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57)
- 2023(18576)
- 2022(15526)
- 2021(14268)
- 2020(12121)
- 2019(27528)
- 2018(26977)
- 2017(51480)
- 2016(27874)
- 2015(31233)
- 2014(30941)
- 2013(30574)
- 2012(28251)
- 2011(25458)
- 2010(25574)
- 2009(23966)
- 2008(23077)
- 2007(20829)
- 2006(18187)
- 2005(15964)
- 学科
- 济(117245)
- 经济(117117)
- 业(83134)
- 管理(74630)
- 企(60409)
- 企业(60409)
- 农(52462)
- 方法(51486)
- 数学(45723)
- 数学方法(45141)
- 农业(34750)
- 中国(32726)
- 业经(30578)
- 财(29524)
- 融(28588)
- 金融(28584)
- 银(27601)
- 银行(27527)
- 地方(26577)
- 行(26466)
- 制(24625)
- 学(23764)
- 贸(21672)
- 贸易(21661)
- 易(21075)
- 务(18934)
- 财务(18883)
- 财务管理(18836)
- 技术(18111)
- 企业财务(17954)
- 机构
- 学院(401400)
- 大学(396812)
- 济(162801)
- 经济(159547)
- 管理(152583)
- 研究(134548)
- 理学(132861)
- 理学院(131399)
- 管理学(128829)
- 管理学院(128113)
- 中国(106165)
- 农(90469)
- 科学(86452)
- 京(82352)
- 财(71923)
- 农业(70679)
- 业大(69501)
- 所(69201)
- 中心(65596)
- 研究所(63490)
- 江(60479)
- 财经(58213)
- 经(53028)
- 范(50836)
- 北京(50381)
- 师范(50140)
- 经济学(49889)
- 州(48647)
- 院(47385)
- 经济学院(45491)
- 基金
- 项目(277765)
- 科学(217529)
- 基金(201618)
- 研究(195817)
- 家(178601)
- 国家(177067)
- 科学基金(150744)
- 社会(124887)
- 社会科(118273)
- 社会科学(118235)
- 省(111195)
- 基金项目(107616)
- 自然(99431)
- 自然科(97172)
- 自然科学(97137)
- 自然科学基金(95443)
- 划(93028)
- 教育(88784)
- 资助(81605)
- 编号(78160)
- 重点(62916)
- 成果(61708)
- 发(61206)
- 部(60315)
- 创(58343)
- 创新(54606)
- 科研(53975)
- 课题(53871)
- 计划(53056)
- 国家社会(52014)
- 期刊
- 济(176641)
- 经济(176641)
- 研究(106847)
- 农(89163)
- 中国(75781)
- 学报(71839)
- 科学(63740)
- 农业(59990)
- 财(54782)
- 大学(53830)
- 学学(51751)
- 管理(50835)
- 融(48198)
- 金融(48198)
- 业经(34843)
- 教育(33731)
- 技术(33209)
- 业(29581)
- 财经(28079)
- 经济研究(26480)
- 问题(24781)
- 经(24146)
- 版(22807)
- 业大(19946)
- 统计(19749)
- 技术经济(19483)
- 科技(19292)
- 世界(18298)
- 理论(18238)
- 策(18221)
共检索到582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卓简 范静 黄婧玉
以吉林省集安市人参产业融合发展为研究对象,基于225份参农调查问卷数据,从参农的资源禀赋差异、感知行为控制、利益联结紧密度和对其他利益主体满意度四个维度选取12个变量,运用Logit模型分析人参产业融合过程中参农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67.6%的参农愿意参与产业融合,整体参与意愿较高;资源禀赋差异、感知行为控制、利益联结紧密度和对其他主体满意度都是参农参与产业融合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价格风险、参与企业务工、分享旅游收益和对合作社的需求程度、企业满意度、合作社满意度对参农参与产业融合的意愿都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农村产业融合 农户 参与意愿 人参产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惠英 付海英 王莹 刘洋
本文首先分析农户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意愿及影响因素,提出应从加强政策引导,推动政策实施;搭建年轻人回乡发展平台;加大对农民和村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收益;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等政策建议,提高农户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参与度。
关键词:
农户 农村产业融合 意愿 影响因素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苏芳芳 盖庆恩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农户的有效参与能更好发挥融合带动功能,提高农村产业融合效率。本文利用2019—2021年上海财经大学千村调查数据和物流点数据,研究了农村物流建设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农村物流建设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参与产业融合,且在产业链延伸型和多功能拓展型融合上均有体现;物流设施建设主要通过提高农户市场参与和提供产业链连接条件来促进农户参与产业融合;使用历史邮局数作为工具变量,减少内生性干扰后结果稳健;进一步看,上述结果存在异质性,基本物流设施相对于大型物流公司对农户参与产业融合的促进作用更大,远郊村庄、有宽带家庭和低收入农户受物流设施影响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云新 戴紫芸 丁士军
