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33)
- 2023(8198)
- 2022(7162)
- 2021(6790)
- 2020(5934)
- 2019(14043)
- 2018(13882)
- 2017(27717)
- 2016(15199)
- 2015(17134)
- 2014(17307)
- 2013(17391)
- 2012(16454)
- 2011(14965)
- 2010(15205)
- 2009(14298)
- 2008(14351)
- 2007(13310)
- 2006(11675)
- 2005(10435)
- 学科
- 济(69194)
- 经济(69127)
- 业(47724)
- 农(46555)
- 管理(37003)
- 农业(30490)
- 方法(29549)
- 数学(26698)
- 企(26632)
- 企业(26632)
- 数学方法(26506)
- 贸(17576)
- 贸易(17573)
- 业经(17465)
- 易(17248)
- 财(16266)
- 中国(16113)
- 制(13854)
- 学(13823)
- 地方(13721)
- 出(12417)
- 土地(11575)
- 发(10657)
- 农业经济(10175)
- 银(9922)
- 银行(9901)
- 行(9468)
- 体(9383)
- 村(9306)
- 农村(9297)
- 机构
- 学院(222149)
- 大学(219417)
- 济(96440)
- 经济(94558)
- 管理(87083)
- 理学(75222)
- 理学院(74452)
- 研究(74227)
- 管理学(73278)
- 管理学院(72897)
- 农(59711)
- 中国(59582)
- 农业(46107)
- 京(46041)
- 科学(45771)
- 财(41409)
- 业大(40499)
- 所(38593)
- 中心(36980)
- 江(35145)
- 研究所(34890)
- 财经(33005)
- 经(30059)
- 经济学(29435)
- 农业大学(28567)
- 范(28423)
- 北京(28211)
- 师范(28175)
- 经济学院(26984)
- 州(26951)
- 基金
- 项目(146375)
- 科学(114892)
- 研究(107995)
- 基金(106713)
- 家(92517)
- 国家(91653)
- 科学基金(77922)
- 社会(69128)
- 社会科(65085)
- 社会科学(65062)
- 省(57767)
- 基金项目(57319)
- 自然(49336)
- 教育(48246)
- 自然科(48148)
- 自然科学(48133)
- 划(47653)
- 自然科学基金(47299)
- 编号(45844)
- 资助(42886)
- 成果(36647)
- 部(33896)
- 农(33726)
- 发(32330)
- 重点(32143)
- 创(29930)
- 课题(29690)
- 国家社会(28536)
- 教育部(28343)
- 科研(28233)
- 期刊
- 济(109560)
- 经济(109560)
- 农(62616)
- 研究(61368)
- 中国(46000)
- 农业(42110)
- 学报(35770)
- 科学(33641)
- 财(30931)
- 大学(27288)
- 学学(25976)
- 管理(24700)
- 业经(24285)
- 融(23830)
- 金融(23830)
- 业(20202)
- 教育(18251)
- 技术(17543)
- 问题(16768)
- 财经(15838)
- 经济研究(15296)
- 农村(14629)
- 村(14629)
- 农业经济(14065)
- 经(13522)
- 世界(13144)
- 版(12995)
- 贸(11960)
- 技术经济(11701)
- 经济问题(11652)
共检索到332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付凯 杨朝现 信桂新 程飞 邵丽亚
以成渝城乡统筹区农地转出户为研究对象,根据农地转出率的大小将农户分为完全转出户、高度转出户和基本转出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OLS回归模型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收入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成渝城乡统筹区农地转出户的农地转出率不尽相同,完全转出户、高度转出户和一般转出户并存,农地转出方式和转出对象虽然存在多样性,但农地仍以小规模分散转出为主;稳定的非农收入、政府的积极推动以及合理的农地转出价格促进了农户农地转出率的提高,而土地细碎化和较多的家庭常年务农人口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农户农地转出是一种理性决策行为,农地转出率越高,农户的收入效应就越明显,收入由多至少依次...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研宁 梁丹辉
以河南省N县作为传统农区的典型代表地区,分析传统农区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推动农户土地流转行为提供借鉴。以发放问卷收集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传统农区农户土地转出的总体意愿不高。其中,被调查者的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收入情况和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显著。研究表明,年龄越大的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越弱;家庭劳动力人数越多、家庭收入越高、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则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越强。
关键词:
传统农区 土地转出行为 土地流转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振 郭杰 欧名豪
基于改进的计划行为理论,结合安徽省郎溪县实地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户农地转出意愿与转出行为的差异及其原因,以期为促进农地有序流转,提高农地流转效率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农地转出意愿是理想状态下的选择,主要受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控制影响;而转出行为是现实状态下的决定,主要受行为态度和知觉控制影响;(2)农地流转后转入户毁约弃耕、承包地被过度利用或撂荒等风险严重阻滞了农户农地转出意愿向转出行为顺利转化,是导致意愿与行为相悖离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想切实提高农地流转效率,必须为年龄偏大的农户提供就业培训,为其增加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加强农地流转相关政策的宣传和引导,增强农户流转意识;慎重对待农地流转可能带来的各类隐性风险,严防毁约弃耕、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行为以及大规模囤地、撂荒等现象的发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孙小龙 郭沛
