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05)
- 2023(13589)
- 2022(11858)
- 2021(11375)
- 2020(9326)
- 2019(21544)
- 2018(21516)
- 2017(41957)
- 2016(22731)
- 2015(25854)
- 2014(25966)
- 2013(25797)
- 2012(23768)
- 2011(21434)
- 2010(21546)
- 2009(20034)
- 2008(19822)
- 2007(18003)
- 2006(16084)
- 2005(14205)
- 学科
- 济(94844)
- 经济(94737)
- 业(71399)
- 管理(62928)
- 农(51093)
- 企(49828)
- 企业(49828)
- 方法(40648)
- 数学(35213)
- 数学方法(34776)
- 农业(33829)
- 业经(25456)
- 中国(23771)
- 财(22482)
- 制(19474)
- 学(19390)
- 地方(19126)
- 贸(16588)
- 贸易(16576)
- 易(16121)
- 银(15297)
- 银行(15260)
- 理论(14647)
- 融(14595)
- 金融(14594)
- 行(14542)
- 技术(14164)
- 务(13960)
- 发(13942)
- 财务(13894)
- 机构
- 学院(329472)
- 大学(329295)
- 管理(133525)
- 济(132386)
- 经济(129461)
- 理学(115473)
- 理学院(114294)
- 管理学(112351)
- 管理学院(111773)
- 研究(109071)
- 中国(86655)
- 农(70703)
- 京(69990)
- 科学(67190)
- 财(59647)
- 所(54899)
- 业大(54880)
- 农业(54146)
- 中心(51647)
- 研究所(49602)
- 江(48672)
- 财经(47766)
- 北京(44036)
- 经(43524)
- 范(42773)
- 师范(42413)
- 州(39708)
- 院(38213)
- 经济学(38004)
- 经济管理(36474)
- 基金
- 项目(221619)
- 科学(173880)
- 研究(164329)
- 基金(161002)
- 家(139450)
- 国家(138185)
- 科学基金(118927)
- 社会(102757)
- 社会科(96923)
- 社会科学(96894)
- 省(86214)
- 基金项目(85984)
- 自然(77038)
- 自然科(75241)
- 自然科学(75227)
- 自然科学基金(73891)
- 教育(73531)
- 划(71546)
- 编号(69031)
- 资助(66230)
- 成果(55991)
- 部(49257)
- 重点(48240)
- 发(47082)
- 课题(45488)
- 创(45388)
- 创新(42207)
- 教育部(41967)
- 科研(41875)
- 国家社会(41604)
共检索到4922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晓红
农户的声誉是信用社借贷决策中主要的考量因素之一。声誉能够反映农户能力与品格的综合信息,那些能力较强、品格好的农户才会有较高的声誉水平。文章利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阐明在农户与信用社的非对称信息借贷博弈中,农户声誉如何成为信用社识别可信赖的贷款农户的有效信号,从而克服农村借贷中的逆向选择问题。
关键词:
声誉 农户 信用社 逆向选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匡桦 李富有 张旭涛
农户作为农村地区资金主要需求者,资金主要来源于无(低)息的亲戚朋友借款和高利息的非正规金融市场借款,缺乏价格适当的借款途径。在隐性约束与声誉约束双重机制并存的农村金融市场,引入"隐性约束"和"声誉约束"变量,围绕农户借款选择行为构建局部均衡模型,分析双重约束机制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通过实地调研问卷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基于农户自身特征,解释双重约束条件下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晓红
农户声誉是一种显示农户内在特征的信号机制。农村借贷市场中,农户声誉能揭示其偿还能力、偿还意愿等信息。贷方可以经由声誉信号判断借方农户的还款能力与意愿,并据此进行贷款决策,从而影响农户的借贷结果。研究中利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变量间关系模型,实证分析显示,代表农户声誉的偿还历史、人缘关系、经营效果与代表还款特征的偿还能力、偿还意愿总体是正相关的,而后者又对农户借贷结果有显著影响。由此证明,农户声誉具有信号传递功能,可以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实现借贷交易的帕累托改进。
关键词:
信号传递 农户声誉 农户借贷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俊 罗丹 程郁
本文以Iqbal模型框架为基础,利用1962户农户调查数据,对利率的外生性、农户借贷发生率、农户借贷需求规模方面进行了数理分析,结论认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利率是外生的,利率并不是农户借贷的主要考虑因素,农户家庭收入、生产经营特征和家庭特征是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决定因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占权 刘颖
当农户生活消费或生产经营受到资金限制时就产生了借贷的需求,农户的借贷行为是农户基于自身资源要素禀赋而做出的理性选择。由于家庭外的保障体系缺失,使得农户在产生借贷需求时首先想到的是向亲朋好友寻求帮助,友情借贷成为农户首要的融资资源。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友情借贷的发展特点,从关系网络、自身经济状况、规模数量及稳定性等方面分析了友情借贷供给的制约因素,探讨了友情借贷供给的可能性边界,从推力和拉力角度分析了高利贷及金融机构对友情借贷的替代性,并就农村金融机构如何与高利贷竞争、如何满足农民资金需求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薛薇 谢家智
本文结合中国当前的现状,从农村金融体系内部结构的变化、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演进的内在动因分析来探寻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演进的规律性,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演进的外在趋势和内在逻辑,提出农村金融制度结构演进是在多方利益体合力的作用下推动的。其中,突出了农户借贷约束、金融机构效率等因素在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中所起的诱致性作用。
关键词:
借贷约束 农村金融制度 结构演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建波
由逆向选择导致的农村信贷市场失灵和农村经济组织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逆向选择和农村信贷市场失灵既有农户等农村经济组织自身的原因,也与农村金融市场风险补偿机制的缺失有关。消除信贷市场上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性、推行联保贷款制度、完善农村抵押市场有助于解决农村信贷市场失灵问题。
关键词:
农村信贷市场 逆向选择 市场失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新杰 赵波
运用双变量Probit模型,采用四川省2160户农村家庭的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农户在农村正规信贷市场中受到的借贷约束程度和影响因素;同时,采用供需联立离散选择模型,描述了农户借贷需求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相互作用。分析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农户面临的信贷约束程度为30.5%,如果考虑数量配给的情形,这一比例上升至57.3%。农户的年龄、土地面积、房屋价值、有无社会关系、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等对其受信贷约束的概率有统计上显著影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露 黄英君
