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24)
2023(15241)
2022(12720)
2021(11615)
2020(9476)
2019(21297)
2018(21014)
2017(41127)
2016(21763)
2015(24314)
2014(24384)
2013(24399)
2012(23007)
2011(20914)
2010(21860)
2009(20923)
2008(20808)
2007(19245)
2006(17986)
2005(16732)
作者
(63115)
(52963)
(52703)
(49946)
(33799)
(25293)
(23689)
(20335)
(20125)
(19183)
(18236)
(17518)
(17202)
(17048)
(16536)
(15993)
(15529)
(15338)
(15312)
(15060)
(13465)
(13143)
(12842)
(12438)
(11919)
(11894)
(11803)
(11680)
(10735)
(10429)
学科
(117614)
经济(117482)
(93163)
管理(74476)
(74371)
企业(74371)
(48250)
方法(37427)
业经(34347)
农业(32421)
中国(32099)
(29338)
地方(28762)
数学(28720)
数学方法(28414)
(23658)
(20381)
(19342)
财务(19305)
财务管理(19274)
技术(19242)
(18811)
贸易(18794)
企业财务(18207)
(18179)
(17944)
银行(17935)
(17425)
(17299)
(17208)
机构
学院(329202)
大学(320640)
(154905)
经济(151967)
管理(130905)
研究(114101)
理学(110142)
理学院(109080)
管理学(107821)
管理学院(107187)
中国(93246)
(70959)
(67360)
科学(62227)
(60186)
(57441)
财经(54331)
(53985)
中心(52536)
研究所(50548)
(48953)
经济学(46644)
农业(45258)
业大(45048)
北京(43201)
(42368)
经济学院(41549)
(41183)
师范(40903)
(39593)
基金
项目(198539)
科学(159176)
研究(153639)
基金(144313)
(122082)
国家(120813)
科学基金(105675)
社会(102271)
社会科(96715)
社会科学(96693)
(78950)
基金项目(75107)
教育(67688)
编号(63677)
(63508)
自然(63135)
自然科(61688)
自然科学(61675)
自然科学基金(60600)
资助(58506)
成果(52015)
(48882)
(44472)
重点(43641)
(43405)
课题(43295)
国家社会(42180)
发展(41078)
(40636)
(40430)
期刊
(196453)
经济(196453)
研究(107583)
中国(72134)
(62045)
(56067)
管理(53617)
科学(42064)
农业(41256)
(41090)
金融(41090)
学报(39345)
业经(35377)
大学(32252)
教育(31438)
技术(31121)
学学(30590)
经济研究(29874)
财经(28110)
问题(25594)
(24497)
(21481)
技术经济(20518)
世界(19857)
(19135)
经济问题(16945)
现代(16855)
国际(16852)
商业(16683)
农村(16442)
共检索到537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魏百刚  冯中朝  杨春悦  
农业循环经济作为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引起了众多管理者和研究者的关注。农户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直接主体之一,本文通过文献调查、实地调查、农户访谈等方法分析了农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主要来自经济利益驱动、社会需求拉动、科学进步推动、社会规则推动、责任和道德驱动以及政府推动。我国农户量多、面广,具有分散性,组织化程度低,与市场、政府的交易成本较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动力对农户的作用发挥不足。调查中发现农民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社具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可以克服上述不足,具体表现在:能提高农民谈判能力和组织化程度、增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国清  王博  李华  
本文认为江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技术应用和农村劳动力制约,分别提出了发展江西农业循环经济及各产业的基本思路,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庸萍  袁冬梅  
本文从农业自身发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类自身安全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总结了中国当前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并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子塔  
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并对当前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姝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应用于农业生产,在农业产生过程中和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减少废物的产生排放量,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现代农业困境的必然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是整个社会实现大循环的必要环节;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出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维柏  徐登科  
湖南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借鉴国内外农业循环经济的先进模式,并结合本省的特点,因地制宜地确定适合各地情况的不同模式。文章介绍了目前国内10种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提出了适合湖南省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包括良性循环多极利用模式、立体农业模式和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等。为了促进湖南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农业经济发展的传统理念,增强农业循环经济意识;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环境;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促进先进技术的使用;与国际接轨,培育市场产业化运作机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林向红  
农业循环经济是遏制农业污染,提高农业资源有效利用的机制创新。它所体现的农业和谐发展是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是农民生态致富之路,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之后,提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俊杰  徐国锋  王希文  李全新  
发展农业保险业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武功农科中心协委会杨俊杰徐国锋王希文李全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土地面积占整个国土面积的90%,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以上。农业是民族的绿色心脏,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基础产业,亦称人类的哺乳业,是全社会的产业,是...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龙斌  
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经验包括完善的法律体系、推广新农作模式、发展精准农业、重视技术研究与教育,以及财政支持力度大等。在总结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经验的基础上,对中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不同国情进行了比较,分析美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经验对中国的启示,以期为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陶思源  
随着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的高消耗、污染物的高排放、物质和能量的低利用、生态环境恶化加剧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瓶颈。德国是世界上发展循环经济较早、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德国的综合型农业发展模式是欧洲国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代表。本文在对德国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分析的基础上,从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政策体系、选择合适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加快科技研发与推广、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何龙斌  
日本是世界上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主要有再生利用型、有机农业型、立体复合型和沼气利用型4种模式,其成功经验在于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政策支持、重视技术支持、推行认证制度以及创新农业组织。本文通过总结日本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和经验,提出中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学忙  董利民  
本文从武汉市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的客观需要出发,阐述了武汉市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了武汉市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现状和主要模式,同时对武汉市继续加快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承华  
在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经营中贯彻循环经济"3R"发展原则非常重要。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要对农副产品及废弃物进行深加工,加快创新绿色产品的开发生产和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开发利用,实现由生态乡村旅游到循环乡村旅游的转变,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方杰  张婷  刘应洪  史晓娟  
由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而引起的农业水土流失、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产品与农业环境污染、生态环境被破坏等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四川省政府因此提出了“20年三阶段,构建生态四川”的宏伟蓝图。本文认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其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英豪  
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浙江省农业问题、保护农民利益的一种有效途径,是适合农村发展的全新的经济模式。农业循环经济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农业资源、农业产业和农村社会的良性循环,浙江省应采用多种模式,构建农业的绿色生产体系、生态体系、产业体系、产品体系和保障体系。政府应制定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示范工程,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