知及其宅基地流转意愿。结果表明:55.98%的农户对宅基地所有权归属认知错误,农民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年纯收入与农民的宅基地产权要素认知呈正相关;73.68%的农户愿意流转宅基地使用权,农民的年龄与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呈负相关,文化水平与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呈正相关,家庭年纯收入与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不相关。
关键词:
宅基地产权 宅基地使用权 农户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胡银根 吴欣 王聪 余依云 董文静 徐小峰
研究目的:从宅基地"双有偿"系统分析视角,探索影响传统农区农户宅基地"双有偿"行为决策的因素,为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IAD延伸决策模型,围绕户主特征及家庭概况、政策实施环境、宅基地"双有偿"规则、认知改革4方面变量,采用二元Logistic整体回归分析。研究结果:农户宅基地"双有偿"受这4方面变量共同影响。其中在户主及家庭概况方面,住宅数量对宅基地退出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反映出宅基地对农户的住房保障功能;在政策实施环境变量中,与集镇距离变量对宅基地退出呈现"正态分布"、基础设施发达程度与宅基地有偿退出正相关;在宅基地"双有偿"决策中,退出补偿标准对宅基地有偿退出在0.01水平上显著,呈现负相关关系;认知改革变量(宅基地所有权归属、退出对实际生活水平影响、有偿退出政策满意度)对宅基地有偿退出正向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论:在宅基地"双有偿"改革过程中要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在推进宅基地退出时要注意时序分区,加强对退出后宅基地利用和宅基地有偿使用费的管理。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静
随着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提速,农户间的分化日益加深。异质性农户对宅基地功能偏好及其受偿价格都产生了很大的差异。首先,将宅基地功能分为社会保障功能、资产功能、心理功能和生产功能;然后,选取无锡新区梅村街道和旺庄街道为样本,构建农户宅基地功能评价模型,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赋权;最后,对纯农户、Ⅰ兼农户、Ⅱ兼农户和非农户四种类型农户的宅基地功能分别进行评价,得到不同类型农户的功能偏好和受偿价格,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鄂施璇 王兆林
研究目的: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基于成渝地区宅基地改革试点区调查数据,揭示感知利益对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行为态度对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感知利益对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对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盘活闲置宅基地与带动就业机会等利益的感知,是激发其行为意向的重要影响因素;(3)主观规范→感知利益→农户行为、知觉行为控制→感知利益→农户行为、行为态度→感知利益→农户行为三条传导路径驱动下,政策宣传、邻里示范、制度法规、收益分配均能更好地提升农户参与意愿,促使其感知利益而进行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研究结论:应健全宅基地发展权转移制度法规,构建兼顾各利益主体的增值收益共享机制,发挥邻里示范作用,增强农户与政府间的信息对称,进而提升农户对感知利益的有效权衡,促使农户宅基地发展权转移行为意向,为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深化改革提供理论及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彭长生 范子英
了解农户对宅基地的退出意愿和利益诉求,对合理、有序、公正地推进农户宅基地退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安徽省6县1413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文章得出以下结论:农村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砖混结构占大多数;宅基地以及房屋的闲置情况也较为严重,有85.5%的宅基地没有被有效利用;在一定的前提下,有90%的农户愿意退出宅基地,其中影响农户退出宅基地的因素依次为就业、养老、生活费用和农业生产;农户所在区位、年龄和参保情况对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有一定的影响;远郊农民的宅基地退出意愿更强。基于以上结论,文章最后提出社保先行于宅基地退出,以及优先考虑远郊农民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退出意愿 城乡一体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军书 刘颖莹
研究目的:以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河南省新乡市5个乡镇32个村庄190个农户宅基地使用权的调查资料为样本,就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状况和腾退意愿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并提出建立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政策建议。研究方法:田野调查法。研究结论:农户宅基占用存在很多违规行为,闲置浪费严重。农户退出宅基地是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建设用地市场","城乡建设用地实行‘同地、同权、同价’"为前提,否则,农户退出宅基地并获得补偿只能是一厢情愿。政策建议:鼓励和促进农户宅基地有偿退出,一是要做好农村宅基地退出的政策准备;二是要建立利益均衡的农村宅基地溢价分配格局。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梦真 吕晓
