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96)
- 2023(20882)
- 2022(17615)
- 2021(16166)
- 2020(13830)
- 2019(31666)
- 2018(31449)
- 2017(60096)
- 2016(33332)
- 2015(37655)
- 2014(37854)
- 2013(37377)
- 2012(34284)
- 2011(31015)
- 2010(31070)
- 2009(28831)
- 2008(28507)
- 2007(25750)
- 2006(22650)
- 2005(19790)
- 学科
- 济(134158)
- 经济(133999)
- 业(94220)
- 管理(92133)
- 企(72238)
- 企业(72238)
- 方法(61094)
- 数学(53200)
- 数学方法(52486)
- 农(51444)
- 中国(34892)
- 农业(33864)
- 财(33672)
- 业经(32574)
- 学(31596)
- 地方(26923)
- 制(25032)
- 贸(24543)
- 贸易(24535)
- 易(23822)
- 理论(21696)
- 务(21031)
- 财务(20944)
- 财务管理(20894)
- 环境(20621)
- 技术(20495)
- 银(20290)
- 银行(20194)
- 和(20036)
- 企业财务(19782)
- 机构
- 大学(484551)
- 学院(484477)
- 济(187325)
- 管理(184599)
- 经济(183159)
- 研究(164277)
- 理学(160512)
- 理学院(158657)
- 管理学(155411)
- 管理学院(154559)
- 中国(121251)
- 科学(108427)
- 农(103291)
- 京(103187)
- 所(85717)
- 财(83643)
- 业大(83377)
- 农业(80898)
- 研究所(78784)
- 中心(75455)
- 江(72443)
- 财经(67680)
- 范(64245)
- 北京(64152)
- 师范(63469)
- 经(61622)
- 院(58433)
- 州(58180)
- 经济学(55891)
- 技术(52577)
- 基金
- 项目(334427)
- 科学(259696)
- 基金(240413)
- 研究(235595)
- 家(213547)
- 国家(211782)
- 科学基金(178979)
- 社会(146098)
- 社会科(138092)
- 社会科学(138048)
- 省(132684)
- 基金项目(127684)
- 自然(119698)
- 自然科(116892)
- 自然科学(116849)
- 自然科学基金(114744)
- 划(112083)
- 教育(108451)
- 资助(99177)
- 编号(95799)
- 成果(77329)
- 重点(75720)
- 部(72320)
- 发(71493)
- 创(68642)
- 课题(66453)
- 科研(64850)
- 创新(64224)
- 计划(63771)
- 大学(61051)
- 期刊
- 济(204407)
- 经济(204407)
- 研究(133296)
- 农(98730)
- 学报(90084)
- 中国(89685)
- 科学(78212)
- 大学(66639)
- 农业(66554)
- 财(63342)
- 学学(63265)
- 管理(63086)
- 教育(50044)
- 融(41227)
- 金融(41227)
- 技术(40888)
- 业经(37747)
- 业(33462)
- 财经(32149)
- 经济研究(31171)
- 问题(28328)
- 经(27481)
- 版(27080)
- 业大(24681)
- 科技(24193)
- 图书(24183)
- 技术经济(23162)
- 资源(22163)
- 理论(21700)
- 统计(21644)
共检索到6963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魏雪 袁承程 刘黎明
从生计角度探求农户的城镇化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激励农户进行城镇化有重要现实作用。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城镇化意愿概念模型,利用湖南省桃江县农村入户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城镇化意愿和生计资本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农户城镇化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现阶段桃江县农户城镇定居意愿不高,其中仅有18.84%的农户有明确的进城居住意愿,且偏向定居小城镇。不同进城定居意愿的农户群体存在生计资本差异,愿意进城居住的农户群体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自然资本和脆弱性环境方面显著高于不愿意进城居住的农户群体,但物质资本存量显著低于后者。具体而言,有效劳动力数量、家庭抚养比和家庭总收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城镇定居意愿,距城镇距离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的城镇定居意愿。因此,应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户的可持续生计能力,重点提高农户的金融资本,促进农户各类生计资本之间的转换;继续扩大城市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解决城镇迁移农户的城镇化生计诉求,以提升农户城镇化意愿,进而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高效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静 朱琳
[目的]宅基地流转是城乡建设用地优化配置和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重要途径,对解决我国当前土地资源利用的供需矛盾,推动高效用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家庭生计资产量化入手,探讨不同资产配置类型农户宅基地流转的影响因素,旨在进一步推进宅基地流转进程。[方法]通过农户生计量化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1)农户整体宅基地的流转意愿较高,达到69.84%,但资产缺乏型农户的流转意愿非常低,仅有37.93%;(2)非农迁移意愿、宅基地功能和家庭生计资产总值对宅基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年龄、专业技能、住房的满意度、宅基地面积、非农收入比例、非农就业状况6个因素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影响出现差异。[结论]该文提出建立贫困农户的技能培训机制,制定多样化的宅基地流转制度,从而保证不同类型农户在宅基地流转后,整体福利水平不下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阮冬燕 陈玉萍 周晶
为理解我国养殖业结构调整中农户大量退出生猪散养这一突出现象,本研究尝试在经典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局部生计系统、生计功能、生计依赖和生计突破等概念,构建农户退出生猪散养的分析框架,并将农户按照生计功能分为收入多样化户、猪肉自给户和风险防范户3类,同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退出现象表现为各类农户同时但不同程度的退出;不同类型农户退出的驱动因素可能不同,同一因素对不同类型农户退出的作用机制也可能不同;有利的地理和交通条件、户主低龄化、耕地资源短缺和非农就业等因素相互交织是收入多样化农户退出的主要原因;交通条件、非农务工、非农经营和总收入增长引起的消费偏好改变是猪肉自给农户退出的主要原因;生存风险显著降低是风险防范农户退出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应对农户退出生猪散养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格格 葛颜祥 李颖 张化楠