本文基于2013年吉林、山东和陕西3省429个农户的实地调查数据,就非农就业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非农就业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有重要影响。Logit和Tobit模型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家庭非农就业人员越多,农户发生土地转出行为的概率越高,土地转出的面积越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企业和服务业,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以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以及建立健全基层土地流转服务组织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非农就业 土地转出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吉星 张红霄
研究目的:依据人际关系亲疏将社会信任分为特殊信任与一般信任,理论分析两类信任对农户土地转出对象选择的影响及在市场化进程中的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扩展回归模型(ERM)和调节效应模型。研究结果:社会信任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特殊信任有助于土地熟人转出,促进作用随市场化水平提升而减弱;一般信任有助于土地非熟人转出,促进作用随市场化水平提升而增强。研究结论:中央持续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政策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从低效率经营主体流向高效率主体,因此,促进市场主导型的非熟人流转更加符合顶层设计的初衷;本文可以为坚持和完善我国土地流转政策提供证据支撑,市场化进程削弱了特殊信任的熟人转出优势,建设一般信任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劳动力转移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钦栋 李锦锦 金启明 宋子珍 宋春晓
[目的]探究社保参与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为加快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利用内生转换Probit模型探究社保参与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结果](1)参与新农合会抑制农户转出土地,而参与新农保会促进农户转出土地;(2)引入新农合和新农保的交互项之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农保能够有效缓解新农合的“枷锁效应”,从而促进农户转出土地;(3)中介效应分析表明,家庭医疗支出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遮掩效应占比为3.6%,家庭养老金收入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中介效应占比为7.9%,即家庭养老金收入的增长能够缓解家庭医疗支出对农户土地转出的不利影响;(4)异质性分析表明,东部地区新农合和新农保的交互作用对农户土地转出行为的促进作用相对于中部和西部地区更高。[结论]政府应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户释放和转出土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子 蔡洁 陈瑗 夏显力
根据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内涵与外延,利用秦巴山区456户微观样本,运用统计分析法和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有显著影响;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的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从人力资本来看,良好的劳动力健康状况不利于赡养期家庭参与农地转出,非农就业率对抚养期、负担期家庭参与农地转出有显著正向影响;从农户认知来看,限制农地用途,了解流入方,村委会推动、政府主导型转出均在不同程度上增加各阶段农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对于拥有较多非农就业机会的抚养期和负担期家庭而言,农地确权通过强化地权稳定性促使其转出农地并外出务工。因此,在实践中执行农地流转政策时,应采取精准的农地转出激励措施,差别化对待不同生命周期的家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华 夏显力 蔡洁
在中国农村地区,关系网络和农户分化可能是影响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关系网络、农户分化和农地转出行为的分析线索,利用陕南3个地市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采用Double-Hurdle模型,分析关系网络和农户分化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探讨农户分化在关系网络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43.4%的农户发生农地转出行为,但转出户的农地转出规模相对较大,平均每户的农地转出率为65.9%。关系网络中的强连接网络和弱连接网络对农户是否转出农地和转出户农地转出规模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分化对农户是否转出农地和转出户农地转出规模促进作用要强于关系网络。但是,农户分化抑制了强连接网络对农户是否转出农地的促进作用,增强了弱连接网络对农地转出规模的正向影响。因此,在构建农地交易平台时应充分发挥关系网络信息共享和建立信任的优势;通过加大培训力度与提供就业信息等促进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在非正式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农地流转正式制度;让农户分化后扩大的弱连接网络与资本、企业家能力相连,推动农业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天驰 康丕菊 彭志远 褚力其
为研究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对土地转出的影响,基于云南省的调研数据,利用Logit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欠发达地区农户兼业对土地转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以村级平均受教育水平作为工具变量,通过IVProbit模型和2SLS模型控制了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单一的认为农户兼业促进或抑制土地流转是欠妥的,事实是农户流转土地与其兼业程度有关;不同兼业类型的农户选择转出土地的概率存在显著差异,Ⅰ兼农户转出土地的概率显著低于纯农户,而Ⅱ兼农户与非农户选择转出土地的概率更高;农户转出土地面积比重与农户兼业程度呈现U型曲线关系。基于此,欠发达地区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时可以通过出台相应的引导性政策,充分发挥兼业农户内在土地转出需求的作用,促使欠发达地区广泛且分散的兼业小农自发的转出手中的土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小龙 郜亮亮 郭沛