农民增收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目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可以通过拓展收入范围、紧密利益联结等途径提高农户收入。借助2016年农户家庭微观调研数据,采用引入控制变量的回归分析和倾向得分匹配(PSM)分析方法,实证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户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能显著提高农户收入,相较于传统农业单一发展模式,农户增收效应在50%以上。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路径,政策层面应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产业融合和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纽带,在提高产业发展绩效的同时,促进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晶 丁士军
根据农村产业融合典型样态的考察和入户调查数据,使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人力资本对柑橘种植农户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融合组的户均总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明显高于非融合组,且样本农户收入既存在组内不同收入来源之间明显的收入差距,也存在融合分组之间的农户收入差距;农村产业融合变量对各分位点农户收入的影响均显著,且随着分位数提高缩小了处于低端和上端农户的收入差距;农业技能培训变量在10%和25%分位上对农户收入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且系数差均为负,表明参加农业技能培训会显著缩小农户收入差距;家庭经济人口规模的影响力不仅普遍,而且都很显著,这也证实了农户人力资本积累对缩小收入差距的重要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文凤 姜海 房娟娟
论文在理论分析农村水污染治理农户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江苏省宜兴市农户调研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农户个人及其家庭特征、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水污染治理认知等因素对农户参与水污染治理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日常用量最多的水源、河湖水质相关与关心程度、厕所污水排放方式、生活污水的污染源认知及农民参与农村水污染治理的必要性认知等变量对农户参与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性别、家庭人口数等变量对农户参与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因此,应通过加大环保宣传教育、示范引导及监督管理,提高农户环保认知水平,推动农户环境保护知行一致;同时,实施环境监测、信息公开及设立农村合作社或社区等措施,探索建立利益主体动态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户在农村水污染治理中的主体地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耿士威 罗剑朝
农业产业链地区农户作为产业链金融的参与主体,其参与意愿对当地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陕西渭南生猪产业链和猕猴桃产业链地区的255份农户调查数据,首先运用二元Logit模型确定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融资意愿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ISM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间的关联关系和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年龄、家庭人均支出、农业产业链融资政策的了解、农业产业链政策的评价、信贷约束、贷款期限满意度及利率水平7个因素对农户参与农业产业链融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家庭人均支出和农业产业链融资政策评价是直接驱动因素,农业产业链融资政策的了解、利率水平和贷款期限满意度是中间层间接因素,农户年龄和信贷约束是深层根源因素。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斐 蔡洁 李晓静 夏显力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在以小农经营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农户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响应程度尤为关键。通过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农户响应机理的解析,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和二元Logit回归模型,探讨了农户融合认知、融合意愿与融合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农户价值认知、融合意愿直接影响其融合行为,政策认知与风险认知通过融合意愿间接影响融合行为,种植年限对融合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市场价格波动幅度对融合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发展及地理位置差异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户的融合行为决策。因此,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要在提高农户融合政策认知度的基础上强化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提升个体的参与能力,并积极引导融合主体探索多种形式的融合发展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洁 秦富
本文基于对河北省435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影响我国农户金融参与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农户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信用社社员身份、农户家庭经营土地面积、农户家庭净资产水平以及农户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认知对农户借贷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费喜敏 沈月琴 赵夫明