[目的]为检验生态补偿在水源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发展方面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在调整DFID生计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改进基于生计资本测量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生态补偿前后东平湖水源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变化情况。[结果]从整体上看,实施生态补偿政策以来东平湖水源地保护区农户生计可持续性得到显著增强,可持续生计能力从补偿前的0.300 2增至补偿后的0.322 5,但当地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仍处于较弱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从生计资本来看,补偿后自然、社会、金融、人力、物质、信息、环境资本指数值分别为0.016、0.459、0.258、0.384、0.450、0.508、0.901,自然、金融、人力资本存量较低是当地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值得注意的是,补偿后信息资本与物质、金融、环境资本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提高,而自然资本与物质、人力资本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降低,表明水源地农户的生产方式正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或非农行业过渡。[结论]当地政府应致力于提高自然、金融、人力资本存量,实施多样化的生态补偿方式,积极引导水源地农户寻找替代生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魏雪 刘黎明 孙锦 叶津炜
兼业型农户即将务农和务工作为主要生计方式的农户,是现阶段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一种普遍社会形态,也是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潜在群体。为探索兼业型农户城镇化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中国中部的兼业型农户进行深度访谈,搜集资料,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家庭禀赋、农村吸引力和城市吸引力、社会网络关系分别作为内驱因素、外驱因素和调节因素对农户的城镇化意愿产生主要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兼业型农户城镇化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可为政府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成效和提供政策依据和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黎洁 李亚莉 邰秀军 李聪
本文根据英国国际发展署(DFID)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利用陕西省周至县退耕山区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西部贫困退耕山区农户的生计状况。在对农户的"生计资本"、"生计策略"和"生计后果"等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文对1074个样本农户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农业户,兼业户的生计资本禀赋更好,生计活动更加多样化,抗风险能力更强,贫困程度较低,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也更小,因而可以通过鼓励农户兼业经营来综合解决当地的农村贫困与环境保护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云彦 赵锋
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是一种甄别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主要限制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集成分析方法和建设性工具。本文借助于这一研究框架,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库区农户生计资本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库区农户生计资本整体脆弱,生计资本的社会融合程度低。在南水北调工程的外力冲击作用下,库区农户必须借助移民开发政策与生态补偿机制实现生计资本的优化和转型;同时,应重点着眼于以人力资本为主线的生计可持续发展能力培育,为生计模式向可持续转化创造条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海燕 李琴 李映丹 薛耀淇
农户城市落户行为对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至关重要。本文基于549份全国调研数据,通过交叉表、二元logit分析,考察2018年《农村土地承包法》修订的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农村土地承包法》修订释放了10.38%农户的落户意愿;修订《农村土地承包法》前,教育、社保、消费认知、落户政策、土地等都是影响农户进城落户的重要因素;修订《农村土地承包法》后,落户政策、年龄、家庭支出、身份和消费认知等成为影响农户落户意愿的主要因素,而土地从主要因素变为次要因素,在读子女数、是否购买社保的影响不再显著。由此得出,修订《农村土地承包法》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土地的经济、保障功能,提高了农户的落户意愿。因此,政府应大力宣传土地政策,引导农户积极进城;精准识别内生动力足农户,促进城镇化有序进行;盘活农村资产、加强技能培训,实现稳定落户;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完善城市治理体系。
关键词:
农村土地承包法 农户落户意愿 城镇化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关江华 黄朝禧 胡银根
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的抽样调查,采用农户生计资产量化分析法和Logistic分析方法,从家庭生计资产评价入手,探讨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宅基地流转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宅基地流转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①从农户生计资产的视角,对宅基地流转农户家庭资产进行量化分析,将农户划分为资产缺乏型农户和资产均衡性农户;②当前农户流转宅基地的意愿仅为24.66%,资产均衡型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比例高于资产缺乏型农户;③宅基地属性、农户对住房满意度、户主年龄及受教育水平对资产缺乏型农户流转意愿有显著性影响,而影响资产均衡型农户流转意愿因素依次为宅基地属性、非农收入比例、宅基地财产经营性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超 孟庆国 郗希