激励农户转出农地是增加农地流转市场供给活力的重要保证,对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现实中,村集体对农地进行调整或对农地流转进行管制是常见的产权干预,本文利用山东、河南、湖南和四川4省566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这种村级产权干预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存在村级农地调整与流转管制使得农户转出农地的概率分别下降了8.4个百分点和9.0个百分点,同时只要存在农地调整与流转管制会使得农户农地转出的面积分别平均减少0.287亩和0.378亩,这是因为村级产权干预会造成农地产权的不完整,增加流转的交易费用,对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具有抑制作用。因此,为促进农地流转健康有序进行,应继续严格落实中央限制农地调整的政策,减少村级对农地流转行为的管制,进一步提高农地使用权、收益权和交易权的稳定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洁 夏显力 王婷
文章利用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区752户农户调研数据,构建农地转出行为的微观经济模型,运用Double Hurdle模型分析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和转出规模两个阶段的影响因素,在测算农户生计能力五个维度各指标组合权重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农户农地转出决策、转出规模对其生计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和转出规模的因素具有一定的差异。农业生产能力、土地投资意愿、农地流转价格了解程度、谈判时间、有无固定期限合约、流转纠纷和地区虚拟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农业生产能力、土地投资意愿、谈判时间、流转纠纷和地区虚拟变量显著影响农户农地转出规模。农户农地转出决策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产生显著的影响;而农户农地转出规模对农户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史磊 朱孔将
土地流转是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环。随着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本文从土地转出户视角出发,利用CFPS2018的数据,探究土地流转对农户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转出显著提高了农户家庭和个人的消费水平,在运用工具变量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内生性后,其结果依然显著;且土地流转程度越大,对消费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收入提升和收入风险降低是土地转出促进农户消费的影响机制。此外,土地转出对中高收入和存在流动性约束的农户家庭消费更加敏感,这也从侧面证实影响机制的稳健性。从消费结构看,土地转出对食品、家用设备、医疗、教育、居住和其他商品及服务等的影响显著,而对衣着、交通等消费不敏感。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释放农村消费潜力提供了方向和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克春
在农地流转过程中,愈是具有从事非农要素禀赋的农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愈大,转出的面积愈大。农地交易费用虽然对农户农地转出的可能性和流转面积有负向影响,但是它并没有构成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要素禀赋 交易费用 农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耿飙 潘亚茹 罗良国 王娜娜 尼雪妹 刘宏斌
[目的]农户土地流转对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治理流域的面源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了高效利用洱海流域土地资源,急需探究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基于云南省大理州395个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洱海流域土地转出意愿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1)49.87%的农户愿意参与洱海流域上游的土地转出,高出全国17.8%的土地转出比例,且越年轻或越年长的农户越愿意流转土地;(2)户主的年龄、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和对国家土地流转政策的态度3个因素对农户的土地转出意愿影响非常显著(P农户对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认知>户主的年龄;(3)性别、户主学历、家庭年收入、非农业收入、务农劳动力、耕地规模和有机肥使用情况等变量对农户的土地流转。[结论]最终提出有利于洱海流域上游农户进行土地流转的农业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克春
在农地市场发育过程中,愈是具有从事非农要素禀赋的农户,转出农地的可能性愈大,转出的面积愈大。农地交易费用虽然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产生负向影响,但是它并不是构成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最主要障碍。本文利用2005年江西省21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以上假说进行验证。
关键词:
要素禀赋 交易费用 农户农地转出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农地转出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家庭照料负担对农户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基于代际与性别分工视角
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农业园为例
非农就业、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转出——基于30镇49村476个农民的实证分析
土地转出农户主观福祉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生计资本视角
“显性市民化”与“隐性市民化”对农民土地转出行为的影响
不同代际外出务工家庭土地转出行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辽宁省610份样本的调查
黑龙江省土地转出行为分析——基于13个地市47个村的调研数据
非农就业收入、交易成本与农户林地转出行为选择——评《农户林地经营决策、营林效率及保障体系研究》
数字经济发展对农户土地转出的影响——来自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