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86)
- 2023(15339)
- 2022(13094)
- 2021(12283)
- 2020(10357)
- 2019(23791)
- 2018(23469)
- 2017(45765)
- 2016(24482)
- 2015(27802)
- 2014(27878)
- 2013(27548)
- 2012(25733)
- 2011(23222)
- 2010(23398)
- 2009(21953)
- 2008(21635)
- 2007(19749)
- 2006(17500)
- 2005(15570)
- 学科
- 济(123665)
- 经济(123468)
- 业(71757)
- 管理(68403)
- 企(51597)
- 企业(51597)
- 方法(49882)
- 农(49058)
- 数学(43067)
- 数学方法(42492)
- 农业(32282)
- 中国(27908)
- 业经(27808)
- 财(26159)
- 地方(25645)
- 学(24226)
- 制(21376)
- 贸(18237)
- 贸易(18225)
- 易(17675)
- 理论(16912)
- 和(16870)
- 银(15881)
- 银行(15851)
- 务(15459)
- 环境(15413)
- 财务(15402)
- 财务管理(15357)
- 发(15316)
- 体(15302)
- 机构
- 学院(359199)
- 大学(356969)
- 济(155987)
- 经济(152852)
- 管理(139679)
- 理学(120678)
- 研究(119891)
- 理学院(119400)
- 管理学(117184)
- 管理学院(116540)
- 中国(93244)
- 京(74055)
- 科学(72922)
- 农(72864)
- 财(68096)
- 所(60596)
- 中心(57855)
- 业大(56536)
- 农业(56263)
- 江(54814)
- 研究所(54765)
- 财经(54483)
- 经(49425)
- 经济学(47745)
- 范(46217)
- 北京(45823)
- 师范(45766)
- 经济学院(42739)
- 州(42629)
- 院(41937)
- 基金
- 项目(236968)
- 科学(187301)
- 基金(173555)
- 研究(172687)
- 家(150591)
- 国家(149267)
- 科学基金(128753)
- 社会(112605)
- 社会科(105710)
- 社会科学(105675)
- 省(92412)
- 基金项目(91793)
- 自然(82378)
- 自然科(80516)
- 自然科学(80494)
- 自然科学基金(79071)
- 教育(78826)
- 划(76734)
- 编号(70615)
- 资助(70614)
- 成果(56684)
- 部(53195)
- 重点(52720)
- 发(51321)
- 创(48450)
- 课题(47069)
- 国家社会(46590)
- 教育部(45615)
- 科研(45416)
- 创新(45296)
- 期刊
- 济(179560)
- 经济(179560)
- 研究(102553)
- 农(72571)
- 中国(71020)
- 学报(55966)
- 财(53622)
- 科学(52687)
- 农业(48931)
- 管理(48854)
- 大学(43614)
- 学学(41551)
- 融(34416)
- 金融(34416)
- 教育(32486)
- 技术(32106)
- 业经(32048)
- 财经(27835)
- 经济研究(27192)
- 问题(24338)
- 经(24009)
- 业(23870)
- 技术经济(19382)
- 统计(19161)
- 版(19023)
- 世界(18552)
- 策(16895)
- 经济问题(16461)
- 资源(16429)
- 理论(16381)
共检索到537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灵辉 张迎新 叶晴琳 李月莹
本文以社会分层理论为研究视角,将农户社会阶层进行了二阶解构,划分为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探讨了农户土地流转行为中的社会阶层解释逻辑。而后基于CFPS2014~2018共计三期的面板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农户社会阶层的主观层面与客观层面之间并不存在相关关系,其客观阶层位置与其阶层的主观感知是相分离的;第二,农户社会阶层对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存在差异,只有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具有正向影响,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则并无影响;第三,农户客观社会经济地位与土地流转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倒U型关系,即在农户客观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过程中,其对土地流转行为的边际效应将呈现出“先正后负”的面貌;第四,相较于居住于城镇的农户,长期生活在乡村的农户更容易受到“恋土情结”的影响,使得其客观社会经济地位对土地流转行为之间的拐点有所降低。据此,提出若干对策,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灵辉 张迎新
研究目的:依据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与可持续生计理论,探讨农户社会阶层与土地流转行为之间的整体性关系与多维度关系,以丰富既有的土地流转行为研究,为农户社会分层背景下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政策启示。研究方法: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1)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户内部的社会阶层不断动态调整,社会分层现象愈发凸显。(2)农户社会阶层对土地流转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3)农户财富资本而非声望资本正向影响土地流转行为,且财富资本的影响远高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研究结论:农户社会阶层尤其是财富资本的提升有助于土地流转行为的发生,这对于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提升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美球 彭云飞 周丙娟
耕地流转是协调我国耕地家庭承包责任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在江西省16县(区)21村952户农户耕地流转意愿的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分别就当前条件、假设产权明晰、假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三种不同环境条件下,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农户的耕地流转意愿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社会发展水平与农户对耕地的依恋程度的分析,通过实证的方法研究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与农户耕地流转意愿的现实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农民对耕地的"依恋"心态在总体上比较强,但随意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恋土"心态会不断弱化,能推动耕地的流转,并在流转方式的彻底性上也不断加强,通过发展农村经济,有利于促进耕地的流转;产权明...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开丽 杨宸
基于CGSS2017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社会经济地位-文化消费行为-农民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框架,结合OLS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文化消费行为的中介视角实证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客观收入水平与主观阶层定位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个人文化消费在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公共文化消费在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路径中不存在中介效应;客观收入水平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更强,而其中介路径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鉴于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重点关注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策倾斜加强东西部协作以及定点帮扶,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开丽 杨宸
基于CGSS2017的调查数据,通过构建"社会经济地位-文化消费行为-农民主观幸福感"的理论框架,结合OLS线性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从文化消费行为的中介视角实证检验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客观收入水平与主观阶层定位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促进农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个人文化消费在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效应,而公共文化消费在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主观幸福感的路径中不存在中介效应;客观收入水平对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促进作用在西部地区更强,而其中介路径在东部地区更为明显。鉴于此,政府需要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重点关注我国农村社会转型,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策倾斜加强东西部协作以及定点帮扶,从而进一步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焕 李桦
