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44)
- 2023(18261)
- 2022(15329)
- 2021(14184)
- 2020(12271)
- 2019(27963)
- 2018(27848)
- 2017(53541)
- 2016(29223)
- 2015(32667)
- 2014(32345)
- 2013(32120)
- 2012(29427)
- 2011(26253)
- 2010(26361)
- 2009(24819)
- 2008(24804)
- 2007(22413)
- 2006(19654)
- 2005(17254)
- 学科
- 济(126153)
- 经济(126015)
- 业(108963)
- 管理(93187)
- 企(90072)
- 企业(90072)
- 方法(58759)
- 农(50315)
- 数学(49511)
- 数学方法(48794)
- 财(36240)
- 业经(35506)
- 农业(33275)
- 中国(28680)
- 务(25043)
- 地方(24993)
- 财务(24979)
- 财务管理(24935)
- 制(24778)
- 学(23725)
- 企业财务(23630)
- 贸(22598)
- 贸易(22589)
- 易(21972)
- 技术(21784)
- 理论(19888)
- 和(19722)
- 策(19453)
- 划(19254)
- 体(17612)
- 机构
- 学院(422962)
- 大学(414393)
- 济(172141)
- 管理(169821)
- 经济(168718)
- 理学(147032)
- 理学院(145502)
- 管理学(142868)
- 管理学院(142113)
- 研究(133824)
- 中国(105165)
- 农(88843)
- 科学(86144)
- 京(85942)
- 财(77604)
- 业大(70740)
- 农业(69316)
- 所(68696)
- 江(67960)
- 中心(64583)
- 研究所(62593)
- 财经(62092)
- 经(56344)
- 北京(52137)
- 经济学(51230)
- 州(51209)
- 范(50401)
- 师范(49735)
- 院(47748)
- 省(47426)
- 基金
- 项目(287320)
- 科学(226387)
- 基金(209611)
- 研究(202560)
- 家(184518)
- 国家(182925)
- 科学基金(157909)
- 社会(129432)
- 社会科(122541)
- 社会科学(122502)
- 省(116400)
- 基金项目(111502)
- 自然(105740)
- 自然科(103324)
- 自然科学(103292)
- 自然科学基金(101479)
- 划(95559)
- 教育(92239)
- 资助(85690)
- 编号(81186)
- 重点(64451)
- 成果(62673)
- 部(62388)
- 发(61714)
- 创(61441)
- 创新(56970)
- 科研(56011)
- 业(55456)
- 课题(55115)
- 计划(53961)
- 期刊
- 济(192026)
- 经济(192026)
- 研究(110462)
- 农(85451)
- 中国(79643)
- 学报(69947)
- 科学(64803)
- 管理(63140)
- 财(63138)
- 农业(57377)
- 大学(52570)
- 学学(50690)
- 技术(38436)
- 融(38354)
- 金融(38354)
- 业经(37971)
- 教育(32698)
- 业(31293)
- 财经(30272)
- 经济研究(28494)
- 问题(26010)
- 经(25958)
- 技术经济(23120)
- 版(22339)
- 统计(21925)
- 策(20701)
- 资源(20115)
- 商业(20087)
- 科技(19947)
- 现代(19276)
共检索到613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初枝 黄贤金
本文以江苏省铜山县为例,对农户土地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绩效之间的影响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能实现土地与资金、土地与劳动力的优化配置,并带来全要素节约。因此,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可以在一定水平上提高农业生产绩效。但农业绩效受地区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制约,对于土地经营规模不能盲目的推崇,而应根据当地实际促进农业生产绩效的提高。
关键词:
土地经营规模 农业生产绩效 农户调查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钟太洋 黄贤金
在理解农户土地利用决策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的铜山县、如东县和常熟市329份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以及方差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农户土地用途变更空间决策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自主经营人数比重越高,农户选择改变用途地块的距离就越远,而打工导致的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户土地用途变更空间决策则没有显著影响;农户的存款越多资金越充足,农户改变用途地块的距离可能就越远;相对于铜山县,如东县和常熟市两地农户改变土地用途的地块距离相对较远;变更后地块的用途不同对于改变用途地块的选择也有影响,变更为渔业养殖用地则通常会选择离家较近的地块,而在种植业内改变用途,通常会选择离家较远的地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惠春 管宁宁 杨军
农业经营规模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分析了规模扩张下农业经营的交易成本变化趋势,提出了通过生产组织模式创新实现农业经营规模化的路径,并运用江苏农业龙头企业的典型案例佐证。研究表明,农业生产组织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可以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传统的"龙头企业+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生产组织模式无法彻底解决农业经营规模扩大与交易成本攀升的矛盾,当事人机会主义行为带来的高交易成本导致农业经营仍存在"成本—规模"困境;深度分工的农业全产业链生产组织模式使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可复制,可以解决规模扩大引起的成本增加问题,进而促进农业经营规模化的实现。据此,本文提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数字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建设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兆同 李静
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机制决定的,农产品供求变化成为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因素,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又影响着农产品供给,而农民的决策影响因素包括政府行为、市场、生产、地理位置和农民个人行为因素。本文通过对江苏苏北农民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决策受政府行为的影响不大,而市场需求与价格、生产成本与资本拥有和可获得性以及熟人朋友亲戚行为的影响、传统种植习惯和从众行为特征等是其决策时相对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集中性生产限制因素成为了绝大多数农民生产经营决策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实现农产品供给与市场的对接,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就要推动农民的经营权转让,实现土地的集中经营。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翁辰 何勇 张兵
