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33)
- 2023(14882)
- 2022(12639)
- 2021(11526)
- 2020(9777)
- 2019(22493)
- 2018(21904)
- 2017(42772)
- 2016(22644)
- 2015(25272)
- 2014(24775)
- 2013(24946)
- 2012(23238)
- 2011(21204)
- 2010(21702)
- 2009(20379)
- 2008(20070)
- 2007(18480)
- 2006(16562)
- 2005(14928)
- 学科
- 济(116209)
- 经济(116105)
- 业(70033)
- 管理(64747)
- 企(49282)
- 企业(49282)
- 农(48255)
- 方法(41364)
- 数学(35868)
- 数学方法(35551)
- 农业(31838)
- 中国(28144)
- 业经(26582)
- 地方(26294)
- 财(23638)
- 学(21331)
- 制(20845)
- 贸(18603)
- 贸易(18587)
- 技术(18444)
- 易(17981)
- 银(16494)
- 银行(16450)
- 融(15883)
- 金融(15881)
- 行(15784)
- 体(15218)
- 地方经济(14895)
- 策(14581)
- 环境(14573)
- 机构
- 学院(329747)
- 大学(326827)
- 济(151456)
- 经济(148693)
- 管理(127191)
- 研究(115367)
- 理学(109186)
- 理学院(108042)
- 管理学(106460)
- 管理学院(105824)
- 中国(89434)
- 农(68574)
- 京(67354)
- 科学(67007)
- 财(66626)
- 所(58473)
- 中心(53506)
- 农业(52659)
- 研究所(52508)
- 财经(52368)
- 江(51383)
- 业大(50623)
- 经(47522)
- 经济学(47103)
- 经济学院(42380)
- 北京(42023)
- 范(41872)
- 师范(41535)
- 院(40000)
- 州(39807)
- 基金
- 项目(213092)
- 科学(169270)
- 研究(158999)
- 基金(155814)
- 家(134925)
- 国家(133756)
- 科学基金(115060)
- 社会(104958)
- 社会科(99252)
- 社会科学(99224)
- 省(83731)
- 基金项目(82551)
- 教育(70918)
- 自然(70788)
- 自然科(69229)
- 自然科学(69210)
- 划(68814)
- 自然科学基金(67980)
- 编号(64211)
- 资助(61588)
- 成果(52284)
- 发(48022)
- 部(47959)
- 重点(47587)
- 创(46447)
- 国家社会(44371)
- 创新(43558)
- 课题(43385)
- 教育部(41290)
- 人文(40738)
- 期刊
- 济(177460)
- 经济(177460)
- 研究(101783)
- 农(69277)
- 中国(68877)
- 财(51188)
- 学报(49129)
- 科学(46681)
- 农业(46254)
- 管理(45964)
- 大学(38109)
- 学学(35990)
- 融(35185)
- 金融(35185)
- 业经(31638)
- 教育(30887)
- 技术(28848)
- 经济研究(28027)
- 财经(26467)
- 问题(23893)
- 业(23754)
- 经(22988)
- 技术经济(19199)
- 世界(18731)
- 贸(17501)
- 版(16346)
- 统计(16103)
- 经济问题(16021)
- 农村(15860)
- 村(15860)
共检索到509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浦徐进 吴林海
基于一个新的委托-代理视角(将农户或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看作委托人,将龙头企业看作代理人)来研究农户或农户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相互博弈的过程和产生增收效应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以分成制契约的框架下,由于农户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更好地抵御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风险,降低不守信的龙头企业再次寻找到合作方的概率,因此能够使参加农户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获得更多的利润分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新 席艳乐 余萍 刘俊
作为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载体,国际经济组织在诸如贸易、金融和发展等领域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现实中,国际经济组织的运作也面临着诸多批评。本文将集体委托—代理理论引入对国际经济组织的研究,在对国际经济组织政策产出所嵌套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3×1的集体委托—代理模型,对国际经济组织运作的困境进行了深刻剖析,推出了一系列具有较强现实解释意义的命题,并提出了改进国际经济组织运作现状的一些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祝丽云 李彤 赵慧峰 郭杨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如何有效设计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关系,使代理成本最小的理论。本文试图将其引入村级会计监督体系中,通过分析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及其对村级会计监督的影响,提出进一步加强村级会计监督的建议。
关键词:
委托代理关系 会计监督 会计信息系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赖玥
文章在一个内生增长框架下,考察了双重委托-代理关系下政府部门间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对内生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转型动态分析,揭示了多重均衡的存在,这与各国财政分权实证研究中所发现的不一致的事实互为应证。说明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应考虑不同层级政府支出对产出的贡献度来选择何时的财政分权度。同时为发展中国家(低产出国家)既存在高分权也存在高集权的现象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肖卫 朱有志
本文对农村基本生产资料的完全产权进行分割的基础上,界定了农村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其经济组织的委托—代理关系的结构特征,并构建委托—代理理论模型,以中国农村改革实践对理论模型主要结论进行实证。我们认为,中国农村经济从合作化时期、人民公社时期一直到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的双层经营体制时期的变革是经济组织中委托—代理关系完善的过程,基于代理关系的激励机制是决定农业生产绩效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农村经济组织 委托—代理关系 激励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郭建宇
本文利用山西省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影响区域的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使用统计分析和计量经济方法,实证分析了农业产业化对参与农户收入增加的影响。研究发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户收入增加的影响程度与农户拥有的耕地数量、户主文化程度、农户和企业合作关系的紧密程度、重点龙头企业类型相关,具体而言,农户拥有耕地数量越多、户主文化程度越高、与企业合作关系越紧密,农业产业化对其收入增加的效果越明显,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比其他类型的龙头企业对农户的带动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民收入 龙头企业 山西省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野