推动黄河中上游流域农户层面的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是实现生态保育的有效微观路径。基于农户调研数据,以多年生经济作物为例,采用逐步回归法和Sobel中介效应检验法,考察社会经济地位对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的影响机理及信息渠道的中介机制。研究发现:(1)社会经济地位是促进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的关键因素,其中收入水平、经营规模及社会参与显著促进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而干部身份和村庄大姓不显著。(2)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农户更便于通过政府部门或农资店获取更为保真的异质性信息,从而使得信息渠道在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农户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中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3)不同区域信息渠道的中介效应存在显著差异,黄河中游地区信息渠道的中介作用更显著;处于不同家庭生命周期农户的社会经济地位对有机肥替代化肥行为的影响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农业技术推广应重视农户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注重政府部门或农资店信息渠道的功能建设,以期全面提升农户层面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水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曲朦 赵凯
基于粮食主产区山东省538份微观农户调研数据,在测算农户家庭经济地位指数的基础上,以化肥和农药的减量施用为例代表农户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运用逐步回归和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中介作用检验方法,分析了农户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其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价值感知的中介作用及其在化肥和农药减量施用过程中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家庭经济地位对其化肥和农药减量施用行为具有正向影响,农户价值感知在化肥农药减量施用中具有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且在两类环境友好型生产行为中存在差异;在农户化肥减量施用中,农户利己价值观、利他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均具有正向的中介作用;在农药减量施用行为中,农户利己价值观具有正向的中介作用,而利他价值观和生态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蒙柳 许承光 张盈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既是实现农地经营规模化的前提,也是克服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逐步摆脱小农经济方式的有效途径。文章采用对湖北省230个基层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调查数据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现状与特点,分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索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农户 农村土地 土地流转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洪名勇 关海霞
农户是土地流转和经营的主体,农户行为对土地流转规模、流转制度和流转模式具有一定影响。随着土地流转的频繁发生,农户土地流转的行为必然会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分析农户土地流转的行为特征,探索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因素,对规范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建立土地流转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以贵州省为调研区域,以农户家庭为基本单元,在获得样本农户土地流转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特征,寻找土地流转的微观因素,为促进农户土地合理流转提供依据。
关键词:
农户 土地流转 影响因素 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蒙柳 许承光 张盈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既是实现农地经营规模化的前提,也是克服当前我国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及逐步摆脱小农经济方式的有效途径。文章采用对湖北省230个基层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调查数据对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现状与特点,分析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探索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形成机制。
关键词:
农户 农村土地 土地流转 影响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明辉 蔡银莺 朱兰兰
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探讨农地流转对农户家庭经济效应的影响,为农户权益保障提供参考。采用二值选择Bivariate ProBit模型分析农户参与农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根据农户家庭经济收支状况,利用Match模型评估农地流转行为给农户家庭带来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家庭劳动力比重、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农田生态环境等资源禀赋是影响农地流转的关键因素;(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地规模经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能够有力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3)农地转入或转出对农户家庭经济效益并未产生决定性影响,农户根据家庭实际选择恰当的农地流转方式才能有效提升家庭经济福利水平。建议着力完善农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畅 徐秀英
文章基于2016年浙江省6个县(市)393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社会资本各维度对林地流入、流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农户社会资本各维度中经常走动的亲戚朋友数量、农业信息的了解程度对农户流入及流出林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干群关系仅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对村民的信任程度对流入、流出林地的影响均不显著。另外,户主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林业收入占比、林地地块数、用材林及经济林面积占比、对当地林地流转价格和流转政策的满意度等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均有不同程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林地流入 林地流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徐畅 徐秀英
文章基于2016年浙江省6个县(市)393户农户的抽样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社会资本各维度对林地流入、流出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农户社会资本各维度中经常走动的亲戚朋友数量、农业信息的了解程度对农户流入及流出林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干群关系仅对农户林地流出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对村民的信任程度对流入、流出林地的影响均不显著。另外,户主年龄、家庭农业劳动力数量、林业收入占比、林地地块数、用材林及经济林面积占比、对当地林地流转价格和流转政策的满意度等对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均有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影响。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林地流入 林地流出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苏勇
本文以233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教师建言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的建言行为偏少,介于"很少"和"有时"之间;(2)中小学教师的建言行为在性别、城乡、职称、家庭收入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3)中小学教师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显著正向预测建言行为,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建言行为越多。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建言行为,尤其需要关注低社会经济地位中小学教师的建言行为。
关键词:
建言行为 主观社会经济地位 教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苏群 汪霏菲 陈杰
自农村市场化改革以来,农户间逐渐发生分化,不同农户对土地依赖程度、价值认知及产权偏好的不同,使得农户土地处置行为也存在差异。为了探究不同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本文从农户分化的视角出发,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03-2011年的混合截面数据,实证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地流转行为。结果表明:1保持现有规模,不参与流转依然是各类农户主要的土地处置行为,兼业化并不必然导致土地流转;2家庭劳动力人数、非农就业程度、户主年龄、地块数、地势、是否城市郊区等因素对于各类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趋势基本相同;3对于兼业程度高的农户来说,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不参与土地流转,而家庭承包地面积大且种植经济作物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