【目的】竹产业作为中国重要的林业资源,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中具备特有的优势。分析农户是否参与竹产业融合,农户人力资本水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以及之间的机制关系,可为产竹区和山区的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和杭州市临安区,利用260个农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参与竹产业融合对农户收入水平和收入差距产生的影响,以及人力资本在其中发挥的直接作用和调节作用。【结果】参与竹产业融合和加强人力资本积累能够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缩小农户间的收入差距;在人力资本各衡量指标中,户主的正规教育年限和除户主外其他家庭成员的最高教育年限2个指标,在参与竹产业融合影响农户收入过程中存在调节效应;但是户主和家庭成员接受农业技能培训情况的指标没有发挥预期的调节作用。【结论】要鼓励农户参与竹产业融合,提高户主和家庭成员的正规教育年限,促进横向产业融合即竹资源的横向功能拓展等。表3参23
关键词:
竹产业融合 人力资本 农户收入 调节效应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晶 丁士军
农户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和收入差异的合理控制是实现农村产业高质量融合和解决农村贫富差距问题的前提。本文基于湖北宜昌、随州732户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解方法,对农村产业融合下农户收入状况及其结构性差异进行分解。结果表明:融合组的户均收入水平及不平等状况明显高于非融合组,而融合组和非融合组家庭增收渠道差异导致农户收入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结构异质性。进一步依据收入结构进行基尼系数分解后发现,融合组非农经营性收入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高达70.63%,其边际贡献率为正且表现为收入差距扩大,是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户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诱因。而融合组农户农业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边际贡献率为负,减轻了农户收入总体差异。此外,按产业融合和地区子群对泰尔指数分解后则证实了是否参与产业融合和不同主导产业子群的组内差距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明显大于组间差距。为此,在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同时,应当完善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并有效防控产业融合下农户内部收入差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芸 吴秀敏 赵智晶
本文基于对四川省137个农户的调查,建立了农户持续参与建立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意愿的影响因素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的文化程度、对农产品可追溯体系的认知程度、风险预期、可追溯农产品销售价格的提高、获得市场准入许可对农户持续参与建立的意愿有显著影响。最后提出,政府应增强农户的认知程度,并为其提供保障降低风险,对可追溯农产品实行"优质优价"和放宽市场准入许可。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久栋 马彪 彭超
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7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专项调查的截面数据,通过构建似不相关回归模型,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整体经营状况、技术创新水平、标准化生产情况等方面,分别考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从事融合型产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融合型产业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的属性差异,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事融合型产业的影响条件不尽相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作用,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不同的激励政策,尽可能地做到"精准施策、因主体制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国芳 安尼瓦尔·阿木提 李豫凯
文章基于问卷调查法、赋值法和统计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963名农民工的城市融合进行调查分析,发现一方面乌鲁木齐市农民工整体城市融合度较低,另一方面影响农民工城市融合的人口社会学因素是多元的,建议从人口社会学影响因素出发,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出台促进农民工城市融合制度和措施。
关键词:
新疆 农民工 城市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农户农村“三权”抵押贷款需求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重庆市22个县(区)1141户农户的调查数据
农户参与农村宅基地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农户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给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农户移居中心村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湖北二县市的农户调查研究
基于农户调查的农村居民点整理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空心村改造农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州市白云区235户农户调查数据
菜农参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基于3省607户的调查分析
农户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对陕西关中四市的调查
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洱海流域上游调查分析
新农保主动参保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7县市728户农村家庭的调查