本文利用湖北省宜昌市25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s模型单独从流通视角对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组织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农户文化程度、农户经营规模、农户产业类型是影响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组织意愿的主要个人特征和经营特征因素。在控制了农户个人特征因素和农户经营特征因素的条件下,农户参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意愿主要受到流通体系的完善程度、销售的组织化程度、销售的顺畅程度、农户交易定价权、农产品渠道关系稳定性和农产品市场交易风险大小的影响,其中渠道关系不稳定、流通体系不完善、销售组织化程度低是驱使农户参与合作组织的三个最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了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丽萍
通过对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逻辑回归,分析林农家庭基本情况、经营基本特征对农户参与合作组织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务农劳动力数量、对合作组织的"了解"程度与农民参与合作的意愿呈负相关;非农就业技能、家庭主要成员的社会地位、经营规模、市场风险对农民参与合作的意愿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因此,政府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应当根据农户特征、地区经济、经营对象、生产环节等情况选择发展的突破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艺琼
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不仅包括传统定义年龄段内的劳动人口,还包括年龄段外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这一重要资源的配置对农户家庭具有不可忽视的经济和社会意义。本文通过对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现实界定及其特征分析,研究农户家庭劳动力配置方式对收入的影响,并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农户家庭劳动力资源的多部门配置有利于收入的增长,农业部门劳动人口占比、工商业部门劳动人口占比对农户家庭收入有正向影响,而家庭部门劳动人口占比、需要照料人口占比对农户家庭收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关键词:
增收 多部门配置 劳动力资源 农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石桥 王纪颖
委托代理关系在奠定组织目标实现基础、提高组织营运效率效果的同时,产生了代理问题,并且放大次优问题和风险因素这些消极因素,消极因素会威胁组织目标的达成。为了应对这些消极因素,由三道防线组成的治理机制得以建立,内部审计可以在任何一道防线中发挥作用,在第一道防线中,作为制衡机制的组成部分,行使审核功能;在第二道防线中,作为监督机制的组成部分,行使监督功能;在第三道防线中,作为监视机制,行使监视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红东 方文豪 钱崔红
如何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已日益成为我国各级政府和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离不开农户的参与,了解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对于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出真正符合农民要求的政策与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全国部分农户的问卷调查资料为研究对象,研究农户参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愿和行为,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和鼓励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丹 刘自敏
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即"农社关系")对农户农业收入增长的影响是合作社政策效果评价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农户专用性投资影响农社关系,进而导致农户农业收入差异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中国15省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通过构建反事实场景分析了差异化农社关系下农户的农业收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专用性投资有助于形成紧密的农社关系;随着农社关系由非社员逐步向影子社员、松散社员和紧密社员转变,农户的农业收入分别提高8.01%、1.65%和2.46%;而对政府更为关注的低收入农户而言,当农社关系由松散社员转向紧密社员时,合作社的扶贫增收效应更明显。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丹 刘自敏
农户与合作社之间的关系(即"农社关系")对农户农业收入增长的影响是合作社政策效果评价中的重要问题。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农户专用性投资影响农社关系,进而导致农户农业收入差异的理论框架;然后利用中国15省微观调查数据建立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通过构建反事实场景分析了差异化农社关系下农户的农业收入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农户专用性投资有助于形成紧密的农社关系;随着农社关系由非社员逐步向影子社员、松散社员和紧密社员转变,农户的农业收入分别提高8.01%、1.65%和2.46%;而对政府更为关注的低收入农户而言,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郑适 王志刚
本文从农户微观视角出发,分析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产生和发展的依据、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和现阶段农户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认知与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合作社法 合作经济组织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娜 王晶晶
农户的合作行为是影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内在因素,农户的合作行为是合作意愿与合作能力的统一。文章重点分析了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主要因素,并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行为受到户主的文化水平、认知程度、销售困难和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这些实证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有银行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一个不良贷款抑制的新视角
交易特性、农户产业组织模式选择与增收效应——基于多元Logit模型和MTE模型分析
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增收效应:基于质量经济学视角
“合作社+农户”模式:交易费用节约与农户增收效应——基于山东省苹果种植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公司+农户”租赁模式分析
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效应——基于皖、苏养猪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农户增收效应研究——基于对345个农户调查的PSM分析
合作经济组织扶贫的农户收入效应——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分析
农户收入结构效率变动及其增收效应的DEA分析——以山西农户为例
财政支农资金的减贫增收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