为了推动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我国近几年加大了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和推广力度,影响农户投保行为的主要因素已有所改变。但无论如何,农业保险的需求主体是农户,农户投保行为的选择直接决定农业保险发展的深度与广度。本文围绕农户投保选择行为,引入"隐性约束"和"声誉约束"两个变量,分析双重约束机制对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同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解释双重约束条件下农户投保行为的影响因素,得出保险公司在运行过程中所设置的一些"隐性约束"对农户投保行为的挤出效应是真实存在的,并提出了应对"隐性约束"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英 陈希敏
本文基于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和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10个省份1076户农户家庭实地调查数据,梳理出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四个潜在因素:农户的个体特征、经济特征、农户声誉及借贷可得性,并构建了农户借贷行为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对农户借贷行为及其潜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农户声誉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效应最强,借贷可得性次之,农户经济特征和个体特征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也较为显著,但低于农户声誉和借贷可得性。
关键词:
农户借贷行为 SEM 声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鹏达 王巧瑜 陈鹏宇 石宝峰
由于农户小额贷款对象分散等特点,致使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当严重。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金融"视角,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武功县220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农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意愿等10个指标进行线性变换降维,得到了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等5个互不相关的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以5个公因子为自变量,以农户是否借贷为因变量,构建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得出:农户家庭投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特征和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正向影响;农户家庭风险偏好对农户借贷行为有负向影响;农户交易成本对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不显著。针对上述结果,提出了关于拓宽农户融资渠道、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体系建设以及提高农户自我发展能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金融 借贷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鹏达 王巧瑜 陈鹏宇 石宝峰
由于农户小额贷款对象分散等特点,致使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当严重。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金融"视角,对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利用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武功县220个农户调研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农户使用互联网金融的意愿等10个指标进行线性变换降维,得到了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等5个互不相关的公共因子;在此基础上,以5个公因子为自变量,以农户是否借贷为因变量,构建了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结果得出:农户家庭投入水平、农户家庭收入特征和农村互联网金融普惠发展程度对农户借贷行为有正向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金融 借贷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天芸 李杰
自从20世纪80年代新结构主义学派提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结构问题后,国外很多学者开始注意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的正式金融与非正式金融并存的现象,并运用各种方法研究二元金融结构的宏观原因和微观基础。本文基于理论的开放性,采用农户借贷数据,运用概率单位模型,检验中国农村的二元金融结构,并根据影响农户借贷行为的因素,解析正式金融、非正式金融在中国农村的运行特点。基于经验结果,本文试图证明,与中国农村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二元金融结构具有制度安排上的合理性。
关键词:
借贷行为 二元金融结构 概率单位模型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元红 李静 张军
依据中国8省份1882户农户调查数据,分析农户层面民间借贷的市场边界,研究发现民间金融市场相对封闭、交易半径较小,且主要发生在以血缘关系为主的熟人社会。农户民间借贷存在不对称现象,可能是资金流入农户、农村的一条渠道。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存在市场交融和区分,相互之间既有竞争也有互补,应该重视和发挥民间金融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民间借贷 市场边界 封闭 交融 农户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周磊 姜博 王静曦
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的全国基线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分位数回归论证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发现在是否参加新农保决策中不存在逆向选择问题,而在新农保参加档次的选择中存在着显著的逆向选择问题,即预期寿命越长越可能购买新农保的最高档。新农保中的逆向选择问题可能增大个人账户基金缺口,影响城乡养老保险一体化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在政策改进过程中应该探索建立个人账户统筹基金,优化保险合约设计,强化新农保分散社会养老风险的功能,进一步完善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