农民排灌协会是农村面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兴事物,江苏省农民排灌协会成立后,通过对排灌工程的修建和维护,显著提高了农田排灌效率,降低了农民生产成本。本文基于对江苏省农民排灌协会项目区农户的调查,采用倍差法对农民排灌协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排灌协会的成立对项目区水稻单产的净效应影响为238.59kg/hm2,且这一影响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但对项目区小麦单产的净效应影响并不显著。当引入其他控制变量时,增加农药投入和减少灌溉次数对水稻单产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增加化肥投入和劳动力投入则对小麦单产水平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得出的政策启示为...
关键词:
农民排灌协会 倍差法 农业生产 粮食单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玉新
从农户的环保农业生产行为,如秸秆的综合利用、有机肥的使用、生物农药的使用、沼气池的建设、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等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其行为的原因主要有:追求经济利益、政府和村委会的号召、加入专业合作组织、政府和科研院所等科技项目的带动、农户的从众行为、税收、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吸引、环保意识等。
关键词:
环保型农业 生产行为 农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建 诸培新
农地流转按照组织主体的差异可以划分为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流转两种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流转模式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对于指导中国农地流转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四个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考察了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两种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相对于自发流转的农户和未流转农户,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劳动力、全要素等农业生产效率;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在农地经营规模、合约稳定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效率。计量研究发现,村集体组织下农户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和农业生产人力资本投资的比例明显较高,成为提高转入户农业生产效率的主要作用机制。然而,本文并未证实农地自发流转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显著影响,可能原因是自发流转的小规模和较短的流转期限不利于农户规模经营和长期生产投资,因而降低了农业生产绩效。政策启示是,要有效地发挥村集体对农户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引导作用,通过优化转入户土地流转规模、农业生产投资和种植业结构以最大化农户农业生产效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建 诸培新
农地流转按照组织主体的差异可以划分为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流转两种模式,比较分析两种流转模式对农户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对于指导中国农地流转模式选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四个县的农户调研数据,实证考察了村集体组织和农户自发两种类型农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劳动力和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相对于自发流转的农户和未流转农户,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显著提高了农户土地、劳动力、全要素等农业生产效率;村集体组织农地流转在农地经营规模、合约稳定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更有利于提高农户农业生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月书 王婕
本文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农村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利用江苏省397户规模农户样本数据,通过建立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了产业链组织形式、市场势力对规模农户产业链融资规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龙头企业带动型或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产业链组织形式对规模农户获得农业产业链内外部融资规模都有正向影响。进一步从议价能力和被替代程度两个维度来衡量规模农户的市场势力对其产业链融资规模的影响,本文发现,规模农户市场势力越强,越容易获得农业产业链内部融资。分析还发现,规模农户的种养经营面积、固定资产现值、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月书 王婕
本文在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和农村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利用江苏省397户规模农户样本数据,通过建立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了产业链组织形式、市场势力对规模农户产业链融资规模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龙头企业带动型或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产业链组织形式对规模农户获得农业产业链内外部融资规模都有正向影响。进一步从议价能力和被替代程度两个维度来衡量规模农户的市场势力对其产业链融资规模的影响,本文发现,规模农户市场势力越强,越容易获得农业产业链内部融资。分析还发现,规模农户的种养经营面积、固定资产现值、收入是否稳定等因素对其产业链外部融资规模影响显著,而户主受教育年限、经营类型、交易信用状况等因素对其产业链内部融资规模影响显著。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杰
利用农业生产函数、明瑟工资方程和Heckman两阶段法,定量检验土地流转后,农户影子工资的变化情况,并对影子工资与非农市场工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论哪类农户的影子工资都低于市场工资,但转入户的影子工资明显高于未流转户和转出户,且与市场工资接近。此外,转入户、转出户的土地边际收益都与实际地租存在较大差距,说明土地流转市场还没有形成较为合理的价格机制。因此,为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政府应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制度,不断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生产函数 影子工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卢华 胡浩
土地细碎化影响农民的生产决策和管理行为,进而以一种积极或消极形式影响农业生产利润和效率。本文通过构建4个不同的随机前沿利润和非效率影响因素模型,利用江苏省扬州、淮安和徐州的农户实地调查数据,具体探讨了种植多样化和土地细碎化的不同组合对利润和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细碎化同技术非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农业生产利润的影响则显著为负,在不增加地块数的情况下,存在地块规模经济实现的可能。种植多样化对农业生产利润和效率的影响显著为正,多样化种植能有效降低自然和市场风险,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增加利润和效率。政府应不断创造更多稳定的非农就业机会,为农地产权流转营造环境;积极提供有关信息,支持农作物多...