探究宅基地功能转型机理可进一步深化乡村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为因村施策实施宅基地功能转型提供参考。对此,论文在辨析宅基地功能转型概念的基础上,构建宅基地功能转型理论分析框架,并依据山东省沂南县两个典型村庄案例,利用扎根理论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宅基地主导功能变化与村庄的兴衰、发展方向密切相关,集聚提升类村庄在稳固宅基地保障功能的基础上,村集体通过制定科学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基础上有序推进提升改造,促使宅基地生活居住功能不断升级,并向以文化、生态功能等为主导的多元复合方向转型;搬迁撤并类村庄因要素流失导致宅基地空闲废弃问题较为严重,基层政府通过局部搬迁定位、禁止建设要素投入、宅基地开发规划等途径促进闲置宅基地向非农生产、生态复合功能转型;村庄内、外部的要素交流与配置为宅基地功能转型提供驱动力,推动宅基地功能由单一的居住保障向多元复合化方向转型。因此,未来要根据不同类型村庄的要素配置概况,因地制宜制定宅基地管理机制和用地标准,将村庄规划以及宅基地高效利用相结合,实现宅基地功能与人口、产业等要素配置的协同转型发展。
关键词:
宅基地 功能转型 土地利用转型 扎根理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吴郁玲 杜越天 冯忠垒 王梅
研究目的:以湖北省武汉市、仙桃市和恩施市的近郊农村、远郊纯农村和远郊风景秀丽农村361份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确权对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的影响,以期为客观评价确权政策的实施绩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研究方法: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和Probit模型。研究结果:(1)确权前、后农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意愿有明显变化。近郊农村、远郊纯农村和远郊风景秀丽农村愿意进行流转的农户比例分别从确权前的54.2%、58.74%和41.38%提高到确权后的91.6%、67.83%和59.77%。(2)农户的经济收益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胡银根 杨春梅 董文静 齐琪 张也 林书达
在城乡建设用地双扩背景下,宅基地有偿退出是提高农村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而农户主体的决策行为是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得以实施的关键。本文立足农户微观视角,以安徽省金寨县为例,基于感知价值理论构建农户宅基地退出感知价值权衡模型,分析农户感知价值对其宅基地退出决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户参与宅基地退出行为遵循"感知价值→退出意愿→决策行为"的路径模式,感知价值是农户具有宅基地退出意愿和决策行为的基础,退出意愿是产生实际退出行为的主要动力,农户感知利益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感知价值和退出意愿具有负向影响;②农户在宅基地退出过程中是"风险规避者",政策制度会促使农户的退出意愿转化为实际退出行为;③农户的宅基地退出行为兼具"主动性"和"诱导性"双重行动逻辑,"诱导性"行为效用高于"主动性"行为效用,表明"诱导性"行为逻辑占主导地位。因此,提出维护农户宅基地退出的权益、加大对宅基地退出政策的支持力度等2个建议,以确保宅基地退出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洪德和 程久苗 吴九兴 费罗成 万亚胜
[目的]为厘清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意愿—行为的转化机理,以期为制定宅基地退出政策提供参考。[方法]文章借鉴已有研究,在农户分化的基础上,引入计划行为理论并将其进行修正,利用金寨县43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宅基地退出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其转化机理。[结果]不同类型农户退出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差异明显,非农收入占比较高与较低农户之间意愿—行为转化所受影响总体呈相反趋势。非农收入占比较低的农户退出意愿向行为转化过程中,政府作用和社会效应减弱,更加关注自身能力的可行性;而非农收入占比较高的农户意愿—行为转化过程中则淡化了自身需求和政策感知,更加重视社会示范效应和政府作用。自身禀赋条件是退出基础,决定着政府作用与社会示范效应的效用大小,农户意愿与行为的转化机理为:减少自身禀赋条件约束,增强外部效应。[结论]应适当提高退出补偿,改善农户退出后居住环境,完善退出后住房、医疗等社会保障,加强政策宣传,形成良好的退出环境,增强社会示范效应。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向敏 岳永兵
从农户视角分析利用新、老宅基地建房的成本效用,找出农民偏好利用新宅基地建房的经济学诱因,探寻增加利用新宅基地建房的成本和增加老宅基地建房效用的措施,达到遏制农村居民建房时利用新宅基地的冲动,促使对老宅基地的利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九兴
农村宅基地是政府国土行政管理的重要对象,其管理效能高低对国土管理整体效能有很大影响。从制度演进与农民权益关系视角,分析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演进的四个阶段以及其演进的政治和经济逻辑。研究表明:农村宅基地所有制度演进经历"私有——半私有——公有——半私有"过程;土地制度改革应在保证土地公有制前提下,明确农村宅基地可转让性,增强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农村宅基地管理应采取市场化原则来创新制度,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宅基地资源。研究结果对当前和未来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绩效评估以及农村宅基地政策改进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土地制度 演进历程 演进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