基于全国21省3 753户农户调查数据,以及一般、小康、富裕三类农户的比较分析视角,利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定居城镇的迁移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财产性因素对农户的城镇迁移意愿影响显著,农村住房面积负向影响农户迁移意愿,农户在城镇的财产显著正向影响其迁移意愿,承包土地面积负向显著影响农户的迁移意愿;年龄越小、男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兼业、当过村干部的农户、家庭收入等级越高,家庭务工人数越多,越倾向于进入城镇定居;不同收入阶层农户关于迁移意愿的影响因素差异较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思维 孟婷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农户生计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户群体内部的分层。基于农户生计方式,利用可持续农村生计分析方法,区分了三类不同的农户。以湘南莲花村为个案,考量中国农户的异质性融资需求,构建差异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把握农户内部不同层次的个性金融需求,不利于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促进不同农户生计方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多样化生计 金融支持 农村发展 农户分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汤青 李扬 陈明星 徐勇
可持续生计理论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城市务工的半城镇化农民,服务于有序推进中国的城镇化,而且可广泛应用于中国西部农村地区和农户尺度的研究,服务于农村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梳理了当前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及分析框架,并基于半城镇化农民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提出了一个适应于中国实证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半城镇化农民生计状态评估及市民化阻滞因素与政策调控",梳理了可持续生计的国际国内研究进展以及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实证研究成果。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展望,包括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与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联动研究,半城镇化农民市民化转变的主观意愿与客观阻滞因素综合研究,半城镇化农民与农村发展作用机理及其市民化效应,可持续生计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集成研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曹冰雪 李瑾 冯献
基于北京信息进村入户行政村农户信息情况调查数据,立足信息生态视角,运用Oprobit模型、Interval-censored模型分别分析了农户信息服务支付意愿与支付金额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测算了农户信息服务的具体意愿支付金额。结果表明:少数农户有信息服务支付意愿,绝大多数农户信息服务支付金额意愿为10元/月以下,且付费信息服务形式主要为短信包月与收费电视;信息户特征、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对农户信息服务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信息户特征与信息环境对农户信息服务支付金额意愿有显著影响;经两种方法计算,农户全年信息服务意愿支付金额分别为144.24元与201.6元,占农户全年总纯收入的0.22%与0.31%。
关键词:
信息服务 支付意愿 信息生态 新型城镇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吴翌琳 张心雨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本文基于中国CGSS微观调查数据,利用逻辑回归、逐步回归、随机森林等方法对农民进城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民进城定居意愿普遍较低,主要原因是经济条件的限制,而不是政策方面的阻碍,在流向上,县级市和小城镇是农民进城定居的首选。从个体来看,家庭收入越高、越年轻、教育程度越高、所在村务农氛围较弱、所在村生活更加便利以及西北地区的农民进城定居意愿更强烈。从政策角度,应统筹城乡发展,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新农村建设,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有序推进就近城镇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靳小怡 李成华 杜海峰 杜巍
农民工生计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生计概念和对英国国际发展署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重新认识,探讨将其应用于农民工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总结目前农民工生计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展望农民工可持续生计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对拓展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应用领域,加深对农民工生计研究和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被征地农户生计能力变化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改进
农户宅基地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王口镇和独流镇的调查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被动移民的可持续生计分析——基于山西忻州市刘家塔镇的调查与思考
生计视角下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南省某县龙村的实地调查
农户信息服务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农户灌溉合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地区比较——基于全国15省430户农户的实证分析
中国农民城镇居住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全国3705个农户的调查
农户持续参与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四川137个农户的调查分析
基于代际比较视角的农民城镇化意愿及影响因素——来自皖北的实证
我国农户金融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省435名农户的调研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