关键词:
土地细碎化 种植多样化 利润 效率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承芳 张林秀 樊胜根
本文以江苏省 3 0 0户农户 1 993~ 1 999年的历史资料为基础 ,分别采用Heckman两 阶段模型和Tobit模型 ,对农户生产性投资行为的决定因素进行系统的计量经济模型分 析。研究结果表明 ,农户投资的总体比例并不高 ;而在诸多影响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的因 素中 ,农户的非农就业比例、借贷的可获得性、土地规模、房屋资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 (如 通电话 )等是主要因素。文章认为 ,政府应在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信贷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方面等加以改进 ,从而激励农户生产性投资的积极性。
关键词:
农户行为 农户投资 江苏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曹铁毅 王雪琪 邹伟
农地规模经营绩效的实现与生产者的经营能力息息相关,而农业技术培训是提高经营能力的重要政策工具。因此,将技术培训纳入到经营规模与收入关系的探讨中统一考察,有助于更好把握规模经营主体的收入增长规律。利用江苏省360个粮食类家庭农场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方法,从单位面积纯收益的维度分析了经营规模、农业技术培训对农场收入的影响,并检验了技术培训所发挥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呈倒"U"型关系,在6.67~13.33 hm~2区间内纯收益最高,并计算得出样本农场最优规模为8.5 hm~2,在未达到最优规模之前,经营规模每增加1 hm~2将使得收益增加1.7%,超过该规模后收益随着规模的增加而减少;技术培训对农场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系数为0.031。另外,农业技术培训能够改善农场生产者经营能力与规模的匹配度,对经营规模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提出加强农地流转市场建设,发挥适度规模效应;培育家庭农场等规模主体要与主体农业技术培训,经营能力提升相结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忠明 周立军 钱文荣
本文以设施农业经营规模为切入点,通过对浙江省的实地调研,对设施农业经营规模与生产率关系进行了测度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设施农业经营规模与农业生产率之间并不是简单的正向或负向关系,生产率评价指标不同则二者的变化规律往往也不同;基于生产率测算的设施农业最佳经营规模远大于生产主体的实际规模和意愿规模,经营户扩大生产规模是有利可图的;设施农业经营的社会最佳规模(基于土地生产率测度)与农户最佳经营规模(基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利润率测度)这一矛盾在现实中并不明显。
关键词:
设施农业 经营规模 实际规模 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风险因素、经营特征对规模农户水稻收入保险响应意愿的影响——基于江苏省33个县的经验证据
土地经营规模对化肥使用效率的影响——以江苏省为例
农民现代性与农业生产率的互动——基于江苏省农户的问卷调研
经营规模分化视角下土地转入对农户农业生产性服务供给的影响
土地调整、地权稳定性与农户长期投资——基于江苏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区域间农地流转影响因素比较分析——基于江苏省农户调研的实证
农民的现代性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江苏省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
农户土地经营规模对我国水稻生产成本效率的影响分析
农户参与农业供应链内部融资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省阜宁县生猪供应链农户的调查
转入农地经营规模及稳定性对农户化肥投入的影响——以江苏四县(市)水稻生产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